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析

2020-02-28林志芳

关键词:话语互联网+政治

林志芳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准确、高效应用息息相关,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通过既符合网络时代特征、又贴近学生实际的话语方式、话语内容和话语平台等,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互动,使其能够多领域、多渠道、多维度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

从“话语”这个词汇的本意上来看,主要是指对事物进行叙述、推理以及演绎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桥梁。话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但不管是任何一种表现方式,都是对人们思想和情感的传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属于社会活动之一,主要是由教育者结合相关教育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接收到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提高其政治觉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遵循话语逻辑,以对话的方式促进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言语符号系统。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对话的重要桥梁,如果能够对其进行高效、合理的应用,那么将会大幅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1]。

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语言表达、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包括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基本内容。教育者应从教育理念、话语表达形式、话语内容、话语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通过网络平台、网络技术等,使教师和学生应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语言、文本、音频、视频等各种网络资源展开交流与沟通,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相关思想政治信息的有效传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必要性

(一)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话语为载体,为了保证话语的应用能够实现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语言形式上通常需要具备特定规则,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从而也就要求话语的应用必须要以意识形态为主导。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广大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与价值,同时还要强化教育话语的可信度和吸引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步伐,并在教师话语的引导之下学习思想政治内容,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以巩固,使其能够深入人心[2]。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

立德树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任务,实践过程中,广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目前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获取、休闲娱乐等都与网络息息相关,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为了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内心,就必须要从教育平台、沟通方式、交流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话语体系,通过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对思想理论进行传输。与此同时,广大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牢牢把握,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3]。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网络技术已逐渐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话语则属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外在表达形式,实践过程中,广大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文章等对党的方针战略进行宣传,强化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沟通[4]。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出话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首先就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够立足于网络语境,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在综合分析学生价值取向和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时效性、针对性的话语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教师所表达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5]。

(四)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网络技术进入飞速发展时代,人们的知识获取途径更加丰富,但同时也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但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实践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注重调整话语表达方式,促进单向教育向双向互动教育方向转变。传统的单向传导,在话语表达方式上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因而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现代化教育理念并不相符,同时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要改变上述现状,就必须顺应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随着网络技术走入高校课堂,而课堂也不再是学生获取政治知识、了解政治理论的唯一渠道,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通过网络传媒对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行获取,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教师的话语权,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方式进行转变,逐渐实现双向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其提供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平台[6]。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围绕学生主体地位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首要的就是要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践过程中,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网络时代,学生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在遇到思想政治相关的问题时,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再盲目从众,从而也要求广大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起平等交流与沟通的意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这样更加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下,广大教师也需要积极适应自己身份的变化,通过各种现代化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一种恰当合理的话语形式,将自己的态度、观点、想法等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良好保障[7]。第二,树立服务学生的教育理念。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主要就是为了对高素质学生进行培养,因此,在教育话语内容方面,一定要对学生的消化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进行考虑,关注学生的听课感受以及思想情绪变化,转变以往约束性、强制性的话语表达形式,从而改为激励式、引导式的语言表达形式,为学生提供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平台。除此之外,广大教师还需要将服务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话语表达当中,使自己的话语表达更加符合学生实际[8]。第三,要引导学生,强化其自主参与意识。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阅历,年龄等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时难免会存在障碍,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并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往往要求广大教师具备一定的参与意识。例如,教师要主动的融入到学生的网络生活与学习当中,感受“互联网+”时代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情绪波动、思想和情感变化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广大教师与学生在同等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互动和交流,降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提高话语表达针对性。

(二)全方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政治宣传、政治理论宣讲等等,如何将这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与学生的物质和精神相结合,应引起广大教师的深入思考[9]。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创新,要确保话语内容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教育吸引力。第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感染性和生动性。网络技术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够将党的先进思想理论等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展示,提高政治话语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缺陷和不足,强化了话语表达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更加适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第二,要将现代化网络元素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中。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用语,善于将这些元素合理地融入到教育话语当中。例如,现在大学生经常会使用“川建国”“硬核”“喜大普奔”“锦鲤”等等,因而也要求教师对自己的网络词汇进行及时更新,随时掌握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态。通过对这些网络用语进行合理应用,能够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语言表达更加丰富、有趣和生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时代感,同时也能帮助广大教师走出失语的尴尬境地,提高思政教学质量。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要能够把握政治性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在当前的网络世界中,由于各种负面信息的存在,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冲击,同时也大幅度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广大教师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创新时,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网络时代话语需求,从而将意识形态功能淡化,而是要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创新,使其永远具有导向性特征[10]。

(三)多维度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但要把握好以下“三化”。第一,要确保话语表达形式的通俗化。网络语言一改传统语言风格和规范,个性标志十分鲜明,是社会情绪以及社会事件的浓缩反应,不仅诙谐幽默,且形象生动,比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广大教师通过对这些语言进行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调动自身与学生的情绪,同时还能强化思想政治信息的双向互动教学效果。比较常见的通俗化语言如“点赞”、“撸起袖子加油干”等,这些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亲切,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其掌握和理解,因而也能为教育效果提供良好保障。第二,要保证话语表达形式的生活化。随着现代化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词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这些语言,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近年来,这些语言也逐渐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和关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冲击。针对以上情况,广大教师不能将这些网络用语看作“仇敌”,而是要将其作为话语创新的重要抓手,积极面对,与时俱进,逐渐形成一种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特色网络教学用语。要想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广大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包括学生在平时聊天时常用的网络用语,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信息,进一步增强语言表达的吸引力、亲和力及感染力[11]。第三,本土化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形式创新的要求之一。如在对学生开展爱国爱家教育时,便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备本土化特征,实践过程中,要求广大教师能够对本土红色资源进行挖掘,从党的发展文化以及历史中获取灵感和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讲一讲家乡故事,更好地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怀。为了丰富话语形式,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舞蹈、大合唱、舞台剧等方式讲红色故事,促进思想政治化与表达的本土化,这样既有利于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原有的意识形态性和严谨性,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活泼轻松的教育语言表达,教学效果事半功倍[12]。

(四)系统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

“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话语表达平台,但随着高校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获取信息丰富性、趣味性的增强,使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运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第一,要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最为重要的平台之一,但一些高校网站信息更新滞后,与学生的线上沟通交流不顺畅,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此类网站的作用和价值。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对平台进行技术优化,确保学生的平台使用体验。如提升网络布局的优化设计,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使用习惯,制作特色主题网站或网面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要对平台内容进行创新,例如,将一些且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的内容引入平台之中,也可以筛选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典型案例、素材,通过网络用音频、视频的形式将内容呈现出来,还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在经过归纳和提炼之后,通过一些通俗化、网络化的文章融入平台,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奠定基础。第二,要积极拓展网络教育平台。2020年疫情期间,各大网络教育平台受到大家追捧,这一现象应该给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者管理者带来一些启示。相对而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平台建设和软件的开发还比较滞后,技术应用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可以通过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激发学习参与热情,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心理咨询、学习咨询服务以及一对一在线解答、热点问题答疑解惑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思想政治舆论,提高教育效果。第三,要充分利用现有高效的网络话语表达工具。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以及00后,是最新网络技术应用的主要群体,各种各样的网络工具如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而这些网络工具以其便捷性、实用性成为了学生在网上沟通、学习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开发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相关软件的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更便捷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话语互联网+政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