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中的运用

2020-02-25秦晓杰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脑瘫康复训练游泳

秦晓杰 彭 勃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自1960年罗马第一届残奥会起,游泳就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游泳已成为我国残奥会的优势项目。游泳运动有其独特的运动环境和身心体验效果,且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身心体验式教学,[1]已越来越备受推崇。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也是响应国家的要求。游泳作为一项有氧水下体育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的阻力,在完成各项动作时需要身体的各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因此,游泳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身体协调性,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运用游泳疗法进行康复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强患儿体质,达到塑身效果。其次,据相关研究显示,游泳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能更有效地提高康复儿童的语言、社交与协作能力。游泳时身体的各项器官之间相互协调,从而改善个体灵活度、肺活量和血液循环等身体机能,且刺激大脑运动区域神经的激活,达到康复的效果。更重要的一点,游泳运动比起足球、篮球、跑步等运动,运动强度较低,不易造成运动损伤。由于游泳疗法具有趣味性、易获得性、竞技性、协作性、教育性等特点。同时,在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与探索下,游泳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被引入到了脑瘫儿童康复的干预中,在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一、脑瘫儿童用游泳疗法康复的生理学依据

脑瘫儿童特指患有“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疾病的儿童。“脑瘫”是一种因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伤或发育不全而导致的疾病。国际脑瘫康复界将“脑瘫”界定为一种由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认知、交流、行为障碍、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等。[3]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教育目标是改善其运动功能障碍。[4]人的大脑和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大脑支配身体,身体反作用于大脑。知识从动作中抽象而来,从动作的协调而不是从客体中来。[5]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特定区域管理着特定的身体部位。所以,对脑瘫儿童进行特定的运动训练,有助于对能特定脑区产生促进作用。Ivanovna等人研究发现带有运动性质和方法的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脑瘫儿童的运动技能,包括运动的速度、运动的平衡及协调能力。[6]同时,通过游泳训练能够让儿童对外界的刺激产生良好的适应性。[7]

游泳康复训练是一种新兴运动性质的康复方法,是医学、康复学与运动学的交叉研究领域。目前,将游泳疗法应用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研究稍显空白。基于已有研究,本文尝试探究游泳疗法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期待能够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有积极作用,让脑瘫儿童更好、更快的地进入学校、融入社会、健康生活。同时,也为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提供参考,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教育方法进行补充。

二、游泳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中的优势

(一)强度可控,降低康复风险。较之其它运动方式,游泳的运动强度及其它因素更容易控制。游泳疗法是运动疗法的分支,其设施易于获得(康复机构、培训机构、家庭折叠浴池等),且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脑瘫儿童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而造成身体损伤,导致二次伤害;亦可能因运动强度过小导致训练停滞在“舒适区”内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游泳疗法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经过研究者的精心设计和实验而后投入运用。诸如项目的运动强度、泳池的规格、水温的控制、辅助器材(泳圈、泳衣)的搭配与质地的选择,均是根据儿童的个体情况进行设置。因此,游泳疗法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二)寓教于乐,提高参与热情。儿童具有好奇心强、爱玩、好动的特点,尤其是针对脑瘫儿童,更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康复教育如同游戏一般,让儿童在快乐的活动中取得进步。游戏不仅是促进正常儿童的重要活动,也是对特殊儿童进行功能训练的重要内容。[8]游泳疗法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儿童参与其中,游泳动作训练的步骤性、系统性能够提升儿童的逻辑思维和整体思维,这也是游泳疗法的特点之一。因此,游泳疗法十分符合儿童天性,使得康复训练成为一个愉悦的过程,康复的作用更加突出。加之实施科学、系统地指导,康复治疗形成了良性循环。互动的过程会让儿童产生更加积极参与的心态。让学习者主动与身边的人文物理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与知觉学习相比,这种方法更能促进信息的深入整合。行动必然意味着操作,即对观念的执行,[9]因此,当动作形成时,必然又会反作用于大脑而产生促进作用。因而,有趣的康复疗法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康复效果。

(三)梯度教学,树立自我信心。由于脑瘫儿童本身具有先天的生理障碍,故此,大多脑瘫儿童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梯度教学即为动作、技能的设计以及要求教学任务从易到难梯度上升,运用“i+1”的原则设计,让儿童感受到进步与突破,形成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进而不断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游泳作为一种竞技性的活动,在康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难度恰当的“自由竞技”项目,让儿童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竞技带来的成就感、家长的肯定以及伙伴的认同,能促进儿童建立起对自己的肯定性评价,也有助于克服自卑,帮助脑瘫儿童形成竞争意识,并将竞争意识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促进其社会化程度的发展。脑瘫的儿童缺乏自信的原因复杂的,但通过游泳疗法进行康复训练,他们会不断的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将梯度教学方式引入到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中有助于儿童的循序渐进地发展。

(四)寓教于训,提升社会认知。社会性是人特有的属性,人作为集体中的个体所表现出的集体性、发展性的特性,是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属性。儿童时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是社会化的关键阶段。游泳康复训练是经过科学、缜密的设计,有很强的教育引导性。其最大的特点是将社会化规则(规章、制度、道德、法律、风俗)融入到训练当中去,对脑瘫儿童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如,通过有规则的竞技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通过交流、动作、情感体验的增多提高儿童社会化程度。在康复的过程中建立起伙伴关系,获得同伴友谊,主动表达自我,增加对外交流机会。通过各种社会性的交往,儿童才能发展自我意识,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对人、自然、社会的积极稳定的态度,克服自利、自我等不良的行为。在游泳康复训练中,儿童获得社会化,是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一步。

三、游泳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一)以游泳训练加强脑瘫儿童肢体肌肉控制力。由于脑瘫儿童的大脑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其长期不能保持正常的行走姿势。在肢体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肌肉力量不足的生理问题,肌肉的控制力、爆发力也远不如正常儿童,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能够帮助其肌肉组织正常发育,逐步恢复功能。对儿童来说,身体训练应该具有趣味性,在产生训练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收获长期锻炼效果。[10]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肌肉力量的发育不仅能够保证人体完成各种功能性动作及克服外部阻力的运动能力,而且会影响到心肺机能、运动协调或移动速度等运动能力。[11]游泳疗法训练中包括游泳最基本的动作要领:打腿、打腿与呼吸配合技术、划手、划手与呼吸配合技术。[12]当脑瘫儿童进行一系列游泳动作时,血液流速加快,营养物质被快速输送给肌肉组织,促进肌肉组织发育,增强肌肉控制力、爆发力。通过不断地训练肌肉组织会形成组织群,稳定与矫正行走姿势,提高运动的技能性,使脑瘫儿童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在训练过程中要做到张弛有度,控制运动强度和难度,避免造成肌肉损伤。

(二)以游泳训练提高脑瘫儿童身体协调能力。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功能的损伤,其身体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要远低于正常儿童且发展缓慢。游泳疗法在提高脑瘫儿童平衡协调能力方面的效果要优于传统运动并且比医学康复效果更佳。[13]脑瘫儿童在游泳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改善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的灵活度,增加身体协调力。由于每个儿童身体非协调部位并不相同,游泳疗法可以根据每个儿童自身的情况进行练习,为肢体提供不同部位的刺激,“花样游泳”的方式为协调能力稍好的儿童加入更有技巧性的动作,促进眼睛、四肢与呼吸调节之间良好的配合,更加充分强化身体的协调运作能力,进而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和运动技能。

(三)以游泳训练提高脑瘫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独有的一种能力,是人类的生存活动方式。社会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动、交流。[14]由于自身身体缺陷的原因,导致脑瘫儿童对社会交往具有排斥和恐惧心理,存在社会交往问题。要提高脑瘫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其一,要提供交往机会;其二,要引导脑瘫儿童掌握交往的技巧,这些都可以在游泳疗法中实现。在训练过程中设计自由竞技赛、花样游泳赛、游泳接力赛等,竞技与接力一般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必然涉及团队合作、人员之间竞争,为儿童增加与伙伴沟通的机会。同时在团队协作赛当中儿童之间需要进行明确分工、默契的配合,活动期间的交流与沟通,会自然提高儿童沟通的技巧,并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四、游泳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建议

(一)科学设计康复内容。游泳疗法在脑瘫儿童的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但据资料显示,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由于游泳康复项目设置的不够科学,导致康复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给患儿带来伤害,缺乏科学性、实用性。游泳项目种类多样,但并不是每项内容都适用于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因此,在康复时应有以下注意事项:第一,脑瘫儿童康复前水平大多处于基础阶段,训练时不宜操之过急,用力过度,要将缺陷补偿与身心协调发展相结合。其次,脑瘫儿童康复教育要注重医教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游泳培训班”,要将基础动作、个体体能、游泳活动贯穿课程之中,依照儿童能力发展水平,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通过游泳运动的形式体验活动的乐趣,提高儿童的环境适应与生存技能能力。最后,科学把控,量力而行。要科学把控游泳运动量,过量运动会对脑瘫儿童肢体造成伤害,运动不足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运用游泳疗法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不是单纯的让患儿学习游泳,与正常儿童学习游泳有很大程度的区别,需要有专业知识背景、娴熟技能、态度负责的专门人才,方可对患儿进行游泳疗法康复教育。康复治疗师作为各种康复治疗措施和手段的具体执行者,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康复治疗的结局。[15]因此,需要系统且完善的专业康复师认证标准;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并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对脑瘫儿童越来越多的关注,急需大规模培养一批人才。已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科研机构可将游泳疗法引入培养方案当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其次要注重“医生”属性的培养,力争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掌握游泳康复理论方法,又掌握游泳康复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同时,要严防严打“伪人才”以免耽误患儿发展。

(三)家校一体——形成教育合力。好的教育从家庭开始,最伟大的教师即是父母。通常我们提到脑瘫儿童康复,首先会想到康复机构、特教机构、医疗中心等,认为这些地方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先进的诊断设备、科学的康复方案等等,患儿在这些地方康复治疗与训练能够快速帮助患儿提高自我认知、社会交往、动作技能、生存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事实上,上述所说的确能够帮助患儿摆脱疾病、克服缺陷。但我们仍不能忽略亲子互动的巨大力量,对于正常的儿童发展过程而言,亲子互动都是十分重要的,更不必说脑瘫儿童,亲子互动对于患儿而言既是康复训练,又是情感的经历和社会化体验,动机、交流、情感、动作技能都是亲子互动中具备的成分。虽然亲子互动对于患儿的康复极其重要,但是脑瘫儿童由于生理的缺陷常常缺乏互动主动性,患儿低靡的主动性必然会影响父母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又或让父母产生挫折感,这则会削弱亲子互动水平。此时,需要借助游泳疗法中有趣的康复内容,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让父母与患儿共同完成亲子互动,这些项目又作为纽带连接父母与患儿,调动二者互动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家校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对脑瘫儿童而言不失为是一种福音。

五、游泳疗法的应用给康复训练的教育启示

每个脑瘫儿童存在的问题都会有差别之处。因此,其需要训练的方式、强度都是有差异的,为儿童量身定制游泳康复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在康复教育中按照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记录儿童训练状况、康复效果等并对其进行评估,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计划,使训练更贴近儿童的实际需求。游泳疗法是一个梯度训练、由易到难的过程,能够培养儿童挑战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游泳康复治疗师应在训练过程中科学指导、耐心指导,避免出现儿童运动损伤。脑瘫儿童康复是一个紧迫、漫长的过程,期望社会、家长共同重视,帮助患儿早日步入生活正轨。

猜你喜欢

脑瘫康复训练游泳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