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研究
2020-02-25丁文文
丁文文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的职能不断拓展,作为高校传统三大职能之一,社会服务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教育是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并非本土概念,自20世纪初“社会教育”一词传入中国至今,其内涵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中。总的来说,广义的社会教育包括具有教育意义的一切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则是以全体民众为对象,由社会教育机构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但不包含普通教育。本文将从狭义的角度进行论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西方传教士抱着“以基督征服中国”的目的来到中国。出于传教的现实需要,教会大学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虽然教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联系紧密,但是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基于此,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会大学进行研究,以曾钜生、徐以骅、章开沅、顾学稼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推动了国内教会大学研究的起步与发展,并围绕教会大学的历史地位及评价、教会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等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21世纪初至今,教会大学的研究出现了以历史研究为主体、教育研究逐渐发展、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并存等趋势。同时,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展至教会大学的校训、图书馆、建筑、校长、农业教育、职业教育等,这表明国内对教会大学的研究已经形成较广泛的主题。但是,就其深度来说,学术型著作不够丰富,对原始资料的搜集与运用也不够充分;就其广度来说,仍以历史研究为主体,有待从教育学及其他学科的角度进行探究。
作为基督教会在华创设的13所大学之一,东吴大学于1901年在苏州创建,是中国最早开设的教会大学之一。从1901年至1952年,秉持“正德厚生”的处世原则,东吴大学师生开展了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国内对东吴大学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于苏州大学,以王卓君、朱秀林、田晓明、王国平等为代表。除了苏州大学出版的相关校史丛书,一些苏州大学学子撰写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对东吴大学的各项社会教育活动也有所论及,但多以史实叙述为主,并未作深入研究。本文将借鉴过往研究,在史料搜集与运用、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基础上,从历史进程、形式与内容、成效及反思三个方面对东吴大学的社会教育进行更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期为当下高校社会教育提供借鉴。
一、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历史进程
(一)逐渐兴起与走向繁荣(1901—1936)
东吴大学的建立与“社会教育”一词传入中国几乎处于同一时期,建校初期并没有明确的社会教育活动。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东吴学子十分关注社会现实,常常就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1911年,东吴大学青年会建立惠寒小学。“去年秋天,为流浪街头的孩子开办主日学校的兴趣悄然兴起,且计划已成型……我校的学生下午4点到6点轮流上课。这些志愿教书的学生工作热情高涨。”[1]校方的大力支持,加之学生的热情工作,面向贫困子弟免费开放的惠寒小学得到迅速发展。
五四运动后,全社会的民族意识更加高涨。同时,受“非基督教运动”的影响,外国教会的力量被削弱。教会大学为了生存被迫本土化、世俗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教会大学与中国社会的联系,使其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一来,形势更加有利于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发展。
1927年,杨永清成为东吴大学的第四任校长。作为首任中国籍校长,杨永清上任后即开始着手向南京国民政府申请学校的注册立案,并在1929年取得成功。这一时期,在良好的学校氛围的推动下,东吴大学的社会教育渐趋繁荣。惠寒小学、东吴剧社、民众夜校等社会教育形式都得到了发展,参与社会教育的东吴学子数量也增加了,活动规模逐渐扩大。1901年至1936年,在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学校政策支持、学生爱国热情高涨等因素的推动下,东吴大学的社会教育得到巨大的发展。出于国家建设与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对于发挥高校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严重受挫与坚持活动(1937—1945)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年11月,苏州沦陷,东吴大学被迫辗转迁徙各地,大部分活动难以继续开展,社会教育严重受挫。但是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一些学生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他们针对现实需要,坚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如东吴剧社在1941年组织艺华公司的若干演员表演话剧《日出》,当时的报纸记载:“由东吴剧社主持一次救济难民慈善演出,将所得券资除开支外,归数移助难民。”[2]这对抗日救国也起到了一定的呼吁、教育作用。在全民抗战的形势下,东吴大学发展社会教育的环境恶化,与战前的繁荣景象相去甚远,但社会教育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完全中断。东吴大学师生针对抗战需要,从实际出发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救亡精神。
(三)战后重建与走向消亡(1946—1952)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吴大学积极开展复校活动。复校之初,社会环境良好,东吴学子开始着手恢复各种中断的社会教育活动,并积极探索新的社会教育形式。1947年始,惠寒小学重新办学。“本学期共有学生二百零四名,都是附近清寒人家子弟,学生之学杂、书费是全免的。”[3]除此之外,因抗战停办的展览会又重新举办,包括文物展览、法典展览等。在恢复已有的社会教育活动的同时,东吴学子还发展了一些新的社会教育形式。1947年,为了帮助苏州失学儿童,“社友”团契与苏州基督教青年会共同创办义务夜校,开办初年就招收了300多名学生。除此之外,随着东吴大学社会学系的发展,社会学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民众访问教师、暑期教育等活动,其社会服务精神为人称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院系调整逐渐展开。1952年8月,根据调整方案,东吴大学各学院被并入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高校。而随着东吴大学走向消亡,其各项社会教育也被迫终止。
二、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一)惠泽教育:惠寒小学
1911年,东吴学子以“服务社会之精神,以陶冶贫苦之儿童”[4]为宗旨,在望星桥畔的一间小屋里创办了惠寒小学。学校主要招收贫寒人家无钱上学的子弟,故名“惠寒小学”。作为一所公益性质的义务小学,惠寒小学的教师由东吴大学的学生志愿免费担任,在惠寒小学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书籍等用品也由学校提供。建立之初,惠寒小学并没有自己的教室,一般在教堂或东吴大学的教室开展教学活动。“从前的校舍,只有五间平屋;前年在方塔西面买了广大的基地,建了宽敞的洋房……大有‘小牛津’的气概哩!”[5]除了补修与扩建校舍,东吴学子还为学生建立了图书馆、乒乓室等。但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完善学校设施的过程十分缓慢。一直到抗战结束后,学校的设施才渐趋完善。在课程管理方面,惠寒小学“既不为部章所束缚,斟酌损益,极求完备,故所施教育,非印版式的,乃新中国式的”[6]。惠寒小学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地理、数学、《圣经》、汉语、写作、唱歌、英文、绘画等。除教学以外,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添置了滑梯、跳高架、沙坑、皮球等运动设施,以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东吴大学体育会的同学每天早晨还组织学生早操。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惠寒小学的计划也十分完善。除了制订和实施训育,还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组织主日学以及举行运动会、集体远足、大扫除、写字比赛等课外活动。同时,为了发展生产教育,学校还开设劳动课,使学生养成劳动的好习惯。综上,惠寒小学推行的是一种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教育,对于培养“完人”意义重大。
从1911年创办至1952年被并入苏州市钟楼小学,惠寒小学累计办学33年。在这期间,惠寒小学为成百上千个因家境贫寒而无力就学的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2011年,在惠寒小学建立100周年之际,苏州大学继承发扬前辈学长所倡导的“惠泽教育,情系祖国花朵、寒门学子”的精神,复建惠寒学校。截至2018年,苏州大学已经在西藏、贵州、河北、陕西、江苏等地建立了25所惠寒学校。为了帮助落后地区的贫困儿童,苏州大学发起了“惠寒基金”募捐活动,将师生的捐款用来建设惠寒书屋、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室、实验室等。除此之外,秉持“自由、平等、博爱”的志愿服务理念,苏州大学还组建了“惠寒”社会服务支教团,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暑期支教活动,给无数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希望。
(二)社会智育:夜校
东吴大学创办过多所夜校,类型不一。但由于这方面的史料较少,对于其数量、发展演变等方面难以考证。根据现存史料将其分为校工夜校、民众夜校、“社友”团契创办的义务夜校三类进行论述。
1.校工夜校
为了帮助学校中一些受教育水平较低或未受过教育的工友,东吴学子创办校工夜校,传授其知识与技能,有史料可考的校工夜校主要有两所,分别建立于1931年与1947年。
东吴义务夜校是圣约翰堂青年部主日学会于1931年成立的一所公益性质学校,主要是为了“援助不识字之校役,及灌输知识与发展技能”[7]。夜校的教员、职员都由东吴大学的学生担任,学校主任由主日学会会员大会选拔,同时组建校务委员会以管理夜校各项事务。由于参加夜校的校工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统一授课,学校将校工划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为初中文化程度者,乙级为小学文化程度者,丙级则是为完全不识字的校工。根据各级不同的知识水平,校工夜校分设难度不同的国文、尺牍、算术等科,各级教科书、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同时,出于现实需要,东吴义务夜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举办总理纪念周及德育演讲会,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为抵御日本入侵作准备。
1947年秋季,“因鉴于本校工友智识之不足,由曹爱芳女士及侯希林先生等发起,办理校工夜校,使工友利用工余时间,学习一、二种较为实用之课程”[8]。与惠寒小学一样,校工夜校的书籍用品也是免费的,一般通过校内热心人士捐助或者组织募捐等方式筹集办学经费。教学内容包括国文、算术和英文三种课程。除此之外,还设有工友主日学班,定期举行祈祷、读圣经、唱赞美诗等活动。
2.民众夜校
为了普及平民教育,东吴大学在1934年创办了一所免费的民众夜校。民众夜校的学生都为成人,每星期一、二、五上课,按照学生的教育水平分成甲、乙、丙三组,设置不同的课程,强调学生的充分发展。民众夜校在教务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第一,该校以征收保证金的方式使学生减少请假;第二,“该校教务处鉴于学生常有缺课不到。事前又未请假,致办事发生困难,本学期起即定缺席记过办法。凡无故缺席三次,记过一次,记满六过者开除。故本学期学生缺席殊少”[9];第三,吸收东吴大学师生完善教务组织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实施公民训练,推进新生活运动,对于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举办成绩展览,组织训话演讲等。
3.“社友”团契与义务夜校
“社友”团契是东吴大学的学生宗教团体之一,以服务社会、联络同学感情为主要目的。1947年,“社友”团契与苏州基督教青年会共同创办义务夜校,分别设立于桃坞中学、美术专科学校及惠寒小学内。该校主要招收苏州失学儿童,对入学者不收取任何费用,还免费赠送书本。与前面谈及的各类学校一样,这三处学校的教员仍由东吴大学的学生担任。
(三)民众普育:展览会
东吴大学常常举办展览会,免费向大众开放,其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科学展览会。1924年夏,东吴大学科学馆—葛堂—正式启用。葛堂的建成为东吴大学生物、化学、物理等科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举办科学展览会提供了场地。1933年至1937年,东吴大学共举办了三届科学展览会。1933年6月9日至10日举行的科学展览会上展出了无线电学各项器件及植物标本模型等,参观的民众十分多,达到了“引起民众对于科学之兴趣,以便一致兴起从事科学救国之企图”[10]的目的。1935年5月25日至27日举办的科学展览会规模更大,苏州各中等学校甚至停课带学生前来参观。这次科学展览会共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部,除了展览外还通过通俗化的科学演讲、放映科学电影等方式激发民众对科学的兴趣,认识科学的重要性。1937年4月22日至24日举办的科学展览会除了物理部、化学部、生物部外,还增设了淡水生物研究所。
第二类是文化展览会,包括摄影展览会、书画展览会、莳花展览会等。1935年5月,在举行科学展览会的同时,东吴大学还举办了书画展览和菊花展览,吸引了很多民众,第一天冒雨参观的民众就达六七千人。
第三类是法典展览会。法学院在东吴大学的文科专业中最具社会影响力,培养了大量法律人才。1949年,东吴大学法学院为庆祝校庆40周年举办法典展览会,展出了各国最新法典图书及有关法学研究的各项文物,对于普及法律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社会情育:文艺社团的社会教育活动
20世纪初,“美育”概念传入中国,并在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推广下形成了一种教育思潮,对当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教会大学出于陶冶学生性情、进行宗教感化等需要,也十分注重音乐等文艺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东吴大学的文艺社团逐渐产生,包含音乐、美术、戏剧、摄影、文学等多种类型。这些文艺社团在注重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品格的同时,还关注现实,希望通过美育服务社会,达到移风易俗、建设良好社会的目的。文艺社团社会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多为演出,其中东吴剧社最具代表性。
东吴剧社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学生社团,至今仍活跃在苏州大学的校园里,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该社团的宗旨“一方面是研究戏剧,并编演新剧迎合社会的需求;另一面是通过表演戏剧反映社会现实,并纠正一些社会丑恶现象”[11]。1924年,东吴剧社演出《爱国贼》,吸引了很多观众,“余至犹未展幕焉,顾座已济济不复能再荣。总之是剧殊有兴奋精神之力,犹之莫泊三之‘最后一课’”[12],起到了启发民众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兴起了抗日救国的热潮,东吴大学也积极组织演出进行宣传教育。1941年,东吴剧社无视日本人的禁令,演出抗日戏剧,对号召民众抵御日本侵略、唤醒民众、鼓舞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服务社会:专业社会教育活动
1930年代,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东吴大学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其中,东吴大学社会学系通过各类活动服务社会,促进了社会发展。1933年,随着朱约翰先生等来到东吴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系师生更加关注社会,同时还开设了系统的社会调查法课程,以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根据《老少年》记载,社会学系的学生积极担任惠寒小学的访问教师,“……家庭访问,利用个案工作之技巧,寻求问题症结之所在,以谋解决之途径,成绩甚好”[13]。在吴县教育局为扫盲设立的民众学校担任教师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东吴大学社会学系。
1948年,在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领导下,该系30余名学生组成了社会工作服务团,前往浙江菱湖镇建设协会所属机关进行为期7周的暑期社会服务工作,包括民众教育、宗教教育、电化教育、劳工教育及宣传教育,在增长该镇民众各方面知识、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疾病防疫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社会学系外,教育学会、生物学系等也积极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根据《东吴年刊》记载,教育学会每年都组织数次公开演讲,以开阔民众视野,同时还组织学生到惠寒小学进行教育实习。
三、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成效及反思
(一)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成效
1.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大众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东吴大学师生在时代的召唤下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实践。从惠寒小学、夜校到展览会,再到文艺社团和各专业的社会教育活动,东吴师生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满足了群众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需要,达到了传播先进思想,加强文化、卫生、体育、审美、思想等各方面教育的目的。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人民无力接受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对于普及教育、扩大教育对象范围、启迪社会民智、促进民族觉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在社会教育实践中,东吴大学师生对中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2.促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会大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世俗化和本土化的需求使得教会大学在课程设置、学科发展、教学管理等方面借鉴中国本土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实践,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助力,缩短了我国传统教育现代化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教育作为教会大学的特色之一,得到了中国人的普遍认可,成为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促进人才培养
相对而言,传统的中国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学校与社会处于一个相对隔绝的状态;而教会大学强调教育的社会化,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影响,教育更加注重满足社会的需要,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4.为近代中国学生社团运动提供了榜样
东吴大学的社会教育多是由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如建立惠寒小学的基督教青年会、创办夜校的“社友”团契及东吴剧社等。这批社团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社团,他们成为发展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能力、发挥学生力量的重要途径,可谓开中国学生社团之先河。
(二)对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反思
虽然东吴大学的社会教育成效良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它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一,作为一所教会大学,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宗教色彩虽然随着世俗化不断减弱,但“宗教性一直是其不变的底色”[14]。教会大学开展社会教育,究其本质是出于传教的需要,而且并非其工作重心。尽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族主义和收回教育权运动使教会学校趋于世俗化,但在社会教育的过程中,东吴大学仍然通过开办主日学、演唱基督教歌曲等方式进行宗教教育和宗教宣传,其宗教性的底色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民众的反感和抵触,使得社会教育的成效有限。其二,教育经费不足。东吴大学社会教育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及师生的捐助,往往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并且很难长期维持下去,因此,经费的短缺成为制约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以外,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也阻碍了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发展。当下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当时仍有很多相似之处,基于东吴大学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结合当下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提高社会关注度。与国外相比,甚至与东吴大学等教会大学相比,我国现阶段对社会教育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关心、支持程度不足,提供的活动不够,相关设施尚不完善,社会教育缺乏计划性、组织性等。应该通过加强社会教育的宣传、形成系统化的社会教育体系、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等方式不断完善社会教育。同时,作为社会教育重要力量的高校应该继承和发扬社会教育的服务精神,大力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教育活动,如支教、咨询、展览、讲座、宣传、演出等。
其次,加强专业指导。东吴大学的社会教育活动多由学生自发开展,因为缺乏专业指导,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虽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但其弊端也不可忽视。目前,社会教育在我国既不是专业,也不是学科,高校难以培养专门的社会教育人才,社会教育研究也不受重视。国家没有颁布社会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对其进行管理、评价,教育部门也未设立专门的社会教育机关进行计划、推行、指导、监督。因此,应该加强社会教育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为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学术和理论的支撑。同时,还要加强社会教育立法工作,将社会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进行必要的干预。
最后,社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东吴大学的社会教育活动多面向落后地区与社会底层,如建立惠寒小学、组织农村社会服务团等。我国的社会教育资源总的来说是城市多,乡村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由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对社会教育的需求往往是城市小,乡村大;发达地区小,落后地区大。这种分布与需求相反的情况导致社会教育资源的功能无法得到全面发挥。对此,政府应该出台系统的社会教育建设方案,逐渐改变社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