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家庭风险因素及机制研究

2020-02-28潘小焮曾天德

关键词:儿童心理养育情绪

谢 康 ,潘小焮 ,曾天德

(1.3.闽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2.闽南师范大学 科研处,福建 漳州 363000)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数据,全球大约7700万的贫困儿童人口,一些国家的贫困儿童比例高达50%以上[1](P3-4)。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4000万儿童,在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儿童陷入多维贫困,面临着缺乏充足营养、积极养育和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无法使自身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儿童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关系着家庭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关注贫困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儿童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状况对其个人的发展和幸福,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以往的调查表明,贫困儿童的语言、情绪、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水平低于其他正常同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2](P34-37)。因此,贫困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贫困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做了许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对预防和解决贫困儿童发展与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对这一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梳理与总结。为此,本文拟从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风险因素和心理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贫困儿童心理问题的内在机制,并从社会学、积极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角度,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贫困儿童心理健康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贫困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

关于贫困儿童概念的界定经历了由家庭整体到儿童主体的过程,其衡量标准遵循着从单维到多维的发展历程。基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贫困儿童的定义,儿童贫困不单指经济上的贫困,还包括被剥夺和福利的受损。不仅有物质上的匮乏,还有其精神和情感上的缺失。文章所指的贫困儿童包括贫困家庭儿童和低收入家庭儿童,前者是指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所有儿童,后者一般指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10%—150%之间的儿童。参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的定义,将贫困儿童的年龄定义为18岁以下,这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的年龄界定相同。随着贫困儿童概念的发展,涵盖了物质、环境、精神和情感资源等方面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种方法有利于识别和定位儿童贫困,客观全面展现贫困儿童的生活状态。

基于上述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该群体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贫困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内化情绪问题、外化行为问题和认知功能受损等问题。

(一)内化情绪问题

情绪和情感发展水平是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由于社会境遇和家庭贫困所引发的家庭功能缺陷,尤其是家庭功能的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儿童情绪和情感问题,表现为焦虑、抑郁、退缩和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具体来说,贫困儿童的情绪管理水平较低,而低水平的情绪管理显著预测儿童焦虑、悲伤和沮丧的情绪,同时贫困儿童个体较高的威胁性水平会进一步强化这些内化情绪,贫困儿童面部情绪评估的低准确性同样预示着儿童的悲伤和焦虑情绪[3]。此外,物质匮乏使得贫困儿童在自我认知上形成偏差,容易形成低自尊和自卑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否定自己;逃避、胆怯、懦弱的心理状态;经常的抱怨或哭泣[4](P49)。最后,贫困对儿童这些内化问题的长期动态影响也得到了研究的证实。Palacios和Hanson发现无论是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出生至5岁)还是中期(6至12岁)阶段,贫困都与儿童的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问题有关,且陷入长期贫困的儿童在社会情感能力更差,在心理健康问题上更为严重[5]。从以往研究来看,贫困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问题较为严重,存在着多方面的情绪情感问题,且这种情绪情感问题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持续存在。

(二)外化行为问题

儿童的外化行为问题主要是儿童个体因社会性发展不足而导致的环境适应不良或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攻击性、注意力不集中、同伴交往问题、违纪行为等多个方面。在同伴交往方面,贫困儿童在社交情绪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社会交往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社交态度缺乏主动性,存在着社交恐惧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较多的退缩和回避行为[6]。对比不同经济状况的儿童,研究表明贫困儿童在冲动性、学习问题上的得分较高,显著高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儿童[7]。冲动性高的儿童有着更高的攻击性行为,注意不集中和多动症则严重阻碍了儿童学业水平的发展。在违纪行为上,药物和酒精滥用、辍学、风险性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等违纪行为问题在贫困儿童中发生的比率较高[8],进一步威胁了儿童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此外,在一个以低收入人口为主的纵向样本中,研究者发现长期贫困和经济困难压力的每项指标都独特地预测儿童在行为问题方面的表现[9]。从上述研究中不难发现,贫困处境会导致儿童出现多方面的外化行为问题,且这些问题可能持续存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

(三)认知功能受损

儿童的认知发展包括学习、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贫困儿童来说,早期的营养不足、亲子陪伴的缺乏、养育服务水平低等状况都会影响儿童认知的健康发展,导致贫困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滞后于正常儿童,而且这种差距还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扩大。针对山西和贵州贫困山区婴幼儿的研究发现,有39.7%的儿童认知发展迟缓,其中“问题解决”的患病率为18.4%[10]。王博雅等人的研究则发现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婴幼儿在语言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距,贫困地区的儿童普遍存在早期语言发展滞后的风险[11],而语言在生命早期阶段与儿童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学业成绩是衡量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Ge和Wang考察了贫困对中国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发现陷入多维贫困中的儿童考试成绩明显较低[12]。同样在一个纵向样本中,Dickerson和Popli发现经历持续贫困的儿童7岁时的认知发展测试分数几乎比从未经历过贫困的儿童低20%[13]。生理结构上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贫困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贫困儿童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额叶、颞叶和海马)和正常儿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儿童推理、记忆等认知成分的发展[14]。大脑结构功能受损直接并持续影响儿童的认知功能,远远超过特定的贫困时期,甚至影响之后进入成人生活的阶段。

二、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风险因素

在影响儿童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家庭的贫困则是一个强有力的风险因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养育质量、受教育水平和心理健康三个层面探索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的风险因素。

(一)家庭的养育质量

良好的养育质量正向影响儿童各项心理发展水平,对个体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养育质量与家庭养育环境有关,家庭的社会心理环境是家庭养育质量的关键。家庭心理环境中的养育行为和亲子关系是衡量家庭养育质量的关键。在养育行为上,贫困家庭的家庭养育环境较差,父母普遍缺乏积极养育行为,消极管教行为的发生率较高[15],同时养育存在缺乏一致性和暴力行为等问题[16],在亲子关系方面,研究表明亲子互动有显著的城乡和阶层差异,农村家庭或低阶层家庭更容易采取放纵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的亲密度较低[17]。贫困家庭低质量的亲子关系会通过儿童抑郁和自我控制对贫困儿童的问题行为产生负面影响[18]。这些贫困家庭的养育特征同样得到了国外研究的支持,结果表明贫困儿童缺乏家庭的支持和互动、父母更多采用惩罚和拒绝的教养方式、较多忽视儿童情感和发展需求[19]。对于贫困家庭来说,照养人缺乏正确的儿童教养观以及科学的教养方法和技能会严重影响家庭的养育质量,具体表现为较差的养育行为和亲子关系,这些因素可能是影响儿童心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是重要的参与者。父母的教育和陪伴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方式和教育投入。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更为熟悉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从而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更加理性,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更为明确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重视加强子女的教育投入。有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20],对社会和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掌握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教养行为缺乏科学而全面的认识,在教养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其次,父母受教育水平低预示着优质家庭教育资源的缺失,同样也预示着父母更有可能忽视对儿童发展资源的满足[21]。常表现为不愿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且容易忽略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贫困家庭父母无法为儿童早期发展提供丰富的认知刺激环境和高质量的教育,会导致认知神经机制的不充分发展[22]。综上,贫困家庭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仅影响其教养行为和教育投入,也影响家庭良好育人环境的创建。

(三)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贫困作为一个持续的压力源会给家庭中的父母带来持久的心理负担,进而引发父母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23]。Purtell和Gershoff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家庭中的父母,经历低收入和伴随而来的物质困难的父母有更多的抑郁、压力、焦虑等消极情绪[24]。这些长期的负面情绪会使个体的心理健康受损,心理健康受损的父母不仅个体面临着极大的困扰,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氛围和养育行为。实证研究表明贫困家庭中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进而常常引起家庭冲突和紧张,这种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家庭心理环境与儿童的心理问题有关[25]。父母心理健康状况不良除了导致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同样也直接反应在教养过程之中。针对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的研究同样发现,父母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缺乏耐心,更多采用严苛和不一致的教养方式[26]。无论是不良的家庭氛围还是消极的教养方式,都是影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因素。所以,贫困背景下父母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威胁儿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的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并导致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三、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

导致贫困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主要归因于家庭贫困这一强有力的风险因素,但这些因素如何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其内在机制是什么。为此,国外有学者提出了一些理论来阐释贫困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的内在机制。通过文献梳理,目前有三种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模型,即家庭压力理论、家庭投入理论和心理韧性理论。我们按照这三个理论框架,结合前人有关贫困儿童的实证研究对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一)家庭压力理论(The Family Stress Model)

Conger和他的同事将家庭压力理论应用到贫困家庭中,提出了贫困作用儿童的家庭压力模型[27]。这一模型认为贫困会通过影响父母的心理功能(例如抑郁和焦虑)和行为(例如易怒的、惩罚性的、拒绝式的教养方式)间接和不利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结果。该理论强调家庭成员的关系与互动,重点关注贫困背景下的父母对于儿童的教养方式和行为。具体来说,贫困状态作为一种持续存在的压力源,会给监护人带来持久的心理压力,经济困难的压力会减少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行为和情感互动、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负性词汇、在照料中缺乏看护和温情。这些因素会制约儿童心理发展,引起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这一理论得到了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Flouri等人发现经济困难与父母消极情绪和婚姻冲突有关,如果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父母可能会采取消极的育儿做法,例如严厉的管教、反应较低的育儿行为和依赖体罚,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儿童的情感和社会行为问题[28]。母亲是养育行为的主要参与者,低收入家庭较大的生存压力使得母亲情绪更容易波动,这种不良的情绪会通过亲子互动和养育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29]。在一个低收入、种族多样化的群体样本中,家庭压力过程被证明是经济困难与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之间的重要中介因素[30],该过程强调了压力和情绪在家庭成员内部中的消极传递。家庭压力理论不仅解释了贫困处境下父母低水平的养育质量和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样揭示了父母在贫困作用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传导机制。该理论阐释了贫困状态下父母与子女的消极互动状态,但将儿童看作家庭压力过程中被动的个体,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

(二)家庭投入理论(The Family Investment Model)

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资本主要来自于家庭,而家庭的经济收入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投入理论肯定了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性及其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密切关系,认为由经济收入决定的物质资本(满足生活和教育的物质资料)、人力资本(教养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和社会资本(社会人脉和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31]。对于贫困家庭来说,经济困难会通过影响家庭对儿童的投入进而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一方面,物质资源的匮乏使得贫困家庭投入子女的能力受限。另一方面,贫困的经济压力也使得父母在子女养育中无法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家庭投入理论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实证研究表明贫困处境会阻碍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投入,进而引发儿童的问题行为[32]。具体来说,低收入家庭父母投入教育的动机与信念较弱,同时缺乏投入子女教育的机会和资源,这些共同阻碍了低收入家长的教育投入[33]。家庭投入的减少同样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表明贫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除了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外,还会通过减少父母的投入而产生间接影响[13]。这些研究表明不足的教育投入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以及认知发展的滞后都有着重要的关系。除了物质和教育投入外,贫困还会影响父母在教养行为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由于面临物质和生活的压力,养护人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满足家庭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上,从而导致儿童缺乏情感上的关注和家庭的工具性支持,例如帮助儿童完成学业、提供信息和心理疏导。同样也会导致处于婴幼儿早期的儿童生活在贫乏的语言环境中,缺乏丰富的认知刺激[34]。此外,增加父母投入的正面影响也得到了研究的证实。Gelber和Isen分析了美国的先期启动方案,发现该方案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增加父母的投资来实现的[35]。总之,贫困会通过阻碍家庭的物质投入或情感投入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同样积极的家庭教养投入也可以缓冲贫困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家庭是家长投入的一个重要空间,但家长投入应包括学校、社区等合作情境下的更多空间。

(三)心理韧性理论(The Resilience Theory)

贫困处境及其风险因素在儿童成长中可能持续存在,但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会表现出情绪和行为问题。除了贫困处境这一影响因素之外,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发展同样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个体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个人心理特质,是指个体经历过挫折、压力、创伤、危机等不利事件或情境后,仍然能够良好适应,并保持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机能[36]。包括自我调节、应对策略、认知评价等一些内部心理过程。因此,心理韧性可能在儿童应对贫困处境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心理韧性的重要部分,自我调节在社会经济劣势和儿童内外化行为问题之间有着重要的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调节水平高和低的儿童在内外化行为问题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28]。对于贫困家庭中父母消极的养育状态,其对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同样受到儿童自我调节水平的影响[37]。自我调节水平的高低会受到贫困处境的影响,与非贫困儿童相比,贫困儿童更容易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因为贫困及其风险因素带来的长期累积的压力会破坏帮助孩子应对外部需求的自我调节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注意力控制、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延迟满足和计划[38]。在应对策略的选择上,高心理韧性的儿童面对不利处境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认知评估方式和有效的应对策略,这反过来也有利于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而低心理韧性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采取逃避、退缩和脱离等消极应对策略,导致儿童的内化情绪问题和外化行为问题[39]。

儿童主体内部的认知评价方式也会影响贫困作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对于同样贫困背景下的儿童,对自身状况认知和评价水平越低的儿童有着更低的主观社会地位,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更频繁的注意力不集中,较少的积极的同伴关系,更少的亲社会行为[40]。相反,积极的认知评估与儿童较少的行为问题和较高的情绪健康有关。一些经济不利地位儿童身上存在着“转变和坚持策略”,即优先转移自己(接受压力,使自己适应压力)与坚持(坚持人生意义和乐观,以力量忍受生活),从而缓解了贫困对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良影响[41]。同时这种积极乐观的认知应对方式可以显著的正向预测儿童的心理韧性[42]。总之,与心理韧性有关的内部心理过程(自我调节、应对策略和认知评价)不仅可以调节经济不利地位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还可以缓解家庭风险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威胁。但贫困是否会增强或减弱儿童的心理韧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本文从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风险因素及其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出现有研究和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据积极心理学、家庭系统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提出促进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的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从专注贫困儿童心理问题延伸到挖掘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大多看到了贫困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但忽视了贫困儿童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一个概念,被定义为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43],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样,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贫困儿童并不是贫困处境中被动的个体,而是有着引导自身向上发展的无限潜力。培育贫困儿童的积极品质和优势力量,不仅促进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主观幸福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儿童采用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抵御贫困压力及其风险威胁的能力。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发掘贫困儿童自身存在积极情绪、自信乐观、感恩、希望、爱与亲密、价值和意义等品质,以促进儿童人格健康发展。有研究表明,足够的情感支持和认知刺激支持可以帮助儿童提升积极心理品质[44]。这些研究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有效应对贫困处境,对于儿童今后的人生发展与幸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从家庭微系统拓展到中系统和外系统研究贫困儿童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家庭微系统不可否认对于贫困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45],但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中外层系统(学校、同伴和社会)的关注。这些系统中的因素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对贫困儿童施加影响。有研究发现,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补偿父母的消极教养,这是由于儿童用朋友关系替代了家庭关系从而提高了自尊、社会技能和学业水平[46]。完善和系统的学校教育也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从而缓解贫困对于儿童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对于儿童成长的外层系统,Jean等人发现贫困儿童污名化的社会环境(例如智力低下、内向自卑和性格缺陷)、社会阶层歧视等因素也与儿童的不良发展有关[47](P699-712)。由此提示,今后研究应发现和区分各个系统中的保护因子和风险因子,并利用和发挥保护因子的作用,为促进贫困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三,从单一的研究方法过渡到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探析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量化研究中可以让我们对某个现象或事实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但难以对贫困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特点及问题等做出科学、准确的诊断。量化研究更多采用问卷测量,问卷中的题目是基于研究者的先验推断,不利于反映贫困儿童所关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况且儿童期的身心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仅依靠量化的研究方法是难以在短期内全面了解贫困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为此,今后的研究可以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并在时间跨度内进行多重采样和对比,揭示贫困儿童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结合质性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和访谈等,这些方法注重儿童的参与感,可以获取儿童心理发展的真实状态。此外,儿童脑区的变化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功能,依靠神经生理学的方法,从脑结构层面上探究贫困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一个新的方向。因此,只有依靠多元取向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加科学、准确、全面地揭示贫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养育情绪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