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思维助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共克时艰

2020-02-28

交通财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走出去合规全球化

王 海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42)

突如其来的疫情蔓延全球各国,对全球各国的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府采取了及时断航和闭关锁国的暂时性措施来应对疫情的负面冲击,各国先后开启了经济活动的“暂停”模式。著名的外交专家基辛格博士在《纽约时报》撰文,认为疫情将对全球秩序带来永久性变化。

从目前全球的经济冲击情况来看,蔓延全球的疫情危机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甚至著名的赛事,包括日本奥运会和卡塔尔世博会亦因此而推迟举办。一叶知秋。在全面复工复产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有统计数据显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数量高达37164 家。根据世贸组织的预测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贸易将会下滑30%之多。在疫情蔓延可能演化为冲击全球经济灰犀牛的情境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未雨绸缪,强化经营“底线思维”,极尽其能事地避免经营上出现“断点”。

发轫于大工业时代的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2015 年财政部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充分地利用和吸收管理会计的精髓,大力推动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深度推广,进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决策质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会计四大假设之首即是“持续性经营”假设(going concern),这一公理性的假设构筑了会计学基础和发展的理论框架。由此可知,持续性对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而言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在这一逻辑前提下,尤其在疫情蔓延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持续性无疑有必要成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首当其冲考虑和关注的焦点问题。

同时,基于这一悲观预期的假设,企业有必要恪守“持盈保泰”的法则来确定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营的策略。实际上,“疫情在与不在,商业机会都在那里,不增不减”。在漫长人类商业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经济危机实际上孕育了大量基业长青的伟大企业,甚至有不少扬名于世的企业亦是发轫于“经济预期悲观无望”时期。以至于丘吉尔有句名言“不能白白地浪费了危机”。那么,在人心浮躁的全球化商业时代环境中,全球消费者和客户往往传递出来的消费偏好,以及消费需求认知大多同样因此而“水涨船高”。在这一情境之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对于商业的认知往往会偏离商业“实质内容”。

在过去二十年如火如荼的全球化时代,“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快马加鞭地践行全球化的商业策略,积极地进行全球化的商业布局,乃至舍不得停下来审慎地做好“走出去”前期的商业尽职调查,担忧“一失足可能成千古恨”。然而,在商业目标模糊和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质量往往良莠不齐。在这次全球疫情蔓延的外生冲击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权衡全球化布局的成败得失,尤其需要梳理和界定商业定位和价值等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走出去”的全球化布局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起点持续性过程。

二、积极主动从不同维度梳理全球化业务,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雨天结网,晴天打鱼”,这一民间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和经营智慧。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一外部冲击,及时停下脚步听听经营本质和“灵魂”的声音。在疫情冲击的影响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及时进行梳理,进而确保经营上具有可持续和国际上的竞争力。在这一方面,企业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全面梳理和清晰界定企业中门类齐全的业务单元,尤其有必要按照不同的维度和经度梳理清楚。

目前来看,波士顿矩阵(BCG Growth-Share Matrix)对于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做好人财物的梳理大有裨益,包括对企业的商业布局、产品线结构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等方面。按照波士顿矩阵的逻辑,企业可以按照市场份额、市场增长率等维度将企业的业务划分于平面中的四个象限,即分为明星业务、现金奶牛业务、瘦狗问题业务等等。在波士顿矩阵分门别类的逻辑基础上,“走出去”的企业需要按照资源多寡的维度,以及全球业务发展的“轻重缓急”程度,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分析全球业务的情况,以及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在市场前景的分析和讨论层面,有必要引入国际市场的专家进行结构化的判断,然后根据主观概率进行相应的汇总和处理,据以作为市场前景的预期参考。在这一方面,“走出去”的企业有必要积极积累相关方面的专家化的数据,在这一方面可以利用KL 离散度(Kullback Leibler Divergence)来确定不同专家判断符合事实的程度,进而作为以后利用不同专家估计权重的重要依据。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按照现实以及未来前景的展望情况,重点地优化全球性业务的拓展及资源配置。通常而言,企业需要优先确保现金奶牛业务的正常运转,同时根据企业的资源需求加大力度支持明星业务的全球化开拓。对于全球化的瘦狗和问题业务单元,则需要当机立断地及时止损,避免对企业资源的进一步消耗。

在“唯快不破”的全球化进程中,“走出去”的企业往往同样形成了泥沙俱下的全球市场布局和格局。在国际化市场一路高歌的背景下,“良莠不分”往往会有助于增加销售收入,但是部分产品的成本效益未必符合企业的价值原则。那么,在全球疫情蔓延并加剧了全球化脆弱的情境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利出一孔,同样需要力出一孔,增加企业的国家化的声誉。实际上,疫情影响的后全球化市场中,有着独门秘笈(knowhow)的企业将会在疫情后的全球化过程中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消费者的认可。为此,保持竞争优势自古大多依靠研发投入这“华山一条路”。为此,企业需要积极评估和推动研发投入,解决存在的技术瓶颈。总之,分清轻重对症下药有助于企业在大风大浪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稳坐钓鱼舟”。

当然,对于“走出去”的全球业务全面梳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情况的全面评估和梳理尤为重要。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经营核心的要义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对内则需要以“人”为核心进行排兵布阵,组织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企业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浮躁的商业环境下,“萝卜快了不洗泥”往往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企业的人力资源自然良莠不齐。我们知道,在公共领域方面存在着“瓦格纳”现象,大意就是公共开支水平处于持续的膨胀过程,这一现象在企业组织层面并不鲜见。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有必要全面梳理,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及时去芜存菁,坚决去除依附于组织身上的“小白兔”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往往需要以人为核心,自然优质的资源优先满足优质的人力资源身上。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尤需对标全球领先水平,包括人均销售和人均效益等指标。通过精心全面的人力梳理,降低人浮于事带来的负溢出效应。总之,企业尤需恪守预算硬约束,努力保持企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与全球经济同频共振,通过“冬眠”等多种方式度过具有不确定性的疫情危机。

三、持续完善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产业链的安全和效率。

(一)构建和完善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应对疫情危机能力。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诸多风险,包括运营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法律方面的风险等等。在这一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高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并且将其视为全球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最大化其“利润”,即Max{π-Risk expense },其中,π 为企业的利润,Risk expense 为由于风险演变为现实中的成本费用。实际上,全面的风险管理意在将Risk expense这一变量达到最小值的过程。毫无疑问,这一过程是企业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现实的场景下,Risk expense 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到诸多的因素,尤其是风险仅表示实际发生的可能概率,因此,在现实中需要根据取得和掌握的相关信息在事前进行权衡取舍。

实际上,全面风险管理同样还涉及到资源的约束这一前提,包括资源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主观因素。在现实问题的求解过程中,需要充分借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更大不确定的商业环境,同时还面对更为复杂的商业风险。在这一情境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构建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的全球化风险管理(ERM),并且积极将其融入到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之中。在全球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重点需要把握降低风险带来的收益与相关风险可能造成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在权衡(trade-off)的基础上决定采取的管理措施和行动计划。

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落实在企业的风险管理手段方面,其中识别风险尤为重要,需要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其次,企业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进而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或缩小其损失金额。在全面风险管理执行层面,需要根据风险估计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案,有必要按照情境设计多个备选方案,做到未雨绸缪。

在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及时动态调整和优化全球危机管理的目标,及时对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外部情境调整企业运营的目标与优先次序,制定危机的解决方案。同时,“走出去”的企业有必要建立其高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负责企业持续性的管理,主要包括及时制定企业全球业务连续性的方案以及备选方法,确保全球业务持续开展的资源和基础方面的支持建设,加强对全球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等。其次,企业需要在广泛搜集全球方面信息的基础上积极地协助企业做好风险管理的评估和分析,提升企业全球化的战略分析和规划能力,确保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到开源节流并重。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走出去”的企业还有必要加强全球商业信息和情报的搜集整理工作,努力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可视化。关于信息系统化建设方面,“走出去”的企业可以积极地借鉴典范企业的先进经验,通过引入和搭建全球化的信息建设系统,进而优化升级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最后,“走出去”的企业需要重视全球化经营人才的队伍建设,有必要在激励制度等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而确保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二)评估全球化供应链安全和效率,通过“精细化”管理挖潜降耗。

在很大程度上,疫情蔓延全球直接增加了全球化格局的脆弱性,尤其增加了“走出去”中国企业面对的全球贸易格局下的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经此一疫,需长一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按照审慎原则详细地评估全球化供应链的安全性,同时对相应的核心部件的供应链进行多种情境的压力测试。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的影响下,腹背受敌的“走出去”中国企业核心部件供应链体系脆弱性暴露无遗。殷鉴不远。 “走出去”的中国典范企业由于供应链脆弱性加剧企业了经营困境的媒体报道常常见诸报端。按照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缺少一些关键核心产业链,但是中国产业链整体上比较完整,第一大类和第二大类199 个细分中,中国比较完整。

通常而言,不少“走出去”中国企业全球供应链布局往往按照串联模式进行全球化的排兵布阵。在串联布局模式下,全球化供应链中的任一环节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将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一情境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积极研究,并且建立一种适应全球化发展模式,具有较大弹性的并联的分布式供应链体系,进而避免疫情等外部冲击影响而出现四面楚歌的经营困局。

首先,需要从全球化的视野重新评估供应链的弹性和脆弱性,尤其需要在安全和效率之间做出一个相对平衡的选择,同时还有必要在中国境内和境外之间做好平衡和选择,进而确保全球供应链在国内和国外,安全和效率之间达到相对的总体平衡。全球产业链会涉及诸多环环相扣的转包和分包等问题,因此需要企业重点关注可能导致供应链瘫痪的重要节点,充分利用管理会计手段和工具,建立管理会计及时响应机制,搜集影响企业经营相关的信息和情报,及时为“走出去”提供应急的决策依据。

其次,在开源困难加大的情境下,强化对供应链环节的挖潜降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疫情的冲击,不少企业和行业出现了收入断崖式下跌的现象,为此,企业需要千方百计地降低运营环节对持续性的负面影响。毫无疑问,在这一过程中,采取“锱铢必较”的原则对安全度过疫情引发全球化的危机无疑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当然,在这一博弈过程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在全球化视野下长周期的角度进行审时度势。

再次,有必要从“预期收益支出”的角度把握企业内部的资源分配,从经营、投资和融资的角度把握和控制“丰俭由人”的酌量性支出。在这一环节,除了需要及时检视和总结管理会计的践行效果之外,还有必要通过管理会计的思维,积极主动地优化库存等管理模型中的预设条件和变量,及时调整和更新影响库存最优化模型中的参数和变量,努力确保其与现实的商业情境相匹配。在这一层面,可以积极借鉴决策中的不同模型,通过将企业的目标和相应的资源约束,进而努力构建一种符合现实情境的决策模型。

最后,管理会计需要积极主动地收集全球化过程影响企业全球供应链安全和效率信息,充分利用和深入分析相关信息,参照相对比较成熟的风险诊断模型识别和排查供应链对持续性影响较大的节点和环节,进而优化不同情境下供应链体系的生态平衡,确保企业疫情冲击造成的损失最小化。此外,还有必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和升级企业供应链的数字化技术,并且有必要在数字化的基础上重构全球化的产业链,进而达到全球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推动国内国外的经济“双循环体系”。

在全球供应链层面,首先需要具有原创性的技术以及商业网络才有助于企业立足于产业链环节的核心地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尤其需要立足于“自主创新”和“吸收一切先进技术”的原则,努力在重要的技术方面进行重点创新和突破。

(三)提升企业运用和管理数字化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应对疫情的能力。

在“万物皆数”的商业时代,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利用这一外部冲击,大力加强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首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与时俱进,重新定义和评估企业持续发展的数字化商业模式,重点研究消费趋势和变化,其中在疫情可能始终与人类如影随形的情境下,心随境转的普罗大众的消费习惯,也将会随之而变化,并且为商业环境的变化带动全球产业分工、城市化、社会模式及环保意识等的积极变化。“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地进行调适,利用管理会计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尽快转型升级。

在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方面,“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重点围绕着全球员工、全球客户以及全球化的运营等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的工作,尤其利用疫情导致的“非接触经济”这一现实情境,积极地加大数字化方面的建设工作,在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以及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下大力气,尤其是办公场所的改变,有必要根据“非现场、非接触”以及任务导向的工作模式重新量化管理绩效指标的设计。同时,企业数字化建设还会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全球化的管控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调整。其中,企业运营的数字化建设方面,“走出去”的企业有必要在全球的财务共享、全球供应链等方面进行投入,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搜集和整合数据,充分利用数据为“走出去”的决策提供基础的分析支持,尤其是夯实企业业务数字化模式的基础搭建工作,努力提升企业数字化核心能力,以便应对不确定、动态的商业环境。

伴随着数字技术应用的普及化,与时俱进的管理会计除了因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之外,同样需要兼容并蓄,引入随机动态决策的优秀成果和博弈论的商业思维,积极借鉴计算机深度学习的思想精髓,以开放的心态确保管理会计持续不断地吸收、借鉴,乃至创新,进而为千变万化的商业场景提供实用和可靠的商业解决方案。

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而言,“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主动地学习“走出去”的典范企业,积极地借鉴其数字化发展的经验,还有必要学习和吸收其数字化从战略到落地的核心知识与实战商业策略。

此外,“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积极联合有技术实力的企业主动承担建立数字化标准的平台,积极为“走出去”的企业建立和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为“走出去”企业积极地进行数字化转型铺桥搭路。同时,还有必要积极推动和协调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产品和技术研发等。为企业数字化战略的落地提供技术支撑和落地指导,通过“走出去”的典范企业言传身教,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生态发展提供落地支持。

四、构建与时俱进的合规制度和文化,确保“出”而有为和行稳致远。

对于“走出去”中国企业而言,践行全球的合规标准有助于企业的行稳致远。毕竟,走出三界外,仍在五行中。有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 个国家和地区的3582 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3468 亿元人民币,投资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业等方面。

在全球化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强化合规制度和合规文化的建设,努力规避“走出去”过程中在合规问题上出现的经营风险和隐患,尤其提高合规化降低非战斗性夭折的概率。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合规问题需要“年年讲,日日讲”,这一问题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必选项。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全球化的企业合规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其中涉及到因政治层面和非政治层面等影响而导致的风险和隐患问题。在目前全球化格局下,企业的全球化合规问题基本是无所不包,其中诸如影响较大的包括反海外腐败、反垄断和反补贴的不正当竞争,以及不同国家和组织的反洗钱管理办法、出口管制、信息数据和知识产权等不一而足。

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除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合规体系指引外,还有必要通过机制设计千方百计来确保合规制度和体系内化于心。在践行合规法规的层面,有必要按照分级、分类和分层的逻辑设计合规体系,依循轻重缓急的原则有序开展合规体系建设工作,第一步可以从统揽全局企业层级的健全和完善体系入手,细节或需要进一步细化的部分可以放在紧随其后的第二步。由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业务布局全球各国和地区,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有必要采取因地制宜、细而化之的策略。目前,首当其冲是要将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嵌入到企业目前的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体系之内,尤其要重视企业管理层的承诺和义务环节的合规建设。

尽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对的商业环境复杂和模糊,同时不同环境下的合规制度门类庞杂,其需要加大力度以一贯之地践行门类繁多的合规工作。与此同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有必要大力积极倡导有效的合规文化,建立起“言行一致”和“大胜靠德”的合规的文化生态,并且通过优化机制设计确保合规体系生根发芽,进而确保企业从上到下履行合规义务和责任承诺。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波诡云谲的全球商业环境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尤其要自觉践行全球的合规标准,严格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一套融入全球和具有全球视野的叙事方式,清晰履行企业的承诺和使命。

五、结语及政策性建议

目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包括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到相关服务,逐渐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发展和保障能力。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1 月,中国企业对全球137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7 个国家的投资同比增长了19.5%;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新签合同额折合156.5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1%。“内战内行”的中国企业需要摒弃做贸易和投资的短视思维,以全球化视野择全球英才而用之,发扬“亮剑”精神笃定前行,积极拥抱疫情后的全球化新格局,这有助于在全球化新格局中“外战同样内行”。

在千差万别的复杂和不确定性的情境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对的商业场景千变万化,并且遇到的变化场景超越了传统管理会计框架中预设的条件和场景。面对更加复杂和模糊的商业环境,“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有必要在不同层级和运营各环节中积极主动地嵌入管理会计思维。

从宏观层面,政府有必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主动地“走出去”,主动融入和嵌入全球的产业分工新格局中去,鼓励“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在具有地缘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布局产业和投资。其次,政府有必要支持和鼓励“走出去”的行业或者协会积极联手搭建全球通用标准的合作平台,通过共同协作,勠力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提炼“走出去”企业面临的棘手难题,按照合并同类项模式为“走出去”企业构建解决问题的平台,鼓励和推动管理会计的推广和应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渡过疫情难关,进而提升其全球的竞争力。

对于践行管理会计微观层面而言,有必要强化企业战略与管理会计工具的有机衔接,大力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通过提升人才队伍的理论体系培训为企业应用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撑,进而为企业真正转型升级奠定根基。同时,还有必要建立一种包容的企业文化,“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最后,建立起企业内部出清的机制,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布局,不但要解决卡脖子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还要担负起为全球商业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责任。

目前,在全球化“差序格局”的大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借助管理会计思维,创造性地解决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和应对全球化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尤其需要在不确定性的场景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寻找符合场景特征的最优解或次优解。总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这一外部冲击的机会,大力推广管理会计的运用,提升其在新的全球化格局下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充分激发内部潜力,同时用足用好宏观层面给予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在疫情后的商业变局中仍然“笑谈衮衮乐有余”。无论如何,我们有必要温习一下丘吉尔的名言“这不是终点,甚至不是终点的起点,但可能是起点的终点。”

猜你喜欢

走出去合规全球化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GDPR实施下的企业合规管理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不只是合规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