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人格视角下初中生性别角色调查研究
2020-04-01吴吉惠熊思童
吴吉惠,熊思童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一、双性化人格视角下性别教育的发展
(一)双性化性别角色的概念
性别角色是在特定的文化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形成的性别特征和人格特点。1970年以前,性别角色模式的研究以单维度为主,认为男女两性特征是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时代的发展,不少学者对两极化的性别角色提出质疑。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双性化”概念,即“对人类而言,不存在纯粹的男性或者纯粹的女性,无论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还是在生物学的意义都是找不到的”[1]。贝姆将人的性别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四种,通过关于“压力与遵从实验”“善听者实验”和“自尊感研究”等实验表明具备双性化人格的人有更积极的归因模式[2]。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性别类型,双性化人格被视为能更好地调节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
西方关于青少年性别角色的研究较为丰硕,例如丁·布洛卡提出的青春期性别角色发展的三阶段论,从男女性杂乱无章的性别角色概念,到男女性了解性别角色的规则,开始遵循这些规则,再到14~15岁左右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他们开始相信自己性别角色的价值标准,运用性别角色原则设法超越社会规则,试图建立健全的双性化人格[3]。我国对于性别角色的研究,多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研究趋于本土化。如张春兴将性别角色定义为特定文化下,男生或女生应有的行为,包括态度、语言、服装等。张玉琴、李美华在研究中发现性别角色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必经过程,贯穿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个时期[4]。
(二)初中生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性别角色展露出不少弊端。传统的男性角色因过于粗狂而显得些许莽撞与粗鲁,传统的女性角色因其缺乏自立性而显得过于娇弱。在社会分工方面,由男女性别不同造成的差异不再明显,男性不再局限于带有男子气概的力气活,同时不少女性也不再受性别限制在工作中展示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细腻的“暖男”和不怕吃苦的“女汉子”两类典型的双性化形象在当今社会更受大众青睐。1980年Sperce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双性化个体不仅具备两性心理方面的优点,而且在社会适应能力、主观幸福感水平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卢勤采用本土化修订后的 Bem 性别角色量表对学生进行施测,研究结果显示双性化人格特征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佳[5]。因此,双性化人格教育是未来性别角色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双性化人格教育下,初中生若能学习兼顾异性的性格优势,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张弛有度、左右逢源,同时对于初中生性别观念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综观已有的双性化性别角色的相关文献,大多以大学生和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学生性别教育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谐性等的关系以及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及性别差异,目前鲜有研究初中生性别角色现状的相关成果。而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前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种种特殊矛盾,致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在性别决策中更容易陷入困惑[6]。因此,初中阶段是学生完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时期,也是性别角色获得的关键期。倘若初中生建立完善的双性化性别角色,他们将兼具女性的细腻与男性的勇敢,在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方面都会有更出色的表现。通过了解初中生性别角色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对初中生性别角色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生性别角色现状
从四川省南充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两所初中学校随机抽取若干被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有效问卷365份,其中初一学生104人(男生51人,女生53人),初二学生141人(男生59人,女生82人),初三学生120人(男生54人,女生66人);独生子女120人,非独生子女245人;城市学生113人,乡镇学生252人。
本研究采用中国学者卢勤等人修订的Bem 性别角色量表,其中包括14个男性化条目、12个女性化条目、20个中性化条目。所有条目采用七点积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结果由男性化条目总分除以14,女性化条目总分除以12,得分分别呈现,中性化条目不计分。结果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实测中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7。
(一)抽查样本性别角色总体分布
如表1所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双性化(44.7%),女性化(24.4%),男性化(17.8%),未分化(13.1%)。
表1 抽查样本性别角色总体分布
(二)男女生性别角色分布情况
表2调查数据表明,男女初中生性别角色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均为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为了进一步考察初中生不同生理性别角色分布情况有无差异,对此进行卡方检验。本研究中,初中女生双性化比例显著高于初中男生双性化比例( X2=7.85 ,P< 0.05 ),而初中女生未分化的比例显著低于初中男生所占比例(X2=5.35,P <0.05 )。初中男生女性化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初中女生女性化比例(X2=30.86,P< 0.01 ),而在男性化类型中,男女性的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
表2 男女性别角色分布情况
(三)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下初中生性别角色分布情况
由表3可见,城乡初中生性别角色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均为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由卡方检验进一步表明,乡村初中生男性化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男性化比例( X2=10.83,P<0.01),乡村初中生未分化的比例显著低于城市初中生所占比例(X2=7.43,P<0.01)。而在双性化、女性化类型所占比例中,城乡初中生所占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独生、非独生初中生性别角色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均为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由卡方检验进一步表明,非独生初中生男性化比例显著高于独生初中生男性化比例( X2=7.18,P<0.01),独生初中生未分化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独生初中生所占比例(X2=4.45,P<0.05)。而在未分化、女性化类型所占比例中,独生、非独生初中生所占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3 城乡不同家庭类型初中生性别角色的分布情况
(四)初中生性别角色的特征分析
1.传统性别角色固化不再明显,双性化人格趋势愈加显著
目前,性别典型化比例即男女生仅拥有与其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性别角色趋势不再明显。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男性化占初中男生被试的20.7%,女生女性化占初中女生被试的23.8%。而无论男女,双性化性别角色所占比例均为最高。与臧传鹏和刘电芝等人[7-8]的研究结果相比,初中生双性化的比例从33%提升到44.7%。可能是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和社会的发展,新时代对学生有不同的期望与要求。传统男女两性地位存在的三大主义男权主义、家族主义、伦理主义不复存在,所替代的是互相尊重的平权主义。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核心的旧社会女性价值取向朝着“推崇女性独立自强”转变,性别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可见,人们单一性别意识逐渐淡化,性别角色形象间差异日益缩小。性别教育不再固着于与生俱来的与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性别角色为标准,而是向理想的双性化模式靠近。
2.初中女生性别角色发展良好,男生向女性化趋势偏移
研究发现,双性化性别角色中,初中女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生(P<0.05),且未分化类型中,初中女生也显著低于初中男生(P<0.05)。这与龚茜[9]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由于初中女生更早熟懂事且性别角色认同略早于男生。此外,初中男生女性化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女生女性化的比例(P<0.01),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众多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从社会文化传媒来看,荧幕流行的大都是精致柔美的日韩偶像,这对于尚未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中生极具诱惑。他们争相模仿,使自己的形象贴近于极端女性化,在某种程度造成男生过度向女性化趋势倾斜。在调查中发现,初中学校教师性别比例失衡,性别结构中,女性占绝对优势。因男教师的极度缺乏,学生长期在女性氛围中成长,造成男生女性化现象更为严重。另一方面,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性别偏好,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会采用相应的态度,对学生有着性别相关的角色期望,比如有的教育者较为拘谨,鼓励男孩子要细声细气从而使其变得失去“野性”。久而久之,初中男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也会出现偏移,向女性化趋势倾斜,阻碍学生养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规范。
3.初中生总体未分化比例降低,城市初中生、独生初中生未分化现象较为严重
从前些年我国初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调查数据来看,初中生未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如熊倩等人[10]在研究中发现,初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中未分化类型所占比例最大。由于未分化类型中具备男女性别特质的缺点,容易出现情感失调等不良的心理因素。因此,未分化被认为是最差的性别角色类型[11]。近年来,初中生在多元文化冲击、大众媒体的正面传播以及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视等有利因素影响下,自我意识逐步得到增强,性别角色偏移情况得到缓解。在本研究中,初中生未分化比例仅占13.1%。但是,城市学生、独生子女学生未分化现象仍然不乐观。调查发现,城市初中生未分化的现象显著高于乡村初中生所占比例(P<0.01)。这可能与城市学生所处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氛围紧密相关。城市学生所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面临更多的挑战与诱惑。学校、家庭忙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疏于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念。同时,独生子女未分化现象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未分化(P<0.05)现象。这与贾凤芹、刘电芝[12]研究结果一致,相较于家庭结构复杂的学生,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一般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更容易出现依赖、脆弱、任性等性格特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导致了独生子女未分化现象较为严重。
三、初中生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
性别角色教育是初中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我国对于初中生性别角色的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教师、家长忽视学生的性别角色需要,按照固有的性别角色路径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正确的性别教育应从双性化视角出发,促进初中生人格的完善及全面健康发展。
(一)摒弃传统性别单性化教育,提倡双性化性别教育
传统的性别角色是置于两极相斥的。在单性化性别教育强调下,男性化和女性化互不相容。这种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男性必须像个男性,不能学习女性优点,否则会被认为是“娘炮”等负面印象;而女性必须像个女性,不能学习男性优点,否则会被认为是假小子。在当今社会,英姿飒爽的女性和温柔体贴的男性很受欢迎。
性别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来对受教育者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13]。在教育过程中,若教育者持有片面传统的教育观、固化性别的刻板印象,这不利于初中生性别角色的发展。依赖心强的“娇滴滴小姐”以及粗枝大叶的“莽夫”都可能会因不适应社会发展,在严酷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教育者应摒弃传统的单性化性别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性格刻板印象。而针对未分化的学生,及时开展干预教育是完全可行的[14]。因此性别角色是可以塑造的,性别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促进学生走向理想的双性化人格。
(二)正视性别角色差异,增强学生社会性别意识
两性在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方面的确存在差异。但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教育者过分强调性别角色的差异,以传统的两极化方式进行性别教育,阻碍了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教育者应在认识并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上,破除性格刻板印象对个体的限制,进行双性化性别教育,增强其社会性别意识,即从社会建构或社会性上区别个体性别,表现出与两性相适应的社会、行为、文化的意识。同时明确双性化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模糊性别界限,双性化不等同于中性化。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是趋向于性别平等的,在正视男女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认同自己的典型性别倾向,吸收异性的长处和优点。
青少年的心理具有较强的矛盾性和不平衡性,他们天真单纯,面对社会上大量的信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15]。在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科学化的性别角色导向,他们极易失去自我,甚至出现认知偏差。因此,在青少年性别观念形成的关键期,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监督等作用。在多媒体信息化社会,应重视媒体的舆论导向,提高民众对社会媒体的监督力度。学校是学生建立性别意识的重要场所,应从规章制度等方面增强中学生社会性别的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双性化性别角色。家庭是学生性别观念形成的主要阵地,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科学化的性别角色认同对于学生性别观念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社会、学校和家庭需在教育过程中淡化性别角色的差异,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性别角色发展空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
(三)开展两性化活动,建立和谐两性关系
性别教育是在初中生性别行为的呈现以及建立和谐两性关系的基础上,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两性化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他们认识并尊重异性,还能够发展自身特点和兴趣倾向。因此,学校应开设一系列丰富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抵制固化性别角色发展的社会文化、媒介等外界因素。参与活动比单一的口头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习得性别意识,对性别角色的差异理解将更加深刻。
此外,学生在经常接触的生活圈子里,容易对固有的性别角色定位习以为常。我们需要营造特殊的环境,培养学生以独立、冒险为核心的男性化特质,又要注重以温和、善良为核心的女性化特质的养成。例如,可引导女生参与搏斗类体育活动,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鼓励男生参与精细活动,锻炼其耐心细致的品质。教育者应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使学生不束缚于刻板的性别印象。同时,鼓励性别角色错位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观察异性的优秀特征并注意模仿与吸收,解除封闭、固有的观念,在以后的生活中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15]。营造性别角色充分发展的宽松环境,不仅有利于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