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的运用
2020-02-28邓光莲
◎邓光莲
水利工程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伴随着水利工程在建设时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暴露出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若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关注经济发展,会留下很多遗留问题。因此,探究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把绿色生态理念有机融入到具体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显得极为重要。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做到建一项水利工程,保一方水土安澜,造福一方人民安康,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绿色生态理念的概述
绿色生态理念属于一种生态保护理念或生态发展观念,旨在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以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为依托,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绿色生态理念,才能在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使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变得更加科学、安全、稳定,进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社会为人民带来更多服务和利益。
二、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水利工程设计中采用原材料的环保问题。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使得水利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的材料越来越多样化,材料性能却参差不齐,选择对生态无害、物美价廉的新型环保材料关乎到生态水利工程的长远成效,才能同时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拥有强大的专业储备,秉持根深蒂固的环保理念,能从琳琅满目的众多材料中灵活挑选出适合不同水利工程的新型环保材料,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完美结合,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为社会发展贡献巨大价值,利国利民,一方面又对环境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水质的影响。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然有人、材料、机械的参与,这就容易产生生活污水、施工污水以及生物污水。如果管理部门和施工队伍没有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无组织排放污水,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建筑废材等,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水域内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二是对工程区土质的影响。水利工程一般规模比较大,施工周期长,长时间的施工扰动和水质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土质、水土微生物等生态平衡,影响工程区植物及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水利工程的兴修,虽然利大于弊,阻止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但生态环境及地形地质等因素的破坏又会诱发另外一些自然灾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水利工程与当地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为此,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规定严格约束这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将不利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事物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合理有效解决。
3.生态理念被忽略。传统的水利工程更多的是追求经济的最大化,生态理念常常被忽略,势必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甚至有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但幸运的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平衡,越来越重视,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努力。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的体现要从设计和建设两方面抓。设计师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必须牢记生态设计理念,并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每一个环节,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提升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价值,展现整个生态理念水利工程的功能性、经济性、环保性。施工人员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在工程的施工区、生活区、管理区醒目位置布置宣传牌,进行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环保内容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绿色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的运用
1.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首先要让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从生态、景观、地貌、植被等多方面满足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法规、规范的规定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地表扰动范围、防止植被损坏、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工程设计时要根据工程防治分区、施工工艺等方面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后要采取一系列临时防护措施和永久防护措施,包括设置边坡防护、排水沟、截洪沟、挡墙、植被恢复、土地复耕、综合治理等,有效保护并快速修复破坏的植被、水土,真正达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2.注重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不仅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而且通过对大自然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双重效益,要求人们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坚持绿色生态理念,不仅要采取工程措施合理开发和分配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更要对水利工程周围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从长远考虑整个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3.加强生态功能与水利工程功能相结合。水利工程具有防洪防汛、灾害防御、水力发电、农业灌溉等作用,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在满足水利工程功能的同时,保障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就要把绿色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设计有机结合,深入了解工程区的生态特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开发水资源的同时,合理打造健康、协调、平衡的绿色生态系统。
4.加强学习培训,不断强化设计师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利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自然等方方面面,不同工程区的地理特点与气候特点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设计师在展开工作前须对当地的生态状况、水文地质、社会人文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针对性的制定有效可行的设计方案。为了能够保障设计质量,顺利达到预期效果,水利设计单位必须加强对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切实增强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要求设计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意识地融入并强化生态保护理念到设计工作中。针对不同项目必须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进行创新和完善,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切实推动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的深入融合。
结束语: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问题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很多效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但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必须秉持绿色生态理念,遵守自然发展规律,敬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采用合适的生态技术和方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