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0-02-27李娇
李 娇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一、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思辨,是指思考、分析、辨别以及说服解释的能力,既包括思维能力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的驱动力。它和创新思想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国外,思辨能力一直被认为是人们在学术研究、个人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能力。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曾经说过:“思想是它自己的领地,它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思辨能力被许多研究学者认为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是学习的根本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因为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记忆训练,而是发现、质疑假设并再次形成假设的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在国内,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思想、思维、思辨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荀子也曾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认为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核心在于人类有自觉思辨的能力。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具有很强思辨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教育培养思辨能力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高校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加式教学”。[1]在教育部颁布的新《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也强调了“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培养并提高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外语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二、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缺失”现状和原因
(一)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关于思辨及思辨能力的研究在国内外蓬勃开展,我国的外语界也开始关注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及思辨能力方面的问题。1998年黄源深的《思辨缺席》一文的发表可谓开启了外语学届关于思辨及思辨能力研究的序幕。此后,外语学届的许多研究者纷纷撰文剖析外语大学生“思辨缺席”的现象、成因及对策,取得了累累硕果,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外语学届思辨及思辨研究的发展,使思辨及思辨能力的研究问题成为我国外语学届研究的热门话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外语学界对高校外语人才思辨及思辨能力的相关研究更是加大了力度。李美霞在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我国内地英语专业大学生存在的“思辨缺席”的现状。其研究结果指出,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都有思辨能力,只是思辨能力的水平没有预期的高。一些学生具有很低的或者非常简单的思辨能力,只有少部分学生有相对较高的思辨能力。总体而言,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偏低。这项研究,对于我国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现状具有启示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在小学阶段就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英语阅读、歌曲、电影、辩论、论文、购物、旅游、交流等活动日益增加,高校大学生接触并运用英语的机会随处可见,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论是英语语言技能还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在整个外语专业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从理论上来说,高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经过了4年的专业英语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百科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思辨能力应该相应增强。但是,课题研究结果仍然显示他们的思辨能力总体偏低,当今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缺席”已经成为外语学界的普遍共识(如黄源深,1998/2010;彭青龙,2000;文秋芳、刘润清,2006;文秋芳、周燕,2006;韩少杰、易言,2009;文秋芳、王海妹等,2010;李莉文,2010;赵华威、张凤杰,2017)那么,对于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其它语种的外语专业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才开始进行该语种的系统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能力及思辨能力更是可想而知。所以,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令人堪忧,“思辨缺席”现象普遍存在。
(二)成因
造成“思辨缺席”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方面。一是研究者直接或间接地指出的原因,即显性层面原因。二是研究者并没有明确地指出,但通过分析可以推断出他们话语中的隐含意思,即隐性层面原因。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思辨缺席”的显性层面成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传统思维模式及教育理念的影响;第二,外语教学目标认定有误导、教学方法不恰当、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三,教师水平、能力及敬业精神有所欠缺;第四,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想意识的固化。关于“思辨缺席”的隐性层面成因,最主要的是黄源深在1998年《思辨缺席》一文中指出,我国外语专业大学生容易患“思辨缺席”,主要体现在逻辑思维能力差,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与辨析的能力[2]。从中可以推断出,外语学习是造成“思辨缺席症”的主要成因之一。
近年来,对于“思辨缺席”的成因,外语学界也是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讨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如李莉文,2010),“思辨缺席”现象主要是因为外语专业技能课的原因所致,它们往往占外语专业总学时的65%以上,并且课程的重点旨在单纯地提高学生的外语技能,强调单词语法的记忆能力,因此建议适当压缩该类课程;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如任文,2013),他们从《德尔斐报告》、Anderson et al的类级模型、以及Paul&Elder的三元框架等方面,就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出发,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在外语水平不构成大学生学习和思考障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不逊于西方学生;同时,中国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不弱于(甚至可能强于)其他文科学生,只是后续发展力度有待加强[3];曲卫国在2015年《缺乏的到底是思辨能力还是系统知识?——也谈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问题》中指出,外语专业学生缺乏的不是思辨能力而是系统知识,唯有借助系统知识,思辨才可能深入[4]。
外语学界力图诊断出导致我国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缺席”的根源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外语人才“思辨缺席”的现状。诚然,以上成因制约了我国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限制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形成。但是,不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层面下的“思辨缺席症”成因,都缺乏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动因。因为,如果从显性层面发现的成因着手寻找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法的话,那将是涉及学校教育、教育部大纲及国家标准、甚至是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众多错综复杂问题的庞大体系,现阶段几乎无法全面实现;如果从外语学习的隐形成因来看,由于外语学习本身是可以做到加强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目的的,关键要看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切实达到行之有效的效果。
三、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应对举措
自从正式提出培养外语人才思辨能力重要性到现在已有20年的时间,2008年之后外语学界中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开始普遍关注,进行相关讨论,提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思辨能力模型建构的相关研究
从心理学角度,林崇德(2006)在综合其从教几十年的经验和相关理论后,提出了对我国心理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思维结构模型——三棱结构,认为思维是一个系统的结构,是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统一[5];文秋芳等(2009)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针对中国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结构。认为可以将思辨能力的两个层次分开讨论并置于上下层关系,目的是为了突出思辨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思辨能力中的主导作用[6]。这些探讨为我国学术界了解思辨能力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进行了很好地探索,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二)思辨能力测量工具构建和检验的相关研究
2010年,文秋芳等在《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一文中首次构建了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测量工具,并且在此基础上组织了一系列的先导研究以及修订后的检验研究,这为我国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前期基础[7],推进了外语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步伐。
(三)提出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设想
黄源深从1998年《思辨缺席》一文开始,就不断提出要提高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呼吁。他在2008年、2010年的文章中进一步探索,在《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一文中以英语专业为例,呼吁要从外语专业的教学转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考试手段等方面进行彻底改革,从而达到根治“思辨缺席”的顽疾[8]。孙有中从2010年至今,通过一系列研究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程测试、教材编写及教师发展等多角度,探讨了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的措施。这些研究在宏观教育政策上,给予了我们指导性的建议。
(四)教学科研人员分门别类的实证研究
文秋芳(2009)、李莉文(2010)、董元兴(2010)、孙有中(2011)、阮全友(2013)、王镇平(2014)、金利民(2014)、李美霞(2016)等外语学界的科研教学人员,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从文学、写作、口语等不同课程,通过学习共同体、高校外语专业技能课程、外语知识课程教学等各个视角展开相关的实证研究,为我们在实践中摸索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建议
以上研究基本都是从外语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培养目标及定位、测试水平及认知语言学等方面对提高外语人才等思辨能力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构建“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对切实提高其思辨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教师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在教育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要培养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思辨能力、良好的修为、专业的素养,融“研究者”“反思实践者”和”批判性的实践者“为一身[9]。外语教师应该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外语技能基础上,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首先是问题意识,外语教师应该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有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其次是具备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使用各种基本的研究设计、数据搜集及数据分析,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再次是自我反思能力,实践知识加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认识,反思可以促进外语教师行动研究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外语教师应该具有批判性的思辨素养,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思考,使实践逐渐接近问题的真相和实质。最后是独立思考的研究精神和合作共享的意识。独立的思考是教师在行动研究实践中能够发现有价值问题的有力保障,合作共享可以避免行动研究的重复浪费以及个体反思的局限,能够让行动研究的共同反思服务于更大的群体,从而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高校加强师资力量培养,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和培养,让更多的教师参加各类境内外学习和培训,积极参与企业行业挂职训练,使教师们与时俱进,思维创新。
在此基础上,外语教师作为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的主导者,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要平衡提高外语技能和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之间的关系。我国高校外语人才首先要具有扎实的外语专业技能,所以技能课程的重要地位不能动摇,关键是如何在外语技能课程上加大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这将是一个系统性的巨大工程,值得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细致地探讨。第二,高校外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特别是要提升思辨、逻辑、交际、引导这四项能力。只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彰显自己的个人思想魅力,才能春风化雨般地感染学生,最终达到提高高校外语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第三,外语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多下功夫,切实深入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去。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的问题。高校外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从课程特点到课堂设置都做到精心设计和把握,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上,立足于语言类、文化类、通识类等各类课程要求和外语专业大学生特点,积极引导,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推动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
教育是关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因此在专业知识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近年来“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任务型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行动学习”在我国外语教育界蓬勃发展,其主旨都在于如何促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思辨能力。在当前的新环境下,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大学生,需坚持历史与现实以及全球与本土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国语境为基础,以“知行合一”为理念[10],达到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统一。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树立好目标,除了认真学习掌握外语知识技能以外,还要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等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他们首先进行“洗脑风暴”,摈弃以前因为备战高考而养成的被动的、功利的学习习惯,植入成为学习主体、主动求知的学习理念;其次打破惯性地、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模式,对课堂和书本知识敢于提出质疑,并主动去探究;再次,作为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要了解外语的文化语境,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听说等外语技能外,加大阅读及写作能力,由此来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最后,高校外语人才要勿忘增强母语能力,在外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汉语能力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具有较强的母语功底才能真正地达到培养我国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的效果。比如,在大一进校时就设置“专业导论及职业生涯规划”类的通识课教育,让外语专业大学生能够清楚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对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清晰的概念和意识,并对他们积极引导,使其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地域及兴趣爱好等特点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学校
学校是教育实施的具体部门,我国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施主要在高校进行。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主要职责,是服务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承担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能,是支撑、引领创新体制建立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模式上,第一,高校应该进行大力地呼吁和倡导,通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来促进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行;第二,高校应该结合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办学特色,走“外语+专业”的办学道路,如“商务英语”“旅游日语”“翻译法语”“电气德语”等等,在学好一门外语等同时,让学生掌握好一门专业技能知识,真正实现具有思辨能力的外语特色人才培养路径;第三,高校可以和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多增加企业实践的环节,让外语专业学生尤其是小语种的高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自己所学的外语进行真正的认知,对外企的企业文化进行切身了解。“应用型”高校,应与当地外企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进行“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合作教育规划切实可行,重要环节有安排有措施,注重较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合作水平;“科研型”高校应该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通过大学生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以致用提高高校外语人才的思辨能力。在具体实施上,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加强外语专业建设,从专业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论证、执行,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开发,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校企合作、校校交流、国际化推进发展等各方面,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培养适应中外文化、人文素养深厚、知识面深广、思维深邃,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四)社会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格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当今世界具有科技巨变、多元复杂、相互依赖的特点,新时期培养的外语人才的思辨能力也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给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切入点。随着QQ、微信、微博、微课等新兴通讯社交手段的更新,移动端存储设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碎片化的学习理念,可以使高校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移师课下。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QQ群微信群组织讨论、“微课”“慕课”教学等手段,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 “金课”的打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多地成为现实。社会应积极出台各项政策给予支持,推动“产学研”结合,通过举办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如学生竞赛、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培养往往由于专注于语言技能的打磨,不重视学科训练和人文通识教育,因而普遍具有“思辨缺席”现象。“互联网+”时代,我国外语教育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着巨变。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主的培养模式逐步向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掌握多学科知识的高层次多能力培养模式过渡。在这其中,思辨能力是一种关键能力。[11]在刚刚出台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我国高校外语人才能力培养作了以下要求: “学生应具有外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外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12]从中可以看出,新《国标》中对外语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重要的新要求。因此,我国外语学界的科研教学人员努力寻找当今外语专业人才“思辨缺席”的成因,积极从思辨能力模型建构、思辨能力测量工具建构和检验、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分门别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探索。在此基础上,建议从“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的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希望我国高校的外语人才不但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技能,而且在知识爆炸和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具有获取信息、探索真理、创作美好生活的较强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