青海省防沙治沙的发展研究
2020-02-28李宏荣
●李宏荣
青海是我国沙漠化面积大、分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沙漠化土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位。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03.6 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6.5%。沙化土地面积1246.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由于沙漠化的影响,造成土地沙化,草场退化,严重地制约着全省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青海省沙区的分布情况
青海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共和、青海湖三个盆地和长江、黄河源头区。介于东经90°30-101°05,北纬35°30~39°19 之间。东西长近1000km,南北宽约300km。按照地貌单元和地理位置,将全省沙化土地区划为六个沙区:即柴达木盆地沙区、共和盆地沙区、青海湖环湖沙区、黄河源头沙区、长江源头沙区和泽库沙区。
(一)柴达木盆地沙区
柴达木盆地位于本省的西北部,周围有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环绕,是一个封闭的内陆高原盆地。包括海西州的茫崖、冷湖、大柴旦、格尔木、都兰、乌兰、德令哈、天峻等市、县、行政委员会。
该区处在我国沙漠分部的最高地区,植被稀少,沙化严重,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加快该区的沙漠化治理对保护和发展盆地绿洲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共和盆地沙区
共和盆地位于青海湖南,北界为青海南山,南至昆仑山支脉鄂拉山,东至西倾山地,西部与柴达木盆地相连,是一个呈北西走向的长条状构造盆地,东西长约280km,南北宽约30km-60km,总面积165.2 万hm2。包括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不含环湖5 乡)、贵南县和贵德县的部分地区。
该区地处龙羊峡库区上游,保护着库区的安全运行,因此生态区位也十分重要。
(三)青海湖环湖沙区
青海湖环湖沙区北依大通山,东靠日月山,南傍青海南山,西接哈拉湖盆地,东西长约150km,南北宽约130km,行政区域包括刚察和海晏两县,共和县的石乃海、黑马河、江西沟、倒淌河和湖东羊场。
该区地处环青海湖周围,直接关系到环湖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区位也很重要。
(四)黄河源头沙区
黄河源头沙区行政上属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玛沁两县。地处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河在玛多县境内经过,著名的扎陵湖、鄂陵湖位于玛多县境内。
该区地处三江源区,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关系到“中华水塔”的给水保障,为今后治理的重点。
(五)长江源头沙区
长江源头沙区为本次新增加区域。沙区东西长约720km,南北宽约110km。总面积1094.3 万hm2。在行政上属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莱县和治多县,共7 个乡。
该区地处三江源区,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关系到“中华水塔”的给水保障,为今后治理的重点。
(六)泽库沙区
泽库沙区是今年新增的沙化区域。属青南牧业区地带,属黄南州泽库县的和日乡,是黄河一级支流巴曲河的源头。
该区地处三江源区,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关系到“中华水塔”的给水保障,为今后治理的重点。
二、土地沙化动态变化情况
青海省的固定沙丘、非生物工程、风蚀劣地(含风蚀残丘)和露沙地(上次称“潜在沙化土地”)四个地类比第二次监测增加(发展)56.5 万公顷,流动沙丘(地)、半固定沙丘和戈壁三个地类减少(逆转)44.3 万公顷。青海省沙化土地的发展和逆转相抵,5年间沙化土地增加12.3 万公顷,年均增加2.5 万公顷,年增率0.18%。与第二次监测期间的总增量155.6 万公顷、年均增加31.12 万公顷、年增率2.63%相比,尽管沙化土地仍在发展,但发展速度大大减缓。
三、沙化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一)危害农、牧业生产
1.对牧业生产的危害。一是由于地表风蚀、风沙流漫延和沙丘前移埋压,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二是荒漠化危害不仅是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土壤质量也在迅速下降。三是给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荒漠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更为严重。据调查在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市、大格勒乡等小麦收获季节,一场沙尘暴麦穗互撞脱粒,每亩损失粮食近15 公斤,733 公顷耕地共损失粮食16 万公斤,折合人民币16 万元。
(二)埋压建筑
沙化对沙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如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百余户人家,40 多年来,因流沙埋压房屋,被迫搬迁三次,沙珠玉村有27 户庄廓被沙子埋没。
(三)阻塞交通
据有关资料记载全省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新公路等国有道路,荒漠化危害路线长达4046 公里,其中危害严重的路段已达812.8 公里,年损失人民币约600 万元。
(四)填淤湖泊、水库
土地荒漠化、雪线后退、河流干枯,尤其引起干旱和风沙对湖泊和大型水库的影响极为严重,如举世闻名的青海湖,每年风吹入湖沙量达987 万吨,使湖底由本世纪初的37.5 米上升到25.28 米,湖面下降12.22 米,湖堤裸露面积达359.4 平方公里。龙羊峡水库每年来自上游及其支流的泥沙约有2308 万吨,合0.089 亿立方米,每年从塔拉滩风吹入库的流沙约123~384 百万立方米,随泥沙填淤量的增加,库容逐步缩小,影响水库正常的发电、放洪等功能,折合人民币每年损失达4696.5 万元。
(五)污染环境
每当风季,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都在3 米/秒以上,盆地中部在4 米/秒以上,茫崖高达5 米/秒,沙尘暴日数平均8~24 天,风沙卷起沙尘遮天盖地,旷野两三米内看不到景物,甚至白天室内要点灯,汽车行驶要开灯,大气混浊,严重污染空气、饮水、食物,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损害。
四、导致沙化扩展的原因
(一)气候因素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干旱,多风寒冷,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青海省大多数地区气温也在逐年恶化。气温的升高、降水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加以及气象要素在每一年度内的急剧变化,导致大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增加,进而成为导致荒漠化和沙化及其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自然因素。
(二)人为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条件的恶化,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和广度空前增强,结果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急剧增加。长期以来人口的大量增加,使的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沙区燃料剧缺,砍挖植被当烧柴,越砍越少,越砍越远,原来被固定的或半固定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经反复砍挖,成为流动沙丘(地)。
二是不合理的过度开垦、开采、破坏地表植被,地表风蚀、耕地草原荒漠化加剧。如海西荒漠化区开垦的耕地每年表土风蚀达3 毫米,苗期作物根部外露,弃耕后立即成为新的沙源地;东部农业区15°~25°的坡耕地,近年虽已退耕还林,生态系统逐渐恢复,但生态效益仍没有完全发挥,雨季水蚀严重,春季风蚀强烈,形成以水蚀为主,风蚀叠加的荒漠化土地。不合理的开采主要表现在工程取沙、取土、采金、采矿、修路等方面,毁坏植被、翻出新的沙源,如格尔木市在第二次监测期,每年涌入大量金农,滥砍乱挖沙生植被,那棱格勒河上游的沙生植被砍挖贻尽,5年间流动沙丘面积由1.50 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1.53 万公顷,而且周围土地明显沙化,部分流沙遇山洪后不断带入下游,在盆地外围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冬春季节在大风的作用下又不断扩大。
三是过度放牧。据统计,监测区现有草地面积(草本植物盖度≥10%)2881.5 万公顷,其中盖度10%~39%的草地面积1240万公顷,占43%,盖度40%以上的草地面积1641 万公顷,占57%。平均产青草按1500 公斤/公顷,即按每个羊单位占有草场面积2~3 公顷计算,理论载畜量应为960~1440 万羊单位,而实际牲畜数量为1782.6 万羊单位,超载量为366~549 万羊单位,超载率达40%左右。
由于草场牲畜超载,每个羊单位所占的草场面积缩小,牲畜密度加大,要满足采食,必然要加大放牧强度,其结果是过度啃食,牧草得不到再生和更新的机会而逐渐退化,以致使植被种类锐减,植被变矮,盖度降低,沙石裸露。加之牲畜在食草过程中的践踏强度和频率急剧增加,使草场植被和土层遭到破坏,在风季和雨季地表无覆盖物,而长期处于裸露状态,导致风蚀和水蚀荒漠化急剧发展。
柴达木盆地夏季草场大多在盆地周围的山地,冬季草场主要在湖泊外围至风蚀荒漠化土地之间土层冻结的盐碱地和沼泽草地中,可食草类大部分为芦苇;春季、初夏盆地草地土壤解冻,地面泥泞,不能放牧;初秋,山地寒冷,盆地地面封冻,同样不能放牧。因此在这段时间大量的牲畜以沙生植物为食,加之干燥多风,使风蚀荒漠区的沙化和荒漠化加剧。
四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东部农业区主要是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引水后河床干枯,生长于河床两岸及谷地上的植物因缺水死亡,遇山洪暴发,这些河床谷地无植物防护,常形成大量的侵蚀沟和水蚀荒漠化土地。在西部,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和工业用水过度,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表缺水干燥,植被大量枯死。同时农灌的大水漫灌,也使地下水位抬高,发生次生盐渍化,形成部分盐渍荒漠化土地。
五、今后防沙治沙的基本思路
以青海省六大沙区防沙治沙工作开展为中心,将治理重点布局在环青海湖、共和盆地、柴达木沙区和黄河、长江源头沙区,以加快共和盆地和环青海湖地区沙漠化土地治理进程,在认真抓好都兰和贵南两个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的同时,积极申请青海省德令哈市和海晏县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县。在防沙治沙工作中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以灌为主,乔灌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以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广泛应用沙区适宜的营造林技术,以加大沙漠化土地治理力度。
六、遏制沙化扩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重视,组织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防沙治沙
在多年来的治沙工作中,始终认真落实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与干部的奖励、任用挂钩。严格考核,从上到下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统一步调。沙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任务,明确责任,谁的地区谁治理,谁的地段谁造林,从而保护了治沙工程计划的实施。
(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治沙
青海省沙区面积大,范围广,各地条件差异很大。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对策,合理布局,调整树种结构,封、造、管结合,乔、灌、草结合,网、带、片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长期以来各地在治沙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适用技术已广泛推广和应用,如香日德的农田林网、沙珠玉的人工沙障,宗巴滩的封沙育林、都兰贵南等县的沙地深栽造林技术等,在全省治沙造林中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突出科学造林和科学治沙
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生物固沙、汇集径流整地、柠条雨季直播造林、沙地杨树深栽造林等技术,在全省治沙造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兰县、贵南县、共和县、沙珠玉治沙站等在流动沙丘(地)、半固定沙丘(地)连续多年的杨树深栽造林试验,以及工程措施固沙和点播柠条结合的治沙措施取得了成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大提高。为风沙干旱地区造林提供了一条投资省、成活率高的治沙造林新途径。
(四)强化法制,依法保护林草植被
各地在开展荒漠化土地治理和开发的同时,把加强沙生植物保护和管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贯彻《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林木管护制度和乡规民约,普遍建立了护林组织。
七、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实施封沙育林(草),保护植被
封沙育林(草)是一项在沙区恢复植被的有效措施之一,多年来青海省在沙区采取该措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都兰县宗巴滩历史上植被较好,沙生灌木覆盖度曾为15%~50%。后来遭到严重破坏,仅余0.4%。1981年建立了沙生植物保护站,在青藏公路两侧面2km~3km 以内,进行封沙育林,总面积1.2 万hm2,经过多年努力,植被盖度平均增到15.8%,植被初步恢复。封沙育林(草)是青海省今后治沙的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进行大面积的封沙育林(草)作业。
(二)搞好示范区建设
都兰和贵南县是青海省的两个国家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县,在实施示范区建设的几年中,探索和总结了一些诸如杨树深栽造林、沙生植物造林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加强科技投入,发挥科研优势
青海省防沙治沙工作技术力量薄弱、基础设施条件差、实验研究经费不足等问题,甚至多年没有产出实验研究成果,治沙研究没有大的突破和创新。今后应在沙生植物的繁育、驯化和造林方面加大科研投入。都兰县以沙拐枣、梭梭、白刺、花棒等繁育为主,辐射柴达木盆地沙区,海晏县以爬地柏繁育为主,辐射环青海湖沙区。
(四)增加科技支撑经费、造林补助费
青海省沙漠化治理科技研究尚有许多空白,科技储备明显不足,因此,需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