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方高校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2020-02-28詹松青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程

詹松青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新工科建设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应对新经济挑战、满足产业转型需求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1]。“‘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2]。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将新工科建设视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推手,着力推动新工科建设实践与研究的发展,成为新工科建设高校的主要目标与方向。

一、培养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

当前,“中国制造2025”“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驱动和工业强国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和动能转化,催生了诸如3D技术、新能源材料、“互联网+”和智能机械等新兴产业的高速增长,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也为传统工程专业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时代和新经济呼唤拥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背景、过硬的工程实践技能、突出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新时代的工程科学家、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专家。所具备的共同特征是自拓展的知识结构、开拓性理念、批判性思维、创新型人格、创业型精神和创造性成果,即拥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特质和能力。就体现的作用而言,创业能力是新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产业和行业主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3];创新则是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是引领和驱动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产业和行业得以发展并赢得市场竞争的保障[4]。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特质和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既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号召,体现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适应和引领未来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时代发展要求。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制造2025”人才短缺十分严重,按照重点制造领域人才缺口的统计,总量已经超过2900万人[5]。其中,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就高达900万人。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100万,新材料产业人才缺口400万,机器人以及高端数控机床产业人才缺口400万[6]。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居多,占全国高校总量的90%,并且这些地方高校超过90%都设置了工科专业[7],开展新工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应势而为、乘势而上、谋求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决策。依托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体系、新质量、新结构,积极探究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现状,正确处理创新型工程教育与通识素质教育、行业实践教育与实验实习教学之间的关系,促进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是解决我国当前新工科人才供给不足的有力举措,也为国家创新驱动和工业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人才支撑。

二、提高耦合性是新工科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在迭代迅速、智能制造、技术融合、知识保障等现代工业典型特征的影响下,未来产品的生产将逐渐实现全链条、综合化以及跨界化。为此,许多地方高校充分认识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深刻机遇和变化,将创新创业视为助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催化剂和助推器,由于受到办学资源以及办学能力不足的影响,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耦合度不够高的问题[8]。如:区域产业战略发展与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布局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专业人才供给难以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高端、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人才数量较少,甚至出现结构性短缺的现象[9]。创新创业课程与大学生实际创业项目关联性低,对创业指导性不强。有的地方高校设置了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平台之间缺乏学科交叉的联动,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互动也少,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源动力,最终导致创新创业项目半途而废。还有,大多数地方高校实施的科研项目以及研究成果主要依靠专业教师的绩效考核、岗位聘任以及职称晋升来驱动,在技术方面和产业前沿对接方面没有起到直接的影响效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创新关联性较低。

从速度上看,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衍生出的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新兴学科,有力推动也有效缩短了知识创造、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时间周期。一些地方高校在工程教育中引入持续改进、成果导向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知识结构创新速度较慢,明显落后于行业产业技术创新速度和技术迭代的响应周期,使得其在产学合作过程中,深度和广度达不到新时期环境下协同创新和人才需求的标准,难以激活和有效支撑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校企融合、产学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部分地方高校推动的OBE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也正是因为课程知识和教学手段的落后,难以有效融合学生个性化培养、专业培养以及大类培养过程,加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比较缺乏,在落实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融合方面存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上的不足,新工科培养目标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耦合程度不高。因此,提高耦合性是新工科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三、开展目标导向的定位分析

新工科的建设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培养创新创业型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人才的能力达成目标有五个层次:一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的岗位胜任能力以及职业转换的能力。二是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改进和优化产品或生产工艺的不足并形成新产品或新工艺。三是有能力通过创业把新产品、新工艺以领先的科技水平和商业模式推向市场。四是借力资本集聚优秀人才,将产品做到极致,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五是拥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懂得感恩回馈,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优质的科技产品来推动社会文明的共同进步。这五个层次的能力达成简而言之就是从创新或创造产品开始,直至创业成功回馈社会,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递进的关系。地方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就是要基于人才培养能力达成的目标导向下,充分发挥其地方性、行业性以及应用性的特征优势,并将地方性、行业性和应用性作为新工科创

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通过有效汇聚资源创造新的学科类型来实现工程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这决定了其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要以满足区域产业和行业企业发展为落脚点。在开展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全面调查分析的前提下,结合未来发展的新兴业态和人才需求,按照分类发展新体系、教育教学新质量、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科专业新结构以及工程教育新理念的五个“新”模式来推动新工科建设[10],将重心放在工程技术研发和应用、高新技术服务和推广、工程装备改造和设计、工艺流程优化和再造、新兴产品改良和设计等方面,积极吸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经验,通过开展和完善仿真性实践课程模式,利用学习场景、体验式创新训练以及实践互动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操作能力,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帮助企业完成改革、转型以及发展任务。

四、推动产教深度协同融合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要贴近产业需求向创新创业型转变,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制度保障[11]。地方高校的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不同发展时期、不同阶段要求从系统、实践、创新以及融合等方面来综合施策。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可以形成以人文思考和学习力为核心,扩大多学科门类通识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也可以采用实践与应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教”与“产”合作,依托产业链围绕创新链推动实践创新产品和技术并应用于新的研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内创业;要主动谋划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通过专业互通、专业互转等方式扩大学生对专业选择的路径,培养兼具多学科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可以积极尝试信息化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慕课、蓝墨云、3D、AR、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更为情景化地体现实践、实训、实操、竞赛等元素,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的思维和意识;还可以整合不同区域的人才、智力、企业等资源,群策群力,扬长避短,形成校地、校企、校所、校院、校校联合的跨区域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探索多样化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坚持产教融合,建立完善跨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动、全方位指导、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协同教育供给体系,将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实践教育、日常管理服务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12]。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地方高校要加强与校外资源产教融合,如开展以政策扶持、孵化平台、智库建设、资金定投为主要内容的校地协同,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实训基地、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协同,以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学分互认为主要内容的校校协同等。另一方面是要推动校内资源的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通过课程、文化、实践、管理、心理、资助、组织及网络等育人载体,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若干策略

(一)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理念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强调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13]。基于这一价值导向,工程教育蕴含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逐步融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TQM)、PDCA循环等进行了应用探索,成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亮点[14]。在统筹推进产教融合的新工科发展态势下,地方高校应更加凸显创新创业的“育人”导向,提高“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度,将“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工科建设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培养学生紧盯行业产业发展动向的创业嗅觉和服务国家社会的创业正向价值追求。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导向下,地方高校可以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区域企业育人协同机制等,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是依托区域经济社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注重前沿知识和学科交叉,通过校企联合构建实践创新性课程和工程教育通识课程体系,深入探索全过程、全员式的层级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相互融合,依照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实施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二是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强化注重实践实训的创新创业导向。高校应鼓励支持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科研任务和项目,以课题研究或企业研发等为载体,支持学生提前接触科研项目,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比如,引导教师对本专业中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积极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触发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灵感生成,从而有效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三是注重应用参与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将翻转课堂、研究式学习等融入到创新创业教学环节当中,并结合专业理论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组织学生基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地方产业发展现状来研究创新创业的热点、难点和痛点等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在实验室、实训室的模拟仿真环境中,对商业计划书进行模拟、推演,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嵌入式、递进式、参与式”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和教育体系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并特别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15]。地方高校要瞄准“智能+”的发展动态,主动提升“智能+”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力度,突破学科壁垒,融合不同学科来实现专业升级,以大工程、国家化视角来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有效审视,注入创新创业源动力,进而构建“嵌入式、递进式、参与式”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和教育体系。“嵌入式、递进式、参与式”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和教育体系不仅是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的增量变化,而是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育体系重塑,注重以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理念为导向,重新审视、评估现有的培养体系,从着眼于人才培养的校企、校地和校际之间协同化程度,重点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回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嵌入式、递进式、参与式”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和教育体系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将专业教育嵌入创新创业课程,使之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要表现为五种形式: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理念和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把创新创业元素深度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在设计专业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创新创业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占比以及与专业课程的耦合关系,研发和开设与产业发展、区域需求和岗位要求紧密契合的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二是引入企业导师,设计专业相关行业的企业导师课程。通过企业平台将地方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应用性思维嵌入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衔接市场,实现无代沟过渡。三是低年级与高年级课程递进的体系。低年级主要开设通识类课程,高年级开设专业化课程、模拟训练课程、实战训练课程等,通过递进式的课程体系推进全过程育人全面铺开。四是参与式课程模式。在课堂上开展案例库式教育,鼓励学生剖析实际创新创业案例,挖掘案例中的可借鉴之处与有所欠缺的方面。在实践课程中,借助“校企”“校地”合作平台,指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专业信心与就业实力。五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方式。线上借助爱课程、UOOC优课平台、超星课程平台、易班优课等平台,线下建设智慧教室,采用翻转课堂、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模式开展教育,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业意识。

(三)加强“双师型、互补型、智慧型”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新工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变量在于师资,在于培养大量“双师型、互补性、智慧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更好更准对接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地方政府的角度,需要扮演“桥梁”作用,牵头深化校企联盟,以此作为锻造优质师资力量的动力机制。地方政府可以牵头推动高校与当地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行动协同,瞄准最新的行业和产业发展动态,增强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产业企业的相互了解,强化双向合作的互补性。诸如,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实践实训讲师或校外导师,企业可以聘请高校教师担任技术顾问,在人才培养合作上实现互通互助互利,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效益的紧密结合。从地方高校自身来看,需要运用“挖掘潜能、增加变量、培育新质”的方法论,从三个方面形成合力。一要挖掘潜能,加强对地方高校校内现有师资力量的提升。要提高校内“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将教师双创工作与职称评聘、绩效奖励及评奖评优相结合,强化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创新创业专项教育培训、各类行业趋势及前沿技术培训,前往企业挂职锻炼和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等,持续提升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二要增加变量,拓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的来源渠道。探索“政学融合、产学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协同培养模式,建立“跨学科培养、产学研协同、全方位培养、综合性成长”的创新创业师资成长路径。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协同化育人平台,引入企业导师,强化工程实践性的校外导师师资培养,让行业领军人才和社会紧缺人才进入课堂,与校内专职教师形成互补,为学生提供具备市场眼光、市场前景、市场能力的创新创业指导,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三是培育新质,提升智慧教学背景下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地方高校要注重社会力量的引入和参与,秉承“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建设学校智慧教学的大平台,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开放”的智慧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智慧教学设备和教学平台,运用先进教学思路培养教师智能素养,加大对“智慧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从根源上提升教师理解把握新技术、新业态的能力。

(四)搭建“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五元驱动孵化平台

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将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视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着眼于“更加专业化、具有创新性、贴近市场需求、符合行业和产业要求”的基本导向,着手搭建“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五元驱动孵化平台。一是课程孵化平台,通过设置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等多个课程模块,将创业计划书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纳入授课计划,形成“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CDIO模式和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的“三化”模式。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上,实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授课”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单向讲解”向“双向互动”的“四个转变”,采用真实生产环境的创新实践和职场环境的创业实践,应用“考核+答辩”“策划+作品+案例”等课程设计和论文答辩,引导学生重视创新创业能力表现,并将创业计划书和商业计划书撰写以及项目的路演答辩作为课程的评价考核依据之一。二是竞赛孵化,整合国内“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资源,构建以学科竞赛为基础,创新竞赛为补充,创业竞赛为支撑的三级竞赛孵化体系,全面开放实验室,依托地方资源优势、高校科研技术优势,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三是创客孵化,构建“教室+社团+活动”三位一体的孵化载体,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立学科优势的创业类社团群,配备专门导师,让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碰撞思维和智慧的火花,并形成创客团队。通过举办路演赛、BIM大赛、ERP营销大赛等相关专业性赛事,实现以赛促创。四是项目孵化,采用“教师后台+学生前台”及“企业后台+学生前台”的师生共创模式,鼓励和引导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专利、企业开发的项目交由学生团队负责运营,实行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五是成长孵化,高校可通过建设科技创业园区,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设立“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等,为优质创新创业项目给予启动资金、经营场地扶持,并为入驻园区的创业大学生提供培训教育、项目策划、专利申请、团队建设、项目落地、政策咨询、运营指导、工商会计、法律税务、产品推广、资源对接、项目融资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五)推动“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能力要求为标准的合格性评价,旨在认定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评估方法等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成为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考量指标。高校要依托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的工程专业认证评估,推动“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锻造。一是打造契合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性高校在评估中应重视与地方性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显示,建立专业动态发展的调整机制,为传统产业的新发展方向提供创新源动力,培养一批满足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融合。围绕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要求,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多学科、复合型的专业培养方案,“通专结合”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中,注重市场化、地方性前沿需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三是增强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放性。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平台,联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实现人才能力培养多元化,专业教师进修横向化的专业发展目标,构建校内跨学科交流合作、实践实训平台。第四,打造能力导向型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高校在组织工程专业认证评估时,应严格对照工程专业认证评估标准,梳理毕业要求中的能力达成,实现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解决方案、个人和团队沟通、终生学习等专业评估认证核心指标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同向同行。四是建构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格局。本着“工程学科与人文学科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特别要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和人文课程教育学分在理工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开设政策与市场分析、财务分析、市场营销、知识产权、市场经营、风险与资本运作等与创新创业关联紧密的课程群,巩固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结构。

(六)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创”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中国目前最高层次、最高水准的创新创业类大赛,然而,当前大多高校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视为任务,对竞赛为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缺乏正确认识,将竞赛成果流于纸面,缺乏深入的挖掘与总结凝练,就当下创新创业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应性问题重视不足,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初衷。地方高校在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时,应充分重视竞赛的关键作用,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创”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是以竞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水平提升的“导航仪”。在竞赛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中与大环境要求不相适应之处,结合地方特色和高校专业特长适时调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竞赛为导向,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建设进行深度融合,探究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差异化教育方法,并通过开设创业竞赛选修课,开放实验室,共享实验设备等手段,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设备保障。二是以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风向标”。把“互联网+”比赛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演兵场”,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能力。通过竞赛的全程参与,消除学生创业畏难心理,提高其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主动性,强化自我学习能力,通过竞赛实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三是以竞赛作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的“加速器”。高校应注重整合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设立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平台,努力将科技成果进行商业应用。通过搭建企业、投资人、社会资源与项目对接的桥梁,基于竞赛这一载体挖掘真正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利用高校创业孵化基地重点培育,邀请专家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深度挖掘潜能,全面提升打造,最终实现项目落地和市场接轨,助推项目从创意到创业的良性转化。

地方高校开展新工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变革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综合工程,需要进行整体把握推进,重点把握理念、价值和维度三个基本的关系维度。一是理念维度,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革新提出了紧迫要求,决定了需要从理念到实践进行人才培养理念的深刻转换更新,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应当持续改进,持之以恒。二是价值维度。新工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是育人,应升华至以生为本、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高度进行认识,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目标聚焦在培养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工程实践能力过硬、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突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三是实践维度。新工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蕴含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的多维要素,既有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的要义,也有校内各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要求,还要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多要素融合的要点。唯有打破纵向职能层级和横向学科壁垒的机制创新,促进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深度协同、互惠共赢,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无缝对接,是当下地方高校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工科专业课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