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photoshop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2-26王志平唐存东王晓云

江科学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学习者教学模式

王志平 唐存东 王晓云

(1.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2.唐河县城关中学,河南 南阳 473000)

随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和智慧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逐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1]。混合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势,极大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宋世俊在总结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的基础上[2],对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李逢庆归纳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总结了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法,提出了混合式教学设计的评价办法[3];本文尝试从教学模式改革、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学评价改革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以期提升photoshop课程教学质量。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Photoshop”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设计、制作与操作技能,掌握设计的流程与步骤,形成设计思维,使学生初步具备设计素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部就班进行,该教学模式优点是符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但存在以下四点不足:首先是教学模式单调,Photoshop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者经历认识、强化、凝练与升华阶段,混合式教学的线上回放功能满足了学习者的再认知需要,为传统的教学提供了优势互补作用,因此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推动教学模式混合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其次是无法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按照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发挥受到限制,不利于学习者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发挥;其三是互动效果有限,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课时的紧凑性和课程的广泛性,使得互动环节受到局限,教学将会演变成填鸭式教学;其四是教学评价模式单一,传统教学中,该门课程的考核一般是通过最后的作品来评定成绩,由于设计性课程的特殊性,其成果不仅受设计者的基础知识影响外,其设计思路和灵感也占据一定影响。基于此,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不能完全如实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针对Photoshop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四个问题,本文尝试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试图探索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

二、教学模式混合改革

数字媒体专业photoshop课程旨在让学习者掌握计算机图形设计基础知识,初步培养设计能力,建立起设计思维,培养构图意识,授课对象为数媒专业一年级学生。一年级课程以公共课为主、专业为辅,专业投入、生源素质和学习者个人兴趣差异导致学习者图形基础知识参差不齐。Photoshop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体现其课程性质上的必修性,“基础”意味着对学习者要求更高,意味着必过、必胜、必精,直至成为学习者得心应手的常规工具。根据Photoshop课程任务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结果,尝试进行教学模式混合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科学分组改革是教学模式混合的前奏。Photoshop 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涉及计算机绘图知识、艺术学知识、个人设计素养等方面,结合Photoshop自身特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组合知识、设计知识三个模块。基础知识包括常用工具使用、图层、图像知识;组合知识主要是色彩调整、通道处理、图像编辑;设计是Photoshop 的高阶层次,依托扎实基础,熟练组合能力,融合设计思维,进行构思与设计,实现图像的极致化效果,完成“由分到合”的完美蜕变。

教学模式混合改革是Photoshop 课程改革的核心,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混合、线上线下混合式重点。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种双边活动[4]。学习者的“学”是伴随着教师的“教”相伴而存,相拥而生,教师通过“教”达到育人之目标,学习者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促使个体发生变化,达到预期学习目标。Photoshop基础知识是进行图形设计的必备知识,众多的命令和组件犹如汽车的动力和底盘支撑设计过程,牢固的基础知识使设计者有手可抓,有米可下。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独占的教学环境为讲授photoshop 基础知识提供了良性土壤,为教师讲授基础知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学习者指明方向,促进学习者学习。photoshop 组合知识主要开发学习者的应用能力,提高学习者的应用效果。Photoshop应用阶段,课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组件组合性逐步加深,在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传播与引导,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该阶段采用线上教学形式,学习者通过反复线上学习、线下揣摩练习,知识不断建构,能力稳步提升;同时利用网络教学的互动优势,解决问题、发掘特长、提高学习效率。

Photoshop 设计知识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设计能力,提高其设计水平,培养设计思维。此阶段主要应用前备知识进行图像设计与制作,临摹、揣摩、形成灵感并设计出作品,须综合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式在回放和展示效果方面显得苍白与无力,混合式教学取长补短为提高教学效果另辟蹊径[5]。教师通过课堂将学习者带入设计的世界,学习者身临其境的感受迸发出设计的光芒,线上大量的作品供学习者临摹、体会,为知识建构另辟空间,发挥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提升教学效果,为同类课程改革提供范式,弥补其短板。按知识模块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将教师的教学行为扩展到课堂内外,发挥了学习者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学习方式与学习理念改变也是教学模式改革初衷之一。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均是重要的学习理论,依据知识类型与情境不同,应用理论不同,二者科学结合方能发挥佳绩。自古至今,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至今尚在争论[6],但如何实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photoshop课程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转变却是现实教学过程中不争事实与不二选择。Photoshop基础知识传授阶段受行为主义影响;应用能力提升阶段受认知主义影响;能力强化与重塑阶段,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交织影响,并在信息技术融合下[7],以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升为目的。目前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专业能力培养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职责,培养不仅具有娴熟的专业能力,而且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成为大学新的使命。因此,Photoshop 教学过程中,贯穿并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实现学习者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是专业教学的需求,更是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习理念属意识形态领域范畴,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并为学习者后续学习提供信仰与支撑。混合式教学环境下photoshop教学改革,是按照photoshop课程特点,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与需求,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过程,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更深层次上,学习者的学习其实经历了由表层的认知学习,到深层次的深度学习,学习者实现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知识的重构,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8]、终生学习的理念。Photoshop学习过程是从认识、积累到创作的过程,期间是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与升华,学习者依托混合式学习环境实现问题的突破与能力的提升。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过程为学习者进行学习和生存提供了范式,促使学习者掌握问题导向的解决问题方式,培养其终生学习的理念,同时又为学习者进行终生学习提供一个途径。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photoshop教学改革与实践实现了教学模式改革,扭转了学习者学习方式,确立了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者是被动接受学习;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不仅是创新性学习方式,更是对深度学习方式的切实诉求[9],没有深度学习就很难再谈实质性的创新。所谓深度学习是对学习状态的质性描述,强调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利用,追求有效的学习迁移和真实问题的解决。深度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混合式教学环境摆脱了时间、空间、形式的束缚,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者学习提供了多种介质,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中对概念的理解、知识架构的掌握与运用,其认知是多重的、全方面的,学习者在自己知觉世界中建立抽象的、有意义的学科体系架构。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促使学习者在问题化学习方式、泛在学习方式、主题性教学方式、拓展性教学方式以及仿真教学方式等抉择上享有主动权。

学习者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通过对Photoshop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的发现、反思与解决的过程,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以教为主、以学为主、教学结合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有效实施,将学习者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引导到主动式的问题导向学习方式,由精英教育的阶段化学习理念引导到大众化教育的终身学习理念,实现了混合式教学在Photoshop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三、评价方式过程化改革

在photoshop 教学中,传统考核办法是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作为综合成绩,平时成绩由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三部分构成,期末成绩一般为笔试成绩或机试成绩[10]。其评价重在结果,轻学习过程,并不能完全如实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为对photoshop教学效果和学习者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须对photoshop 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促进其评价合理性与科学性。

1971年布卢姆将“形成性评价”定义为在课程建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为了改进这些过程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对于“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个概念,现有文献已有详细解读,本文不做赘述,本文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近似视为等同。形成性评价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与教学密不可分;对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进行评价与诊断;其诊断结果帮助学习者改变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帮助教师调整与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实现了终结性评价无法实现的功能;但形成性评价展现的美好愿景与其繁重的劳动存在利益分歧,混合式教学的线上环境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起到支点作用。

混合式教学环境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信息化记录方式和统计方法实现形成性评价结果构建,同时形成性评价也满足了photoshop 课程对于评价方式要求,及时的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特长,掌握学习者的能力结构,科学诊断Photoshop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习者可以依据反馈信息,了解本人自身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者有机结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终结性评价方式的不足,实现了由终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的过度,实现由评价结果到评价过程的转变,实现学习者由分数到能力的转变,挖掘学习者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据此进行教学设计优化与调整,为学习者推送更好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案,真正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双赢。

混合式教学是随着信息教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概念,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再现问题,突破传统教学互动局限,促成了photoshop 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结合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的精细甄选与合理运用。改革不仅实现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混合”,而且在“混合”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者对问题的解决使得学习者对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选择,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新的理解,领悟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下photoshop 教学改革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和范式作用,未来研究仍将继续,并期待用更多的实证研究证明模的可行性与可复制性。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学习者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清律的基础知识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掌握基础知识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