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

2020-02-26曲爽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聊斋志异

摘要:《聊斋志异》作为一部代表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最高水平的小说集,有近五百篇故事,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篇章都有涉及天道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作者思想受到佛教理论和儒家价值观念的影响,并对二者加以融合的创作特点以及这类作品的社會价值、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关键词:《聊斋志异》果报小说 佛教因果论 儒家封建伦理道德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看似是一部充满了荒诞性和娱乐性的神怪故事集,记叙了清代的一些奇闻怪谈,讲述了人鬼狐仙之间的爱恨纠缠,但正如郭沫若所评价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那样,《聊斋志异》实际上是一部通过记述怪异达到强烈的社会批判目的、同时抒发个人情感志向、寄托美好理想的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在这部小说集中,以因果报应为主题或涉及这一思想的小说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类作品,而它所代表的“人生业果,饮啄必报”(1)的思想也是作者反复申明的一种观点。基于《聊斋志异》的现实批判性和讽刺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类果报小说看作是一种封建迷信的宣扬或者是为了小说戏剧性而形成的一种情节发展倾向,而应从这种看似虚幻缥缈的信仰中探求它深层的社会价值和宗教影响,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深入体会它的思想性,同时观照它在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对于此类作品,学界已有一些讨论,尤其是针对这些果报小说中所体现的佛教思想有较多的阐释和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提炼和总结,归纳出了这类果报小说的本质特征,发掘了佛教思想背后所潜藏的儒家价值导向,从而对这种佛教思想与儒家传统的融合方式进行了重新定义。除此之外,对于这类小说在当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也已经有多篇论文有所提及。本文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当今社会,又加以延伸和发展,提出了《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在当下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这类作品在情节设置和社会影响方面的局限性也进行了剖析。

一、佛教为外壳,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为内核的本质

《聊斋志异》中的果报类小说,其渊源正是佛教中的因果报应理论。正如东晋慧远的著作《明报应经》《三报论》《神不灭论》中所阐明的那样,佛教果报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宣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2)。这正契合了蒲松龄笔下的“天道好还”③“信因果者,必不以我言为河汉也”④“‘欲知后日因,当前作者是,报更速于来生矣”(5)等观点,他所创作的果报小说的主题,也基本符合这一理论——与人为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品行端正的人往往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和网满的结局,此谓善报;而那些为非作歹、贪婪好色、残暴不仁的人最终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会祸及子孙后代,此谓恶报。至于果报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慧远的《三报论》中提道:“《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⑥这三种报应方式,在《聊斋志异》中也都有体现,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现报,如《瞳人语》《画皮》《曾友于》《禄数》等,都是自作白受,为善者成仙,作恶者惨死。生报也有不少故事涉及,如《蹇偿债》中,某人因欠债没有还上,死去之后投生成了债主的驴子,终于还清了债务,正所谓“昭昭之债,而冥冥之偿”(7),类似的篇目还有《江城》《四十千》等。后报则数量较少,如两篇《三生》,其一在卷一讲述了刘孝廉的五世,第一世为人时行为不端,于是第二世变为马来偿还罪责,偿还不尽却死了,第三世又变做犬继续偿还,做犬时因咬了主人而被提前打死,罪上加罪,第四世又变成了蛇,做蛇时老实本分,不残害生灵,死去后终于被阎王判为服满罪期,重新投生为人。其二在卷十,讲的是一名考官与一名考生的三世纠缠。

除了形式之外,造成果报的因也有多种。佛教中有“五戒”“十善”,因而有“十恶”与善相对应,分别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这些造成恶果的恶因在《聊斋志异》的果报小说中几乎都有所提及。虐杀其他人或动物遭到报应的,如《九山王》《遵化署狐》《放蝶》等;因偷盗而白食恶果的,如《鹰虎神》《骂鸭》《药僧》等;因好色或淫乱到而受到惩罚的,如《瞳人语》《犬奸》《画皮》《金生色》《韦公子》等;总是说一些子虚乌有的话败坏别人名声而得到报应的,如《霍生》《狐妾》等;辱骂、讥讽别人而受惩罚的,如《向杲》《仙人岛》等;因贪婪或吝啬而遭恶报的,如《种梨》《僧孽》《老饕》《柳氏子》《梦狼》等;因怨恨、仇视、损害他人而铸成恶果的,如《董生》《董公子》等;因不信因果,不信神力而遭到惩罚的,如《禄数》《齐天大圣》等。由此可见,佛教中的轮回果报理论对蒲松龄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成了他创作这类果报小说的主要参考,据统计,《聊斋志异》中“有明确出处的佛教用语约41条,出自23部佛教经典及两篇相关文章”⑧。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类作品虽然吸取了佛教的轮回果报理论,但是更大意义上,它们的主题实际上是作者自身价值观的体现。虽然表面看来,这些故事中都存在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或者可以称之为“上天”,在评判着万物所作所为的善恶,并给予或操纵别人给予与人物行为相符合的奖赏或惩罚。但是,事实上这些小说中的人物结局和情节走向都是由作者操纵的。与其说,它们体现的是“天道”,倒不如说,体现的是作者本人的价值观和主观意识。蒲松龄作为一个热衷于科举的读书人,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以他在自己的小说中所树立的这种价值观本质上是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规范的一种准则。上述涉及佛教“十恶”的作品,其实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中找到依据,可以说,是佛儒相融合的产物。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的果报小说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非常明显的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而佛教教义中并未提及的,尤其是作者对孝悌、仁义、女子忠贞、贤德等德行的大力渲染和倡导,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种价值取向。如孝行感天动地的《青娥》《钟生》等;对兄弟,仁义亲睦的《曾友于》《珊瑚》等;赞颂女子忠贞贤德的《苏仙》《白于玉》等,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最终都得到了善果;反之,那些不孝不悌、忘恩负义、强势善妒、不守妇道的人都遭到了恶报。所以,《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虽然以佛学为外壳,用佛教理论构成故事框架,引导故事走向,但是本质上还是一种对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宣讲和社会人伦的维护。

二、寻求光明,追求公正的创作动机

在当时那个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人民备受欺压、生活艰难困苦,却苦于没有缓解的办法和发泄的渠道。一辈子勤勤恳恳、老实善良,生活境遇却不尽如人意,甚至穷困潦倒的平民百姓比比皆是,反而是那些精于算计的蝇营狗苟之辈往往高官厚禄加身,到处搜刮民脂民膏,仗势欺人。这种极其不公正的现象引起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控诉,他迫切地想通过科举人仕,为政治清明、社会和谐尽一份力,但可惜空有才华,却屡试不第,无法入朝为官。所以,蒲松龄只能把这种忧愤寄托在他的小说中,借鬼神之手惩治那些作恶多端、仗势欺人、品行不端的人,奖励那些勤劳善良、品行端正、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拥有美好德行的人,以此求得到一种心理安慰和平衡,从现实的不公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果报小说中已多次阐明了他的这一态度。如《李伯言》中的“阴司之刑,惨于阳世;责亦苛于阳世”“第恨无火烧临民之堂廨耳”(9);《宫梦弼》中的“造物之不妄降福泽也如是”⑩;《姊妹易嫁》中的“彼苍天者久不可闻,何至毛公,其应如响”(11)等等,都体现了作者对于现世不公的控诉和对于因果报应的期待与渴望。然而,蒲松龄真的像他在书中所写的这样,对因果报应深信不疑吗?依笔者看来,这是值得怀疑的。若他能顺利入仕,有能力解决苍生疾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或许就不会创作如此之多的果报小说,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因果”,在虚妄的神鬼世界中尋求公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中极力传达这样一种思想的同时,其实也暴露了他骨子里对因果论的怀疑和不信任。他对于因果报应的反复强调既是为了让读者相信,让百姓相信,也是为了让自己相信。可以说,一定意义上,这种信念只是一种基于对黑暗现实的无能为力的逃避和自我麻醉.是蒲松龄的一种理想主义罢了。

三、震慑、约束、劝人悔过的社会意义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作者所刻画的这种善恶终有报的世界观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起到了警示作斥和劝诚意义。书中多次描写果报的灵验、阴曹地府的残酷和转世投生的真实,让人们对此心生敬畏,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始终抱有侥幸心理,正如作者所说:“鬼狱渺茫,恶人每以自解;而不知昭昭之祸,即冥冥之罚也。”(12)

至于那些已有过失的人,作者也想通过这些故事来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赎罪的机会,只要诚心诚意地改过自新,他们也可以获得宽恕。但如果冥顽不化不知悔改,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最痛苦的结局。如卷一的《瞳人语》中,方栋因对一路过的女子眼神猥亵、行为轻佻而遭到报应,两只眼睛上长了厚厚的眼翳,以至于失明。他听说《光明经》可以开解,于是开始天天诵经,一年后瞳孔中出现两个小人,左眼的小人开凿了一条通道,方栋终于得以重见天日,从此行为更加检点。方栋“眯目失明”为“鬼神之惨报矣”(13),但他改过自新,诵《光明经》以减轻罪过,虽然不能完全抹去眼翳,但也得以复明,所以“鬼神虽恶,亦何尝不许人自新矣”(14)。又如《僧孽》中,张某突然暴病身亡后,在地狱中见到一个僧人正在受刑,走近一看,正是他哥哥,鬼差说这是他骗人募捐却将善款用于自己嫖赌的惩罚。他醒来后去寺庙找到哥哥,发现眼前所见与地狱中的情景相似,于是连忙劝阻其恶行。从此这个催人痛改前非,每天虔诚地吃斋念佛,终于免于受苦。由此可见,在作者的刻画中,上天是无所不知且赏罚分明的,不论你身在何处,都逃脱不了应受的惩罚,但只要诚心赎罪,也能拥有全新的人生。

类似的作品还有《鲁公女》《伍秋月》《吕无病》等,都是讲述犯下过罪孽的人通过信奉佛教,诵经积德,最终得到宽恕的故事。由此可见,作者将信佛作为一种解脱自身、净化心灵、洗刷罪孽的手段,通过信佛,行为有污点的人可以改过自新,重新得到人们的尊重。而这种手段,实质上还是为了维护儒家伦理道德,使人们行为端正,合乎礼法,这也是作者将儒家伦理道德同佛教思想理论在现实中相结合的一个突出体现。

四、作品局限性与现实意义

虽然《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作恶之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劝诫作用,但是它的消极影响也是很明显的。过于相信和依赖因果报应,寄希望于鬼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有些篇章中所提及的今生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是由于前世积德行善,今生的困窘潦倒则是在赎前世罪孽的说法,流露出听天南命、抗争无用的颓废态度。如《吕无病》中的“至锦屏之人,其夙根原厚,故豁然一悟,力证菩提”(15);《毛狐》中的“然其言福泽,良可深信”“非祖宗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博高官;非本身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得佳人”(16),等等。这种说法否定了通过个人努力去谋取地位和成功的可能性,为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设定了一个界限,而这个界限是南所谓的前世的“因果”造成的,着实有些荒谬。这种消极的思想可能与蒲松龄空有一身才华却屡屡不能考中进士的人生经历有关,但其中确实体现了一种愚昧心理,是应该摒弃的。

同时,这些果报小说中的善恶太过分明,报应太过于灵验,带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刻意设计的极端化情节和人物之问的对比反而失去了说服力,不免让人对因果报应存在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如《曾友于》中,曾家六子,除了曾友于外,其他五人都品行有瑕疵,钩心斗角,终酿成恶果,最后死得死,逃得逃,只有友于提前分家到了别处,不与兄弟争斗,最终得到了善报,一家人都知书达理、和乐融融。故事中六兄弟善与恶的对比过于强烈,结局也过于惨烈,让人有些不能信服。还有《苏仙》一文,苏氏在河边洗衣时对一缕绿苔心动,回家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她将孩子生下来后,发誓此生不嫁,要对其忠贞,结果死后成仙。过于荒诞、完全不符合情理的情节和牵强的故事走向都让人有些难以接受。应该说,这体现了《聊斋志异》部分果报小说在内容设置上的一些小瑕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蒲松龄希望通过这类小说达到社会教化的强烈愿望所导致的文学创作的功利性太强。但瑕不掩瑜,总体来看.这类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还是达到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一个较高水平。

放眼当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17)的说法其实在我们日常牛活中也很常见,就像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中的果报故事一样,现在大多数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怀着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信与不信,却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必须看到,即使是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盛行的当下,这类果报小说仍然对世人有震慑和劝诫的作用。它劝人向善,引导人们改过白新的意图和作品中重复强调的孝悌、仁义、忠信、宽容、善良等主题不仅仅是对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维护,事实上,几千年来这些一直都是中国社会所推崇和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只要加以正确的认识、理解和利用,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焕发光彩。

五、结语

通过阅读和分析《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对于这类小说的实质、作者的创作动机、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看到了作品的部分局限性。虽然是蒲松龄的孤愤之作,但是可以从中看出他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对社会状况的思考和对善恶终有报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应该说,在当时社会,它的积极影响还是大于消极影响的,对民众的心理起到了一定的安慰作用。其中融合了佛教思想与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小说形式与内容也是宗教的一种新的发展,对于后人的研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①③④⑤⑦⑨⑩(11)(12)(13)(14)(15)(16)蒲松龄:《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89页,第133页,第456页,第723页,第581页,第318页,第408页,第544页,第72页,第12页,第12页,第1158页,第456页。

②(17)胡遂:《佛教果报理论与(聊斋志异)伦理思想》,《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39-43页。

⑥石峻,楼宇烈,方立天:《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7页。

⑧朱祺,王恒展:《(聊斋志异)与佛教文化研究述评》,《蒲松龄研究》 2005年第1期,第12-23页。

參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的凶果报应论[J]中国文化,1992(2)

[2]冀运鲁.论《聊斋志异》的凶果观念二重性及其对叙事模式的影响[J].齐鲁学刊,2012(3).

[3]王能宪.婆心救世曲笔为文——《聊斋志异》凶果报应问题辨正[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1).

作者:曲爽,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小翠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
《聊斋志异》中《瞳人语》篇的方术文化背景刍议
《聊斋志异》借鉴《左传》三题
《聊斋志异》选读
《聊斋志异》中的鬼魂民俗探析
成语连线
由对立走向友善
半部《聊斋志异》手稿去哪儿了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