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期管理在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0-02-26廖满金
廖满金
(东莞市石碣医院 广东 东莞 523290)
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经济损失、节省医药资源,保证治疗效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药品种类复杂、数量较多,管理工作难度大且容易产生偏差。药品管理关系着用药安全、治疗效果。为此,我院于2018 年8-12提出有效期管理方法,通过对不同环节监督管理保证用药安全、药效发挥,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 年8-12 的备用药品为研究目标共2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40 例。效期管理前后我院临床科室备用药品未发生更换、减少,且没有更换管理人员。两组药品在管理人员、药物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法。
研究组在常规方法下进行效期管理,具体方法为:第一,药品配备管理。药品配备过程中进行药品备案,严格规定药品使用时间。突发性疾病、急诊抢救类药品应由主治医师填写临时用药申请表,经过科室主任确认后采购,限购控制在一个疗程。特购、特需类药品要求由科室申请,根据药品使用量减少,直到药品全部使用完。此外,临床药师要掌握科室临时购药进度。如果有用药需求与上级医师汇报后先使用现有药物,再确定是否仍然需要购买。第二,药品储存。药品在有效期内与适宜的储存环境是保证药效的重要方法。一旦药品过期,药效将会降低且影响用药安全性,资源浪费。所以,管理人员需提高对药品的有效期监管,确保药品合理利用。通常临床科室治疗室为主要储存环境,室温保持30℃以下,湿度在60%左右;空调、冷藏柜等设施完善,防止阳光照射、防潮。第三,定期整理。管理人员定时清理药品抽屉,根据药品储存位置摆放,安排专人检查药品有效期。如果药品失效及时登记,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如果药品接近有效期可标注,遵循近期先出的理念。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种管理效果,分为药品检查失误率、药物失效、报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失误率为3.57%,药物失效率42.85%,报损率21.43%;对照组失误率为17.86%,药物失效率64.29%,报损率42.14%。研究组失误率、药物失效率、报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表 两组管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医院药品种类繁多、数量多,不同药品有效期与使用方法不同,传统的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管理要求,人工偏差大、药物失效率高,管理效果不理想,最为重要的是容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临床诊疗药品使用要严格根据说明书管理,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未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管理人员忽略有效期内有效期较短药物管理,导致药品失效、资源浪费,给医院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为提高药品管理效果,管理提出了有效期管理方法,效果显著[1]。根据药品储存位置摆放,安排专人检查药品有效期。如果药品失效及时登记,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如果药品接近有效期可标注,遵循近期先出的理念。
本研究中,研究组管理方法检查失误率为3.57%,药物失效率42.85%,报损率21.43%;对照组方法检查失误率为17.86%,药物失效率64.29%,报损率42.14%。研究组管理方法药品检查失误率、药物失效、报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是因为:效期管理方法通过药品配备管理、药品储存、定期整理等多种管理形式[2]。从源头加强管理,融入医院药品采购、储存、使用不同过程,各过程药品的效期管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失效药品产生。同时,调动各科室工作人员参与主动性,增强有效期检查认知。此外,将药品管理效果与个人绩效连接,通过奖惩制度提升临床科室对备用药品的重视,提倡定期整理药品,有效降低药品失效率、失误率、报损率,确保药品使用安全、合理,节约医院经济投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3]。
综上,效期管理应用在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中效果显著,保证药品药效不变,提高用药效果并保证安全用药,减少不必要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