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历史题研究

2020-02-25崔恒秀陈选惠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填空题题型试卷

崔恒秀,陈选惠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民国时期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通过自主招生进行。自主招生方式、内容、制度等对当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各高校自主招生的试题受到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各校所持的治学理念有着一定差异,因此试题也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历史学科试题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本文力图通过对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历史题的细致梳理与深入考察,总结试题类型与内容,归纳试题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探究其命题立意。

一、民国高校自主招生历史题命题背景及概况

面对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当时的许多学者认为救国之要在于改革,而改革之关键在于开启民智。只有培养新式人才方可应对危机重重的局面,故而应致力于教育事业,进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对当时的考试命题也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如蒋梦麟当时提出“利用西洋近年来教授历史之经验,体察吾国社会生活之需要,活用吾国历史资料”[1]。

自清末开始,我国教育考试制度开始逐渐向国外学习,走向近代化。民国初创,百废待兴,尚无时间制定严密计划。在高校招生方面,主要受欧美高校影响,大多实行自主招生制度。其标志是民国政府于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其在《大学令》中提出大学预科学生须于中学校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力者;大学各科学生须在预科毕业,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力者方有入学资格。[2]108除此之外并未说明测试应如何进行、有何标准。而其第十二条规定“大学设校长一人总辖大学全部事务”[2]109,由此可见,民国初年教育部并未对高校招生作硬性规定,多凭各校自主招生。

民国时期高校的招生方式经历了由自主招生到统招,再以自主招生为主的演变。自主招生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即1912年至1932年,以及1941年至1949年。[3]

1912年至1932年,这是民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起步发展阶段,各高校在规模、水平、性质等方面差异显著,中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无法满足招生需求,无法统一招生。[4]以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家们也秉持“教育独立”的思想,主张“学术自由,大学自治”[5],高校的自主权较大。前已述及,在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令》中仅对不同层次高校招生的生源资格进行了规定,其他关于入学测试的内容一概没有详细规定。每个学校的治学理念和对人才的需求倾向成为其主要的命题指导思想,但这样的开放式招生在实施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知名高校求质不求量,部分考试内容与中学教学脱离,发达城市的学生易被录取而落后地区的学生入学几率小,以及文与实两科的人数极不均衡,文科人数过剩而实科人才匮乏。[6]为此,1932年后教育部收回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计划与统一招生,暂停自主招生。

1941年后,因时局变化,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交通异常困难,统一招考难以为继。[7]由此自主招生考试进入1941年至1949年的第二阶段。1941年后教育部开始实行多样化的招生策略,联合招生、自主招生、委托招生等多种方式并存,但教育部仍然要求高校招生要符合教育部颁布的《三十年度公立各大学及独立学院自主招生办法要点》,试题也须符合教育部所发的高等中学课程标准。[8]因此命题亦需受到限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二、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历史题的内容与结构

当时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历史题主要出现在国文部和史地部的招生中。国文部招生考试试题与历史知识有关的主要是史籍著作和文学史方面的内容,如齐鲁大学1933年的试题:“试述《后汉书》、《三国志》成书之先后及其著者。”[9]10本文所述历史试题内容与结构,大多基于史地部的历史试题。

试题内容普遍是中国史与世界史各占一半,呈现出平衡的局面。中国史考察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从古至今,脉络贯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一应俱全。世界史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明显偏重于各类改革与革命的内容,包括工业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其中以文艺复兴为代表。在1942年前,有二成以上的试卷中含有与文艺复兴有关的题目,其后也时而出现。二是非常重视对战争的考察,特别是“一战”与“二战”。世界大战相关的试题数量在1942年后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由寥寥数次激增为十余次。

题型构成较为多样。主要题型以简释题与论述题为主,填空题为辅。简释题在当时自主招生历史试卷中主要涉及简答题、名词解释与列举题三种题型①系指情境、问题和答案较为简洁明了的小型供答型试题,是除了填空题之外的各种小型供答型试题的总称。。在史地部的历史试题中,简答题没有特意被作为一种题型单独区分出来,而与论述题混杂在一起②与论述不同的是,简答题提出的问题只要求学生简单而明确地解答一些重要知识的要点。。在试卷中所占比重不大,出现的次数也少。内容主要围绕答案内容多、可发挥空间大的问题来设置,如1933年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史地系)中国史第三题:“试将清季捻匪之起灭,略述其梗概。”[9]175

名词解释题根据题型数量的多少,可分为两个时期。在1941年前,根据考察内容的特点,名词解释题被分为多类,每类独立成为一种题型。首先是与现今的大学试题一样的普通题型,要求学生解释如“门罗主义”“光荣革命”之类的历史事件、现象、概念等。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历史重要人物的题型,要求学生写出其所处时代与主要事迹,或是专门针对时间的题型,要求学生解释某几个年份的历史重要性,如国立北平大学(上海区)1933年的中外历史第二大题:“试释下列个人之时代及事业。”[9]170

此外还有列举题,出现次数不多且大部分掺杂在简答论述题中,但列举题的考察重点与现今有一定差异。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地名、人名、朝代等名词性列举之外,还有部分题目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列举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或是某种文明的特征,如国立中正大学1941年文组历史卷中的第二题:“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入超逐年增加,试总括前后各种因素,分条列举之。”[9]187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列举题而言,这种题型更类似于问答题,但回答方式则如同现今的“分点答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而且通过分条列举的方式使答案更加清晰简明,是一种当时较为新颖的题型。

论述题是历史部分中最核心的题型,除少数几所大学外,几乎是必考题,甚至有部分大学,如国立湖南大学1942年的试卷[9]196,其历史部分只有论述题一种题型,足见其重要程度。在内容上,主要围绕重要历史事件、问题出题,考查学生的史识,不过多偏重于政治史与文化史方面,而对经济史内容鲜有涉及,如在1933年至1947年间仅有六道题与经济史问题相关。[9]171-219从时间上看,考查的历史事件与当下的年代越来越趋近,如出现了与考试时间相距十余年前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考题。

1942年开始出现填空题[9]193,内容侧重于重要时间、地点和人物。填空题为客观题,答案统一规范,阅卷人的主观因素对其影响不大,比较符合教育部统一命题的要求,所以多见于国立大学的试卷,以保障考试的客观性和规范性。

三、民国高校自主招生历史题命题特点与立意

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历史题的命题,受到社会时代背景以及当时教育宗旨、教育思想与教育目标等影响,体现出了综合、灵活、富有时代性的特点,命题立意符合时代与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

(一)内容与题型既综合又灵活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如早期的严复认为应以“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进行教育,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精华、民族特色,同时又要吸纳西学,以融会中西,兼备体用。[10]这种培育综合人才的思想在民国时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这种对教育综合性与灵活性的要求也体现在历史试卷中。表现出题型多样、考查内容丰富等特点。从纵向来看,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清末民初,既注重对过去的重要历史内容的考查,也密切关注时代新动态的剖析。从横向来看,中西兼备:中国史方面,内容全面,对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涉及;在世界史方面,虽然考查区域较侧重于欧美与日本地区,但印度、两河流域等也有所涉及。

在能力层面上,注重考查运用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这点从题型设置上即可看出,虽然试题种类多样,能从各个层面考量学生的水平,但论述题是最善于考查学生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通过对目前已掌握的48套试卷的整理,发现其中40套含有论述题[9]170-219,占比83%,足见综合能力的重要及其在历史考试中所占的地位。

在学科之间的关系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局面。学科渗透有利于培养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通识人才,符合时代需求。文、史两科同为人文学科,在知识上有共通之处,故在国文部的试题中含有大量史学典籍与文学史内容;而史、地两科在内容上也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因为时间观念与空间观念对人类的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11]15试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地理因素的重视。

(二)立意符合时代与社会需求

试题立意是试题设计的核心①试题立意是指试题所确立的主题,把试题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关注何种现象、体现怎样的能力等作为考查的主旨。。任何时代的命题立意自然而然地都带有本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浓厚的时代特色。民国时期亦如此。具体来看,民国高校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的立意在围绕传统的重要历史知识进行考查之外,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与时事有关的内容。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重视近代史的内容。试卷中对清末到民国初年的历史进行了反复考查,且多采用论述题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二,联系时事,考查历史上同类或相关事件。由于史学既具有探寻历史规律、认清国情、为认识社会提供可靠依据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资治、借鉴、垂训、治乱兴衰的功能。[11]40-70如国立中正大学1941年理组试卷中的第一题:“一、以最明朗简要之语句,分条略述六十五年来日本侵略我国之大事。”[9]188其时恰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时,通过回顾日本的侵略历程,更能看清日本之侵略本质与时下的局面。

四、民国高校自主招生历史题反映出的问题

(一)偏重精英教育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各地中学的修业时间与学习程度并不统一,高校难以制定一个合适的招生标准,但招生考试在人才选拔与培养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施行,多数高校仍然坚守生源质量底线,在满足招生数量的同时严格选拔,如私立复旦大学始终保持着录取精英式人才的招生原则,招生简章中对于招收学生的要求也逐渐增多。[12]这种坚守虽然有效地保障了教学质量水平,但也造成了无法平衡精英性与普及性的问题,与当时社会大众普遍的教育水平脱钩。具体到招生考试试题上,由于过于强调选拔精英,导致了部分考试内容难度过大,影响了考试的效度。

(二)题目结构有待改进

不少大学的试卷在结构设置上存在不足,需要调整与改善。用于考查基础性识记知识的填空题量普遍较大,基本为10道题至15道题左右,甚至部分学校试题中仅有填空题一种题型。以燕京大学1946年史地卷中的历史试题为例,本卷中历史题仅有填空题一项,总数量更高达20题。且一题普遍为2至3空,还出现一题9空的情况。[9]207-208这种设置了大量填空题的试卷在1942年后数次出现。填空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去背诵与记忆,一份试卷中此类题目数量过多会导致对学生的知识面广度要求过高,且无法对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进行测评。

综上,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自1912年开始实行,经历了由“自招”到“统一”,再于“统一”的背景下探索多样化发展的历程,凡二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经验,顺应了民国时期时局动荡的现实和改造国民以求自强复兴的社会需求,实现了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目标。当时高校自主招生的历史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反映了对灵活运用和深层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求,而题型与内容体现出了综合性强、灵活度高、规范性逐渐增强且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特点。这既体现了对综合性、实用性人才的社会需求,也反映出了史学的治乱兴衰、借古鉴今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有着难度过高与试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与不足。这样的试题符合当时许多高校选拔精英人才的需求—在当时的国情下,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应时的人才是不现实的。这种必然的选择,导致其没有兼顾好精英性与普及性,这是教训,也是启示。

猜你喜欢

填空题题型试卷
填空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