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交通背景下交通安全执法效能的提升路径

2020-02-27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交通管理交通智慧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大数据被各行各业广泛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息化大规模普及与发展。智慧公安是公安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场深刻的警务革新,将极大地推动着警务资源整合、警务流程改造、警务模式创新、警务成本降低和警务效能实现。[1]作为警务窗口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这场警务革命潮流中迅速地规划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其整体建设情况基本上达到了效率高、能力强和速度快的管理水准,[2]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仍将在一定时期内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和亟待提升的交通服务水平”等严重交通问题和挑战。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有关“改革强警,科技兴警”讲话精神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交通强国” 战略思想,狠抓落实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在现有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技推动道路交通管理向智慧方向高速迈进,[3]并充分利用智慧交通转变警务模式,优化执法环境和手段,尽快实现大幅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效能,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一、智慧交通概述

“智慧交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由美国IBM 公司于2009 年首先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延伸而来,[4]追求的目标是建设和发展“低碳、高效、安全、可持续、以人文本”的交通。

(一)智慧交通概念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动控制、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有专家认为,要形成智慧型的交通系统,要很好地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出行,并指出六大核心要素必不可少:聪明的车、聪明的路、控制中心、能源匹配、治理体系和社会生态,[5]相比传统的交通四大要素的人、车、路和环境有了更科技化的提升。

(二)智慧交通产生的时代背景

1.当前国内城市的发展需求。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而且随着5G 网络的普及应用,某些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有关权威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及近90%以上的地级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方案,2019年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标准委重新修订并启用了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明确了智慧城市的发展与评价要求。[6]而作为智慧城市三大组成部分的智慧交通,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已经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公路交通管理信息化以及城市公交信息化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杭州市交警支队以“城市数据大脑”引领城市道路交通治理模式变革,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打造成“用数据研判、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治理”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新模式,加快推进了杭州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

2.国家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政府持续多年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交通行业的发展。2000 年,科技部会同国家计委、公安部、交通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相关部门,专门成立全国性协调指导小组,组织和指导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工作;2006 年,信息产业部出台的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将“智能交通系统”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2011年,为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交通运输部在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智能交通列为重要建设内容;2014 年,国家八部委起草《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把智能交通列为十大领域建设之一;2019 年,交通运输部推出《数字交通规划纲要》,计划至2035 年完善系列交通基础设施。政府以这种不断释放政策红利的重视方式,为智慧交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新兴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撑。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智慧交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如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现有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即在盘活现有数据基础上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高效、快速的评价与决策服务;物联网技术不仅对交通工具、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感知,而且对整个交通运行实况进行监控;基于云计算的海量存取方法则创新了各类交通数据的存储模式,其中“交通云”就破解了“信息孤岛”难题,构建了信息互通桥梁,确保数据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交通管理则可以实现信息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顺畅传输、交换,从而达到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布局及高效运行;人工智能能有效提前检测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动车驾驶全过程,根据监测内容,自动化实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指令,从而全面降低交通事故率;等等。这些无不为智慧交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4.为解决现有交通问题提供关键突破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人口大量聚集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市民出行的交通拥堵问题,出现了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以及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和因交通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无法得到有效遏制等问题,这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又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19 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00114起,造成52388 人死亡、275125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 亿元。[8]2015 年4 月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 发布了全球最拥堵100 个城市排名,中国成为最拥堵名单中的大户,10 个城市上榜前30 名单,另有11 个城市列100 名之前,其中北京位列第15 名。[9]五年已过去,城市交通问题依然得不到明显改善。根据相关数据,智慧交通可降低20%以上的交通事故率,每年可下降30%~70%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可使交通堵塞减少约60%,使短途运输效率提高近70%,使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2~3 倍。另外,发展“智慧交通”可提高机动车及道路的使用效率,助推节能减排。据分析,机动车在智慧交通体系内行驶,可以减少停车次数30%,可使行车时间减少13%~45%,能够提高机动车使用效率50%以上,从而大大减少了机动车的燃料消耗量和废气排放量。[10]我国发展智慧交通已经成为必然,并且十分紧迫。

二、交通安全执法现状

近年来,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大大提升了交通安全执法核心战斗力,但是一些影响信息化建设进程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存在。

(一)主要成就

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大力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挖掘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潜力,加大违纪违法处罚力度,对机动车驾驶人管理、城乡道路公路监控、互联网交通安全服务等方面,初步实现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交通管理深度融合,为道路交通安全执勤执法以及公众的出行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

1.精准掌控机动车驾驶人信息。各地以机动车驾驶人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为一线交警掌控机动车驾驶人信息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基于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快速增长的情况,实现对机动车驾驶人信息以及相关业务的规范、高效管理尤为重要,管理平台的建设确保了基础数据的准确鲜活。全国上下按照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法定流程,统一核心软件,统一推广应用,设计开发了业务深度融合、资源高度共享的综合应用平台,目前管理了我国3.9 亿的驾驶人和3.1 亿的机动车信息,汇聚了机动车管理的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包括剧毒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的处理,交通违法等等。也就是说,我国一线交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3.9 亿的驾驶人和3.1 亿辆机动车信息,每年还处理并上传了6 亿多的交通违法数据和数百万的交通事故信息,而且窗口业务全部实现一网办理。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执勤执法终端用户达55 万,其中交警用户28 万。每年大概办理9 亿多笔业务,每天上传公安部的业务数据有1000 多万条。

2.有效监控城乡道路公路。基于我国目前道路建设速度快,人流、车流大增长的特点,存在路面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增多,各地以城市道路和主干公路网交通指挥平台建设为目标,逐步解决了路面信息感知和信息采集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构建一个高效的统一指挥体系,来提升路面动态管控能力,实现路面执勤执法交警现场精准研判和实施。我国已投入使用的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实现了地市、省到公安部三级的联网架构。纵向把部、省、市三级连起来,横向是跨省、跨区的指挥中心连起来,目前已经有29 个省完成交通管理集成指挥平台建设,310 个城市开展应用,每天实现精准地拦截1.2 万次。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已经把路面上的一些执法装备、视频监控以及卡口定位系统等,全部连到指挥平台里,总共45 万套设备接入联网。

3.提供互联网交通安全服务。为了使广大群众共同享受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按照国务院提出的“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要求,在公安部交通局的组织领导下,交通管理科研部门设计开发了互联网交通安全服务平台以及手机12123 App,前者涵盖了手机约考、手机选号、网上交罚款、快速理赔等功能;12123App 已经成为“交通管理+互联网服务”的一个品牌,目前实际注册用户1.8 亿,App 下载量1.7 亿,日均访问量15000 万次,服务群众超过7 亿多次。驾驶人用手机App 约考驾校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的大概有4.2 亿次。用手机在家里选号的有500 多万人次。在网上交罚款处理的达9000 多万次,以及快速理赔流程等等。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的“放管服”以及正在开展的“减量控大”工作的部署,很多措施都要依托12123 系统实现了,极大地提高了一线民警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工作量。[11]

公安交通管理平台建设及其应用成效,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充分运用的结果,这些数据为我们路面管控、业务监管、信息安全、公众出行等公安交通执勤执法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成绩显著,但公安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部分民警观念转变慢,对信息化工作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工作是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在交通安全执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熟悉信息化工作人才少,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资源严重短缺,普遍存在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手段落后,实施现场处罚、调度指挥、应急联动等信息沟通与协调工作仍然主要依靠传统方式开展工作;三是信息资源共享困难,业务协同化程度低,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共享数据接口,信息化运行和管理机制仍处于各自为政、独立建设,信息孤岛状态,信息资源交换困难,不能满足业务协同的需要;四是交通执法装备技术含量不高,信息集成化能力偏低,不少信息依然靠人工采集、梳理、发布,影响工作效率。[12]41这些都有悖于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向智慧迈进的总趋势。

此外,从智慧交通的技术层面来看,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故障导致执法证据的采集不合法或停滞。目前,我国一、二线甚至大部分三线城市的重点路口、路段基本上实现了电警设备的全覆盖。随着大量交通系统服务器的使用和前端设备点位增加,不断扩大应用系统的规模,设备故障点也随之呈几何级数增长,管理人员忙于设备故障处理,无暇顾及故障期间所采集证据合法化的审核。

2.系统缺乏可靠性与稳定性。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复杂和整合程度不断提高,但其系统运行的健壮性却停止不前,经常发生难以预料的数据泄露或丢失等信息安全问题。以某地级市为例,原有的智能交通系统由近200 台服务器和2000 多台前端设备组成,包括信号控制、电子警察、卡口等子系统,产生的数据要上传省级交管平台,下传县(区) 级交管平台及各公安业务集成平台等系统。鉴于系统的流程复杂以及子系统众多、终端分散等一系列特点,管理部门为了保证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竭尽全力,但是问题还是经常出现。[13]

3.数据源的质量难以保证。高质量的数据源是智慧交通应用的保证,但是,目前的状况是设备长时间运行的性能无法得到保障,智能交通业务高水平的扩展应用因缺乏高质量数据而受到限制。现代化的交通诱导和交通信号控制需要实时准确的交通流量数据以供交通状态判断以及短时交通预测使用。而由于目前系统健壮性不足,难以自行判断数据质量,从而使得交通诱导和信号控制系统不能发挥预期效用,从而影响了整体智能交通系统的投资价值。

4.信息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实际执法证据或数据被篡改或伪造。由于智能交通兼具交通工具带来的移动特性和通信传输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两方面的特点,这集成了无线网和移动网两大类型网络的安全问题。当前针对智能交通的研究只是偏重于其功能的实现,忽略了其信息安全问题。实际上,无论是从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各个环节,智能交通都存在严重的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容忍性等安全问题,亟须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4]

三、交通安全执法效能提升的必要性

进入汽车时代以来,社会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衍生了不少矛盾,尤其是近年来,存在现有道路资源不足与快速增长的机动车、驾驶人之间的矛盾,道路交通安全与综合治理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道路交通服务体系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警力严重缺乏与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15]这些矛盾的解决或缓解,需要社会法治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力量来规范执法和提升警务,需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管理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一)科技进步的需要

从科技进步与法治建设的社会关系来看,法治建设与科技进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阶段,就我国而言,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每一项新科技的发展都为法治建设提出新的问题,同时又为法治建设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创新性技术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法治建设也在推进过程中不断回应因科技进步产生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从而不断调整新出现的各种利益关系,化解新出现的社会矛盾,进而利用新兴技术成果转化自身创新动力,达到新的进步与发展。法治建设积极顺应科技创新潮流和科技创新不断完善法治建设,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大特色,也充分体现科技进步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16]现代交通科技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智能交通还是当下建设和完善的智慧交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便利交通服务的同时,其运行中固化的海量数据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相关的执法事实依据,但离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便利需要和现实交通管理尤其是执法服务仍有不少差距,需要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实现更好的解决方案。

(二)执法规范的需要

交通法规的完善最终要落实到交通执法规范上来,无交通执法规范,交通法规规范只是一纸空文,这实际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题。经过这些年的执法规范化建设,目前,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然存在执法理念落后、执法制度不规范、执法内容混乱、执法程序疏漏、执法监督不力等问题。公安机关个别民警滥用执法权,其首要问题是执法理念的缺失,如不确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时必然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私心重杂念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如不确定具体的执法目标则难以强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自律意识,难以使其对法律产生畏惧,不能促使其执法守法,也很难使其按照法律的准则去执行法律。而交通警察执法行为中存在的法律规范不完善、执法内容交织不清、执法程序不到位、执法监督乏力等问题,导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难以推进依法行政,执法的法律规范不能具体到位,其结果必然是难以实现执法为民、改进执法效率的目标。[17]智慧交通的进一步推进和建设,可在技术层面逐步完善或解决执法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警务提升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化、个性化、舒适化交通出行需求与日俱增,并助推广大群众交通出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其评价标准变化明显,必然增加交通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同时,给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不适应,现有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即以交通视频监控、电子警察、交通卡口、信号控制、交通诱导、流量监测、事件监测、匝道控制等路面终端管理系统,在实战运用中存在系统重复建设、统筹规划少,缺乏精细化设计、资源整合少,部分前端应用还需进一步的技术和法律支撑等问题,致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能有效满足广大群众的交通出行和货物运输与服务的需要,且穷于应付于因管理对象的需求而进行智能化交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特别是管理对象要求加强智能化交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以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能力,满足人流、物流的新趋势、新特征和新变化。[12]39因此,警务效率的提升已经没有理由,现代交通发展更离不开交通执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交通安全执法效能提升的路径思考

科技进步赋予了交通指挥的大脑——智慧交通管理体系,实现了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使人、车由交通管理的客体变为交通管理的主体之一;人、车由被管理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人、车、路、交通管理的相互协同和形成闭环成为可能,或者说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采用智慧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将智能交通存在的交通安全执法问题得以解决,且在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运用智慧城市大数据完善智慧交通来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交通安全执法问题。相关专家认为,智慧交通雏形已经显现,智慧交通的实现需要四个关键技术层次的完善,即感知层、通讯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平台层技术和应用层技术的瓶颈目前已突破并被广泛应用,而感知层技术和通讯层技术亦不断进步,是下一步智慧交通真正实现的关键。[18]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倒逼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转变观念,加大业务培训

从民警个体来看,智慧新时代下,广大公安民警没有理由懈怠业务能力的提升,应尽快转变传统观念,必须认识和行动上到位,将智慧交通理念入心入脑,贯穿到自己的思维和实际行动之中,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来抓,当作自己生命运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如同使用传统手机过渡到智能手机一般,跟上了适应了观念也就转变好了。从公安机关各级部门层面来说,不仅要有组织有意识地帮助民警转变观念,引进专业人才,大力培养一批业务骨干,而且要有步骤有规模地开展各层次的业务培训,尤其要有计划性地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不分岗位不分职务不分年龄,人人参与,个个过关,将培训任务列入个人年终绩效考核,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让每位民警基本上能够结合本职工作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公安信息化建设,主动作为积极敢为,成为智慧交通的实际主导者。

(二)加强布控,不留监管死角

落实辖区内视频监控,实施路面智慧交通系统布控多警种联合执法,不留监管死角,尤其要加大对高速公路重点路段、桥梁、隧道和运输场站、航道、码头的运行状态的执法现场信息监测。首先是各布控点必须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保持各终端与上端连接形成信息源链的不留监管死角;其次是各布控点的视频监控通过设置预置位和轮巡频率、范围等方式保持实时有效监控,同时可开放平台端口,接入民用视频监控,进一步完善布控范围,确保不留监控范围死角;最后是各布控点的视频监控装置提供读数和信息链易取且有效的不留死角。

(三)加大投入,突破感知层技术

智慧交通要为广泛的交通感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必须跨越现有的传统的智能交通感知,其本身数据量就是很大,技术上就是一个难题,所以,加大技术资金投入是目前无法逾越的选择。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环境下的云计算、大数据为广泛的交通感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实时性、大数据、机器学习、流式实时技术等技术作为数据分析的技术基础,尤其是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传统的交通分析算法不仅更加直观、有效和多维化,能够满足交通数据分析特别是交通安全执法数据的实时性要求。

(四)有效融合,赋能通讯层技术

智慧交通要融入智慧城市系统才能提供高效协同管理的可能。目前一、二线城市建设的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信息共享的综合运输服务支撑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本身是通过紧密融入智慧城市系统,才能实现城市管理、应急指挥调度处理的高效协同,这是智慧交通之通讯层技术的重大突破。这种有效融合使得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同与无缝衔接,降低社会综合交通成本,提高综合交通系统效率和服务水平。毫无疑问,也为我们交通安全执法大大降低了成本。

总之,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和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我们只有提升交通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信息化转型升级之路,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新的智慧交通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智慧交通信息系统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安交通安全执法效能,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满足人们对于道路交通安全便捷、高质量出行的新期盼。

猜你喜欢

交通管理交通智慧
繁忙的交通
大数据下的智能化交通管理
小小交通劝导员
交通管理大数据 智能研判平台SEARI-TBDS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智能交通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有效途径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