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电网企业经营策略探析

2020-02-28卢志强李鹏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运维管理体系电网

◎卢志强 李鹏

自从《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开始。新竞争机制下,给电网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现结合实践,总结经营发展的策略。

一、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分析

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如下:

1.模式转变。转变购售电模式,搭建准许成本+合理收益模式,采取核定输配电价的形式,进而获得合理收益,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能够增强收入稳定性,不过给企业带来很大挑战。

2.市场角色发生转变。新政策下,积极鼓励大用户和发电厂,采取直购电形式,并且鼓励组建售电公司,面向特定用户群售电。对于电网企业来说,不再是交易主体,转变为输配电服务职能部门。

3.经营管理挑战增加。经过改革后,电网企业盈利方式发生转变,变为依靠有效资产获取准许收益,对于企业而言,经营管理面临较大挑战。

二、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电网企业经营与发展策略

以某电网公司为例,应对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积极探索适应的措施,获得了不错成效。现结合其实践,进行如下总结:

1.打造一体化供电服务智慧体系。

实践中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增强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比如运检资源和营销资源等,整合配网调控业务、抢修指挥业务等。采取数据贯通以及信息共享等方式,加强专业协同以及业务融合,打造新型供电服务体系。该公司组建了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以实体机构的形式运行。服务体系的构成,包括大后台和强前端。其中,大后台为供电服务指挥体系、大数据管理及分析;强前端包括运维检修管理、故障抢修管理以及调度指挥管理,借助大数据手段,辅助指挥决策,指导工作的开展。

2.建立数据资产全域管理体系。

从该电网公司的实践来说,依托两系统、一平台,采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方式,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递,为现场作业管控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达到实时化以及可视化水平,形成数据资产全域管理体系,通过全面采集、全面贯通、全面分析。搭建的管理体系,涉及到以下方面:

(1)数据生成形成管理领域。借助数据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从源头把关,提升数据质量。

(2)运维管理领域。围绕质量与安全等,从现场作业层面入手,强化流程管理,保障工作规范落实。

(3)应用管理领域。采用统计分析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挖掘数据价值,获得更多的效益。

实践中围绕以下内容创新:

(1)实现配网设备信息“一码贯通”,打造新型设备运维管理体系,依托现代化技术,实现设备的在线化管理、透明化管理以及移动智能化。利用RFID 技术,为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辅助设备巡视高质量落实。

(2)利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比如二维码技术,搭建配网全链条实时采集数据网,根据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对设备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实现对设备的全面控制。

(3)依托数据资产智慧分析以及应用,创造更多的效益。

3.提高配网运检管理水平。

基于改革背景,电网企业要不断提高业服务水平,比如运检管理精益化水平。该公司采取系列措施,包括智能电表升级和非电量信息应用等,全面提升供电服务业务水平,打造全能型班组,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畅通决策层、业务管理层以及现场作业层。引入互联网技术,将其和运检业务紧密融合,实现对现场信息的采集和汇聚,为后续的智能化分析和研判,实现故障预警,快速响应运维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4.提高故障主动抢修管理。

若想适应新形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搭建新型抢修管理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电网公司采取主动抢修管理模式,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利用智能分析手段,辅助运维管理决策,提高对配网运行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保障供电安全可靠,进而获得更多的群众基础,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持续化发展。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以及智能电能等,不断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助力企业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电网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结合大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经营模式,获取更多的市场,推动自身持续化发展。文中结合实践,总结了经营发展的方法。

猜你喜欢

运维管理体系电网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穿越电网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