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不良家庭结构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2020-02-28吴宇昊
●张 琦 吴宇昊 于 洋
一、“越俎代庖”的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朝夕相处慢慢形成的一些习惯和规则,它是因应无形但又是实际存在的需要,把家庭成员相处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机制,这些习惯和规则管束或指引着家庭成员循着固定、可以预测的方式去相处,从而减少家庭中的矛盾和纷扰。在其中,要使家庭中的个体保持清晰的界限,不能过分僵化,也不能过于松散。僵化的边界可能会导致家庭中成员的疏离,而松散的边界则会导致家庭关系的混乱、模糊不清。
“越俎代庖”的家庭结构属于不良家庭结构中的一种,它打破了家庭各次系统以及个别成员之间的界限,指祖代常常超越自己的角色范围,代替孩子的父母对孙代行使自己的管教权利。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越俎代庖”是家庭中的婆婆以及其他长辈跨越家庭界限从而过分干涉核心家庭的事务。
二、“越俎代庖”家庭关系中的不协调因素
“越俎代庖”的家庭中最常出现三种关系的不协调: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这些家庭次级系统之间出现的矛盾,往往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从而影响家庭和谐。
1.婆媳关系的不协调。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被世人认为难相处,婆媳矛盾更是影响当代婚姻质量的“第二杀手”。《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母亲的对话就反映了这对婆媳的不合,而现代“越俎代庖”的家庭中,婆媳矛盾更表现在多个方面。
在权力和资源的争夺上,婆媳容易产生分歧。首先,对于孩子的抚养,婆婆总是越过界限,认为自己经验充足、是家庭中的“大家长”,过分干预亲子之间的相处,与媳妇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婆婆通常以自己的思维惯式教育子孙,维护自己的权威不受挑战,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教导,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去成长。在此阶段,媳妇跟婆婆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不一致、二者在教育孩子中的主导权有差异、对于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期待不同、受到孩子接纳的程度不同,都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婆婆对孩子过于严厉或者过分溺爱,也会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从而引起媳妇的不满。例如:《虎妈猫爸》中茜茜的奶奶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孙女的愿望,把孙女宠成家庭中的“小公主”,犯了错误却不承认,并且茜茜和奶奶有着同样的价值观,认为他人的行为与自我出现不一致,就是他人的错误,这也引起了媳妇毕胜男不满。其次,在经济和资源的支配方面,婆婆有时会不恰当地参与到核心家庭事务的决策中。“越俎代庖”的家庭中,婆婆对于孩子的花销和所掌握的资源,总会有自己的看法。婆婆中的一部分认为媳妇亏待了自己的宝贝孙子或孙女,不能给孙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甚至他们会在经济上援助孙辈,给孙辈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另一部分则觉得媳妇对待孩子大手大脚,不能使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因此他们想要参与到家庭经济支出的分配上,控制孙辈的开支。
2.亲子关系的不协调。“越俎代庖”的家庭中,祖辈的介入影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适应,祖辈甚至会扮演着父母的角色,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屏障。在沟通交流的量上,祖辈与孙辈的沟通过于频繁,加深了祖孙情感上的依恋,从而使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受阻,孩子不愿意或不经常与父母沟通,遇到问题时常向祖辈寻求帮助,亲子之间的变得生疏。在沟通的内容和方式上,祖辈与父母采取的沟通方式也常发生碰撞。家庭中的父母大多是严肃的,对孩子采取批评、教训的方式,祖辈则是和蔼可亲的,对待孙辈是宽容、大度,甚至过分宠爱的,这也会导致孩子对祖辈和父母的态度不一致,亲子关系受到影响。
3.夫妻关系的不协调。不论是婆媳关系的不协调,还是亲子关系的不协调,家庭中丈夫总是处于这个三角关系之中。丈夫的中介作用没有发挥得当,会导致争吵,影响夫妻关系。“越俎代庖”的家庭中,丈夫容易忽视父母的插手,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不能意识到父母已经过多的干涉了核心家庭的生活。同时,丈夫对于妻子的制止不予理睬,不体谅妻子的做法,甚至让妻子放手对孩子的管教,认为妻子的行为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夫妻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会使他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无法达成共识,夫妻关系也会陷入僵局。
三、“越俎代庖”家庭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越俎代庖”的家庭模式属于不良家庭结构中的一种,家庭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造成的,而不是某一个的家庭成员的问题。因此,“越俎代庖”的家庭常采取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方法,通过加入家庭成员的互动、调整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打破原有不合理不平衡的家庭结构,鼓励并帮助家庭重建合理的交流沟通规则。在此环节中,社会工作者常以领导者的身份加入到家庭成员的互动中,评估家庭的基本结构,发掘家庭成员的潜能和优势,创造促使家庭转变的情境,从而促使家庭结构发生改变。
1.加入。社会工作者要加入到“越俎代庖”的家庭中去,了解家庭固有的相处模式,真实地表现出家庭相处的常态。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接纳家庭已有的规则和秩序。在加入的初期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入乡随俗,尽量取得家庭的好感和信任,避免和家庭发生冲突,从而在语言、动作、姿态上表现出顺应。其次,社会工作者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家庭成员的交往和沟通方式,如家庭成员沟通的次数、沟通的深入程度、沟通时的态度等,来了解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更好地发现家庭的实际情况以及家庭问题的来源。再次,注意观察婆媳、亲子、夫妻的相处。“越俎代庖”的家庭中,祖代的过度干预不可能只是祖代个人的问题,还与祖代伴侣的态度、夫妻双方对祖代插手的容忍度、孩子心中的对于祖代教养和父母教养的衡量密不可分。
2.诊断和评估。社会工作者利用自己前期收集、观察到的信息对家庭的问题作出诊断,分析家庭功能失调的原因。在诊断和评估的过程中,要搞清楚家庭表征问题与家庭惯用的交往模式之间的关系。家人的边界不明确是“越俎代庖”产生的根本原因。受传统家长制的影响,祖代没有意识到父母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任,总认为自己是经验丰富的,主动承担了照顾孙辈的责任,忽视了现代社会所处的环境和亲子相处的必要性。而父母在这一过程中放任祖辈的干预,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意识不到“越俎代庖”的弊端,甚至有的父母为了省心完全把孩子交给祖辈来带,这就为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和生活,不可能听从所有家庭成员的教育,孩子在面对父母和祖辈的管教时,也会有所选择。这种松散的边界,导致了祖代越权的产生。
3.介入。社会工作者对家庭开展实际治疗时,要遵循三个介入目标。首先,改变家庭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如让家庭成员重演生活中的片段,引导家庭成员深入分析在这个片段中,祖辈存在的问题、父母存在的问题、孩子的态度,让他们明白所有的问题都是整个家庭的问题,而不是祖辈、父母、孩子中个人的过错。其次,挑战家庭的结构。社会工作者要提出建议、划清家庭成员的界限、推倒不合理的家庭结构,让祖辈减少对孩子的管教,同时增强父母与孩子的接触,鼓励孩子认可和接纳父母,强化亲子关系这个“铁三角”。最后,要挑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对于祖代、父母、孩子中错误的想法、观念及时指正,鼓励家庭重建正确的世界观。
四、小结
现实生活中,“越俎代庖”的不良家庭结构很常见,但大多数家庭都不以为然,没有意识到这种家庭结构的弊端,最终导致家庭内部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对于“越俎代庖”的病态家庭结构,家庭成员要及早发现,允许社会工作者进行及时的介入,以调整和改变不良的家庭结构,重划家庭的边界,促使家庭朝着正常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