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风险管理在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意义

2020-06-20张飞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门诊风险管理口腔

张飞斐

(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浙江 杭州 310051)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风险管理的定义是指,个人或者健康组织通过采取一定有效手段,从而达到降低或完全避免患者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再发生[1]。风险管理作为当今临床医学行业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已经逐渐得到了医护人员的认可,目前已被我国各大医院应用于各个科室,由此可见,该管理理念的优势所在。风险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风险管理体制,同时不断的应用心形的预防风险技术,以此完成对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同样要对总结分析实践反馈的信息,最终达到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作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患者年龄12~75岁,平均(48.61±1.96)岁。研究组患者年龄13~78岁,平均(49.14±1.78)岁,改组病人一定要了解调查的整个过程,并签署同意书方可作为研究组,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案,听从医护人员的嘱咐,依据医嘱服药就诊即可。研究组则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详细管理内容如下:

(1)患者自身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到医院就诊,按时服用药物,切不可私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这是降低风险时间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2)定期对患者口腔情况进行观察,根据口腔疾病的不同情况,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评价,确定疾病风险程度,同时调整出新的风险解决方案。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要进行沟通,确保能够满足患者,将风险解决方案告知患者,从而达到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的目的[3]。(3)尽可能避免新手护士单独进行护理工作,要求老资历的护士后新手护士一同工作,这样能够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护理知识,能尽快的投入到工作中,还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对比两组得风险事件和投诉率,研究组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的,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风险管理指标比较[n(%)]

3 讨 论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以及外形美观,因此,人们对口腔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而我国各大医院口腔部门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同时口腔门诊的护理质量的标准也相较以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即便如此,在口腔护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风险事件,例如患者服药错误、发生感染等,这些风险事件大多是由于护理人员的粗心和患者自身未听从医嘱所导致,风险事件发生频率的上升直接导致医患纠纷的情况明显增多,同时,还会影响患者口腔恢复情况,因此,通过风险管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口腔科室的基本护理需求,专门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严格的训练,提升他们的责任与服务意识,落实风险防范理念,强调护理过程需要规范化,有效地对感染事件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可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口腔门诊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较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故风险管理值得在口腔门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门诊风险管理口腔
门诊支付之变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