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教育与地方文化研究的良性互动
——“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 综述
2020-02-25黄建兴朱定远
黄建兴, 朱定远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多以院系专业为划分标准,采用导师责任制,分学科、专业各自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随着现代学科的发展以及专业的不断细化,研究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限制的矛盾,研究生多元的知识需求与导师单一的知识结构的矛盾越来越突显,这极大地限制了研究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知识面的拓展及真正跨学科培养的可能性。为了改革传统研究生教育以高校院系专业为划分依据及固定的导师责任制,探索跨院校、跨专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提升研究生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于2014 年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了 “首届中国研究生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研习闽东地方民俗与社会,成效显著[1]。随后三届研习班分别于2015 至2017 年在温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举办,研习了浙南、浙西、闽南多地的社会民俗文化,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9 年8 月20 日至8 月28 日,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在福建师范大学、莆田市贤良港、湄洲岛、福州永泰方壶岩成功举办。本届研习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研究生院,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2018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海外传播图谱与功能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研习班为期九天,吸引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的历史学、宗教学、传播学、法学、艺术学、音乐学等48 名师生参与。
一、研习班的形式与内容
同前四届研习班一样,第五届研习班紧紧围绕着 “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的跨学科学习,增加各高校间教师与研究生的交流,充分利用各高校的师资资源” 为中心而设计,借研习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历史文献解读和田野调查实践的能力,并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办班的形式,为高校不同专业的师生搭建一个研究地方民俗与社会的良好平台,推动高校师生的社会服务工作。本届为期九天的研习活动共分 “主题演讲”“陈靖姑文献展”“田野实践” 和 “交流总结” 四个环节。
(一)主题演讲
8 月21 日上午至8 月22 日下午,来自各大院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为研习班学员奉献了八场精彩的讲座。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劳 格 文(John Lagerwey) 主 讲 “Xucun,a Brief History 许村的历史”。劳格文强调地方社会研究 “时空结合” 的理念:欲想了解中国历史的全貌就要深入到乡村中去,重视乡村历史的线性发展及空间结构的时代变迁。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叶明生研究员带来 “福建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讲座,指出民间信仰申报 “非遗” 的重要性。福建不少民间信仰以 “信俗” 名义申报,成为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这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林国平教授主讲 “福建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对福建民间信仰的概况和类型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当地民间信仰不仅数量多、种类杂、影响大,具有区域性和宗族性等特征,并且沿海与内陆的民间信仰也各有特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张泽洪教授的讲座主题为 “历史民族学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他强调历史学与民族学研究结合的必要性,并系统论述了我国历史民族学的发展、主要成果及研究方法。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杨彦杰研究员提供 “民间寺庙账本的解读”的案例,精彩解析宁化县夏坊“七圣庙” 账本,借此揭示民间神明崇拜与地方经济利益的关系:地方各种社会势力的博弈会导致庙宇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厦门大学历史系张侃教授讲授 “历史人类学与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路径”,从新史学与历史人类学的发展契机谈起,以福建培田和安溪湖头两个田野点为例,展示当下历史人类学研究新方法。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杜正贞教授主讲 “诉讼档案中的契约证据”,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例,讲解如何使用民间诉讼档案中的契约证据,其中涉及到了丰富的古代和当代的律法知识。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杨文法副所长的讲座题目为 “当代中国的宗教工作与宗教政策法规”。他结合自己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的经验,生动解析当代中国宗教的发展形势、特征及相应的政策法规。
(二)陈靖姑文献展
本届研习班增加 “文献展” 内容。研习班主办单位与福州市陈靖姑文化研究会在办班期间联合举办了 “陈靖姑文献展”。陈靖姑文献类型多样,不仅包括历代地方志的记载,也包括散落于民间的相关文人笔记小说、剧本、评话、鼓词、族谱、碑刻、艺文、联对及道坛的经咒唱本等。除了这些实物纸质文献外,民间还流传大量诸如陈靖姑民间传说故事之 “口述文献”,当代网络和手机新媒体也有不少 “虚拟(数据)文献”。文献展的目的是让学员们通过接触第一手文献,更多地了解民间信俗文献的类型、特征和基本内容。
(三)田野实践
8 月22 日下午,研习班师生分成三个调研小组,分赴莆田贤良港、莆田湄洲岛和永泰方壶岩开展田野实践,至8月27日傍晚返回福州,为期六天。
1. 贤良港妈祖信俗与乡村振兴研究
贤良港调研组师生先在当地聆听了四位来自东南亚专家学者关于海外妈祖信俗的讲座,分别为菲律宾华裔文化传统中心洪玉华执行长的 “宗教融合与传统:菲律宾当地妈祖天后与圣母玛利亚的结合崇拜”,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刘崇汉副总秘书长 “马来西亚的妈祖信仰传播及与中国之交流——以怡保、吉隆坡及马六甲天后宫为例”,泰国法政大学国际学院杨保筠教授 “泰国妈祖崇拜初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许源泰高级研究员 “曙海祥雲 波靖南溟——新加坡妈祖信仰的传播沿革与跨国网络”。组织者之所以安排这样的环节,是想让学员们基于当前 “一带一路” 的政策背景,了解妈祖信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及其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在地化情况,进而从新的角度反思当代妈祖信俗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国际影响。新加坡许源泰老师在对妈祖跨国网络的研究中利用了GPS 和跨国数据库交叉比对等技术。这是相当前沿和实用的研究方式,对未来的地方信俗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随后几天,师生们在莆田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贤良港、莆禧古城、东吴村、王厝社区等地围绕“贤良港妈祖信俗与乡村振兴”主题,结合自身的学科知识,对当地的妈祖信俗进行了多角度的调研。带队老师们从学员个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指导学生的田野调查工作。在选题上,有学员计划探讨妈祖信俗文化与贤良港社会事务的交互,老师们觉得题目过于宽泛,建议该生将调研范围缩小至教育领域,以当地的 “妈祖小学” 为个案,从历史学、宗教学和教育学的多向视角探究妈祖文化与地方教育的互动。对另一位有意探究贤良港当地 “纸马艺术” 的艺术学专业学员,老师们认为纸马的收集、整理与记录容易流于形式,最好将其置于民间信仰社会功能和信众心理的视域之下进行解读。复旦大学李娅杰对贤良港传统航海针簿作文献解读时,不仅应用了历史学传统的文献分析法,还结合现代的地理信息技术来定位针簿中古老的航海坐标,并与古代的航海图相比对,借以展现沿海百姓丰富而立体的海洋生活及想象。近年来学科交互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其影响之下,研习班学员多能自觉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调查对象加以分析。对复杂而多样的信俗文化做详细解读时,交叉应用宗教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经过六天的田野调查,贤良港调研组对当地妈祖信俗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妈祖信俗与乡村教育上,学员们发现贤良港在地方教育中实现了对当地传统妈祖信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而妈祖信俗文化也以多种方式为当地教育提供帮助,极大地促进了贤良港乡村教育的发展。这种乡土文化与乡村教育间的良性互动模式,对当前各地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妈祖信俗与乡村公益方面,贤良港妈祖祖祠与“莆田妈祖公益”形成了“民间信仰宫庙—民间公益组织” 的合作模式。民间信仰宫庙不仅能依靠本身的收入和信徒的捐款来为公益组织提供活动经费,还能依托信仰力量来坚定志愿者的公益信念和增加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二者在合作中共同宣扬妈祖 “立德、行善、大爱” 的精神,这无疑有助于新时代乡村振兴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调研组学员还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等视角解析传统信仰型乡村贤良港和周边村落的当代发展趋势、所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还有学员以贤良港天后祖祠为例,探讨了信仰联结下海峡两岸民间的交往互动对提升两岸文化认同度的重要作用,及当代民间信仰组织是如何将当地经济权威、地方文化权威和地方政治精英联结起来,以组织成员的多重身份融合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从而实现民间信仰组织的现代性发展,这一探究对于基层自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妈祖信俗作为民间信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还具有丰富的当代表现形式。妈祖信俗对贤良港的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在乡村治理中也有其特殊作用。在 “乡村振兴” 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运用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引导民间信仰文化同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相适应,需要我们在乡间地头,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本次调研正是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2. 湄洲岛妈祖信俗之 “传统与现代” 研究
湄洲岛作为妈祖信仰圣地,除妈祖祖庙外,岛内与妈祖相关的宫庙还有14 座,各庙宇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庙宇网络体系。其中蕴含的妈祖信俗文化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年来,以妈祖祖庙董事会为核心,岛上又成立妈祖祖庙义工队、妈祖慈善基金会等现代组织,形成一个新的运作体系,妈祖文化再次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湄洲岛调研组以 “传统与现代” 为主题,探寻妈祖信俗在岛上的历史变迁和当代发展。
在妈祖信俗的历史源流与变迁上,调研组在梳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湄洲岛妈祖祖庙神像的分灵系统与岛内庙宇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有学员从近年祖庙分灵神像的数据来分析湄洲岛妈祖信仰的分灵方式和分灵范围。妈祖分灵的辐射范围大致有岛内与岛外两大分灵系统,仅就岛内系统而言,该系统内部不仅存在多层子系统,并且各系统的妈祖神像各有异同。祖庙和岛内其他妈祖庙以神像为媒介,配合元宵节岛内的巡游活动建立起紧密的仪式互动。还有学员从民俗学的视角着手,研究庙宇与社区的关系,发现湄洲岛居民的人生礼仪(出生、结婚)大都与社区的妈祖庙宇相关。但岛内妈祖的神灵系统并不能处理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尤其是死亡与孤魂野鬼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当地人会求助于佛堂或者佛寺,如湄洲岛内的镜峰寺,专门处理孤魂野鬼的祭祀问题。有趣的是,除了妈祖之外,湄洲当地人亦在不断地挖掘新的神明。这些新的神明具有强烈的宗族性特征,如樟莲寺庄秀莲姑娘信仰的流行就与当地庄姓家族有密切的关系,其传说还带有妈祖信仰的色彩。简而言之,就湄洲岛而言,“妈祖” 信仰虽是岛内绝对的核心,但是也有其他神明信仰和宗教传统的交叉补充。
在妈祖信俗的现代发展方面,调研组重点关注了岛内妈祖义工队组织。由于义工组织的流动性较强,调研组主要采用实地采访和 “亲身体验” 的方式来了解这一组织。当前湄洲岛的妈祖义工组织已具有一定规模,主要由祖庙义工队、公司义工队和其他社区义工队三个部分组成。公司义工队是一种新型的妈祖公益组织。海南国润天地公司董事长出于对妈祖精神的感召,与董事会沟通后成立这一组织,公司员工自愿来祖庙做义务讲解是这支义工队的主要参与方式。岛内还有不少台湾同胞参与到祖庙妈祖义工队的服务与建设之中。按台胞义工参与义工队的背后动因,大致可将其分为团队组织、个人意愿、还愿义工三个类别。湄洲岛妈祖义工队作为妈祖信俗文化的重要宣传力量和直观具现,对于当代民间信俗文化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一个与台交流的民间组织,义工队还起到了沟通两岸民间互动交流的重要作用。
调研组还探究了祖庙慈善事业的当代发展,特别是2013—2015 年,由于奖教助学办法的实施和祖庙慈善基金会的成立,祖庙用于慈善事业的金额大幅提高。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整理可知,祖庙近年来慈善事业的范围逐步扩大,甚至开始涉及海外地区,相关运作制度与章程也较之以往更为完善。为了更好发挥开展社会服务和组织公益慈善,祖庙还设立了独立部门来管理慈善活动,这与贤良港的助教中心极为类似,两者都为其他民间信仰组织在乡村事务中的良性参与提供了参照。
湄洲岛妈祖祖庙近年还对妈祖传统仪式进行了创新。2018 年祖庙最新推出 “晨拜妈祖,祈福诵经” 仪式。这一宗教仪式既是对传统佛教早课的借鉴和台湾诵经团的模仿,也融入了当代妈祖祭典因素成分。通过诵经仪式空间的布置,神像、法器的陈设和音乐与唱诵的结合,构建出一个庄重肃穆的宗教氛围,以此来加强信众对妈祖的崇拜感,并满足信众的精神需要。对祖庙而言,诵经团 “晨拜妈祖” 仪式的推出,在增加祖庙收益的同时也是对妈祖精神的一种宣扬。
从湄洲岛小组的调查来看,妈祖信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现代的发展,但二者并不是割裂的,“晨拜妈祖” 传统仪式的创新就很好地展现了二者的融合。民间信俗文化研究除了要重视其传统历史研究外,还要关注其在现代社会所出现的新兴特征。
3. 方壶岩张圣君信俗和境社文化研究
方壶岩调研组的重点是方壶岩张圣君诞辰仪式与盘谷乡各境社寺庙和宗族的关系。方壶岩位于福建省永泰县盘谷乡境内,是海峡两岸张圣君信俗的发源地。农历七月廿三日为张圣君诞辰,当地在此日会举行较为隆重的纪念仪式。诞辰日恰巧在研习班举办期间,对于学员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8 月22 日至23 日,调研组完整观摩了张圣君诞辰仪式,并乘隙考察方壶岩的地形、地貌,访问参加仪式的群众。24 日至26 日,师生深入盘谷乡各村庄,以寺庙和宗族为切入点,对盘谷乡传统社会进行细致的调研。由于学员们多对于盘谷乡较为陌生,这就使得他们可以以 “他者” 的身份进行观察、思考。学员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张圣君庆诞仪式的内涵、地方社会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以及地方信仰和基层自治组织的运作。
张圣君诞辰在当地民众生活中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自明隆庆二年(1568)起,张圣君诞辰仪式就定于每年的农历七月廿三日举行。整场庆诞醮仪持续两天,廿三日当天还于方壶寺内设宴席,摆酒答谢各方信众。庆诞醮仪是在闾山派科仪的基础上,吸收了瑜伽醮的科法,共包括发表、请佛科、午供科等十个科仪。圣诞醮仪期间还穿插了当地富有特色的 “谊子拜契” 仪式(信众拜神明为契父的仪式)。该仪式不仅体现了谊子个人的禳灾愿望,还附带着谊子对神明和所属庙宇的终身义务。谊子们组成了一个聚集在庙宇周围的特殊群体,要随时待命为庙宇提供物资和劳力,是神明信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推力。
永泰县盘谷乡所处旧称平夹、平谷,位于闽中高山间的大盆地,是一个封闭式的地理单位。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调研组发现盘谷乡的聚落开发进程与明初的屯田制度关系密切。明永乐二年(1402),张、郑、方、刘、蔡等姓军户以 “顶军” 和奉金牌事例屯种两种形式迁至盘谷乡。这批军户家族对维护地方治安、发展文教与公益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口的增多与地方的开发,盘谷乡十八境逐渐形成。这一过程与地方多元信仰传统的发展有关。在盘谷乡,除各宗族和各姓自己的大王庙或师公庙外,还有共同尊奉的神明方壶岩张圣君、龙翔堂泰山王、五显殿五显大帝以及积善堂卢公祖师。最初社区的边界往往依据地理特质凭水分流,但随着境内聚落与人口的扩张,风水与仪式逐渐成为边界区隔的有力工具,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境的边界经历着不断拓展或缩小的变化,其背后呈现的是宗族势力的角逐及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当下,永泰县盘谷乡存在两种类型的民间理事会:寺庙理事会与宗族理事会。寺庙理事会主要负责寺庙的日常运行与节日举办,宗族理事会则以处理宗族事务为中心,亦会负责所在境社较小寺庙的日常事务。两种理事会在举办大型民间信仰节日上会通力合作。在组织上,理事会机构较为健全,其人选以老人为主,通过协商、选举产生。两种类型的理事会实则集合了传统社会的民间精英。民间信仰和宗族是理解盘谷乡社会的两把钥匙。张圣君信仰在盘谷地区由来已久,是团结乡民、连接外地的文化纽带,是影响到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信仰。较为完备的宗族组织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盘谷乡的众神信仰提供了可能性,以方壶寺张圣君母殿为核心,以卢公堂、泰山堂、大王庙、五显大帝等为辐射的信仰网络,将盘谷地区联成一个有共同信仰、共同记忆的集体。因信仰而生的节日与活动不仅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影响到盘谷地区的社会发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主动找村民交谈、参访各个不同庙宇和宗祠、晚上大家还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大家对于传统地方信俗和社会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对于地方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二、研习班特色
“研习班” 理论学习与田野实践并重的特点使其受到了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界的青睐,不少高校都采取了该实践方式来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比于国内其他研习班活动,“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 明显具有以下3 点创新。
(一)跨学科、跨地域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不同于其他专业内部的研习活动,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强调 “跨学科” 研究方法的传授。研习班在既定主题之下,特意邀请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前来授课,通过个案研究的剖析,阐释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虽然研究主题仍是地方信俗,调查方式仍以田野调查为主,但是在教师的主题演讲环节,组织者竭力避免一门学科唱独角戏的格局,讲座既涵盖传统的宗教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领域,也与经济学、文化学、政治学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向学员传授学术研究的方法和学术前沿理论。教师们的演讲涉及西南、福建、浙江、安徽等多个地区的研究个案,尽量让学生从不同地区的探究中总结学术研究技巧的一般与特别。几位东南亚学者还在贤良港为小组成员分享了来自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的妈祖信俗文化研究动态,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其影响之下,学员们的研究选题也突破了学科障壁,出现了跨学科相互交织的局面。本次研习班同时在3 个调查点开展田野调查,其中贤良港与湄洲岛同处妈祖文化核心地带,而永泰方壶岩则是张圣君信仰的发源地,对3 地的调研便于学员比较不同区域(沿海与山区)的信俗文化,更深刻地体会当代信俗文化现状和发展特征。这样的形式能极大地锻炼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并将持续影响他们此后的学习研究。
研习班实则为不同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联合教学的平台,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跨学科学习研究的平台。教师们联合授课的效果远超他们在校的单独授课,研究生们也可以借此开拓学术视野,增长见识,学到很多他们在自己学校学不到的理论与方法,甚至是教师本身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而有所收获。不仅如此,参与研习班的研究生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来自外校不同专业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合作导师,从而真正进入跨学科学习。参与研习班的研究生可以同时选择两三个导师共同指导研习期间的田野实践和调研报告撰写。一旦这种新型的 “导师——研究生” 关系得以确立,导师们除了在研习班课堂和田野实践上指导其学生,还要负责对学生未来的科研项目和毕业论文作长期的指导。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学科的分类和出现虽然使得知识生产更加有序,但在独立学科探究不断纵向深入的同时,学科之间的横向割裂也在不断加剧,知识壁垒已成为当代学术发展的一大危机[2]。研究还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跨学科获奖成果的占比已从1901 年时的30% 增至2008 年的近70%[3],当代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注重与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的 “联合办班”
本次研习班延续了往届与地方政府及组织联合办班的传统,在前期踩点阶段就已经与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莆田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贤良港天后祖祠、湄洲岛妈祖祖庙、永泰盘古乡政府、永泰方壶岩张圣君母殿、福州陈靖姑文化研究会等组织机构达成了良好的共识,并在研习班期间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对于高校而言,地方政府与组织的协助有效解决了研习班开办的诸多难题。师生们在异地调研期间的食宿、办公、采访均得到了妥善的安排,确保了研习班活动的有序开展和研习目标的实现。对于地方政府与组织而言,支持研习班这样的学术型活动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在支持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和开发,研习班师生实地调研后所获得的成果,将对当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直接的作用。本次研习班的主题涉及“乡村振兴” 社会热点,旨在探索地方信俗文化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师生们的研究成果将潜在地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制定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而对于研习班学员来说,他们得以在参加研习班的活动期间走出学术的象牙塔,获得与政府机构、地方组织深度沟通交流的机会,这既是他们搜寻学术研究资料的一种途径,更是为将来踏入社会所做的一次铺垫。通过与这些机构和组织的互动,学员们或许能够对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能力需求、价值需求方向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从而对个人未来的求学或就业目标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可以说,这种联合办班的形式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学术意义,走出了一条多元发展的新途径。
研习班的调研实践其实也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在探索地方传统优秀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和研究道路上的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对于高校来说,研习班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又开展了课题研究。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研习班师生在当地的调查研究也促进了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学者专家对于地方文化的观点和见解,也加深了政府干部和文化人士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各地方政府相当重视研习班活动,贤良港组的开班仪式在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政府举行,闭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妈祖文化贤良港研究基地” 授牌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贤良港天后祖祠双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此外,北岸经济开发区政府官网对研习班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并盛赞 “专家学者、师生们为北岸妈祖信俗未来的发展和乡村的振兴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建议”[4]。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 年10 月底,包括 “福建新闻联播” 在内的近20家媒体网站对本次研习班有不同方面的重点报道与宣传,这些报道都对本次研习班与地方政府的校地合作共建形式表示赞赏。“校地共建” 作为一种重要的合作机制,高校能为地方发展提供具有目标导向性的人才培育和理论支撑,而政府则在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中提供 “法律、政策、制度、资源、信息和技术方面的服务、引导、支持和激励”[5]。这一机制不仅有利于院校与地方政府整合优势资源,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齐头并进,共建共享共益。还能以更高的水平完成区域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提升高等教育质量[6]。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过去对于地方信俗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历史传统面,注重考查某一信俗的仪式、传承谱系、神灵形象等,但本次研习班除了继续挖掘地方信俗文化的传统因子外,还鼓励学生打开思路,拓宽眼界,寻找新的切入点,从现代视角进一步审视信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社会功能。特别是贤良港与湄洲岛调研组,学员们大都将调研选题的关注点投向现当代,共同探讨地方信俗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演变和功能意义,这些研究都将在不同程度或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产生影响。如对于贤良港天后祖祠与台湾妈祖宫庙的互动调研是研究当代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妈祖宫庙义工组织和妈祖教育的调研则证明了民间信俗在当代仍有很多积极正面的社会功能;而对于信俗文化在乡村文化空间构建功能上的分析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效益的关注则又从不同角度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献计献策。这些研究都突破了传统信俗文化研究的 “地方性” 局限,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价值。事实证明,这一视角的切换是很有成效的,研习班最后一天进行成果报告时,不少长期研究信俗文化的教师都对学员们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表示赞赏,学员们也深感自己的学术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围绕 “地方信俗与乡村振兴” 主题展开研习,采取论坛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积极探索地方信俗在当代社会的新功能和新意义,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信俗的社会价值。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这种创新活动,对于当代新农村治理和乡村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在密切海峡两岸关系,促进台湾民族认同及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地方信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地方信俗氛围浓厚、特点鲜明,许多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建设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此次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老师同学均表现出对地方信俗求真务实的严谨学术态度,提出了一系列保护、传承和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思路、好想法、好建议,为当代社会新农村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学术活动总是要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研习班师生们通过创新性调查研究成果反过来作用于当代地方民俗的保护与发展,乡村的治理与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5 月17 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7]。这就恰恰是在要求我们当前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所产生理论的运用和实践,尤其是要让这些理论服务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改革开放40年的天翻地覆已经证明,民间信仰价值空间的营造对重建社会资本、社会精英、社会活力、社会自信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如何在新时期继续推进民间信仰的创造性转化,进一步挖掘其社会服务功能,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议题[8]。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更必须要在现今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植入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相结合的意识导向,从一开始便引导他们下意识地将所思所学落实到实践运用中去。
研习班在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及与地方政府的联合办班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跨学科的联合教学和实践,研究生们初步学会了“跨学科” 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也掌握了一定的田野调查技巧,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与各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联合办班,高校既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也为地方社会的文化挖掘与研究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