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线上教学走向深度教学的策略

2020-02-25

江科学术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构深度理论

马 璐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六盘水 553000)

线上教学只有走向深度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高阶的思维发展。本文试图从建构深度教学三段教学模式的背景、原因及策略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建构深度教学三段教学模式的背景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线教育逐渐成为教学的阵地。对于接触线上教学的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改革教学模式的机遇。多年来,教育工作者对高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批判。传统的知识教学,以教师为课堂中心,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知识的填充。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授模式下,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是浅层的、狭隘的;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思维:概念-分类-发展规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思维下,学到的只是抽象的理论,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无关,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无关。这样的教学思维,人为地将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成长经历排斥在教育之外。学生在抽象的世界中为了发展思维而思维。这样的思维发展是片面的。批判之中,高校研究者提出了多样的教学模式,试图改变理论教学的困境,如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翻转课堂、翻转学习、慕课等。这些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成果,为我们反思传统高校理论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视角的本质都在于引导教师进行深度教学。

(二)深度学习的研究

近来年,教育界开始研究深度学习。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视野中的深度学习不同,它强调要真正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积极创设有意义、有难度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结起来,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和学习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地发展[1]。深度学习是较之于浅层学习而言的。在传统的知识讲授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注重知识的符号表征。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应用、迁移的关注度不够。这导致我们的学生只停留在知道“是什么”的阶段,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为了学习“是什么”而学。知识的内在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被人为地忽略掉了。我们追求的是科学的知识,我们不再关注“人与物”的关系。我们崇拜科学的真理,失去了人文情怀与信念。深度教学势在必行。

(三)知识学习的研究

从知识的内在组成部分看,学生的深度学习不仅仅是理解作为符号存在的知识,而且要理解知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理解人的生活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深度学习,需要以教师深度教学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2]。

二、建构三段深度教学模式的原因

基于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分析、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及实践的应用及对知识的再认识,建构了三段深度教学模式。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教学已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形势。学生处在线上教学的新奇中,同时又在质疑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在新奇与质疑中徘徊的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学校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需配合教师。对于缺乏学习自律性的学生来讲,在教师及同学的督促下,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线上教学实施后,教师不能随时管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开始以学生学为主。失去了监督的学生,犹如放飞的风筝,一时找不到方向。由于理论教学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思维,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持消极态度,不仅仅由于理论的抽象,更因为理论学习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经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而成为让学生无法企及的“海市蜃楼”。新奇与质疑的徘徊、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学习目的的模糊让我们的学生在适应线上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线上教学,改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态度,我们必须将学生的经验与实际生活纳入教育过程中,走向深度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源于美国,是信息化时代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知识传授健儿学生知识内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颠倒,让学生在课堂外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或讲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3]”。近来年,关于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内涵与本质、翻转课堂的价值与限度、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等方面。翻转课堂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综合性颠覆。教学方式,由教师教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角色发生了颠覆;教学组织形式,由集体教学转变为个人、小组、集体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教师角色、教学组织形式等的颠覆式变化,必然导致教学管理模式上的颠覆性变化。对于翻转课堂的价值研究,集中体现在:翻转课堂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了教学效果、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研究,包括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所有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和指导下都能够自主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形成相应的能力,体验知识的内在意义。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翻转课堂将知识掌握分为浅层学习阶段和知识意义的建构与生成的深度学习,而且注重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学习。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中,建构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但本质上都是实现了课堂和课外的学习。学生在课外实现符号知识的学习,在课中完成知识的内化[4]。

(三)知识的再认识

深度教学的基础在于对知识的理解。长期以来,哲学对知识的思考,影响着知识教学的实践。在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经历了绝对主义知识观、科学主义知识观到人性化知识观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受其影响。绝对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首先必须是真的,而且必须被相信是真的。不仅如此,要有理由能够证明它是真的[5]。知识是求真,这种求真是不容解释的,知识是绝对客观存在的。绝对主义知识观形成了“讲授-接受”教学模式。教师将绝对客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学生犹如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客观知识在“你-它”之间的单向流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拥有这种绝对知识的权威,学生不能质疑教师,不能挑战权威;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的发展,科学主义知识观在绝对主义知识观基础上开始发展起来。一切知识,不仅要符合逻辑,而且要经得起经验检验。实证主义的思想,知识被窄化为自然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只关心人与物的关系,以致人们现有的世界观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变化,都漠不关心[5]。科学知识观形成了“理性”教学模式,教师注重科学知识,忽视人文知识,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文关怀缺失;当我们对知识进行再探究时,一种以人为本的知识观应用而生,形成了“建构”教学模式。知识不是绝对客观的,知识是学生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自主建构的过程。灌输的知识、窄化的知识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自主建构的知识、多层次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学习。哲学对知识的理解,从本质上讲,是对知识层次性的不断深入的认识。绝对主义、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代表着知识应该有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蕴含。传统的“讲授-接受”、“理性”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经验知识、忽视了知识的层次性,将知识简单化为符号表征的自然科学知识。深度教学应该关注知识由浅到深的三个层次,走向“建构”教学模式。

三、建构深度教学三段教学模式的策略

为了保障线上理论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研究学生线上学习的困难及对知识观的反思后,提出“一保三段”线上教学模式。“一保”,就是为了保障三段模式的实施,必须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小组活动为载体、学生全员参与的教学体制。“三段”就是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联合,实现深度教学的丰富性、关联性、回归性和严密性[6]。同时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符号认识、逻辑形式及意义蕴含的整体体验。

(一)课前教学

课前,就是在线上教学之前,教师根据深度教学的丰富性特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个不同维度和层次来预设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使课前学习成为学生自主选择,并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提供给学生观看。在观看的同时,布置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在此阶段,关键是解决学生对知识的符号表征,知道“是什么”;或者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采取画图表、列提纲、画知识结构图等方法对理论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为了保证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取“教师-助教-小组-个人”的管理模式。教师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助教通知各小组,各小组组长监督小组内成员完成。

(二)课中教学

课中,就是进行线上教学时,根据深度教学的关联性、严密性特征,注重密切联系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学生经验,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理性并不断反思,最终发展问题解决思维。在课中,教师与学生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就课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此时的学习,应该超越符号表征的教学,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教学阶段。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经验,使得理论知识与个体的先前经验相结合。学生自行学习概念、分类及规律,线上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生活中的现象,让符号表征的知识在结合学生经验、社会背景等因素后,进入知识的下一层次:逻辑形式。

(三)课后教学

课后,在线上实现知识的逻辑形式后,根据深度教学的回归性特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与环境、他人、文化的相互作用,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指向自我。线上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发布相关的任务、问题到小组群,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采取讨论、探究、合作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所蕴含的内在意义,理解知识与人的深层次关系。深层次的知识学习必然在于对人与物的关系的深度思考。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实现知识的意义。或者在小组群内发布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考虑到规律背后关系的存在。这样的讨论、探究活动,实现了逻辑知识向意义知识的深化。

为了保障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同时要充分发挥助教、小组的学习功能,让三段教学的每一段都能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建构深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