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地“廉德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教育实践探微

2020-02-25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苏州院校高职

蒋 奇

(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2014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对高校廉洁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充分挖掘高校自身优秀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推动校园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提升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品质和实效。”[1]该文件为苏州高职院校进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吴文化“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泰伯立国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2]1。其中,吴地廉政文化在吴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廉德思想”是吴地廉政文化的核心构成,它是在礼义廉耻、仁爱自律等伦理道德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要强调从政者要敬畏职权、诚信守法,并将奉国利民作为毕生追求。“廉德思想”在吴地深入人心,至今仍发挥着教化作用。

一、吴地“廉德思想”钩沉

“廉德”即廉洁从政的道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吴地廉政文化自泰伯、仲雍奔吴始,吴地人民就有了“尚德”的基因。三国以后,吴地陆续出现以陆绩、顾雍、范仲淹等为代表的廉吏,他们廉洁从政,堪为楷模。其家族后世人才辈出,为官者众多,在吴地享有良好的声誉,并对廉政文化建设起到了价值引领作用。吴地“廉德思想”主要表现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和社会伦理三个层面上。

(一)个人修养:礼义廉耻、仁爱自律

《管子·牧民·国颂》曰:“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3]管子认为礼、义、廉、耻是国家重要的四根支柱,对个人的人格、道德的养成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泰伯“三以天下让”[4]和季札“三让王位”①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无锡史志》1986年第2期,第41页。的美德均体现了他们谦和礼让的高尚情操。季札“徐墓挂剑”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江阴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江阴文史资料第16辑》,内部资料,1995年,第182页。的故事广为流传,司马迁赞誉其“见微而知清浊”[5]。《三国志·吴志·顾雍传》给予东吴名相顾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6]的极高评价,对今人仍具有启迪价值。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尽管没有做过官,但他对古代廉耻道法伦理有一定的研究,提出了“贵廉”思想,认为“礼义”是管理人的大法,做人的大节乃是让人知道何为廉洁和羞耻。他强调提升自我修养,需从守廉和知耻做起。

东晋后,吴地经济逐渐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士大夫、文人墨客寓居,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吴地许多家族成员走上了仕途之路。据古代吴地家规家训,几乎所有家族均要求其成员在从政实践中保持修身自律。以苏州常熟翁氏家族为例,据《常熟璇洲里翁氏族谱》载:“富贵不足保,惟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7]强调读书倡廉,对待富贵要知足。还要求吴地名门必读儒家经典,必须通过科举入仕为官。总之,以“为政以德”[8]267和“以礼行之”[8]279为主要内容的儒家“仁政”思想对他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职业操守:敬畏职权、诚信守法

“公生明,廉生威。”[9]廉德从本质上来说是从政者应该具备的一种职业道德,在古代廉吏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周礼·天官冢宰·小宰》中提出廉吏的六个标准: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10],即善于行事、能行政令、敬守职位、品行方正、守法不移、是非分明,除“廉正”外,其他均针对廉吏的职业能力、职业操守提出了标准和要求。

纵观吴地廉吏文化,“廉德”之于职守,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政官员作为职业道德的主体,在其政治生涯中甘于清贫、俭以养德。如“巨石压仓”[11]典故中的陆绩,居官清廉时称“天下穷阁老”[12]的王鏊,以及连任苏州十三载“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13]的知府况钟,他们的廉德风范和职业操守令世人敬仰。另一方面,作为掌权者,吴地廉吏遵纪守法、刚正不阿、诚信无私、不谋私利。如白居易在苏州执政期间,曾流传其怒打行贿人的故事;明嘉靖吴讷“恭俭廉靖,得之性成。官崇而不庇其家,望高而不驾于众”[14],吴讷为官四十年恭谨俭约,历任要职但从不包庇本家,始终清正廉洁;清末俞樾在《暴方子传》中记载了九品廉吏暴式昭“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③政协安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政协滑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暴方子事迹题咏集》,内部资料,1997年,第94页。的感人事迹,等等。吴地廉吏清正勤俭、秉公守法之美谈可谓不计其数。

(三)社会伦理:孝廉齐家、公忠捐奉

爱国奉公、利民为本是吴地传统廉政文化的核心观念。“为民、为国、为天下”[15]的“公忠精神”是吴地贤人君子毕生的“廉德”追求。古人的“廉德”往往与“孝行”紧密相连,孝是廉洁的动因,行孝可以促廉。吴根友教授等指出,作为伦理道德的“廉”,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君子美德”之意,汉代以后,廉“先与孝结合构成孝廉的伦理与美德,后又窄化为为官之清廉与廉洁,而且与奉公的政治价值取向相联系”[16]。

“百善孝为先”,心怀孝爱,方能忠君爱民。东汉延光元年(122),黄香升任魏郡太守,黄香即“二十四孝”之一“扇枕温衾”[17]中的主人公。他上任不久,郡中突发水灾,百姓陷入饥荒,黄香带头捐赠俸禄,纾解民困。“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18]在黄香的带动下,各富豪大族也提供义谷,以补公家贷放灾民之不足,灾民因此获得保全。又如孝子孟宗有“腌鱼沉池”[19]的故事,他为官时,常提醒自己要忠君爱民,为社稷黎庶尽职尽责。吴地是全国知名的孝廉之乡。如唐代苏州刺史王仲舒为保证漕运畅通,决定修建长桥,为筹措建桥资金,他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范仲淹踏上仕途后,在苏州购置千亩“义田”,扩建“义宅”,创办“义学”,为乡族贫寒者提供救助,史称“范义庄”(又称“范氏义庄”)[20]。

二、吴地“廉德思想”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探析

(一)吴地“廉德思想”与大学生个人素养相结合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21]。从高职大学生廉洁教育实践来看,教育的难点往往不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难度,而是存在情感认同障碍,其原因在于大学生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都较浅,很难意识到反腐形势的严峻,他们虽然知道腐败会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又不愿主动接受廉洁教育,认为腐败离他们还很遥远,与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关系不大,在情感上有排斥心理。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防腐拒变的廉政教育的任务很重,必须要创新思维,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真正使廉洁教育入脑、入心。把吴地“廉德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教育实践的全过程,这是苏州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廉洁教育的新途径。

1.通过诵读交流感悟,深化对吴地“廉德思想”的理解与认同。诵读经典,可以帮助人们提升思想认识和情感境界。吴地家书、家规和家训等资料非常丰富,如彭氏家训家规《败家十穷》《交友四箴》,朱柏庐《朱子家训》和范仲淹《范仲淹家训百字铭》,等等。这些文化经典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可以组织大学生诵读这些经典。采取精读加泛读、必读与选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感知与体会吴地的“廉德思想”,深化对廉政教育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

2.将吴地“廉德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体系,使廉洁教育入脑、入心。一是选用《吴地廉政文化读本》[22]、《吴文化概论》[2]等作为教材,以吴地廉政文化微课、德育选修课、党校廉政党课等相关课程为依托,把吴地“廉德思想”内容纳入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体系。同时,可以结合教材案例开展教学实践,通过“讲吴地廉政故事”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性。二是挖掘吴地“廉德思想”中的优质资源,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实训课等密切结合,以提升学生对廉洁的感性认知。如将陆绩的孝廉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将归有光为人正直、耿介忠诚的品德融入“法律基础”课程等,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意识,筑牢廉政的思想防线。

3.以“礼”为出发点,传承吴文化。近年来,苏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学生社团组织也在逐年增多,并各具特色,将大学生的社团文化活动融入高校廉政教育实践中,可以对培养大学生的“廉德思想”起到润物无声的影响。通过开展吴地的“礼”文化活动,如“茶礼文化”“吴地家风家训舞台剧”等活动,让大学生从中感悟吴地“廉德思想”的精妙,使吴地文化中的“礼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吴地“廉德思想”与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相结合

杨业华教授等曾在《论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指出,大学生的敬业价值观应有四个层面,即对自己从事职业的认同,尽职做好自己从事的工作,在自己工作范围内具备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把职业作为生命信仰为大众谋幸福。[23]这一观点与吴地“廉德思想”所蕴涵的廉于职守、公忠为民的精神指向是一致的,值得我们重视。

1.依托丰富的吴地廉政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形成爱国敬业的价值取向。苏州高职院校处于吴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苏州市职业大学坐落于上方山下,校外有石湖草堂、范成大石湖别墅、农圃堂等历史文化遗存,校内有顾野王园、廉石馆、吴文化园等多处吴地廉政文化的人文景观。再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书院校区原是明朝应天巡抚衙门和清代江苏巡抚衙门的所在地,以海瑞、林则徐、汤斌等为代表的廉吏清官曾在此执政理事,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敬业精神令人赞叹。目前,该校区已成为“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这些廉政文化资源与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爱国敬业价值观的培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廉政文化教育实地场景是展示廉吏清官的功绩和精神风貌的文化空间与环境,是进行沉浸式教育的最佳课堂。这种教育课堂或环境可以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产生情感与心灵上的共鸣。如苏州况公祠的布置庄重高雅,对况钟的一生进行了介绍,从“壮阔生平”“卓越功勋”“政德润苏”“德言誉赞”“政德传承”和“政德绵长”等六个方面对其予以述评,从中可以感受到况钟“律己清严、法行民乐”的思想境界与精神追求。参观况公祠后,可以组织大学生对吴地廉吏思想、生平政绩、廉政文化等专题进行研学并撰写学习报告,引导大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价值观。

3.通过校企合作培育“廉于国家和社会”[24]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更多地担负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苏州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密切与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的合作,将吴地“廉德思想”贯穿到大学生的实习实训中去,形成合力,同频共振。如在大学生企业实习环节中融入廉洁教育元素,教育他们要以优秀企业家为榜样,强化他们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鼓励他们树立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职业目标,培育“廉于国家和社会”的工匠精神。

(三)吴地“廉德思想”与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

社会志愿服务倡导的理念是无私奉献、互助友爱、服务他人、益于社会。吴地“廉德思想”要与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培育爱国情怀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以己之力为民服务。通过社会志愿服务,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廉洁信念,促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苏州院校高职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