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疗效分析
2020-02-27张世光陈芳珊陈秋蕾
张世光,陈芳珊,徐 娟,陈秋蕾
(镇江瑞康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9)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一种严重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手术则会轻则致盲重则会造成失去眼球的疾病。玻璃体切除术(PPV)是目前普遍针对此类疾病实施的主要治疗手段[1]。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86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等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两组进行同样的玻璃体切除术(PPV)基础上,对照组采用C3F8进行填充,观察组采用过滤空气进行填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数据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数据,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作为临床实验对象,无差别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3),观察组(n=43)。
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23例;年龄10~76岁,平均(40±3.4)岁;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22例;年龄6~81岁,平均(42.5±3.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术前眼科常规检查:裸眼视力,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晶体度数测量,OCT等。
(2)手术操作:予以患者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PPV)进行治疗,全面解除患者的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区周围的玻璃体牵拉情况。将视网膜复位之后,借助气液交换完全吸除患者的视网膜表面液体,进一步拔出穿刺套管,检查穿刺口处有无漏气发生,若患者的穿刺口处未见明显的漏气现象,需要借助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及时注气,保证眼压正常,术后指导患者俯卧位持续1-2周。
(3)分组操作:对照组采用C3F8作为填充气体,观察组则采用过滤空气作为填充气体。
(4)术后追踪: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数据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 进行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体温),以“”表示,x2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分别就并发性白内障、高眼压、视网膜脱离三种多发术后并发症进行数据记录和比较分析,对照组并发性白内障5例11.63%,观察组2例4.65%;对照组高眼压8例18.60%,观察组1例2.33%;对照组视网膜脱离3例6.98%,观察组1例2.33%。三组数据比较,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21%远高于观察组的9.30%,x2=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统计学有意义。
2.2 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情况
分别对两组患者就躯体功能、社交功能、心理健康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评分。对照组躯体功能术后对照组为62.75±6.34,观察组为74.27±8.23,t=7.27,P=0.00;社交功能方面,对照组术后为78.32±11.21。观察组术后为85.13±11.63,t=2.76,P=0.00;对照组在心理功能方面术后为64.27±10.81,观察组术后为66.58±11.21,术后t=2.35,P=0.02。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数据皆较为接近,术后采用过滤空气作为填充的观察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估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如今,随着临床医学现代显微镜技术的逐渐进步,PPV术可适用于治疗临床多种病症,该项手术方法主要是借助观察系统、照明系统以及手术系统直视患者的前房、玻璃体腔、视网膜前以及视网膜下等重要的眼内空间,进而良好的开展各项手术操作,彻底清除玻璃体腔内的病变玻璃体,促进透明屈光间质得到快速的恢复,进而帮助视网膜复位,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对患者的创伤小、痛苦小,且视力功能恢复良好,现已作为目前治疗眼部疾病的首先方法之一[2]。同时,玻璃体切除术(PPV)作为当今治疗眼科疾病最常使用的技术,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和挽救眼部视力。 眼内填充物的运用则可以使PPV应用范围更加广泛[3]。
上述研究中,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7.21%远高于观察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验证了玻璃体切除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具有显著优势。分析具体原因:如今临床治疗中,气体填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填充方式,因为气体压力、液体不兼容性导致其手术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气体在临床中的选择存在较大的争议。过滤空气在患者的眼内滞留周期相对短暂,且不需要进行体位维持,且材料自身无毒性,其经济成本较低,不需要取出。可对眼部疾病治愈效果进行良好的提升,可在通过填充玻璃腔进一步维持眼压,借助填充物产生一定的张力,顶压患者的视网膜,促进其视网膜复位。在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空气、硅油、六氟化硫以及C3F8均为常用的填充物,但是六氟化硫遇水会产生毒气体,导致眼压大幅度升高,造成患者的头痛。惰性气体若在患者的玻璃体腔内长期滞留,同样也会对患者的视网膜功能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4]。因此,临床建议空气填充物需进一步深化研究。且在王娟娟,尹晓艳,刘彦章等[5]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结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说明玻璃体切除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疗效突出。
综上所述研究数据,玻璃体切除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