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公开与监督的措施
2020-02-28李晓婷于明明
□ 文| 李晓婷 袁 琨 于明明
2014年5月,新常态一词被正式提出,说明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新常态的到来,推进各领域改革,其中就包括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然而受传统思想束缚,很多地区并未积极开展财务公开与监督,导致农民质疑声不断。为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阻碍财务公开与监督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采取必要措施。随着时间推移,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系逐渐完善,从而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稳步开展,进而获得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农村集体财务公开与监督的主要问题
1.农村集体财务公开问题。现阶段,农村集体财务公开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有些村干部没有意识到财务公开的重要性,错误的认为村里事不需要人人都知道。在错误思想的影响下,财务公开工作进入停滞状态。我国法律明文规定,村民对村集体事务有一定知情权。
村干部越是瞒着,村民越会觉得其中有猫腻,矛盾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有些村庄虽然将财务信息公开,但公开方式有待商榷。一般来说,财务信息会被张贴在公示栏汇中,但村干部会将公示内容尽量缩小,意在使农村集体财务工作淡出村民视野。即便不缩小文件,内容上也较为笼统。更有甚者会在账目上动手脚,由于村民不懂相关知识,无法辨别其真伪,致使村民利益受损。此外,财务公开流程不科学。有些村庄没有根据国家规定开展工作,时常会将缺少印章的文件公示出来。村民看到这样的文件,心中难免不会出现疑虑。当村民提出质疑后,村干部大多采取回避策略。
2.农村集体财务监督问题。近些年中央逐渐认识到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价值,为规范管理工作,特颁布一系列规章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预期目标仍有一段距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财务监督不足。有些村集体在统计财务收支状况时不按流程操作,为应对上级检查,特意准备两个账本。有些村集体虽然成立管理小组,但人员素质偏低,无法胜任工作,致使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另外,在一些地区采取乡镇审批的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财务管理,但乡镇干部数量十分有限,自身又有工作,无法将目光一直聚焦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上面。此外,村民不仅有知情权,还有监督权。从实际情况来看,村民没有有效行使权力,这无疑为财务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新常态下极大农村集体财务公开与监督力度的措施
1.营造民主氛围。要想农村集体财务公开透明,需要营造民主氛围。监委会是财务监督的主力军,理应担起相关职责。在构建民主环境时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同时赋予村民监督决策权。监委会要定期走访,倾听群众心声。如发现阻碍村民行使权力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相关人员。监委会还要帮助村集体建立完善的财务公开制度,并推进制度有效落实。同时,规范公开内容,对于每一个财务活动都要做出详细说明,并提供重要依据。唯有这样,才能让村民对村集体财务的收支状况有一个准确了解。
2.形成监督合力。为确保监督工作卓有成效,需要联系多方主体,形成监督合力。监委会拥有相关知识技能,可保证监督工作的专业化。上级部门要不定期检查农村财务工作,以保证财务工作有序开展。村民大会是村民行使权力的一种体现,要对农村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在新常态下,财务公开方式要有所转变,以接受各方监督。除了要在村庄关键区域张贴公告外,还要在工作群、官网上发布信息。此外,监督主体之间要互通有无,以实现财务监管全面覆盖。
3.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是规范农村财务工作的有力工具。因此,要加大管理制度建设速度。在制度建设前,有关部门要深入基层,广泛收集村民意愿。同时,认真研究经济市场特点,找准新时期制度建设方向。农村集体财务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票务管理。发票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并将票根保存好,方便上级部门检查。二是现金管理。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需要动用大额现金时,要征得相关部门的允许。同时,保留现金支出凭证,方便监督部门审查。只有准确把握每一笔现金动向,才能防止挪用公款的现象出现。管理步骤尽量少,步骤之间衔接紧密,以此提升管理效率。倘若管理人员有突出表现,及时给予奖励,以激发工作积极性。倘若管理人员工作懈怠,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发生。
4.加强队伍建设。人员是农村财务工作的执行者,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效果,因此需要加强队伍建设。乡镇政府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推进计划有效执行。培训内容应丰富,除了普及财务知识、传授财务技能之外,还要解读国家法律,强化职业教育。培训方式应多样,除了组织室内讲座外,还要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当培训结束后,要第一时间进行考核,以此检验培训成果。
总结
当前,农村财务并未完全公开,究其原因是监督工作不到位。为打破尴尬局面,需要营造民主氛围、形成监督合力、规范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在多措并举下,打造高效监督体系,推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实现保障村民利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