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改革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2020-02-28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汉语拼音汉字方案

王 彬

(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12)

语言是一个民族交际的工具,文字更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展现。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使用的交际符号,生动地展现了汉民族的历史轨迹。汉字这一符号形式经历了甲骨文、小篆、汉隶、楷书等一系列历程,仍然生生不息地为汉民族服务。作为表意体系的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大的改革。近代关于表意体系的汉字是否适应汉民族的发展展开了几场激烈讨论。关于汉字改革的辩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汉字拼音化和汉字简化。倪海曙在《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1948)中把这几场辩论划分为了五个时期:教会罗马字运动时期、切音字运动时期、注音字母运动时期、国语罗马字运动时期、拉丁化中国字运动时期[1]。现今学术界对于汉字改革相关问题的研究已较为完备。关于汉字改革的研究基本分为两类:史论型研究、专题型研究(即分期研究)以及汉字改革相关政策研究。

一、史论型研究

学界内部关于汉字改革运动史的研究论著相当丰富。王力《汉字改革》(1938)谈论了汉字自身的优劣、汉字的难学难认等弊端导致教育难以普及,出现大批文盲的情况以及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在这本书中王力提出了汉字改革需要政治支持、汉字改革必须贯彻到底、一个民族只能有一种文字等理论[2]。王力的《汉字改革》奠定了汉字改革研究在语言学界的学术地位。拓牧《中国文字拉丁化全程》(1939)是一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著作,拓牧详细阐述了中国汉字改革史,对注音字母、罗马字母、拉丁字母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劣[3]。曹伯韩《中国文字的演变》(1947)谈到在这场运动中各方针对汉字改革的意见看法,详细论述了汉字造字法、汉字形义、读音等方面的变迁以及汉字与语言之间的关系[4]。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1961)是汉字改革课程的讲义,对汉字改革发展的历史、汉字改革的意义、汉字简化的问题进行了历时的研究,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以及汉语拼音正字法也进行了概述[5]。王钧《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1995)前一部分对我国建国前后的汉字改革史进行了梳理,后一部分对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化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汉语拼音方案》的生成与发展[6]。陈永舜的《汉字改革史纲》(1995)是一部论文汇编,汇集了语文现代化理论、汉语拼音及正词法的论文近30篇,是反映那个时期汉字改革思想的重要著作[7]。

除此之外,对于汉字改革史的研究还包括杨长礼《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年表补遗》(1959)、陈国质《汉字价值观的历史嬗变》(2005)、赵黎明《汉字革命》(2010)、武占坤和马国凡《汉字改革史话》(1998)、刘晓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汉字改革史论》(2012)、李超《清末文字改革研究》(2011),这些研究成果都对汉字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概述。

上述研究成果对百年来的汉字改革史进行了梳理,系统阐述了汉字的性质、汉字改革的必要性、汉字改革的推行力度等,对于研究汉语拼音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参考。

二、专题型研究

专题型研究即对汉字改革运动的阶段性研究,本文采用倪海曙对汉字改革运动的时期划分,汉字改革从教会罗马字运动开始,到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结束。

(一)教会罗马字运动研究

在教会罗马字运动时期产生了大批的罗马字拼音方案,以利玛窦的《西字奇迹》与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为代表。利玛窦的《西字奇迹》原书已经失传,所以研究成果较少,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现存,研究成果较多。赵广军《方言、宗教传播与文字革新——近代基督教会闽方言罗马字运动研究》(2012)[8]、白鸽《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语言文字变革运动影响研究》(2013)[9]、石晓岩《圣经汉译与清末民初语言文字变革》(2015)都认同西方的传教士对海外汉学的发展、中西方交流以及中国的拼音文字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0]。

金薰镐《“西儒耳目资”的成书及其体制》(1994)、李少明《闽南话教会罗马字与汉语拼音》(2014)、薛志霞在《明末传教士汉语罗马字注音方案性质考》(2008)明确了包括《西儒耳目资》在内的教会罗马字方案的性质,并且认为《西儒耳目资》中的罗马字母注音符号,是汉语拼音方案的源头,前者对《西儒耳目资》的刊行情况以及罗常培和陆志伟对其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张志凌《浅析〈西儒耳目资〉语料的语言学价值》(2013)、黄雪晴《〈西儒耳目资〉的反切改良》(2015)通过对《西儒耳目资》用罗马字母标注汉语字音和反切方法的研究,肯定了该方案的语料价值,确定了其在拼音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会罗马字运动作为汉字改革的萌芽期,在汉字改革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这段时期的相关史实研究主要见于史论性研究的成果中。对于这一时期的专题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西儒耳目资》的版本、性质、价值等方面的考察。

(二)切音字运动研究

学界关于切音字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切音字运动史论、切音字方案以及切音字运动的倡导者等三个方面,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比较透彻。

1.史学视域下的切音字运动的研究

切音字运动是汉字改革的高潮期,关于这个时期历史的追述研究相当丰富。赵遐秋《清朝末年的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运动——纪念切音字运动七十周年(1989-1962)》(1962)[11]、吴悦《清末切音字运动浅探》(1987)[12]、周有光《切音字运动百年祭》(1992)、戴昭铭《切音字运动始末》(1992)针对切音字运动的发生背景、切音方案的产生和理论探讨、切音字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切音字运动的历史意义等方面对切音字运动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各切音字方案的创新给予充分肯定[13]。李宇明《切音字运动的外延和内涵》(2005)就切音字的泛指义和专指义进行了研究,并且明确了切音字运动的时间界限[14]。曹念明《清末切音字运动新探——中国“汉字拼音化”思潮史反思之一》(2009)[15]、王东杰《口头表达与现代政治: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中的“言语文化”》(2009)[16]、朱文波《“托古改制”与“步武日本”:清末切音字运动两种现象分析》(2015)[17]、时世平《救亡·启蒙·复兴——现代性焦虑与清末文字救国论》(2013)[18]、曾平《晚清语言变革运动刍议》(2018)都是在历史学的视角下,研究了切音字运动与文化、政治、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19]。黄华《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切音字运动的历史性生成》(2012年)、刘晓明及郭莹《倡导先行与实践滞后:清末切音字的社会流通研究》(2014)、刘晓明及刘玮《清末“切音字”传播时效考》(2013)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切音字运动的产生和切音字方案的传播时效性差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从传播学角度对切音字运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切音字社会流通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高天如《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端——清末切音字运动的历史地位》(1992)[20]、刘晓明及郑阵峰《“切音字运动”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2012)[21]、黄晓蕾《论清末切音字运动及其现代意义》(2012)、于照洲《切音字与汉语拼音》(2017)以主要的切音字方案为例,对切音字运动的产生、发展、归宿进行历史性的梳理,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就各种切音方案的拼合方式、拼合的标准语音以及推广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并论证了切音字运动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22]。

关于切音字运动的史学回溯主要集中于对该运动的梳理以及该运动产生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研究成果颇丰,研究非常深入,为汉字改革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2.切音字运动的倡导者与切音字方案研究

切音字运动中有很多倡导者,但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主要有卢赣章、王照、劳乃宣。所以后世对切音字运动倡导者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此。何林影和李清《清末文字改革的先驱:卢赣章的贡献与影响》(2015)、左文燕《卢赣章与清末切音字运动》(2015)对卢赣章的生平进行概述,从卢赣章创制的切音字方案出发研究卢赣章在切音字运动中的开创地位及历史影响,肯定了他对中国文字改革史以及中国教育普及做出的贡献[23]。生的《最早提倡说普通话的人》(1986)、傅德元《论王照》(1989)和夏俊霞《王照与官话合声字母的创行》(1992)、史丽华《王照及其官话合声字母》(2002)、周敏之《王照与清末汉语拼音运动》(2004)对王照的生平进行概述,对王照创制的官话合声字母进行研究,并论述了王照在切音字运动中的地位与他对后世的影响。刘晓明、郑振峰《劳乃宣对清末文字改革的贡献》,俞允海、赵贤德《劳乃宣对清末文字改革的贡献》(2017)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劳乃宣在切音字运动中的贡献进行研究。

切音字运动中出现了二十多种切音字方案,部分已经失传。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卢赣章和王照创制的切音字方案的研究,对其他切音方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切音字运动的史论部分,并无专门研究,所以这部分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周有光《百年前的扫盲课本》(1992)、张金发《清末民国四种国语语音教材及拼音方案比较研究》(2013年)[24]、刘晓明等《清末切音方案著述综论》(2015)对切音字运动时期出现的切音字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概述研究[25]。高更生《字体代变 趋易避难——读〈一目了然初阶〉有感》(1992)、谢奇勇《〈一目了然初阶〉与切音字运动引发讨论的内容、性质和意义》(2015)对《一目了然初阶》的内容进行研究并确立其在切音字运动中的开创地位[26]。马重奇《〈闽腔快字〉研究》(1999)从《闽腔快字》的创制原因、音系性质、方案内容、方案局限等方面做了专书研究[27]。

(三)注音字母运动研究

国内对于注音字母运动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史实的梳理方面。黎锦熙《四十多年来的“注音字母”与今后的“拼音字母”》(1956)[28]、张世禄《“拼音字母”比“注音字母”优越的多》(1958)[29]、张文轩《“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平议》(2019)[30]、吕伟慧和蔡嵘《汉字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比较研究》(2019)等从比较的角度对注音字母的优劣进行了评价[31]。李可亭《论钱玄同的语言文字改革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1998)、温云水《王璞先生与其〈注音字母发音图说〉》(2010年)、王丽媛《钱玄同对国语运动的倡导与实践》(2012)、彭春凌《林语堂与现代中国的语文运动》(2013)、曹丽国《民国时期北京国语运动研究》(2014)、孙荷雅《语文教育史视野内的钱玄同汉字改革思想研究》(2016)、周慧《论王璞对国语运动的贡献》(2019年)、宋平明《重新认识钱玄同》(2019年)对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国语运动进行了历史的梳理,重点对国语运动的领军人物、推行情况等进行了研究。莫志斌和梁志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发展的努力》(2009)、牛颖《“文”“话”之争——清季民初白话文运动中的国语想象》(2015年)、陈志华《论“文字革命”与五四“辩证反传统”的传统》(2019)、唐诗诗《论国语的想想与建设——以〈国语周刊〉(1925.6—1925.12)为中心》(2019)结合五四运动这一历史背景,从民族、语言文化期刊等角度入手,考察了国语运动的历史脉络,对白话文运动与注音字母运动的历史成绩进行了总结。

第一套法定的注音方案在汉语拼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汉语拼音化的转折阶段。因此,注音字母方案的研究对于研究我国的拼音史非常重要,但是从拼音史上对注音字母的研究还明显不足。

(四)国语罗马字运动研究

陈升祥《国语罗马字探源》(1981)、高艳利《留学生与国语罗马字运动》(2009)、周程《从汉字到罗马字——现行日语罗马字拼写法的形成经纬》(2015)、刘振平《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制订背景考索》对国语罗马字的背景、历史来源进行了梳理。秦华《罗马字拼音、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1958)[32]、王晖《一封解密“国罗”密码的信》(2018)对国语罗马字从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论证了其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影响[33]。陈辉《韩(朝)语转写法研究——兼说中日罗马字》(2002)、刘颖红《赵元任〈国语留声机教程〉研究》(2012)、叶荧光《国语罗马字的回顾与反思——〈官话新约全书〉拼写法与国语罗马字之比较》(2016)等,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国语罗马字方案比较等方面对罗马国语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柳英绿等《汉语拼音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困境》(2014)、刘晓明等《国语罗马字社会推行情况考察》(2015)从方案内部与社会、政府等方面阐述了国语罗马字推行不成功的原因。

国语罗马字是继注音字母之后的一种新方案,由于台湾仍在使用国语罗马字,并且国语罗马字与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关系更为密切,所以研究较为细致。

(五)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研究

刘丹丹《拉丁化新文字及其运动研究》(2008)是专门研究拉丁化新文字的学位论文,介绍了拉丁化新文字的内容、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并对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推行情况进行了研究,最后阐述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启示[34]。对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主要研究集中于对这段历史进行梳理。王尔康《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汉字改革运动》(1983)从国语罗马字运动一直梳理到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肯定了这一时期的汉字改革运动对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是也指出了该时期汉字改革运动急于求成、空想等弊端[35]。陆善彩《承认失败 吸收教训 重新探索——关于汉字拉丁化运动的反思》(1998)把拉丁化新文字的改革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张佳《回望20世纪初的汉字拉丁化运动》(2009)对汉字拉丁化运动进行了历史探源,并评价了这一运动的历史地位。常文昌《俄风东渐——中国汉字拉丁化的由来与得失》(2008)、常立霓《东干拼音文字与汉字拉丁化的回顾与思考》(2011)提出拉丁化新文字是受俄罗斯(东干文)的影响,并指出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弊端,即废除汉字与声调。

王志方《瞿秋白汉字改革的思想和实践》(1987)、秦凯基《瞿秋白和拉丁化新文字与世界语》(2001)、何霞《从异域探葩到理论追认:瞿秋白汉字拉丁化的个人实践与理论逻辑》(2018)等文章都论述了瞿秋白与拉丁化新文字的关联,对他创制的《瞿氏方案》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瞿秋白对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贡献。除了发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瞿秋白,还有一大批人士都参与到了这场文字改革的运动中,例如鲁迅、吴玉章、陶行知等,这一类文章有:钱晓宇《郭沫若与新文字运动的交集》、刘倩《试论陶行知的拉丁化新文字观》(2011)、汪卫东等《鲁迅与汉字改革:兼及当下的汉字文化热》(2016)、汪应禄《汉语拼写:从构想拉丁化到标准国际化——基于周有光与瞿秋白的比较》(2017)、侯业智《吴玉章与中国共产党语言文字改革》(2018)、施晓燕《鲁迅与拉丁化新文字》(2019)等。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与国语罗马字运动是紧密相连的,研究情况也大致相同。对新文字运动的史论性梳理和倡导者研究的成果较多,多是从党史的视角入手进行研究,忽略了拉丁化新文字对汉语拼音方案的直接影响。

三、汉字改革时期语言政策研究

除上述与本文相关的史论型研究和专题型研究,现今学者还对该时期的部分语言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于锦恩《民国注音字母政策史论》(2007)以民国时期的注音字母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政府对于注音字母的态度与颁布的政策[36]。元未霞《民国时期汉字注音政策研究》(2016)是研究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的专题性学位论文,探讨了民国时期语言政策发展的背景,主要从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政策入手对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进行研究,最后分析民国的语言政策对后来语言政策的影响[37]。王卫霞《近代中国的语言政策及其推行(1892—1927)》(2019)也是研究清末至民国关于语言政策的专题性学位论文,研究范围扩大到民国时期。把近代语言政策的演进分为从1982年到民国成立、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这三个时期,对这三个时期的语言政策从语言演变自身到政府与民间的关系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上述均是对某一时间范围内的政策的研究,还有部分研究是基于个人语言规划的研究。例如:黄晓蕾《吴稚晖和中国现代语言规划》(2005)对吴稚晖在民国成立之前、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提出的语言文字的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他的语言文字思想和贡献进行了概述。于锦恩《语言规划者的价值观是制定语言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吴稚晖主张注音字母主要用于注音为例》(2006)介绍了吴稚晖对待注音字母的态度以及他在语言政策上对注音字母的影响。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注音字母政策的研究,对拉丁化新文字政策的研究相对较少。

关于语言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局部时期或者个人语言政策思想的研究,对于汉语拼音化过程中的整体的研究较少,对于语言政策的史实型研究较为薄弱。

四、小结

汉字改革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汉字改革运动历经了百余年,最后呈现出了我们现在通行的简化汉字、《汉语拼音方案》等。汉字改革理论的实质就是汉民族适合使用表音文字还是表意文字。不同的学者对于汉字改革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支持汉字改革,认为汉字必须简化或拼音化,这一类学者普遍认为表意字落后,不利于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例如王力。有的人不支持汉字改革,这部分学者认为汉字的发展印证着中国文明的延续,汉字一旦废除,中华文化也会随之陨落,例如《汉字文化》杂志社早期发表的大部分关于汉字改革的文章都反对汉字拼音化与汉字简化。其实,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符号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在不断演进的,随之出现了汉字改革的趋势和历史,学术界关于汉字改革这段历史的研究已经非常完备。汉字改革的目的应该是繁荣中华文化,不应该仅仅限于对教育的普及。

猜你喜欢

汉语拼音汉字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浅谈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语拼音综合测试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