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问题情境 提升问题意识

2020-02-25张燕莺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周长数学知识创设

张燕莺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7)

问题源于情境。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1]建构主义者强调,情境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情境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如果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巧妙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更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尝试、探究,并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情境需贴近学生现实,利于知识构建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与数学息息相关的问题,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还必须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体验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培养数学问题意识,达到生活与数学的完美结合。[2]教师需有意识地创设既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能达成数学知识构建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在上课伊始创设“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文字,数字,图形……)描述自己的位置,再让同学通过描述,猜出“你”是谁,激活学生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随后,创设“想一想:能不能以小红的位置为例,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尝试简化表示位置的方法,由“第几列第几行”转换为用“数对”表示学生位置。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经历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从用文字描述直至用符号表达,经历化繁为简的学习过程,体验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从而构建“数对”模型。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创设一系列情境活动:如猜猜我是谁(用数对把自己的位置写下来,让同学猜猜你是谁);猜好朋友(把好朋友的位置用数对说出来,让同学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听口令看谁反应快(听数对口令起立);出示几个数对,不描点,想象在方格图中,这些点会连接成什么图形等。整堂课中,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含义的认识,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最后练习在方格图上看数对想象图形,感受数对既可以表示一个位置,同时也可以表示一个数学对象、几何图形等,突显坐标系的价值。

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构建。

二、问题情境需引发认知冲突,富有挑战性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投入到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中,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3]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不能脱离学科因素,力求具有趣味性、思考性、挑战性。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要从数学现实出发,经过独立思考、探究,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才能使体验更深刻,理解更到位,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之提高。

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课前先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小组合作,完成测量。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研究材料包括:带有圆面的实物(如圆柱形的各类罐子、硬币、卷纸芯等);用铁丝围成的圆圈;画在纸上的圆、剪刀、线、尺子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各种圆的周长。汇报展示测量方法及结果时,学生有用线绕圆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有把圆形在尺上滚动一周,得出圆的周长;有把铁丝围成的圆拉直再进行测量;有剪开卷纸芯,再用尺子测量底面圆形展开后的长度等方法。这一环节中,学生积极想办法,动手操作,用经验型的方法解决测量圆周长的问题。教师再拿出一个拴线的粉笔头,固定线的一端,将粉笔头甩动旋转,引导学生观察:“甩动线后,粉笔头运动形成的是什么图形?”并思考:“你能测量出粉笔头转动形成的圆的周长吗?”此时,学生认识到,依靠经验的方法,确实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由此产生矛盾。教师要在知识结点上制造悬念,产生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驱使学生继续探究适用解决所有圆的周长的方法。

这样的问题情境,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探究中拓展思维,提升问题意识。

三、问题情境需具备思维价值,推动深入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合理选择学生能够体会,又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才能真正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带着问题展开学习与探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原理,逐渐形成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自行车里的数学》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份课前探究活动方案:1.自行车的结构如何,它是怎样转动的?(注意观察:哪个内在结构跟转动有直接关系,哪个结构才是重点研究的部分)2.自行车的行进与哪些因素有关?3.踏板蹬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友情提醒:带上尺子等测量工具,以及计算器、纸笔等;尝试运用圆、比例等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探究有方向,有重点,有方法。学生根据活动方案的一系列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实地骑车,合作测量自行车踏板蹬一圈的距离,计算得出轮胎的周长。学生发现轮胎的周长并不等于自行车踏板蹬一圈的距离,引发思考:自行车行进不仅仅和轮胎的周长有关,还和什么有关呢?学生进一步实践操作,转动自行车踏板,深入观察,最终发现:车子转数和前、后齿数有关系。最后利用车子转数和前后齿轮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自行车踏板蹬一圈行进的距离。相较枯燥乏味的纯粹的数学知识问题,显然学生更喜欢这样生动有趣又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当他们发现日常所见的自行车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多有意思的数学奥秘,探究兴趣自然被激发。

这样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主动深入地探究,增强数学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向深远处。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思考,通过巧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拓展思维,提升问题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周长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算周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