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中华函授学校办学时间的史实考证(上)

2020-02-25丁伟姚树密郭平

西部学刊 2020年23期

丁伟 姚树密 郭平

摘要:学界对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中华函授学校的办学情况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程度,然而已有研究成果对其办学时间所持有的观点却不尽相同。在发掘、整理、解读《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黄炎培日记》、函授辅导刊物《自学指导》《语文学习讲座》、中华函授学校发布的《通知》等多份原始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上述观点皆不准确。我们考证的结果是:中华函授学校创办于1962年7月14日前后,8月其开设的“高中语文科”函授班开学,9月其开设的“语文学习讲座”函授班开学。受“文革”的影响,1966年6月6日中华函授学校停止举办“语文学习讲座”,至7月22日全面停止办学。

关键词: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函授学校;创办时间;停办时间;史实考证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3-0077-05

一、引言

中华职业教育社(以下简称“职教社”)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研究、推行职业教育的团体组织,它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成立[1]。在成立初期,就明确了其宗旨:“中华职业教育社于民国六年五月由南北教育家共同发起,其目的:(1)推广及改良职业教育;(2)改良普通教育、俾速于生活之准备;(3)辅导职业之改进而以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最终目标”[2]。至1937年2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成立20周年之际,对其活动宗旨重新进行了阐释,“自民国六年成立以来,于今二十周年,揭櫫三大目的:一曰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二曰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三曰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职教社采取、实施了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多元化的举措,“除从事调查、讲演、研究、出版、通讯等工作外”[3],还不遗余力,投入大量人力、精力、财力直接参与办学实践活动。从1917年5月至1949年5月期间,仅仅根据《申报》刊登的相关招生广告、新闻报道和职教社通讯的记载,职教社独自办理、合办、代办、协办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就已经多达一百多所①。其中,办学持续时间较长、办学效果较为显著、办学影响力较大且独自开办的职业教育机构主要有:中华职业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职业专修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职业专修夜校[2],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第一职业补习学校、第二职业补习学校、第三职业补习学校、第四职业补习学校、第五职业补习学校、第六职业补习学校、第七职业补习学校[4],中华工商专科学校[5],等等。此外职教社开办了一些函授教育机构,主要有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函授班[6],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第二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函授部[7],等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办学实践活动,职教社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为近代中国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高级技能型、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还大力推广和传播中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制度、方法体系,为推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变革、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战乱之影响,职教社总社于1938年10月由上海搬迁至桂林[8],1939年8月迁往重庆[9]。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于1945年11月迁回上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1950年其总社由上海迁至北京。作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职业教育团体,职教社主动向政府申请把所办事业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在可能而又更合于人民利益的前提下,彻底实行‘化私为公、公私合一,使本社的一切工作,成为国家教育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着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为着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建设的高潮,政府现正注意技术教育的推广和业余教育的倡导。”“我们要把多年来办理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的经验,研究改进,协助政府完成当前这十分迫切的培育技术人才和提高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的任务。”[11]

“为了适应今天国家生产建设的需要,本社的主要业务,应该是继续从事技术教育,业余教育,特别是……,及函授教育。”“具体言之,本社在現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四项,其中之一就是“(甲)实验,推广函授教育”[12]。新中国成立后,职教社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依据广大民众的实际需求,从1951年至1966年,主要进行实验和推广函授教育,先后举办师范函授教育和语文函授教育。1951年5月开始试办的北京函授师范学校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所函授师范学校。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适应广大群众业余学习的迫切需要,创办了中华函授学校(以下简称“中华函校”),设置具有高中学历层次的语文专业,聘请叶圣陶、赵朴初、王力、吕叔湘、朱德熙、周振甫等数十位著名语言学家、作家、教育家担任授课教师;函授学员来自于各行各业,有机关、工矿企业、部队干部,教师,工人,农民,文艺工作者及城市社会青年,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70多个单位,参加学习的人数多达3万余人[13]77[14]131。中华函校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宝贵的、本土成长起来、具有中等学历的中文专业人才,有效地缓解了有限的学校中文教育资源与社会各界对中文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函校办学特色十分突出,采取函授与面授结合而以函授为主、自学与辅导结合而以自学为主、分散学习与小组集中学习而以分散学习为主等多元化的函授教学模式。在整个函授教学环节中,把举办讲座、播放录音、通讯教学等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起来[14]131[15],使有限的函授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使语文函授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有专家、学者认为,职教社开办的中华函校是“我国语文教学史上的创举”[16],职教社创办的北京函授师范学校和中华函校是新中国的“函授教育的开路先锋”[17]。

很显然,中华函校在新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较高的个案研究价值。到目前为止,在我们所能够查阅的文献资料范围之内,至少有一百多部著作在阐述职教社历史沿革的时候,都重点介绍了中华函校的办学历程,但是上述著作对中华函校创办、停办时间所持有的观点却说法不一,让人颇感困惑。上述观点与我们近期发掘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对中华函校办学时间的记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探究、澄清每一个重要教育事件的客观历史真相,避免以讹传讹,这是每一位教育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撰文对中华函校创办、停办时间进行考察、论证,以求教于方家。

二、学术界对中华函校创办、停办时间所持有的观点综述

(一)职教社对中华函校创办、停办时间所持有的观点

职教社对中华函校创办、停办时间所持有的观点亦不尽相同,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1.根据职教社于1980年1月编辑、出版的《社史资料选辑·第1辑》所载《我所知道的中华函授学校》一文的记载[14]134,中华函校创办于1962年9月,停办于1966年6月。这篇文章属于回忆录性质类的文献史料,它的作者是长期供职于中华职业社并担任中华函校教务处主任的吕景星先生。这篇文章对了解和探讨中华函校的办学历程、办学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在构建一个微观教育历史图景的时候,由于回忆录性质类的文献史料往往缺乏精确性、原始性和完整性,通常还一定要借助其他类型的史料进行佐证和支撑,只有如此才能更加接近客观历史真相。

为了庆祝职教社创办80周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1997年4月出版了由职教社编纂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这部书籍对中华函校的创办时间亦表达了与上述相同的观点,“1962年9月,职教社创办中华函授学校”。但是,这部著作并没有提及其停止办学的时间[18]。

2.职教社在其成立80周年之际,特意在1997年5月20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目为《与时俱进八十年》纪念专文。这篇文章回顾了职教社的发展历程,专门概括性地介绍了中华函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点及办学效果。该文认为中华函校创办于1962年8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19]。

在100周年诞辰之际,职教社编著了一部图文并茂的纪念画册——《传百年薪火、普世纪华章——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年(1917-2017)》,这部纪念画册对中华函校的办学时间的介绍与上述观点基本相同[13]79,82。

2017年5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开发行了一部由上海职教社第三届社务委员会主任周汉民先生主编的《世纪弦歌——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100周年纪念文集》。在这部纪念文集中,一篇由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职教社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张榕明先生所撰写的文章回顾了职教社的百年发展历程,亦表达了与以上基本相同的观点,认为中华函校创办于1962年8月,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20]。

3.为了纪念职教社成立80周年,其主办的《教育与职业》从1997年1月至12月,以连载的形式刊发了题目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的一系列纪念专文。发表在1997年12月出版的《教育与职业》上的这篇纪念专文如此写道,“1962年5月,教育部宣布:中等函授师范教育的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北京函授师范学校结束。职教社在上下求‘业的日子里,在党的两条腿走路方针指引下,创办了中华函授学校”[21]。正当函授工作蓬勃发展的时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华函授学校停止办学[21]。

此后,为了隆重庆祝其百年华诞,职教社于2017年4月编撰《中华职业教育社大事记(1917-2016)》。有关对中华函校创办时间、创办背景的阐述,这本书籍基本上沿用了上述说法,“1962年5月,教育部宣布:中等函授师范教育的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北京函授师范学校结束。职教社在党的两条腿走路方针指引下,创办中华函授学校”[22]47。但是,对于其停办时间所持有的观点,却与前述的第一种观点相同,1966年6月该校停止办学[22]49。

由此可见,职教社对中华函校创办时间、停办时间的说法前后不一,难成定论。

(二)除了职教社之外,学术界主要存在以下若干种观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职教社创办(或成立)中华函校,其具体年月份不详。中华函校的学员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在“文革”期间停办[23-37]。

2.職教社在1962年创办中华函校。该校举办语文学习讲座,学员约有3万余人,学员遍及全国各地,在“文革”期间停办[38-59]。

3.职教社在1962年创办中华函校。该校开设高中语文科和语文学习讲座。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校停办[60-65][66]351[67]。

4.职教社在1962年创办中华函校。该校设有高中语文函授科,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文化的要求,学员3万余人,遍及28个省、市、自治区,其停办时间不详[68-74]。

5.职教社在1962年7月创办中华函校,帮助初中毕业程度的社会青年学习文化。该校首先开设高中语文科,采取函授与面授结合而以函授为主,自学与辅导结合而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至1966年6月因“文革”而被迫停办。办学期间,共培养学员3万余名,学员遍及全国[75]。

6.职教社在1962年8月创办中华函校,并在北京市教育局立案。该校的主要任务是:向具有初中毕业程度的青年人普及高中文化知识。同年9月,该校举办“语文学习讲座”,辅导在职干部系统学习语文。其停办时间不详[76]239,243。

7.职教社在1962年8月创办中华函校。该校开设高中语文和语文补习讲座,帮助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提高语文水平,在1966年8月停办。语文补习讲座共计讲课100次,参加面授和函授的学员3万余人,编辑印发《语文学习讲座》38辑[77-78]。

8.1962年9月职教社在北京创办中华函校,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初中毕业程度的成人进修高中语文等文化知识,设有高中语文科和语文学习讲座,参加学习人数达3万余人,学员遍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66年该校停办[79]。

9.1962年9月职教社在北京创办中华函校,其宗旨是适应广大群众业余学习需要,提高他们语文读写能力。开设高中语文科及语文学习讲座,请专家学者讲课,采用讲授、播放录音、通讯教学三结合以通讯教学为中心环节的综合教学形式。参加学习人数达3万余人,学员遍及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革”期间,该校停办[80]。

10.1951年以后職教社创办中华函校,其停办时间不详[81]。

11.新中国成立之后职教社创办中华函校,学员人数多达3万余人,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总结出“讲课——录音和印发讲义——通讯教学”三结合的比较适合业余学习的形式,为新中国函授教育做出了贡献。其停止办学的时间不详[82]。

12.职教社在1962年创办中华函校。参加函授学习的学员约有3万余人,遍及28个省、市、自治区。中华函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函授教育工作贡献了力量,在1967年停止办学活动[83-85]。

13.为响应政府当时发出的开展业余教育和民办学校的号召,职教社于1962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华函校。该校在开设高中语文科的同时,又办起了语文学习讲座。1966年6月,中华函校在“文革”期间被迫停办[86]。

14.职教社在1962年后创办中华函校,1966年后该校停止办学活动[87]。

15.职教社在1962年创办中华函校,1966年该校停止办学活动[88]。

16.职教社在1963年创办中华函校,其办时间不详[89]。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中华函校创办、停办时间所持有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观点没有说明具体时间,未能精确到具体年月;另外一些观点虽然给出具体时间,但是有关具体时间的说法彼此之间存在着分歧。概括而言,有关中华函校创办时间主要存在以下8种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1年以后,1962年后,1962年5月,1962年7月,1962年8月,1962年9月,1963年。有关该校停办时间主要存在下列8种观点:在文革期间停办,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1966年停止办学,1966年6月停办,1966年8月停办,1966年后停办,1967年停止办学,停办时间不详(或无法确定其停办时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界取得的上述研究成果中,部分成果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是回忆录性质的文献资料,缺乏原始性和精确性;还有一部分成果彼此互为引用、互相参考;剩下的其他研究成果都没有标出所参考的文献资料。因此,我们必须发掘、搜集、整理和解读大量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唯有如此,得出的相关结论才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说服力和可信度,才有可能去伪存真、探究历史真相、避免以讹传讹。(未完待续)

注 释:

①参见1917年5月6日至1949年5月17日出版的《申报》上刊登的有关招生广告、新闻报道和中华职业教育社通讯。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社开成立大会[N].申报,1917-05-06(10).

[2]职业教育[J].申报图画周刊,1930(15).

[3]职教社廿周年纪念:扩大征求全国社员,由王正廷、孙哲生等发起,今日假浦东大厦开会[N].申报,1937-02-27(11).

[4]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各补习学校[N].申报,1938-11-24(12).

[5]中华工商专校,聘定名教授郭沫若等,注重应用与才能训练[N].大公报(上海版),1946-09-16(5).

[6]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函授班、星期班招生[N].申报,1933-01-08(10).

[7]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第二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函授部招生[N].申报,1933-08-07(5).

[8]中华职教社近况:总社迁设桂林,办事处设渝沪,附设职指所及补校,工作努力[N].申报,1938-10-18(8).

[9]职教社总社由桂林迁重庆[N].申报,1939-08-24(11).

[10]中华职教社复员一周年,茶会欢迎名誉理监事[N].大公报(上海版),1946-11-07(5).

[11]我们的方向:一九五0年四月工作讨论会通过,第三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批准[J].社讯:工作讨论会专刊(非卖品),1950(49).

[12]中华职业教育社关于工作任务的决定(第二次工作讨论会通过)[J].社讯(非卖品),1951(58/59).

[13]中华职业教育社.传百年薪火、普世纪华章——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1917-2017)(内部刊物)[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出版年不详].

[14]吕景星.我所知道的中华函授学校[M]∥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资料选辑:第1辑(内部材料).北京:中华职业教育社,1980.

[15]中华函授学校.“语文学习讲座”两年工作总结[M]∥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资料选辑:第2辑(内部材料).北京:中华职业教育社,1981:125.

[16]周元川.蹉跎·漩涡[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100.

[17]周汉民.不忘百年初心、携手继续前进: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年[J].中国政协,2017(14).

[18]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61.

[19]中华职业教育社.与时俱进八十年[N].光明日报,1997-05-20(6).

[20]张榕明.不辱历史使命,勇于时代担当:在总社省级组织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主旨报告[R]∥周汉民.世纪弦歌——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100周年纪念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9.

[21]吴长翼.中华职业教育社八十年(十二)[J].教育与职业,1997(12).

[22]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大事记(1917-2016)(内部刊物).

[23]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金陵之声广播电台编辑部.统一战线工作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281.

[24]陳景磐.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67.

[25]《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教师百科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345.

[26]王振川,徐祥之,等.新时期党的工作手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587.

[27]梁忠义,车文博.实用教育辞典[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60.

[28]夏伯忠.实用劳动人事大辞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26.

[29]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1:939.

[30]周笃文.中外文化辞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1:1130.

[31]孙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理大辞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118.

[32]傅立民,贺名伦.中国商业文化大辞典(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90.

[33]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M].海口:南海出版社,1994:291.

[34]孙培青,李国均.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84.

[35]杨宽,方诗铭.中国通史词典(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660.

[36]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483.

[37]熊月之.大辞海·中国近现代史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463.

[38]迟亦枫,刘京建.中国经济之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283.

[39]李盛平.中国现代史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121.

[40]李宇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385.

[41]朱建华,郭彬蔚.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辞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305.

[42]《上海全书》编纂委员会.上海[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310.

[43]常凯.中国工运史辞典[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1990:257.

[44]侯雄飞,蒋辅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辞典[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96.

[45]廖盖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总论·人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1.

[46]张峰.当代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90.

[47]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中国革命与建设史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593.

[48]高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著作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2266.

[49]张塞,黄达强,徐理明.中国国情大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140.

[50]尚海,孔凡军,何虎生.民国史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70.

[5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457.

[52]何平.毛泽东大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7.

[53]贾平安,郝树亮.统战学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97.

[54]朱九思,姚启和.高等教育辞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322.

[55]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339.

[56]陈翰笙等.中国大百科全书:11[M].简明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6338.

[57]廖盖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总论·人物[M].增订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57.

[58]牛旭光,于铭松,张先义.统一战线工作与人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5.

[59]中共中央党校理论教研室.历史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教育卷·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

[60]《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4:64.

[61]王进,杨江华.中国党派社团辞典[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263.

[62]王照琨.中华百科知识辞书[M].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90:233.

[63]《中国统一战线全书》编委会.中国统一战线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300.

[64]《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73.

[65]齐高岱,赵世平.成人教育大辞典[M].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372.

[66]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教育卷:(成人教育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67]储朝晖.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1949—2009):下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718.

[68]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中央教科所教育制度研究室.怎样办好职业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36.

[69]王国安.世界汉语教学百科辞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995.

[70]吴晋生.职工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1:191.

[71]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中国革命与建设史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593.

[72]冯文彬.中国当代干部大百科[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2:649.

[73]张宏儒.二十世纪中国大事全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71.

[74]王国安,陈仁凤.实用文科知识辞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152.

[75]田正平,周志毅.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76.

[76]欧阳璋,胡绍祥.成人教育大事记(1949—1986)[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77]闻友信,杨金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丛书: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82.

[78]湯大莎.湖南职业教育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371.

[79]关世雄.成人教育辞典[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66.

[80]马良生.远距离教育档案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16.

[81]《实用百科全书》编委会.实用百科全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1003.

[82]李诚忠.教育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32.

[83]张光宇,王红.中国社团党派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73.

[84]王益英.中华法学大辞典——劳动法学卷[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421.

[85]朱考金.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研究[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48.

[86]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90.

[87]袁宝华,翟泰丰.中国改革大辞典(下)[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3028.

[88]蔡鸿源,徐友春.民国会社党派大辞典[M].合肥:黄山出版社,2012:91.

[89]修朋月,程普刚.人类五千年大事典[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831.

作者简介:丁伟(1976—),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出版文化史等。

姚树密(1975—),男,汉族,山东曹县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等。

郭平(1987—),女,汉族,山东菏泽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医学伦理学等。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