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0-02-27陈海军孙梓程尹中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胃窦内分泌胃镜

陈海军,孙梓程,刘 岩,王 琪,尹中波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1.普外科;2.病理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包括非功能性和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功能性肿瘤的特征在于胃泌素或胰岛素分泌过多。常发生于胰腺,主要是胰岛素瘤,胃泌素瘤[1]。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s)主要是非功能性的,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或局部占位症状。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一些功能性肿瘤可分泌生长抑素和血清素等活性物质,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根据分化程度分为Ⅰ~Ⅳ型,Ⅰ~Ⅲ型相对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癌(G-NEC)是一种相对较差的Ⅳ型分化。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欧美等国在过去30年间 NETs的发病率升高明显[3-4],因此,该病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内G-NET诊断率低,病理分类不准确,诊断和治疗缺乏实验室检查。对该病的关注和理解程度远低于胃腺癌,临床误诊率较高。

1 病史资料

患者男64岁因“上腹痛一月”于2019年1月28日入我院进行胃肠病学检查。入院时查体:一般状态可以,浅表淋巴不肿。腹部柔软,剑突下轻度压痛,肋缘下未触及肝脏和脾脏,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为阴性。2019年11月30日在门诊接受了胃镜和病理检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息肉。病理回报:(胃窦大弯,胃窦幽门前):慢性浅表性炎症,局部腺体肠化;胃角:轻度慢性炎;贲门:慢性活动炎症伴腺体水肿(2019-1-30)。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史,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多年,未系统治疗,有烟酒嗜好,每日吸烟约20支,每日约酒精度45°白酒三两。患者入院后经积极PPI治疗两周后复查胃镜结果提示:胃角中央见深凹白苔溃疡1.0×1.5 cm,边缘断崖式,愈合情况欠佳,十二指肠降段息肉内镜下圈套切除。胃镜活检病理回报:(十二指肠球降部)增生性息肉;(胃角)恶性肿瘤,不除外如类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全腹部增强CT:1.胃窦部局部胃壁似增厚,肝胃间隙轻度肿大淋巴结。2.十二指肠术后改变。于2019年2月16日转入我科后限期在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术中见胃肿瘤位于胃小弯侧幽门上3 cm,约2×2 cm大小,未侵出浆膜,活动度良好,小弯侧可触及一枚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0 cm,质硬。术后病理回报:小弯侧见一溃疡型肿物,大小约2.0×1.7×0.4cm,切面灰白,质硬,肉眼侵及肌层,胃大弯找及淋巴结6枚,长径0.2~0.6 cm,胃小弯找及结节13枚,长径0.3~1.2 cm。病理诊断:胃恶性肿瘤,免疫组化CgA(-),Syn(+),Ki67(+,70%),P53(+,错义突变)CEA(+),CK(+),CD56(+),CDX-2(+),符合神经内分泌癌,G3级;核分裂约22/10HPF;可见脉管癌栓;癌组织侵及肌层;远近端未见癌;大网膜(-);淋巴结可见癌转移(胃大弯0/6;胃小弯2/13)。随访:患者术后在我院肿瘤内科用“多西他赛120 mg d1 Ⅳgtt+替吉奥40 mg bid d1-14 po”方案化疗1个周期,无明显不适,现密切随访中。

2 讨 论

胃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源自胃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表现,一般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消瘦、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而消化道外的症状如出汗、脸色潮红、气管痉挛等症状较少发生,多数情况是复查既往慢性胃部疾病而发现本病,临床发病率较低,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5],但由于胃镜下表现常无特异性且活组织检查取材较小,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临床分期可以通过腹部增强CT检查来提供依据,但难以判定肿瘤病理分型。CgA是比较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敏感度和特异度80%左右,超声胃镜对于直径1 cm左右的肿瘤诊断率较高,可以有效评估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6,7]。本例患者门诊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溃疡,采用PPI治疗方案后效果不佳,复查胃镜活检并行免疫组化证实为胃神经内分泌癌。分析本例患者首次漏诊的原因可能由于该病无特异性症状,且临床发病率较低,常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对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在诊断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胃溃疡、胃炎等常见病,虽然理论上通过胃镜病理活检能确诊,但经常会因取材较少或取材不当,无法行免疫组化而造成漏诊误诊可能,因此,为减少该病漏误诊率,应加强胃镜标本的规范,进一步提高阳性诊断率。

研究表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因素与NETs的预后有关[8]。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常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包括NSE,Syn,CgA,VMAT-2,CD56,并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分化较好G-NETs中CgA、VMAT-2表达常阳性,而VMAT-2、CgA表达为阴性,这表明肿瘤分化差,可用于协助肿瘤的分类和分级,并评估预后。细胞增殖活性主要通过核分裂象数目和Ki-67指数来确定,Pape 等研究显示NETs患者Ki-67指数≥2%与<2%,预后存在显著差异[9],提示NET患者预后与Ki-67密切相关。由于胃神经内分泌癌生物学行为较差,临床诊断时多属中晚期,预后差,其原因可能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有关[10]。本例患者免疫组化Syn(+)、CD56(+)、CgA(-),Ki-67 70%,提示肿瘤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胃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同时,肿瘤的大小和数量,肿瘤侵袭的程度以及脉管瘤栓的存在与否也影响治疗选择的选择。对局限性肿瘤患者首选手术切除,根据肿瘤侵犯情况和分型,可选择胃窦切除、根治切除,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行减瘤手术也可延长生存期。 随着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改进,胃内分泌肿瘤直径小于1.5 cm,无血管瘤血栓,局限于粘膜下层也有良好效果。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干扰素(IFN),生长抑素类似物,并且对肿瘤生长具有有限的抑制作用。放射治疗只适用于晚期脑转移或控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症状[11,12]。虽然患者在诊断时没有远处转移,但癌肿已侵入肌层,小弯侧淋巴结可见转移,依据AJCC第7版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期原则为Ⅲb期,术后应给予系统化疗,预防癌肿早期复发。

总之,G-NETs是一类复杂疾病,其诊断、治疗手段多样,涉及科室较多,需要辅助及临床多学科协作,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重视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猜你喜欢

胃窦内分泌胃镜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稳住内分泌
探讨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