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境切入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0-06-01闵瑞华
闵 瑞 华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0)
一、引言
说到词语的重要性,海德格尔(Heidegger)曾说:“词语即名称不出场时,无物存在”[1];而说到语法和词汇的重要性,威尔金斯(Wilkins)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语法,人们只能表达很少的东西;没有词汇,则什么都无法表达”[2]。可见,不管是哲学家还是语言学家,都一致认同词汇或词语对于人类实现成功交际具有极端重要性的事实。从意义表达层面讲,词汇是人类用来表征和建构内外世界的符号发明和创造,表达了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词汇学习对于学好一门语言、掌握一门语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到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词汇一直以来都是英语语言教育的中心,因为只有掌握足够量的词汇,学生才能读懂英语,获得信息,才能表情达意,实现成功交际(Lessard-Clouston)[3]。关于学生应掌握多少的词汇量才能读懂英语语篇并获得信息,James Coady 和Thomas Huckin 曾指出:“要想读懂任何一种语篇,至少须掌握3000个单词或者5000个词项”[4]。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修完规定的大学英语学时数后,其掌握的词汇量仍无法满足实现成功交际的需求,因而可以说构成英语学习三大要素的词汇的教学和学习,仍是影响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薄弱环节,是外语学习者难于掌握的重点内容领域之一。反思多年来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是很多教师的词汇教学过程机械空洞,语境缺失,且教学素材内的词语复现率低,这些因素使得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意义建构环节没有持续连贯的语境基础,最终导致学生的词汇学习出现“转瞬即逝”的现象。
二、文献综述
鉴于词汇在语义表达中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多年来词汇教学成效低下的事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外语言学研究者就开始呼吁应予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足够的重视,之后多部从理论层面论证词汇习得重要性的专著相继问世(Ronald Carter & Michael McCarthy,1988;James Coady & Thomas Huckin, 1997;Paul Nation & Robert Waring,1997)。关于词汇教学,Nation & Newton认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研究词汇的选择、序列和呈现,教师其实可以对学生的词汇习得发挥很大作用,他们还提出教师应该将词汇发展糅合进交际活动中并且提升学生对已知词汇的接触率[5]。而顾永琦和Paul Nation认为词汇学习要求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重复性以及良好的词汇处理素质[6],在两位学者看来,词汇的复现率越高,对词汇的处理加工越深,词汇习得越容易发生。
要实现学生在高复现率语境中学习英语词汇,文学语境的切入是个行之有效的选择,因为文学作品本身的叙事特点使得学生在不同文段重遇同一个单词变为可能,而这一特点则基于作者本身的叙事表达风格和习惯,正如张爱玲喜欢在其作品中描写“月亮”这一意象,用以表达人物命运的苍凉之感。而在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Pride and Prejudice (北京:知识出版社2016)这本书中,同一页重复出现相同的单词更是常见,例如该书第7页连续出现了3次单词 “acquaintance”,而在第41页则连续出现了5次单词 “accomplished”, 而这两个单词恰好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2册的重点词汇。基于此,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文学用语高复现率这一特点助力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笔者将《傲慢与偏见》这本文学作品引入了课堂词汇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文学语境中准确习得大学英语重点词汇的使用语境、用法、词形转化以及不同语境下的词义等重要内容。关于文学语境下的英语教学,国外将文学作品引入外语教学和英语教学课堂的初步尝试始于20世纪80年代, 普遍研究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Collie & Slater,1991;Lazar,1996; Maley, 2001)。Marwan M. Obeidat曾指出,学习语言仅仅学习正规语法是不够的,若想语言表达富有魅力、表现力和说服力,文学必不可少,文学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给他们真实感知外国文化的机会[7]。而Yasemin KIRKGÖZ 则认为文学文本通过提供真实语用情境可以刺激语言习得过程, 同时,他指出:“文学作品引入英语教学课堂可以巩固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如语法、词汇,并提升他们的创意写作技巧”[8]。国内关于文学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也有不少,对其做过初步研究的董梅指出:“以经典英美文学的阅读作为基础进行词汇教学,能让学习者更深刻地体会不同词汇,哪怕是最简单的词汇所带来的深意”[9]。可见,对文学语境下的英语教学做过研究的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肯定文学语境切入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关于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张建春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有助于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提高科研能力”[10]。总体看,国内关于文学语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偏重对其价值、影响及作用的思辨性探讨,基于课堂教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因而,本研究算是对该种教学模式实证研究方面的一个补充和尝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笔者授课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18级的两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实验班总共46人,控制班总共47人。实验对象全部来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基础教育相对落后的云南省内各地州市。根据调查统计,两个班的入学英语水平大致相当,实验班的高考英语平均分为86.51分,控制班的为85分。大一入学后,笔者通过词汇测试和课堂检测等方法摸底了解了这些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发现其英语词汇量储备较少,词汇灵活应用能力较低,语法知识掌握不系统且应用语法连词成句的能力极弱,发音不标准且带有浓重地方口音,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整体偏低[11]。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得知,研究对象在初、高中阶段习惯使用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基本上倾向于和尚念经式地读单词,然后在草稿纸上记写很多遍单词,学习过程缺少语境切入。
(二)教学设计
本研究的研究主题为经典英美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因而在实验班采取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而在控制班使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步骤见表1),为了保证实验的效度,笔者在两个班开展正式教学实验前并未跟学生透露在两个班将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内容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2册内学生必须掌握的84个重点单词和16个固定搭配(参见表2)。这些词中,有些词的词根相同,比如“resentfully”和“resentment”的词根均为“resent”,但两者因词性不同,因而被列为单独的词。教学的目标是实验完成后学生能够理解这些词和短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词义,并能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灵活应用这些单词和短语。
表1 两种词汇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
表2 被选取用来开展教学实验的84个单词和16个固定搭配
在教学实验开展前,笔者选择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这本文学名著作为在实验班实施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的教学素材,并基于此设计课堂词汇教学项目及课程单元PPT。选取该书作为教学素材的原因有三:一是该书英文原著中频繁出现本研究中被选取用来开展教学实验的84个单词和16个固定搭配;二是该书作为奥斯汀最受欢迎的一本书,其用语通俗易懂、清丽明快、活泼嘲讽,非常适合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三是该书书写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身中产阶级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及婚恋观,情节简单有趣,适合大一学生阅读。
为了有效开展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正式开始课堂教学前,教师和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见表3),尤其是学生,因为教师在学生对文学素材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把文学文段很突兀地拿来用作教学素材,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基于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偏低及文学阅读量少的事实(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没有一个人完整阅读过《傲慢与偏见》),笔者首先让学生阅读的是中文版《傲慢与偏见》,目的是让学生提前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为后面的英语语言学习奠定必要的背景基础,因而教学实验前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仅属于语境输入阶段。接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取适合用来设计教学项目的文段,以便让学生在真实、权威、经典的文学语境中学习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及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正式的课堂教学实验周期为四个月(2019年3月-6月)。
表3 实施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前教师和学生任务列表
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其目的是探知某一具体语境下学生对同一个单词的不同词义的辨析、识解能力。下面,以学习单词“accomplish”为例,呈现文学语境下教师如何教该词(见表4)。在教学开始前,笔者特意询问了实验班学生对这个词的了解掌握情况,80%的学生反映大学前学过“accomplish”这个词,并一致说出该词的词义是“完成”。鉴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开始前首先给学生呈现了表4内节选自《傲慢与偏见》的原著文本片段,并问他们选段中的“accomplishments”和“accomplished”在该文段中的具体词义是什么。学生一致的回答是“完成”和“被完成”。显然,学生对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词义解读比较生硬、死板,不懂变通,在进行语篇阅读时不会结合语境灵活理解词义,只会机械地把脑中储存的固化词义拿出来套用,认为在任何语篇中 “accomplish”只有一个固定
表4 文学语境下“accomplish”教学示例
的词义。词义辨析完成后,笔者给学生介绍这一文段取自《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宾利、伊丽莎白、宾利小姐四个人讨论什么样的女子才配冠以“多才多艺”的称号这一情节时,学生当即明白该词在这一文段中的词义为“有教养的,多才多艺的”。完成文学语境的切入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语境下的词义建构,慢慢领悟“accomplished”因何在上文语境中被识解成”有所才能的,有教养的”, 其实, 一个“完成的人,实现的人”,自然是一个“有教养的人”。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体会到灵活解读不同语境下的词义的重要性。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量化为主,主要研究工具为词汇测试题。词汇测试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调查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100道四选一的词汇选择题,这100道题的答案就是表2内所列的84个单词和16个短语,目的是检测学生对这些单词和短语的了解掌握程度,尤其是它们在某一具体语境下的词义以及不同词性的词在不同语境中所指代的意思,进而掌握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灵活地、准确地运用所学单词和短语,每道题计1分,总分为100分。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词汇测试在开展正式教学实验前后各进行了一次,即前测和后测,前后测所用试题一样,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均参与前测和后测。前测于2019年3月在课堂上完成,后测则于2019年6月教学实验结束后在课堂上完成,测试时间为1小时。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在测试开始前,笔者向学生承诺进行测试只是为了了解学生词汇学习情况,为后面的词汇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测试结果跟学生的个人评价和成绩评定无关。
词汇测试数据使用SPSS 17.0 进行分析。首先,前测结束后,为了检验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两个班的词汇测试成绩进行了两独立样本t检验。其次,后测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后测成绩也做了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了解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据此探明两种词汇教学模式哪一种能更好助推学生的词汇学习。最后,对两个班的前后测测试成绩分别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以考查传统词汇教学方法和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对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程度。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成绩差异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前测得分的平均值没有太大差距,只有2.875分的差距,进一步分析表6数据可知,两个班方差是否相等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889,对应的概率P值为0.173,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P>0.05,可以认为两个班的方差无显著差异。关于两个班均值差的检验,由于两个班的前测得分方差无显著差异,因此看假设方差相等的t检验结果,其中,t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629,对应的双侧概率P值为0.107,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P>0.05,可以认为两个班的前测得分均值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正式教学实验开展前,两个班的学生对测试中所选的84个单词和16个短语的掌握程度大致相当,可以保证教学实验开展的科学性。
表5 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得分的基本描述统计量
表6 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得分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二)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成绩差异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后测得分的平均值有一定差距,相比前测,后测均值有8.143分的差距,进一步分析表8数据可知,两个班方差是否相等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0.617,对应的概率P值为0.434,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P>0.05,可以认为两个班的后测得分方差无显著差异。关于两个班均值差的检验,由于两个班的后测得分方差无显著差异,因此看假设方差相等的t检验结果,其中,t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735,对应的双侧概率P值为0.000,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P<0.05,可以认为两个班的后测得分均值有显著差异。
表7 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得分的基本描述统计量
表8 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得分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三)实验班与控制班前后测成绩差异分析
为了对两种词汇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前后测成绩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9和表10)。从表9可以看出,教学实验前后控制班的词汇测试成绩平均分分别为29.26分和32.60分,平均分上升3.34分,前后测成绩之间有显著差异(t= -4.061,P=0.000),但不明显。从表10可以看出,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班的词汇测试成绩平均分分别为32.13分和40.74分,平均分上升8.61分,前后测成绩之间有显著差异(t=-6.343,P=0.000),且差异的显著性比控制班明显。由此表明,教学实验结束后,两个班的学生对测试中所选的84个单词和16个短语的掌握程度较教学实验前有了显著差异,据此可以推测两种词汇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都具有积极影响,但是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能更好助推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
表9 控制班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N=47)
表10 实验班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N=46)
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水平的提升跟教师的词汇教学模式具有相关性。对学生施行不同的词汇教学模式,学生对相同词汇和短语的掌握程度会出现显著差异,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方法及技能的改革和创新,不能因循守旧继续沿用老旧过时的教学方法。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也表明,对于改革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经典英美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是一个可以尝试和努力的方向,在该模式下,学生可以在生动、具体、真实的语境下学习词汇,而且通过完整参与所有教学步骤,学生不仅学到了语言技能,同时在鉴赏文学作品,批判思考文学作品,演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提升了个人人文素养。
五、结语
本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引入课堂词汇教学为例,探讨文学语境切入对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是一项基于课堂教学实验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通过实施不同教学模式,对选定的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验,采用定量方法对教学实验前后测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传统词汇教学方法,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模式可以更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文学语境的切入使得学生的词汇习得过程变得真实、具体,同时兼顾到了文化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本研究提出的文学语境下的词汇教学设计可为类似的外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让学生在文学情境中学习大学英语重点词汇。本研究不足之一为词汇测试题所选的英语单词和短语数量有限,无法涵盖大学英语所有重点词汇,因而所得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本研究作为探索性、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均来自大一学生,故而有些研究结论和发现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今后研究可进一步根据研究目的拓宽研究内容,容纳更多研究对象,以更客观、更全面地探讨文学语境切入对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