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0-02-28张雪鹏
文| 张雪鹏
石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
1.石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国外研究现状。国外针对石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主要围绕两点展开:第一,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向整体营运资金管理发展过渡;第二,从单一的数字方式转变向供应链优化管理发展过渡。
首先看到第一点,营运资金管理能够实现对企业经营中各个环节的单独管理研究,可保证对营收账款与存货等现金项目实施单独管理,确保实现企业项目最优配置,为企业创造最大收益。例如W.D.Knight在1972年的研究中就提出了基于企业中不同部门环节的独立管理模式,其中的环节流动资金最优水平配置不够合理,所以需要将各项流动资金联合起来再进行具体分析。在他的研究过程中就提到了在保险储备金完全充足的情况下应该结合订购成本与储存成本最小化,即建立一套存货最优订货系统,协助企业展开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与此同时,它也提出了石油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重要性,它认为营运资金管理直接决定了石油企业的生死存亡,不过目前许多石油企业依然没有突破传统,依然停留在存货、应收账款等营运资金项目的孤立研究与应用阶段,长期无法实现对营运资金管理体系的有效完善,供应链管理、渠道关系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不利。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得到了广泛拓展,比如KennethP.Numm在1981年首次提出“永久性营运资金”管理概念,强调企业发展战略应该与营运资金管理联系起来,企业不仅要将营运资金管理体现在财务管理层面,还要体现在战略管理层面上。如果从单一数字方式向供应链优化管理方面转变,则必须提到2000年美国Dell公司所提出的存货量降低、现金开支节约的相关策略,它希望基于此拓展围绕网络供应链所展开的新型管理模式,通过该方法为企业带来更多额外经济收益。在2010年,Brandenburg Marcus在其研究中提出了针对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它能够深刻影响到企业的研究进程,而企业方面则可尝试通过构建量化体系,结合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方法,从最简单的数学方式逐步实现供应链优化过程,构建营运资金管理重心。
2.石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关于石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基于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在1993年,我国首次提出了国内会计制度应该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近,并由此正式引入了营运资金管理概念。在这一方面,它主要围绕营运资金的基本概念与指标展开,十分侧重于对风险性、盈利性内容的考量,结合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企业的风险与盈利问题进行权衡,解决营运资金周转率中所存在的指标缺陷问题。在2013年,曹玉珊就结合案例研究了我国沪深两市从2007至2013年的经济危机发展形势,特别是对沪深两市企业在该阶段的各种重大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发现了国内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问题,包括对其中不同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解读。
同年,项载丽则结合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周转期内容进行了深度分析,主要是结合不同管理要素、供应链等指标对过往10年(2003~2013)部分上市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深度调查分析,从供应链方面建立了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希望有效提高上市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王思航则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中对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有效改善建议,它认为企业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应对能力,能够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合理化梳理。他筛选了数百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利用R语言统计软件对营运资金管理与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解读了二者之间关系,结合具体的研究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关优化对策建议。
石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未来展望
石油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但在未来,企业还应当基于营运资金管理进程进行展望。例如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理论优化营运资金管理建议,将供应链管理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联系起来,争取在采购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生产活动营运资金管理以及销售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实现多重优化。
例如,在采购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就应该建立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所谓VMI主要是通过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确保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核心组成部分能够为企业石油生产提供共享库存信息、优化供应链敏感度、最终响应社会消费者需求。具体来讲,它就通过增值价值链中的实物资源思考企业交易发生后的应收、应付关系,并对企业的油品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流程进行重塑,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降低营运成本,降低不增值库存的占用率。
总结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里,石油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还需要更加开放灵活,多多学习新技术、积累新经验,例如合理化结合供应链理论建立营运资金管理体系,更深入考量营运资金管理的灵活性问题,围绕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营运资金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