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情境式教学对传染科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2020-02-28付敏
付 敏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中医科29区,江苏 徐州 221000)
传染科是临床中的一个重要科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传染科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1]。因此,培养新型传染科医疗人才就变得尤为重要。传染科由于疾病的特殊对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传染科见习阶段培养见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十分重要,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临床思维能力[2]。本研究中,即分析了典型案例情境式教学对传染科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传染科的40名见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0名,男11名,女9名,年龄24.15±2.24岁),实验组(20名,男10名,女10名,年龄24.43±2.16岁),两组见习生一般资料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传统的带教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实验组学生采用典型案例情境式教学法,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建立以“以典型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带教老师为主导”学习小组,进行典型案例讨论式教学。
(2)选取科室典型案例。选取我院传染科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0例典型案例,在带教开始前,将案例资料发于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资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和读物,搜集信息,积极思索,带教老师可在此阶段为提出问题,使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待准备完善充分后开展临床带教工作。
(3)小组讨论。将学生随机划分小组,小组成员的组成需多样化,以此保证在案例讨论阶段表达各自的不同意见,从而加深对临床知识的理解。
(4)发表意见。各小组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意见和处理意见,发言完毕后由其余小组提出问题,发言者做出解答,教师充当组织和主持角色。
(5)总结。讨论完毕后,带教老师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总结,以加深知识理解与体会,学生总结后由带教老师进行统一总结,对案例情境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临床知识重点、学习方法、临床应用等作以总结。
1.3 观察指标
见习完成后,采用相同评分标准,相同考题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考核,对成绩进行分析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将考核结果纳入SPSS 22.0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两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对比,对照组学生(74.45±8.24)分,实验组(85.64±8.47)分,比较结果为(t=4.235,P=0.001),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传染科是临床中的一个特殊科室,传染病在发展过程中常受到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且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医务人员对传染病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临床思维能力在传染病的诊治中有重要作用,因此,锻炼传染科见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十分重要[3]。
典型案例情境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并辅以情境化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选取的是具体典型案例,并结合形象、直观、生动的情境形式展现,使见习生能身临其境,便于学习和理解,可有效锻炼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4]。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典型案例情境式教学法在传染科见习生的带教中是切实有效的,可显著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典型案例情境式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传染科见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对培养传染科医疗人才和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有重大意义,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