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无缝隙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0-02-28刘洋
刘 洋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急诊危重症大多存在病情危重、发展变化迅速等特点,故此及时抢救是为急诊危重症患者赢得更多有效救治时间和改善其预后的关键,而急救护理水平对此则有甚为显著的干预作用,因此落实好急救护理工作,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生存率的提升与其病情的改善尤为重要[1-2]。既有研究已提出无缝隙急救护理能够优化急诊护理服务水平,使急救护理效果得到改善,本次研究中,笔者为评估该急救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对64例我院急诊急救的危重症患者实施了对照观察,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急诊科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进行实验,按照数字随机法均分成基础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基础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2~80岁,平均(48.8±5.6)岁;发病至入院开始抢救时间0.5~10.8 h。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1~75岁,平均(47.2±3.6)岁;发病至入院开始抢救时间0.47~11.0 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基础组采取常规性急救护理,即迅速分诊、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协助急诊医生提供抢救,并做好动态生命体征监测与后续治疗护理等。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急救护理干预措施,①院前急诊护理:根据急诊重症患者个人实际情况提供院前急诊护理服务,急诊科护士要同赶赴现场的救护人员保持联系,以赢得更多的临床抢救时间。②分诊处理:取得重症急诊患者详细信息后立即安排好急救床,当患者到达后接诊护士马上检查判断病情,重症类患者以严重创伤、外科急腹症以及心梗等病症为主,随后根据分诊结论做好相应急救准备工作。③临床急救辅助性护理:当开始急救后为保呼吸畅通要马上为患者吸氧,将其静脉通路迅速地组建起来,并快速而妥当地准备好急救所需药物等,认真检查生命体征,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危重症患者急救成功率,同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比两组急诊护理工作差异,其分值与患者家属满意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有显著差异的黄金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急诊危重症病例抢救成功率对比
基础组抢救成功率82.56%(29/35)远低于观察组的100.00%(35/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基础组护理满意度为88.57%(31/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5%(34/35),观察组数据显著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此次研究表现,无缝隙急救护理相比普通的急救护理更能够改进急诊急救效果,经初步分析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为急诊临床日常开展的急诊抢救护理工作中常有科室内职责不明确、信息联系不密切以及分工不合理等各种问题,此类问题都能够影响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时间效率和最终效果。而无缝隙急救护理从始至终贯穿于急诊科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全程,除必要的专业急救团队现场急救外,还尤其重视入院前的急救以及信息联系、急救准备,使危重症患者在入院后所需要的救治措施能够更快、更及时得到实施,并且详细而高效率的分诊能够使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精确判断评估其病情,进行危急与重症分类,使建立静脉通路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均能快速落实,从而帮助急诊科医护工作者以往的被动急诊抢救工作转为主动,迅速采取争取急救措施,而这在最大限度上为危重症患者争取到了珍贵的抢救时间,降低了其死亡风险。由此可见,无缝隙急诊护理模式在实施于危重症急诊后能够使急诊科急救工作实现更高精的标准化、流程化,力求避免工作失误,争夺抢救时间。在本次研究观察组实施了无缝隙急救护理后,其危重症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耗时量则显著少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为急诊急救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急救护理工作服务,无缝隙急救护理在医院急诊科救治危重症患者工作中属于可行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通过无缝隙急救护理,能有效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急救工作质量,帮助急诊科医护工作者在最大限度上挽救急诊危重症病患的生命,因此,此急救护理方式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有使用价值,非常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