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取向
2020-02-28王益彬
田 甜 王益彬
(1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0;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 2112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注重“以德为先和全面发展”作为现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1]。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也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他特别强调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2]。为此,作为国家科研力量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储备人才的硕士研究生,在高校不断优化其培养模式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等非智力因素。通过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开设专门的、有指向性的、规范化的教育课程,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达到课程开设的预期目标,对进一步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控和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育才育人”的培养理念,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作为对研究生健全人格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始终,并渗透在各个环节。为全面剖析,厘清心理健康教育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定位,就其现状从高校招生选拔、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管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招生选拔环节对硕士研究生新生的心理状况的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当前,高校普遍采用心理健康测评的方式来判定、评估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仅以入测评结果作为最终评价依据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受测评工具的适用性、个体对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的认知偏差、趋利性作答以及测评过程规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测评结果难以客观、准确地揭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潜在隐患,更不能准确进行问题判定,使得心理测评环节在新生准入环节便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
其次,在开展研究生学位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在本科阶段,各大高校虽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了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其年龄特点及压力来源与本科阶段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更有针对的课程内容为他们答疑解惑,然而,目前开设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的高校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更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教育工作时,对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独立的师资队伍,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由院系辅导员来承担,导致对于处在心理转型时期的研究生缺少应有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使得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广度与深度不够,难以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
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事关个体成长成才,关乎家庭幸福美满,关涉社会安定和谐,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愈发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加强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
(一)入学时学科背景差异性造成的生涯困惑
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开放为考生遵从主观意愿选报能力所及或期望的专院校及专业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这样就会出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同一学科方向重构知识系统的现象。学科背景的差异带来的知识建构逻辑和学习思维的不同会对研究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所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是跨专业报考,这其中很多学生在前期并未接触过本学科的部分知识,因此在理论学习环节知识习得的程度远不及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学生,学科背景的差异性使得跨专业学生在理论性知识获取时容易产生较强的认知阻碍,对其学业精进造成负面影响。长期的学习倦怠会引发学生对专业的不认同,更甚会形成自我否定或对未来生涯发展的迷茫。
(二)学位教育过程中遭遇的学业压力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首要来源。大部分院校培养研究生均采用传统培养模式,即课程学习、教育实践和论文研究以阶段化和时序化的方式先后开展,第一阶段以理论培养为主,第二阶段以实践训练和论文研究为重心。可见,研究生学制较短,课业任务多,学习方式更为强调自主和创新,再加上入学前学科背景各异,使得课程学习的负担相对来说更加沉重。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中,除基础部分的课程学习环节,更有难度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并撰写高质量的文章。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为了达成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很多院校对研究生所取得的科研和创新成果的要求很高。研究生学业压力也随着学校提出的具体量化要求而陡然倍增。特别是部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在专业课程的知识基础架构上较为薄弱,极大地影响了学位课程的吸收效率。另外,仍有部分研究生缺乏科研意识,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再加上文字语言的表述不清,使其在撰写高水平论文、发表返修及参与学科竞赛与课题的过程中产生短期难以跨域的阻碍。由于这种学业任务压力持续堆积和成果产出的延迟,很多研究生开始出现自我否定的不合理信念,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又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就业过程中遭遇的职业焦虑
教育硕士的培养计划是要求学生在具备相关理论素养和技能的基础上,以科学且合乎实际的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实践能力。在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在教育部严打学术不端行为的前提下,夯实理论根基、提升实践能力对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而言可谓极具挑战性。可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理论学习成果需要在紧密衔接的教育实习环节中得到充分验证,并指导实践活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在市场有限岗位供给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大部分企业在追求效益时,往往将人力资本放在首位,因此在人才选用和培养上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些企业更倾向与招用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本、专科生。相比而言,硕士研究生既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本身的可塑性。因此在招聘的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偏好于聘用 “性价比”更高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也期待回归校园,取得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职。但与留学海外和国内名校的博士相比,硕士生的学历水平就显得单薄,仅能符合部分行政管理或学生工作岗位的要求,这样的结果与其求职期望不相符,造成了职业发展的困境。
这些硕士研究生正处于“不上不下”的中间地带,在毕业生群体中恰好被搁置在最为尴尬的位置。究其原因在于研究生对自身认识定位不足,自觉学历已然处于较高水准,在人力市场的选择中更要占据一定主动地位,对求职标准有了更高要求,既要达到所期望的薪资水平,更要在职业发展中符合自己的价值期望。他们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清晰的认识,多重原因叠加,使得研究生职业需求难以满足,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
(四)能力不足与学业诉求过高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际交往困境
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以科研为主,日常交流以导师及同专业学生为主,在充满独立性与封闭性的生活环境下,在鼓励自主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下,研究生群体易形成一些特有的心理特点。
为能够在融洽的学习生态环境和良好互动的集体学习氛围中开展研究活动,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对其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研究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主要表现在: 一是与同学的交往和相处。已有研究表明,研究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仅流于表面,在深入交谈时往往较为戒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多采用自我保护的机制,极大地阻碍了彼此直接的坦诚交流,更无法引发情感中的共鸣和意识层面的思维碰撞。二是与导师的交往,“导生关系”是构成硕士研究生教育活动中最为基础的关系要素,良好的导生关系是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成长的有效保障[4]。然而,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研究生扩招使得师生比远远超标,使导生在物理空间上缺乏平等、真诚的交流的机会与必要的情感引导。长此如此,造成研究生情感交流不足,使得导生间交互关系紧张,进而研究生会误解导师的行为和要求并引发逆反情绪,更甚者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其次,部分研究生会过度预期导师所提供的资源,好高骛远地期望导师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学术造诣能直接帮助自己,或期待依赖导师带来的资源优势,希望通过导师支持和指导,获得较高的成就。若不能如愿便会使研究生出现不满的情绪,进一步恶化导生关系,给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发展和心理成长增添过度的额外负担。
此外,在实际生活中,家庭结构、专业或学科类型、生源地等因素都影响着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空前发展以及社会巨大变革引发的学习、心理、生活适应、社会适应、职业困惑也给硕士研究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压力进而引发焦虑、抑郁、自卑、冲动、失眠、强迫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需要通过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畅通教育渠道使其得到及时指导和有效调适[5]。
可见,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在当前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再次将“发展性”的教育发展理念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作为研究生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新审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满足当下研究生群体的现实诉求,破解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困境。
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
随着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点总数以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硕士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比率也呈现出增长态势,然而在研究生群体心理需求迫切的新时代特征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干预途径,在对新问题的理论研究、具体实践探索以及管理水平方面却相对滞后,并且在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质量供给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高校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归结于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两个主题,内容涵盖面过窄宽或将之作为独立的课程附加于培养计划之外进行开发[6]。如此做法削弱了对学生的心理支持和发展激励,也极大地阻碍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高校育人合力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培育理性平和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被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厘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优化、完善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于高校强化立德树人理念,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功能发挥最大化,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领学生全程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根本追求
课程的本位属性是培养人,课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为实现教育和培养人的目标。心理健康课程是研究生培养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毋庸置疑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但在课程教育和培养的功能导向上,学界内的路径界定存在分歧:一是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自我管控能力作为课程育人的核心功能;二是将心理健康课程倾向于促进个体成长为主视角,主张应致力于强化研究生入学时的课程设置,有侧重的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业生涯发展,再初步形成职业意向的发展规划,以此缓解就业压力[7]。这类课程大多是基于社会化进程的实际内容,符合专业学科的技能运用和专业体验。
心理健康课程的价值取向还应聚焦于研究生即将遭遇的现实问题,但不能简单以偏概全,限制心理健康课程丰富内涵的表达。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内涵是源自于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发展,伴随着人生发展,个体的社会角色依序浮现。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所答疑解惑的,不只是学生自我与当下的困惑,更是在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自我实现与价值追求。现实情况是冲破学生发展的“应然”桎梏,将发现研究生的本质价值重新回归于教育培养主线。相应地,心理健康课程也应当突破“问题导向”与“课程任务”的狭隘范畴,将其价值定位于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科研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研究生探寻人生的深层价值和学业发展的价值收益,实现由“掌握术”向“开拓道”的提升,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全程成长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促进教师角色转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应有诉求
“课程的转变,不仅仅是精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而且也是对人的变革。”过去设置的课程,主要考虑到学生当下的需求,而对教师的发展要求少之又少。忽视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性,为促进教师在传道受业中的成长,也必将作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应有诉求[8]。随着不断推进的教育现代化进程,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教师职业的新要求。我国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它不存于研究生的学位培养计划中,没有形成具有普适性的课程实践体系,无法全面统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教材设计标准,其实施和反馈由高校全权负责。这对高校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但能找到利于教师发展的契机,通过赋予课程新的内涵,提升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此外,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担当起硕士生导师的角色,对教育现代化提出的教师角色新要求做出回应。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应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挑战,“一专多能”是导师们最为适应的自我发展目标,实现由学科教师到人生导师的转变,同时为学生未来科研方向提供针对性指导。由此可见,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不应仅从提升课程质量出发,要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实践中同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将“事成”提升到“成人”的价值。
(三)丰富学校课程内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
研究生心理发展的复杂性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着力于某一门课程的建设或某些活动的成效,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多学科间的聚通作用,辐射到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搭建独特的课程关联体系,将课程的教育价值进一步凸显,有利于使心理健康课程落到实处[9]。表面看来,构建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能超出了课程设置的范围,但事实上高校开设和制定的研究生培养课程都会充分考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阶段任务和实际需要,这与“课程思政”的提出同向同行,只是在学科建设的逻辑中,教师很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深度。总之,心理健康作为一门课程,课堂中的教育作用相对有限,若能打开思路,精巧设计、合理实施,就能帮助学生开拓新的视野,能以更高的站位上审辨学校课程的内隐价值,从中发现更切合自身的丰富内涵。这样建设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就与整个培养计划一脉相承,通过与学校课程文化的内在联系,凸显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涵发展和内在价值展现。为全面培养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