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
2020-02-28□文|刘威
□ 文| 刘 威
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在理念、制度以及人员、技术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社会效益,也制约了其稳定持续发展。当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义重大。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内控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中虽然设有财务管理岗,但是并未形成实际的内部管理制度,因为事业单位的很多制度都是由国家制定并出台的,其单位性质属于公益性,大部分经济活动的资金是由财政拨款,因此自身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高,没有自我内部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内部发生经济活动时没有切实考虑实际状况,导致经济活动决策不明确,很多事业单位认为只要按照上级指示按要求完成即可,决策的管理制度与自身单位特点不符,阻碍经济活动规范化和科学化完成。(2)内控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且综合素质不高。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需要有稳定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来组织实施,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配置数量相对较少,缺乏持续性的针对性的培训,针对如何组织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也没有建立科学的规划和明确的执行体系,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活动过程中受到自身的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出现一些不规范甚至违规操作的情况,不利于保证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规范性。(3)内控制度未能得到强有力的监督。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的应用需要配合有效的监督机制,只有加强约束才能提高管理质量。但现实中的事业单位招收的财务人员缺乏过硬的技术水平,责任感不强,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导致管理效率和质量无法提高。另外有些基层事业单位为了能保证每年的收入和支出处于平衡状态,常常会在财务拨款前将上一年的结余资金全部用完,这种使用途径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造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乏监督,内部没有形成完整的监督考核制度,即使有人监督,监督过程中掺杂过多人情、利益关系,导致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国家财政资金大量流失。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
(1)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完备的内控体系。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需借助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规范人员工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内控体系。根据业务的种类和特点,合理设置及规划各个部门的业务和职能,分清岗位职责,并将责任细化到人,让其以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笔财务业务。根据国家相关的财政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合理设置财务人员岗位,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归档等关键岗位职责权限,确保岗位之间不会相互分离,让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保证岗位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2)重视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强化员工的内控意识。要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专职队伍建设,切实培养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全体员工开展内部控制基础知识的培训,对财务人员加强内部控制理论、技术与方法、职业道德、国家政策、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胜任力,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应亲自参与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执行作用,让管理制度得到充分的重视度,事业单位管理者还需要明显分工,保证各岗位职员能恪尽职守,加大责任考核制度,大力宣传内部控制的理念,并将其列入事业单位管理文化中,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3)加强内控制度的监督工作。内控活动的开展需要加强全过程监督,借助全面监督的理念,提出了以下三点管理措施:实行全员监管,及时抽查巡查。在行政事业单位职权范围内,明确监管的职责和流程。对各类财政资金实施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巡查,及时发现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有效防止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并将着力加强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资金监管。把民生领域内的财政资金监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进行动态监控。抓好信息公开,准确公示财务监管内容。并且及时公示监管信息,将使用范围、对象、标准等基本信息采取多渠道公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重要举措。内部控制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具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意义,同时也是保证对自身的财务发展情况进行较好把握,实现节约资源,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对内控制度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事业单位的内控水平稳步提升,促进事业单位的的长远、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