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走进“无边界学习”
——以《孩子们的发现》创课为例

2020-02-28孙建锋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材边界中心

○孙建锋

“无边界学习”,意味着利用所有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使用身边任何可以获取的学习机会来进行学习活动的3A(anywhere,anytime,anydevice)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笔者试以创课《孩子们的发现》为例,浅谈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1.通过课程资源的广域化组织,突破传统“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定势,走进“无边界学习”。

传统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流弊是过于“中心”。只要有中心,就能确定边界。只要有了边界,就会受到边界的束缚,而真正的发展是没有清晰边界的。没有中心,没有定义边界,就获得了最为自由、自然的发展模式。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中心,但却收获了内在的发展活力。基于此,笔者创课《孩子们的发现》消融了“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通过课程资源的广域化组织,实现了由“教材”到“学材”、由“教师”到“资源”、由“教室”到“社会”、由“教学”到“导学”的转变。

譬如,为了突破“书本中心”的边界,实现由“教材”到“学材”的转变,笔者在创课《孩子们的发现》时,自创教材,变“教材”为“学材”。如果说传统教学中的“教材”是固态的,那么创课中的“学材”则是液态的。一如创课《孩子们的发现》中的“学材”由六季组成——第一季是“我们一起玩游戏”;第二季是“我们一起看秒拍”;第三季是“我们一起看体育课”;第四季是“我们一起看戏剧课”;第五季是“我们一起看老师评价学生”;第六季是“我们一起看学生评价老师”。这六季学材的视频文本是以液态“时间流”呈现的,宛若六道“食材”,吊足了孩子们“发现”的胃口,细细品尝,他们个个觉得大快朵颐,人人深感美味无穷……

【回放创课镜头1——“我们一起看秒拍”】

孩子们自告奋勇走上讲台——课前,视频中的那位黑人老师站在教室门口与每位学生打招呼的每一个动作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每个人脸上的微笑与内心的喜悦却是一样的。

“我发现那位黑人老师能创新适合每个孩子的动作,每位学生也都能以创新回应老师的动作,真是时时能创造,处处能创造,人人能创造。”

“我发现那位黑人老师,课前与学生打招呼与众不同,不像我们课前师生打招呼——‘老师好!’‘同学们好!’千人一腔,千校一面,因循守旧,毫无创新,如果说黑人老师原创的打招呼是一种仪式,我们的课前打招呼则是一种疲于应付。”

“我发现这样的打招呼,既解放了每个学生的身体,同时也解放教师自己的身体。师生身体解放的教学,才是最好教学。”

相对于我们,孩子们是新人。新人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世界,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具有开端启新的能力,它必将打乱和颠覆此前的行动所启动的事件链条。在教育生活中,我们有理由期待那些不可期待的东西。前提是我们要有案例示范引领。这正是笔者自创教材,变“教材”为“学材”,使学生走向“无边界学习”的初衷。

再如,为了实现由“教师”到“资源”的转变,笔者把自身化为一种“资源”——让学生呼喊我的名字,孩子们的“发现”呼之欲出:“一喊、二喊、三喊,孙建锋的名字越喊越少,但‘我’与孙建锋的心理距离却越喊越近。如果说人和人是平等的。孙老师是人,‘我’也是人。‘我’和孙老师是平等的。于是,我懂得走出校园的我与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由“教室”到“社会”的转变;当我们创发学材,把自身化作最好的教学资源,实现由“教学”到“导学”的转变,那么走进“无边界学习”还是悬置的“乌托邦”吗?当然,这样的转变关键是大脑的转变。只有脑中无边界,才能为内生的活力所驱动,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才能带动学生持续不断地前进发展。无边界,才能到达更远的远方!

2.通过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整,突破既有的课堂中心定势,走进学习方式的无边界。

我们正在进入到无边界社会,很多事物之间的边界也正在逐步地被打破。无边界社会中的组织都变得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有弹性。“对我们孩子做的最危险的实验,就是在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戏剧性的转变时,仍然用陈旧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孩子。”哈佛教授克里斯德迪如此警示当下教育。我们的教学组织方式应该怎样调整呢?笔者的创课从“评价”的维度做了一点尝试:

【回放创课镜头2——“我们一起看老师评价学生”】

我播放了自己评价学生习作的一段视频——第一次是笔者站在学生身旁聆听学生习作,第二次是笔者请学生坐着读其习作,自己蹲下来倾听;第三次是笔者高高抱起学生,仰视她,聆听她读其习作……

学生目不转睛地观看了视频之后,写下自己的“发现”:评价学生作文时,第一次孙老师是站在学生身旁倾听;第二次孙老师是蹲在学生身旁倾听;第三次孙老师是把学生高高抱起倾听。

这时,我出示投影文字——

师:(引读)教育家玛雅说——

生:学校最重要的是倾听儿童的心声。

师:教授佐藤学说——

生:倾听是教师最美妙的姿态。

师:作家毕淑敏说——

生:如果你谦虚,你就能倾听到心与心碰撞的清脆音响,宛若风铃。

这时,我顺便搬来一张凳子,然后请一位学生坐下,自己蹲在她身旁:“我愿意再次聆听你的‘发现’。”“倾听是人的内心的第二扇窗户。”她话音刚落,我又请她站上凳子,仰视她,聆听她述说自己的“发现”。

最后,全班学生朗诵:“孩子们的每一次发现,都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回放创课镜头3——“我们一起看学生评价老师”】

这是笔者一次创课教学之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教学,并“怂恿”学生将评语写在笔者的脸上……看了笔者和学生一起创造的“写脸书”的行为艺术,学生感慨万千。

“写脸书”——学生评教,评语写在老师脸上——这一创生的“教学行为艺术”是将感觉留存于特定媒介中,因而产生一种或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强度状态。这种相继生成的纯粹的教学艺术,存在于“永远流放”的状态中,存在于游牧状态中,该状态积极抵制特定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导致的辖域化。

实践表明,在“调整教学组织方式,突破既有的课堂中心定势,走进学习方式的无边界”上,每改变一点点,都需要我们用心创造。当然,如果我们要去做,一定要保证想法足够大胆有创意,值得付出所有努力。成为第一个,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调整方式”“突破定势”“走进无边界”,每一点改变,每一次创造,都会遭遇障碍。如何直面障碍?巴尔扎克在其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但我们创课教学的手杖柄上应该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虽然共同的是“一切”,不同的是后者玩的是“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的游戏。

3.通过师生关系的调整,突破已有定势,实现教法的无边界,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关乎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情感世界的整体性学习。

学校无边界、学习无边界、教法无边界是未来的教育生态系统。怎样实现教法的无边界,超越封闭的学习、单一的符号学习,实现学习的丰富性与整体性?见仁见智、言人人殊。笔者的探索如下:

【回放创课镜头4——“我们一起看戏剧课”】

其视频的主要内容是——课前,一位戏剧课老师静默端坐于观众席中,一言不发,等待一群小学生有序地走进剧场,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戏剧”。表演开始了,老师起身做“服务”:拉上窗帘,打开舞台灯光。学生自己着装,分配角色,对白表演。一出戏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表演结束,老师面带微笑,起身报以诚挚的掌声!

视频观赏结束,笔者让学生动笔写下“我”的发现:

这节戏剧课,老师的位置变了,由讲台走到了台下;角色变了,由“导演”变成了“观众”;教学方式变了,由“教”变成了“欣赏”。这节戏剧课,学生的位置也变了,由台下走到了台上;角色也变了,由“配角”变成了“主角”;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由“被灌输”变成了“自我输出”。

这节自编、自导、自演的“无边界学习”戏剧课,确认了学习的丰富内涵和多维的意义向度。学习不只是认知性的,更是实践性的;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更是追求通过知识引起学习者内在素养的变化,促进个体精神发育的过程;学习不只是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中发生的活动,更是在多元的环境中发生的活动。学习追寻的是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引发的是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建立的是知识与情感、与文化、与想象、与经验的丰富关联性,引起知识作为精神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的生长。

综上,《孩子们的发现》创课,唤醒了学生“无边界学习”的意识,孩子们发现:“无边界学习”是一种人人、时时、处处、事事皆可进行的学习过程。当然,在传统学习方式长期桎梏下,这一过程需要首先经历一个“从负数变成零”的过程。记得朱大可老师说过,他在大学教书时,是帮助学生“从负数变成零”,而不是从零增加一些知识。其实从负数爬到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包括我,渗入到潜意识的一些陈旧的学习方式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破除。走进“无边界学习”的实践探索,还在路上!

总之,在创课中走进“无边界学习”,绝非是为过去的学习强加一种表现形式,而是一个生成事件,永远没有结束,永远正在进行中,超越任何可能经历或已经经历的内容。这是一个过程,一个穿越未来与过去的生命片段。

猜你喜欢

学材边界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守住你的边界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突破非织造应用边界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初中数学对学材进行再建构的策略分析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分析
基于“三学”理论下“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