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布斯的国家观及其评析

2020-02-25喻海翔周强伟

西部学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霍布斯主权

喻海翔 周强伟

摘要:霍布斯的国家观开创了现代政治哲学的新领域。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霍布斯以机械唯物论作为其社会政治研究的方法,试图以人的理性与经验去探究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从抽象的人性论和自然状态出发,运用社会契约论解释了国家的产生,进而主张建立一个君主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制国家。评析霍布斯的国家观,既要看到它对当时英国政治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的稳定提供了思想指引,其思想中包含有自由主义的因素。但同时也要看到,霍布斯的国家观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其分析国家产生的理论前提是不存在的;过分强调君主对于国家的绝对权力,不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其理论存在一定的逻辑矛盾。

关键词:霍布斯;国家观;社会契约;主权;自然权利

中图分类号:D09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3-0035-03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英国政治家、哲学家。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指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本文现就霍布斯的国家观作一评析。

一、霍布斯国家观的产生背景

任何学说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其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相关领域思想发展的支撑。霍布斯国家观就肇始于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同时,以往的科学理论和政治思想观念也为他的国家观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社会时代背景

霍布斯所处的时代,恰逢是西方世界正在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这一变革通常被认为是肇始于十四世纪西欧的文艺复兴,而其所带来的结果则是西方社会实现了由古代(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中世纪,西欧的权力体系特征表現为政权与教权的二元化。直至十五、十六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与发展,这种情况才得以发生改变。

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市场的扩大,欧洲的商业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其诞生之时就受到各种封建制度的限制束缚,新兴的资产阶级因为经济的迅速崛起强大,其在政治领域想要表达诉求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从而开始在政治思想观念上予以更新。此时,欧洲的主要国家被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宗教战争中,这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因此,反对封建秩序,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就成为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共同愿望。长期的宗教争论所带来的厌倦之情也为这时的西欧社会政治思想走向世俗化道路提供了契机。这时的资产阶级因为思想不够成熟,力量不够强大,只好同王权合作来对抗封建教权,而当君主实现了自身王权独立的目的后,很快便成为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西欧从中世纪过渡到近代重要的一环,也是对霍布斯政治思想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令霍布斯名声大噪的《利维坦》一书就是其专门为英国内战所著述的。英国内战是资产阶级不断强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成熟的结果,同时也是英国君主同议会政治博弈的结果,更是近代欧洲宗教同政治斗争摩擦的现实反映。

(二)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发展背景

该时期的科学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以哥白尼在1543年所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为标志而开始的。哥白尼在书中反驳了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理论,系统科学地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从而在源头上给了封建教会关于上帝创造宇宙谎言的致命一击。哥白尼的宇宙学说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革新,自然科学也得益于此,产生了空前的发展。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三大规律、托里切利在大气压强方面的创新研究、笛卡尔所发现的光折射定理以及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的测验结果等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科学的发展。数学学科也因为受到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突破的影响,在解释几何的产生和无限小数的研究中取得快速的进展。霍布斯也认为“数学的方法是一切研究能称为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这也从侧面显示出自然科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政治哲学中的两位主要代表霍布斯与笛卡尔就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政治问题。我国学者也一致认为这是霍布斯政治学说科学性的体现。像顾肃就说到“霍布斯从机械唯物论的立场出发,论述了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解释人的感情、欲望和理性”[1];浦兴祖和洪涛的《西方政治学说史》肯定了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开创了政治学研究的新视野[2];徐大同在其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则称“霍布斯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系统地运用于国家理论的第一人。”[3]从大的方面来看,霍布斯国家观的构建是起始于机械唯物论,从而推出人性本恶的假设,再以此为基础环环相扣地论证其所提出的国家起源前的自然状态,如何达成社会契约以及构建完整国家观念理论的。

该时期政治思想的发展则是以意大利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所提出的国家观开始的。他将人性作为研究的起点,认为人是自私利己的动物,使政治与道德和神学规范所脱离,真正实现了第一次超越中世纪的有关政治研究方法,转为以现实的历史的经验为工具去研究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从现实人性出发逐步推演,认为政治国家的核心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权力统治的问题。与此同时,自私自利的人性特点也成为解释政治家各项具体行为产生的有效动机。

霍布斯所处的十六、十七世纪的政治思想领域所呈现的特征就是不断趋于世俗化,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理性主义。理性的地位甚至成为权衡世间一切价值的独有标准。同时,这种理性主义包含并体现于自然法思想和社会契约论当中。这一时期的政治学说都不同程度地趋于世俗化,并且更加着重于探究权力的合法性。这就为霍布斯构建其完整的国家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研究方向的指引。

二、霍布斯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性论

霍布斯政治哲学思想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政治哲学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他否定了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观点,认为人是善恶难定的动物(主流观点为性恶论)。霍布斯认为人的自然天赋包括体力、经验、理性和激情。就体力方面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并不大,任何人都具备杀死他人的能力。就经验来讲,霍布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经验也是相差无几的,甚至可以说经验平等程度超过了体力的平等。对于理性方面,霍布斯认为理性是人最为本质的属性,理性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认识世界和推测规律的能力。同样他认为人的理性之间也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并不意味每个人拥有着与他人相等的体力或智力,因为他认为这些差异在政治方面是无足轻重的。关于激情方面,他将激情看作是需要事先构想的自觉运动的内在源头。这也就决定了善不再是绝对概念,只是与欲望(激情)有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二)自然状态

通过人性恶理论,霍布斯将这种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推演得到的社会状态称之为自然状态,这是一种自私个体之间相互竞争的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霍布斯所假设的自然状态是一个缺乏公共权力,人人平等的社会,这个社会状态中有自然法的存在,“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4]69。但是与之前其他学者所提出的和谐的社会自然状态有所不同,霍布斯所设想的自然状态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为敌的社会状态。

该自然状态具体的特征表现为:首先,它是一个平等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将自身意志强行施加于他人,所有人都拥有同等权利,都想最大化地获取占有。最为重要的是人们对于死亡的平等,无人可以免于暴力死亡。第二,它是一个相互竞争猜疑的状态。因为个人能力的平等,加之现有资源的不足,必然产生资源的争夺,所以竞争冲突无法避免,而猜疑则是因为人们无法知晓对方的真实意图想法。第三,它是一个自由的状态,因为没有公共权力的存在,每个人都可以不受约束的从事自身内心所想的任何事。这种自由还体现在人的自我保存上,每个人都可以合法地攻击他人,同时每个人也具有合法地对他人的攻击予以反击。所以“每个人都有按照自身正确的理性去运用他的自然能力的自由。”[4]73最后,它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其本义不在于是否是实际的冲突斗争,而是反映了一个在没有任何和平、安全保障的环境中,人们互相为敌的内心意图。也就是说,一个没有和平、安全的保障时期就是一种战争状态。

(三)自然法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使人们产生了和平的欲望,而自然状态下死亡恐惧的激情是产生这种和平倾向的重要原因。在有了这种和平的倾向后,人们就可以在理智的作用影响下容许一些利于自身发展的和平条件的存在,这些达成的条件就是自然法。

在《利维坦》中,霍布斯一共陈列出了十九条自然法,在此就不加赘述了。这十九条自然法中,尤其以第一条最为重要:“寻求和平、信守和平是全部自然法的首要基础,所有的自然法都是以此来得出的,这些法则是对寻求和平与自然保护的方法的有力支撑。”[5]用一句话来归结自然法则的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条言简意赅的总则。

(四)社会契约论

为了避免由人类本性欲望所致的相互残害,脱离自然状态的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完成个人的自我保存,获得安全和平等,因而在自然状态下,提出一种人与人之间所缔结的稳固可靠的社会契约就显得极为必要。

而自然法因为只在人的内心活动范围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如果落实到现实实践中的效果则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没有公共权力保障的情况下,人们也将会处于不利处境。所以,自然状态下的人们达成一致,共同签订契约,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可以说,契约就是“权利的相互转让”[6]。

社会契约论规定了订立契约是以保证安全、寻求和平为基础的,并明确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这就需要适度地放弃或者让渡一些自然人所拥有的一些权利,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承认对方的要求,社会契约才能生效。实际上,我们现今社会所熟知的权利与义务之间合理的关系处理,同霍布斯所设想的缔结并履行的社会契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他看来,权利和义务不是静态的、针锋相对的关系,实则是动态相对的,可以彼此转化依存的。

三、霍布斯的国家观评析

关于霍布斯的国家观,要先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进行历史分析,既要看到其理论价值和历史进步性,又要看到其思想的局限。

(一)理论价值

第一,霍布斯的国家理论要求国家的统一完整,反对各种形式的封建割裂状态。中世纪时期,王权式微,各公国、王国的封建领主实力强盛,独立性增强,不听命于中央管控,这就导致了整个欧洲都处于动荡分裂的局面。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以君主制、王权为基础的具有完整主权的民族国家得以建立。国王借助市民的力量击败封建贵族的势力,国家具有绝对的主权,人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在当时那个时局不稳、政权争夺的历史语境下,通过强调绝对君主专制利于维护国家的威严,利于社会治理和阶级统治的稳定,具有特定的历史进步性。

(二)思想局限

首先,国家的起源是假想的。霍布斯的政治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开端的,而他的人性论过于片面强调自私,没有考虑到人所具有的社会性。

其次,因为历史的局限性,霍布斯过分强调君主的集权专制,他认为“最绝对的君主制对国家来说是最好的条件。”[4]157由于君主权力过于绝对,此消彼长下,人民的权利与自由的落实情况必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现实情况中,像德国纳粹党,由于主权者权力过分集中绝对,导致极端独裁者所领导的国家对世界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恶行。所以,国家不可过分强调集权主义,应适当地引入分权制衡主体,建立其权力互相博弈制衡的机制,否则国家就有可能在个别统治者的错误领导指挥下走向崩溃和灾难,使国家走向霸权主義、军国主义。二战历史中,法西斯主义大行其道给我们带来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所以说,绝对的君主主权是要不得的、不合时宜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最后,霍布斯思想中有些略显矛盾的地方。如霍布斯赋予了君主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其属下的人民必须无理由地遵从于君主。但是,霍布斯后来为了在保皇派和新兴资产阶级中让自己政治学说呈现在一个缓和的政治地带中,他就借助已有的自然法适当对君主进行权力限制。虽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民的权利保障,使阶级关系缓和,但这又与他提出自然法再至订立社会契约的目的相冲突。原本学说中,恰恰是因为自然法的约束力不够强大,人们才达成社会契约借助的主权者的更为强大力量保证契约的履行。“而先赋予主权者难以撼动的地位,又给予自然法这个身处下位的角色以特权,这样反而给了反对派煽动挑衅的借口,置人民、国家于更危险的边缘。”[7]所以,从这里来看,霍布斯似乎是有些矛盾,使自己反而进退失据了。

四、结语

霍布斯所处时代背景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政治思想内容的方向与发展。可以说,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的内容正是他对于国内政治形势变化发展的阶段性判断所组成的,这更像是一个调和各方冲突矛盾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在评析霍布斯国家观时应该将其放置在历史的语境中,要做到辩证、科学地看待,而不可脱离时代背景对其全盘否定,也不可不考虑现实情况对其全面肯定。科学且理性的评价应当是既可以看到其在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国家分裂等方面的历史进步性,又可以认识到其过分强调君主专制、国家起源假设片面化等历史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顾肃.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6.

[2]浦兴祖,洪涛.西方政治学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23.

[3]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0:82.

[4]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冯克利,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5]梁晓玲.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利维坦》读书笔记[J].学周刊,2011(15).

[6]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16.

[7]蒋超.论霍布斯《利维坦》中的国家学说[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作者简介:喻海翔(1973—),男,汉族,江西南昌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经济学。

周强伟(1996—),男,汉族,安徽阜阳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政治制度。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霍布斯主权
领土主权争端中证据链的价值与应用
AI南海主权证据链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霍布斯前后期法律思想比较研究*——以法律方法论为视域
《块数据3.0 :秩序互联网与主权区块链》
法治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契约精神中的共同体与个人
论施特劳斯视野中的霍布斯*
论阿伦特的霍布斯*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