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血气胸的诊治体会(附1例报告)
2020-02-28程晓永樊亚文
程晓永,樊亚文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二六三临床部胸心血管外科,北京 101149)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23岁,主因突发右胸疼痛伴憋气3天,加重5小时入我院急诊。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休克状态,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并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侧大量液气胸。急诊以“右侧液气胸、休克”收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6.9℃,脉搏10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9/68 mmHg,体型瘦长,呼吸急促,全身皮肤粘膜稍显苍白,皮肤干燥,皮温略低,口唇无紫绀,四肢甲床无苍白。右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肋间隙略增宽,胸廓挤压征阴性,未触及骨擦感及皮下握雪感,右侧触觉语颤消失;右前胸叩诊呈过清音,背侧叩诊呈浊音。左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右侧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血常规提示血象偏高,余正常。考虑患者为血气胸,立即在局麻下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同时积极抗休克、扩容、静脉补液、抗感染、止血等治疗,患者右侧胸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新鲜血,血色素下降明显,表明患者右侧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急诊在全麻下行胸腔镜开胸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肺叶完整,上叶尖段见一破口,漏气,无活动性出血,并有一较粗粘连带断裂,考虑出血来源于胸膜顶,在胸腔镜下探查见右胸顶一胸膜粘连带断端活动性出血,使用血管夹夹闭其止血,修补肺表面破口。继续探查胸腔未见其他出血征象,关胸。术后给予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伤口痊愈后出院,随访半年患者情况良好。
2 讨 论
自发性血气胸的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手术治疗例数的增加,对自发性血气胸病因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除少数由肺肿瘤破裂出血外,绝大多数由肺大疱与胸膜粘连撕裂出血所致,出血的部位多来源于胸膜顶与肺尖部粘连带撕裂处。据文献报道本病好发于无明显肺部病变的瘦长型男青年,女性少见,左侧多于右侧(2)。但应与自发性气胸伴发的反应性胸腔积液相鉴别,自发性气胸引起的反应性胸水一般都发生在3天以后,若气胸患者病后数小时或1~2天内胸腔内即出现大量积液,特别是患者有皮温低、出冷汗、血压下降及血色素降低等出血性休克时应考虑本病,如胸穿抽出血液或胸液与外周血比值>0.5即可确诊。治疗上,除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均应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引流管引液情况,若发现有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积极行电视胸腔镜下探查或急症剖胸探查手术,术中清除血凝块,松解粘连带,彻底止血,并修补肺破口或切除肺大疱。我们不主张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因其引流不彻底,尤其不能清除血凝块,而且易并发纤维性胸膜炎,导致胸内感染,或胸内血块机化,脓胸形成从而影响以后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