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认证视域的师范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2020-02-27余明友李明峻
余明友,李明峻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一、前言
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有学上”的目标愿景基本实现,“上好学”的希望愿景愈发凸显;“有老师”的目标愿景基本达成,“好老师”的需求愿景愈发急切。为此,师范教育与专业建设必须要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发展提速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全国各大高校的师范专业,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院校办师范动力不强,加之整个师范类缺乏一流师范专业引领,致使师范专业向卓越发展的办学进程遭遇瓶颈,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刻不容缓。针对这种发展与改革困惑,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提出了师范认证的认证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制定了师范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并给出了各师范类高校参与认证评估的时间和节点,从而指引和统一了各师范院校的办学规格和建设路径,为师范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提供了顶层设计。随着国家对基于专业认证视域的师范专业发展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也对师范专业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在面对专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师范类院校必须深入研究,拿出办法,找到路径,推进师范专业建设朝着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专业认证理念下师范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在专业认证理念下的师范专业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不过,在师范专业认证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专业的建设发展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制约师范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和可测量性不足
通常情况下,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和可测量性不足是专业认证理念下师范专业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方案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无法有效满足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明显不够,中间脱节严重。制定方案的一方与用人单位也就是利益方没有有效沟通,没有通过共同研究来设定毕业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要求。众所周知,毕业生在进入教师行业之前,要培养他们具有深切的教育情怀,要热爱教育事业和三尺讲台,而且还要深入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一精神必须在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体现出来。然而,当前仍有相当多的高校在制定师范专业培养目标过程中忽视了这一问题,没有做好对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研究和对基础教育的调研,缺乏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充分理解和对基础教育的充分调研、了解和掌握[1],从而导致部分高校的培养目标无法有效满足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达成度很低。第二,部分高校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难以检测,严重违背了师范专业认证的可度量性和可证实性。一些高校对毕业生所达到的毕业标准和毕业要求规定的不够全面和详细,从而导致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不具备可检测性[2]。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第三方利益方参与度低甚至没有参与。学校如果闭门造车式地撰写培养方案,就会导致论证不够充分,研究不到位,方案制定、课程规划、教学实施和毕业要求等各环节容易脱节。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还没有针对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要求,这种不可检测性大大降低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影响了师范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毕业生毕业要求的“一践行三学会”无法很好地实现。调研发现,一些学校的培养方案根据教师的爱好和教学专长,或者为了均衡教师工作量来设计内容,而且几年几届的培养方案都没有整改或没有持续整改,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和可测量性相对较差。
(二)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不够
经过调研发现,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没有有效结合培养目标,没有有效支撑毕业要求。《工作指南》要求师范专业认证中,人才培养要反向设计,正向施工,要根据毕业生毕业时需要掌握什么知识,达到什么能力,具有什么素养,来反向设计课程体系,而不能根据一些无关因素来设置课程。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有效结合培养目标,就会导致设置出来的课程体系严重缺乏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力度。众所周知,只有所有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标准和要求进行有效的对接[3],才能将培养目标有效落实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此之外,高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一是课程内容老旧滞后(比如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换代快)无法适应时代需要,二是课程内容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存在很多交叉重叠的内容,各门课程之间缺乏一定的连接性和逻辑性。这样一来,一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不利于高校的课堂教学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合理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师范专业的课程建设一定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一践行三学会”,即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八个指标为依据的。课程建设矩阵里,每一门课程都要对毕业要求的这八个指标进行充分支撑。每一门课程都有强力支撑、中度支撑和弱度支撑,近四十门课程(约160学分)一起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形成总支撑,从而完成全课程的支撑覆盖,强力支撑起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这项任务既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设计,也涉及到课程教师的实践运用。每位教师在进行课程备课、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反思、教学改革等教学设计和实践时,都要围绕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来做文章。当然,这些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只能在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中去学习验证。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培养过程中体现不足
通过督学和听课,可以发现,一些老师“满堂灌一言堂”,90分钟一讲到底,教学设计里没有写进学生,课堂上也没有关注学生,师生之间没有讨论、没有辩论、没有交流。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要围绕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被动学习。这样一来,由于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实际需求[4],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学业规划,没有把“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备课中、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作业上、体现在实习见习中,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很难得到调动。除此之外,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之间的支撑没有认识到位或理解不够透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这一问题亟待解决,一定要引起高校和高校老师们的足够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我们遵循师范生发展成长规律,强调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人格完善的教育新模式,转变为真正关注学生经过大学几年毕业时学到了什么,有什么能力,有什么人格修养,能否满足社会用人需求,而不是“以教定学”“教师中心说”“课堂一言堂”,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讲得如何精彩。
三、专业认证理念下师范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为了从根本上找到专业认证理念下师范专业的发展路径,大大提高我国高校师范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以下研究策略和发展路径,旨在对师范专业认证认识更加清晰,对认证内涵更加熟悉,对认证标准更加了解,让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适应、去实践、去改革、去创新。
(一)对接专业认证要求,审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主要指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所设定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培养目标相当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牛鼻子,培养目标的制定一定要遵循认证三大理念,也就是要站在培养对象——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要站在产出导向——OBE的角度去设计,要站在能持续改进的角度去设计。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通过毕业要求的八项指标的实现来验证和支撑的,培养目标的科学确定,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可以说是整个人才培养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为了有效地适应专业认证时代发展的趋势,承担培养教师职能的高等师范院校要加大对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视度[5],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科学性、规范性、明确性和有效性。培养目标的科学确定,还要加大对毕业生在中小学校等用人单位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养成情况等的调研力度,严格根据基础教育对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培养需求,让中小学的校长们和教师们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和希望的达成度建言献策,从而完成培养目标的科学制定和对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的有力支撑,也为高等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起到引领作用。这其中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和校友回访是了解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调研毕业生职后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调研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和职业发展情况的最有效途径。前期调研,中期实践,后期回访,这些工作都是修订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总之,用人单位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是确定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目标的确定工作制度化,而且还要保持修订工作常态化,既保证对原培养目标不动“大手术”,又保证对不合理部分进行必要修订;既保证原有的培养目标的稳定性,又保证修订过的培养目标更加合理和更有特色。
(二)做好课程规划,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做好课程规划也就是合理设置课程并有效实施,是提高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合理设置课程并有效实施,要构建能够覆盖和有效支撑专业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要体现“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要以“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为内容。而在实际的课程建设中,通过做好课程规划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对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强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可以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形成乐教适教的综合素质,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持续发展的潜能。所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课程矩阵,做好课程设置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前瞻性,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化课程体系也包括课程顺序的设置,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顺序决定了教育教学与目标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所以要充分重视对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顺序以及前后知识内在关联的合理安排和科学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还要引导所有授课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充分认识和了解。优化课程规划设计,一定要把强支撑课程也就是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布局,要实现强支撑课程对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的全覆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一位专业课程教师能够熟知自己所上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说出自己教授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支撑毕业要求的哪一项指标,并且能够说出支撑的力度如何。总之,做好课程规划,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认证理念“持续改进”的重要关注点。
(三)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落实全学程的教师教育指导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关注学生需求,加强成长指导,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保障成长指导与学业监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真正要体现在教学中,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植入每一位师范专业教师的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位学生,需要高校老师坚持不懈地学习提升和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领,用“一践行三学会”的要求引领学生;让位学生,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要把课讲得更精彩、更有效、更开放。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达到从事专业工作的要求和标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科素养养成的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落实全学程的教师教育。要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培养学生,尤其是师范专业学生。让学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下定决心做一名好教师;让学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起,就做好教师职业规划,按照未来优秀教师的要求和标准,自我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管理、沟通合作、教学反思等一系列的教师素养。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我完善,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效果。总之,把教师教育的全学程指导有效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是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方法。在制定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撰写教学大纲、拟定考试试题和进行考试改革时,在做教学计划设计、备课、上课、实验、作业布置、试卷分析、实习见习指导、论文指导时,在高度关注第二课堂和课程文化价值挖掘时,都要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去实践,这将是全面落实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举措。
《工作指南》指出,要实施师范专业认证,以评促建重规范,以评促改上水平,以评促强创一流[6],切实推动师范专业内涵发展,不断增强师范专业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由此可见,师范专业认证是对专业建设进行的一种有效评估,是对师范专业建设工作的一种引领,是对师范专业建设方向的把控。一方面,通过对师范专业建设水平所达到的最低教育水平进行合理的判断,为有效地保证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低水准(兜底监测)提供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又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卓越水准)留下了发展空间,其现实意义不可估量。总之,对于专业认证视域下的师范专业建设以及路径探索,我们目前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这种研究只是在师范专业认证理论上的较为深入的研究,只是基于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指南》的方法研究,只是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的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其实践效果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努力验证。在此大背景下,各类高校要尽快着手建立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尽早启动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我们广大教师也要充分学习领会《工作指南》精神,依据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去实践专业认证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