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2020-02-28宋学文
文| 宋学文
在当前,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适用于任何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单位会计核算具备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
目前,政府会计制度正处于实施环节,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完善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能,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为了保证新旧会计制度的顺利过渡,我国财政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府会计准则,面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革,必须要注重对新会计制度的审美分析,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
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对事业单位会计影响的体现
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想产生了影响
旧会计制度实行了十五年,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资深从业者受旧思想的局限,对旧的会计核算方式、核算科目、折旧方法存在比较严重的路径依赖。一部分员工对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认知不足,没有意识到新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优势,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与熟悉新会计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导致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不顺畅。
政府会计制度内容变动大,财务人员压力增加
新会计制度的出台,给事业单位带来了很多变化。在原有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上增加了预算会计核算,在实现双重功能的同时,还要做到适度分离。
这也就要求财务人员在处理每笔业务时,都要对该笔业务进行分析,是否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如差旅费借款、预提在职人员工资等业务,都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而财务会计需要核算,这样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势必产生差异,需要期末对相关科目进行差异调节。
另外,新会计制度对资产确认更加明确,对固定资产、存货等科目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制定了相应指南,对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确认、核算范围和标准进行了明确的阐释。同时对其核算方法要求更细致。如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并将折旧和摊销费用化,这些核算过程中的细化规定为政府财务报告中资产状况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因此,为了新的会计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必须打破会计人员传统思维模式,在求同存异的同时,还要考虑财务人员所面临的压力。
应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对事业单位会计影响的对策
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应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要始终秉持效率原则与发展原则,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
首先,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明确固定资产的所有情况与使用情况,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项目与预算项目。加强财产清查、财产核算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储备财产的具体形式、具体数量、当前使用情况、未来使用计划进行量化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管,落实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管理章程。
其次,要加强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建立预算管理的责任制,将预算工作与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制定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例如,辽宁省大连市的出版社,在年初的预算管理中建立了预算工作项目组,从各个职能部门抽调员工参与到预算当中,增强了预算工作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并将预算工作的具体责任落实到了各个职能部门当中,增强了员工在日后工作中的职能意识与意识,提高了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加强会计人员培训
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会计人员是主体,因此要想实现新会计制度的衔接,必须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向单位财务人员讲解和分析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以及特点。
第一,通过比较新旧会计制度的优缺点,从国家层面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合理解释与说明,防止由于知识基础或者是理解能力方面的差异,影响会计人员的学习。
第二,事业单位的领导需要起到领头作用,提升自身对会计制度的认识。为了提升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对于学习完成的比较好的员工给予奖金奖励,提升职工参与培训的兴趣。
第三,明确政府会计制度培训的目的。通过选择专业的培训机构以及制定科学的培训目标等方式,提升培训的效率,在培训完成后,需要采取考核的方式对职工的学习进行反馈,从而保证培训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些差异及衔接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效率及质量,保持其会计制度良好应用价值,且能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应对。因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应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