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2020-02-25王克军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王克军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110044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当代大学生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思想多元化的冲突等特点突出。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时期,高校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责任。我国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焦虑、困惑、迷惘等负面情绪,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020年初,一场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也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如居家防控、网上听课、交际网络化等。由于疫情影响,复学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会随之更加突显。重大疫情背景下,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积极应对心理危机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并以此为契机构建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一、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一)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学界的观点不尽相同,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十条心理健康标准,[1]包括安全感、自我评价、人格完善、情况控制、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它不仅包括了知识体系,还包括了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模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其脉络都是基本一致的。心理健康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积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心理状态,展现出稳定的愉悦情绪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及其重大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是从高校教育管理的视角出发,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有效运用高校资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组织和协调的管理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不断延长的网络生活时间和爆炸式的网络信息,常常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孤独、压抑、焦虑、无所适从等心理体验。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及网络信息的多元化等常使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产生无助感和失落感。一些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可能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2.现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体现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术研究,虽然这是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但心理健康课程和研究不能够广泛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2020 年初暴发的这场新冠疫情是一起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它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必定十分严重。因此,高校必须从管理层面加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应对这次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目前国内高校尽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其组织形式和效果值得商榷。而目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大面积暴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国内疫情虽然初步得到控制,但仍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下,社会心理危机也必然体现在大学生身上,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受到影响。

(一)重大疫情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

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表现为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美国心理学家林德曼提出‘心理危机’这一概念,布拉默认为心理危机主要分为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及存在性危机等三类。其中境遇性危机是指个人无法控制或预测的突发或超常事件,如事故和灾害等造成的心理危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就是境遇性心理危机”。[3]面对疫情下的心理健康危机,心理学家和心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心理干预的方式。

1.转移注意力。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从对疫情的恐惧转向对疫情的科学认知与积极防控,如重视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相信只要科学地防控,一定能战胜疫情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引导学生在重大危机事件中学会心理成长,在科学防护的基础上保持一颗平常心,避免过于敏感,不能恐慌到稍微有些不适就觉得自己感染了病毒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转移注意力是克服这种心理应激反应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从权威渠道获得信息。疫情期间的各种谣言使人真假难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这些谣言或危言耸听,或夸大其词,或别有用心制造恐慌。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辩别能力较弱,因此,心理干预者首先要教育学生不传谣不信谣,尤其不要看那些无良自媒体的消息。他们大肆造谣或者夸大负面消息,没有任何精神营养,要从官方权威渠道获取疫情信息,看到全国人民上下同心抗击疫情的英雄壮举,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从而使心理危机得到化解。

3.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解能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和迅速传播,使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可预知的感染风险。面对这种健康威胁,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恐惧、烦燥、忧虑等负面情绪,加之严格的居家隔离措施,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重大的考验。大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他们的心理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心理干预要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解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转移,通过适当运动、做家务、改变聊天话题、听音乐或看轻松的电影、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等,增强心理抗压能力。保持与同学、老师之间的联系,产生守望相助的心理安全感。

4.多方配合。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在多方配合下,完成对学生危机心理的干预。辅导员、班主任和相关的教师、管理人员等都应该在接受心理危机培训后,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例如,疫情期间,学生配合学校进行各种防疫措施的实施。无形当中也会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感和焦虑感,教师要积极疏导,减少学生的对抗情绪,正确认识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学校教师和家庭成员互相配合协助,在困境中给予彼此坚定的心理支持。

(二)疫情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

疫情带来的心理危机并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立即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修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某些严重的个案若不能及时疏导,可能会伴随学生很长时间。疫后复学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疫情期间,对网上教学这种形式不适应,注意力无法集中,课堂气氛缺失,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抗拒、焦虑、烦躁等心理。复学后这种现象也不会马上消失。若不断持续很可能进一步产生恐慌、睡眠质量下降、出现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风险。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调整情绪的自觉意识,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4]

2.行为。疫情期间的作息安排随意,由于生活不规律,缺少外界的约束,学生容易产生沉迷游戏、时间概念模糊等现象。若长期持续会产生拖延、暴躁等行为方式的变化。

3.社会交往。疫情隔离导致学生们社会交流的减少,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互动减少。长时间的人际疏离会引发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心理和行为偏差。如不愿意表达,与他人关系不和睦、学习不专心、沉迷网络,甚至产生空虚感等严重心理问题。

三、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组织网络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现状,是将资源投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和研究上,心理健康教育也往往局限于课程、讲座等形式,并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种管理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组织网络,即使面对突发心理事件,这个网络也能有效运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目标。

1.管理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队伍包括以下几类人员。首先是心理专业人员,包括专任心理学教师、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专业研究人员。他们既能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偶发性的心理危机或者心理健康事件。其次要将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队伍。他们是大学生在校其间主要的接触对象,他们更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他们能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提供心理帮助。由于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专业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并不能被为大多数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所接受。学生们会觉得与心理医生谈话就意味着自己有了心理疾病。学生们害怕非议,害怕成为别人眼中心理不健康的人,因而不会轻易显露自己的心理问题。而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却有一定的优势,他们长期与学生直接接触,学生们更愿意向他们敞开心扉。如果他们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最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必须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使他们成为高校心理健康管理的中坚力量。

2.课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最主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也是很多高校的必修课,但还远远不够。高校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如与就业、恋爱、学习压力、公共危机、价值观、网络世界对人的心理影响等相关的一些课程,可以是选修课,也可以是讲座、研讨、观模、科教电影等。课程建设要体现较强的专业水平,又要体现出灵活性、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3.情感网络。心理问题的社会属性使得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必须依托于社会人际网络。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上,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这个网络的一个节点,而与这个节点直接相关的每个节点,都处在解决心理问题的情感网络中。对大学生而言,这个情感网络包括家庭成员、老师、同学和朋友。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作为一种校园文化进行建设,通过心理健康组织网络和课程网络,培育心理健康管理的文化土壤,有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网络建设。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

1.完善疫情下的心理健康测评内容和方式。测评的目的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正如心理活动课的立足点不是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是致力于学生的心理成长。[5]因此要教育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参加心理测评。首先,要根据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测试与评价。例如,大一期间的角色转换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压力问题等;重大疫情这种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必须及时进行测试和评估,从而及早发现问题,以避免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管理者要确保测评的质量,及时分析反馈。其次,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测评。通过分析所测评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找出学生心理压力的根源,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测评内容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

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系统。“高校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管理机构对学生进行心理诊断测量后,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并分类保存,以便查找利用的所有材料的总和”。[6]在大数据时代,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库,并要经常更新,将最新的心理测试与评估录入数据库。一般情况下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是逐渐发生的,在整个大学期间,各种各样的压力会让一些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如学业、恋爱、就业、人际交往等。将学生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动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心理干预。因此,要管理和使用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反馈机制

完善的反馈机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反馈机制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参与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是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反馈到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便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1.安排学生学习心理教育课程及参加心理教育活动,其目的不只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学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及时得到教育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是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反馈方式可以是考试或者测试,也可以是对热点心理问题案例的讨论、论文写作、研讨会、座谈会等。信息反馈可以使心理专业教师获得最直接的研究数据,帮助他们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加优质的心理教育课程。

2.当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或者有产生心理问题的倾向时,成熟完善的反馈系统应当使管理者立刻得到信息反馈。启动心理危机预防模式,进行心理隐患的排查和心理危机的干预。在这个反馈机制中,要有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形成畅通高效的沟通渠道。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与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的这个反馈网络,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指出,学生心理问题的反馈和心理干预,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