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的相关探析
2020-02-28王敏炎
□ 文| 王敏炎
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资产,且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也与国有资产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强化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工作对其履行自身职能意义重大。随着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全面开展,整个社会乃至国家都意识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相关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则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力度及管理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资产管理,而资产管理工作则需要以资产清查为基础,因而积极且有效的资产清查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力的关键。对于资产管理而言,资产清查具有摸底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也为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借助资产清查,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了解到账目与资产实际使用情况的符合程度,从而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相关数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来使这些数据为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及其他相应工作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另一方面,资产清查工作能够有效发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这也就为行政事业单位改善、调整资产管理工作指明了相应内容,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的效果。最后,资产清查还能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充分优化,通过对资产管理及配置的合理调整,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并作用于行政事业单位良好社会形象的建立。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资产利用效率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过往使用管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其应用效率相对较低,同时也缺乏相应保值机制的制定。保值机制的缺乏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面临领导干部离任时的审计工作大多具有流于形式的特点,并未实现审计工作应有的效果。另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管理的责任未能得到充分落实,某些工作材料及相关物品的采购经常重复,长此以往会对国有资产造成严重浪费,并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相关工作的开展。
2.部分资产收缴工作难落实。这里说的部分资产收缴工作是指非经营性转经营性资产的收缴工作。通过对国家相关规定的了解可以得知,凡是占有或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国有资产从事经营活动,将其转换为经营性资产时,均需要向财政部门及国家相关部门报备申请批准,且应用的国有资产需上缴国有资产占用费。但由于该制度缺乏相应的监管及惩罚措施,导致其执行难度非常大,而这方面工作又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利益,因此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这方面工作时并不报备,导致国有资产被无偿占用,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旦出现决策失误,甚至还会导致财产无法拿回的情况。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的措施
1.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视是确保其资产管理工作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关键。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本身就具有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性与完整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职能。因此应严格执行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对资产清查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内容应落实其执行力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应及时补足,提交相应的整改措施,推动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避免国有资产因管理不当造成浪费及流失的现象。
2.完善日常资产管理制度。对日常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做法上需要重视资产使用及保护责任制度的建立,对不同部门及岗位应尽的责任及权限范围应予以明确并加以落实,其中相关责任必须精细化处理,并确保责任能够蹭蹭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同时还需建立相应的惩罚制度,并将惩罚制度、绩效管理与具体责任内容结合,强调制度上的规范性与约束性,通过采取预算约束、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等措施,来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3.强化资产使用监控。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国有资产的过程中理应得到有效的监控,首先要做的是规范采购审批流程,从而实现对预算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并最大程度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其次应对财务核算制度予以完善,明确国有资产各项目资料及具体适用情况,在项目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记录;最后则应规范处理资产处置行为,严格执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结语
随着近年来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水平的飞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处理的资产份额也在上升,这就使得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予以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因此,为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正确意识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并做好管理工作的优化、完善与创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