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2020-02-28刘佳
刘 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胃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其主要是在老年人群中出现,胃癌的发生率,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肺部感染是胃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较大的影响[2]。老年胃癌患者的敏感性较差,其病情隐匿,在疾病的初期,可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则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其痰液会在其咽部阻塞,引发窒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来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控制,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对老年胃癌患者接受强化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对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作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老年胃癌患者100例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纳入标准:确诊存在胃癌;手术治疗者;年龄60岁以上者;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术前合并肺部感染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精神或智力异常者;难以积极对本研究配合者。实验组中,年龄60~88岁,平均(71.23±3.20)岁,26例为胃窦癌,13例为胃体部癌,11例为胃底及贲门部癌,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中,年龄61~89岁,平均(70.89±2.63)岁,25例为胃窦癌,15例为胃体部癌,10例为胃底及贲门部癌,男29例,女21例。对比2组老年胃癌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管理,合理禁食禁水,对其肠内营养、生命体征等密切的观察,为其提供基础护理。
实验组则强化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具体为:①术前护理:术前2 d,指导患者进食无渣食物,在术前1晚,实施清洁灌肠干预。护理人员加强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可通过健康教育、聊天等方式,来促进其不良心理的缓解,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教,充分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建立治疗的自信心。指导患者在手术后的呼吸方法,并对其床上大小便训练。②术中护理:手术实施的过程中,给予患者保温毯干预,保证患者身体温度处于恒定的状态。护理人员严格对无菌操作原则遵从,为患者实施吸痰、插管等干预,确保其鼻咽部和口腔处于清洁的状态。手术操作完成后,给予患者洗必泰漱口,每4 h进行一次。③术后护理: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应加强其病情变化的观察,及时将其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协助患者保持为平卧位,其头部偏向一侧,定时翻身,每2 h进行一次。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相关的活动,在其清醒后,协助其保持为低半卧位,降低横膈,促进肺部的膨胀。同时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双手对切口保护,提高咳嗽的效果,或协助患者保持为半卧位,使其肩部充分暴露出来,通过手击震动的方式,促进患者有效咳痰。同时强化患者的术后镇痛干预,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听音乐等方法,来促进其疼痛感的减轻。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化痰药物干预,每次时间为15 min,每天2次,在雾化的过程,嘱咐患者深慢呼吸,确保药液完全的吸入。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作观察,并分析2组干预后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指标(肺活量、第一秒时间肺活量)水平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析
实验组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分析
实验组氧分压、肺活量、第一秒时间肺活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析
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00%(1例),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6.00%(8例)。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上所述,强化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干预,有着较高的价值,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且可改善患者的血气、肺功能水平,意义重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