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0-02-27修丽伟
修丽伟
(山东省莱阳市中医医院,山东 莱阳 265200)
烧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严重时会完全损毁患者的容貌,造成多组织、多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受损。由于烧伤属于突发性事件,因此在护理时存在较大难度。针对烧伤,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指标包括患者自身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等。但是这些指标不仅仅与护理模式存在紧密联系,与医疗活动同样密不可分。因此将上述指标用作护理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出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用于评价、监测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具,具备三个核心特征,及重要性、敏感性和预后关联性[1]。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能够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提供重要支持,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为了探究该类指标对烧伤患者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次研究开展了对比分析实验。现将实验流程与结果进行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2019年两年时间内被送往我院接受救治的88例烧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0人,女性患者18人。年龄集中在21岁~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9±3.69)岁。根据烧伤程度来划分,二级烧伤患者53人,三级烧伤患者35人。根据烧伤原因来划分,汽油烧伤患者20人,灼热液体烧伤患者26人,电击伤患者20人,煤气火焰烧伤患者22人。根据文化水平来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20人,高中及中专学历3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2人。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划分,月薪超过三千元56人,月薪低于三千元32人。44人在2018年全年接受传统形式的护理干预;另外44人在2019年全年接受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护理干预。
1.2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设定与应用
首先组织我院烧伤整形科医生、护士进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相关的知识培训,了解护理敏感指标的概念,并初步掌握指标筛选、确定及应用办法。
然后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初步拟定。在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分级护理指导原则,采用循证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同质性分析,并依据现有的护理指标和Donabedian等人的理论模型,初步拟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紧接着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筛选。评分时使用Dephi等人的方法,构建由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分,对存在较大意见和分歧的指标与条目进行合理修改或者是删除,使用肯德尔协调系数计算各指标之间的协调度,确保该值的大小超过0.5;使用卡法检验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协调度计算,最终筛选出敏感指标。
其次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将已经筛选得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用于烧伤整形科的患者护理中。应用三个月后,收集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审核与重新修订,最中构建出第三指标体系。
最后,需要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用于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在正式应用前,需要对烧伤整形科的护理工作者进行培训,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并进行动态评估。其次还要对优先的改进项目进行确定,并要求各护理小组完成有针对性的调整。最后还需要使用PDCA法对关键问题进行持续性改进。例如分级护理的落实率较低,则应该以团体形式总结其中的不完善之处,包括不注重病人的隐私保护或者是晚间的基础护理不到位等,然后对不完善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包括护理人员责任感较差或对分级护理的内容不熟悉等,接着需要制定改进方案,例如加强分级护理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以及规范分级护理流程等。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一些重点的临床指标,具体来讲包含以下五点:(1)分级护理的落实率;(2)鉴别患者身份的准确率;(3)护士专科技能的合格率;(4)风险评估应对的合格率;(5)高危药品的使用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用于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具为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数,组间差异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组间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输出结果为P<0.05,代表组间差异十分显著。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分析
在前一阶段的44名患者中,男女人数之比为34:10,44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64±4.79)岁;二级烧伤患者25人,三级烧伤患者19人;汽油烧伤患者12人,灼热液体烧伤患者13人,电击伤患者9人,煤气火焰烧伤患者1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9人,高中及中专学历17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8人;月薪超过三千元27人,月薪低于三千元17人。在后一阶段的44名患者中,男女人数之比为36:8,44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94±3.95)岁;二级烧伤患者28人,三级烧伤患者16人;汽油烧伤患者8人,灼热液体烧伤患者13人,电击伤患者11人,煤气火焰烧伤患者1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11人,高中及中专学历1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4人;月薪超过三千元29人,月薪低于三千元15。经检验,上述资料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
2.2 护理质量重点指标对比分析
应用护理质量重点指标后,医护人员分级护理落实率为97.73%(43/44),远高于应用前的84.09%(37/44),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0.05);患者身份鉴别准确率为95.45%(42/44),远高于应用前的75.00%(33/44),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0.05);护士的专科技能合格率为95.45%(42/44),远高于应用前的77.27%(34/44),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0.05);风险评估应对的合格率为93.18%(41/44),远高于应用前的79.55%(35/44),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0.05);高危药物的使用合格率为95.45%(42/44),远高于应用前的77.27%(34/44),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0.05)。
3 讨 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这一概念来源于ANA。目前该指标已经被广泛用于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中,而且其效力已经被临床研究所证明。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承受烧伤所带来的躯体疼痛必不可少,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因治疗而产生的大量费用,以及未来生活可能发生的大剧变。因此,建立科学、灵敏和特异性高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于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对烧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护理评价以结果导向为主,不注重对结构和过程的质量评价,因此无法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评价护理质量的高低,同时也难以通过动态的视角挖掘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在烧伤整形科内,医护人员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对文书质量、病区管理质量以及服务规范等项目的了解与分析,由于评价指标种类繁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这就导致该科室内的护理工作难以得到准确评价。
本次研究挑选了88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全年对前44名烧伤患者进行了常规形式的护理干预,在2019年全年对后44名烧伤患者进行了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护理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后一阶段的患者在分级护理落实率、患者身份鉴别准确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风险评估应对合格率以及高危药物使用合格率这5个二级指标的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前一阶段的指标评分,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因此可以认为,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够为烧伤患者的护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还未实现更加精细的分解,因此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