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欠注机理研究

2020-02-27金绍臣胥中义张栋梁陈春坤路存存

石油化工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喉道水驱结垢

金绍臣,胥中义,张 维,张栋梁,陈春坤,路存存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属典型的多油层叠合发育油藏,主要发育长4+5、长6 层,近年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开发中欠注井增多,且多次治理无效矛盾日益突出。油藏累计欠注井83 口,目前欠注井50口,平均注水压力19.8 MPa,日欠注量770 m3,其中20口井多次治理无效。生产急需深入认识油藏储层的微观变化规律,研究注水井欠注机理,从而解决目前姬塬油田注水井欠注、注水压力高、欠注治理无效的问题,并为此类超低渗透油藏欠注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1 储层物性差吸水能力弱

1.1 储层物性特征

岩石类型以极细-细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成熟度非常低,分选性好,磨圆度为次棱角状。石英含量较多,导致酸化增注时,产生氟硅酸沉淀,造成储层二次污染[1]。储层整体孔隙发育差,石英次生加大常见(见图1)。长4+5 储层平均面孔率5.5 %,长6 储层平均面孔率6.9 %。长4+5、长6 储层的最大粒径0.23 μm。砂岩的储集和渗透能力主要依赖于基质孔隙与喉道,而不均匀的层理缝、层间缝及微裂缝对改善储层的孔隙和渗透率贡献相对有限[2],孔隙度10 %~14 %,渗透率1 mD~5 mD,整体物性较差。储层致密、渗流能力差,是造成该区注水过程中注水困难、注水井欠注的直接原因。

图1 储层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示意图

1.2 黏土矿物特征

X 衍射分析表明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其次为绿泥石和伊利石,少量的伊/蒙间层(见表1)。黏土矿物产状主要分为薄膜式、搭桥式和分散质点三种,高岭石分布在粒间,少量在颗粒表面,绿泥石多以薄膜状胶结形式出现,伊利石填充于粒间。

表1 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储层X 衍射黏土分析数据表

1.3 储层敏感性特征

研究区速敏程度为弱速敏;水敏程度为弱水敏;盐敏程度为弱盐敏;酸敏损害中等偏弱到中等偏强;应力损害中等偏弱(见表2)。当低盐度水进入地层后,储层内流体矿化度大幅降低将减弱砂粒颗粒与高岭石、绿泥石间的结构力,使胶结不好的黏土矿物颗粒分离运移,堵塞孔喉[3]。同时由于酸敏导致酸化效果不佳,有效期短,敏感性是注水井欠注的原因之一。

表2 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储层敏感性实验统计表

2 地层水配伍性差,储层易结垢

该区块注入水为洛河层水源,Na2SO4水型,水中富含SO42-等成垢离子,地层水为CaCl2水型,水中富含Ca2+、Ba2+、Sr2+等成垢离子。

通过不同配比下配伍性实验表明,各配比情况下都存在明显结垢现象,随着地层水水样比例的增大,结垢量增加。结垢类型以硫酸钡锶垢沉淀为主,不含碳酸盐成分,沉淀物易堵塞孔隙喉道(见表3)。

表3 注入水与采出地层水配伍性结果

3 矿物颗粒运移导致储层堵塞

通过室内水驱油实验,测定黏土矿物组分并通过CT 扫描图像对比分析。水驱实验后黏土矿物的绝对含量明显减少,表明有部分黏土矿物发生运移,随液体流出了岩心[4],黏土含量变化情况(见表4)。平均黏土矿物总量由实验前的6.08 %降至水驱实验后的4.49 %,下降幅度26.15 %,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43.95 %、31.96 %、21.19 %、30.61 %。

表4 水驱前后黏土矿物绝对含量数据表

CT 扫描结果显示水驱后喉道两侧岩石颗粒破裂,与原矿物脱离,注入前端喉道得到了扩大,注入后端受颗粒机械搬运聚集影响[5],喉道堵塞(见图2、图3)。因此在注水开发过程中,要控制注水速度,减小速敏影响。

4 结论与认识

(1)姬塬地区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是导致该区欠注井多,治理困难的直接原因。

(2)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造成储层结垢严重是导致欠注的原因之一。

(3)水驱实验后黏土矿物的绝对含量明显减少,表明有部分黏土矿物发生运移,同时CT 扫描结果显示岩心喉道变小,并有颗粒堆积造成一定程度的储层伤害。

图2 L62-9 岩心水驱油前后CT 扫描对比图片

图3 LC62-12 岩心水驱油前后CT 扫描对比图片

(4)注水开发过程中矿物颗粒机械搬运与聚积作用对储层的伤害不容小觑,需控制注水速度,减小速敏影响。

猜你喜欢

喉道水驱结垢
涡轮导向器喉道面积三坐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油田采出水结垢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物质守恒原理的油藏渗透率时变计算方法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
亚声速二喉道流场不对称现象研究
玻璃钢原油管线结垢特性实验分析
天东90井气田水管线结垢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