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讨论模式”的创新意义
2020-02-25蔡阿聪
蔡阿聪 孟 伟
(1.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2.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500)
中国古代文学历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时间跨度大、作家众多、作品丰富、流传时间长,往往成为中文系或者文学院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要内容,其辐射力波及其他学科和院系,甚至成为现代社会仍在流传的一大文化要素。中国古代文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注重寻求文学时代传承发展、沿革嬗变的规律,揭示文学发展的时代文化因素、政治和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重要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作出评价,等等。无论是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还是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那些由渊源流长的历史选择和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家作品,无疑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审美感受能力和汉语言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也就是作为现代社会中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受传统较为僵化的思维习惯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这门内容极为丰富的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没有展现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有感于此,很多老师和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措施。比如重视“元典”教学,即以文学作品为主,以文学史为辅;有的提出了“吟诵教学法”“悬疑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文史互证教学法”“图像史料辅助法”“研讨式教学模式”“兴趣教学法”“作家作品演绎法”“情怀感染教学法”“问题意识教学法”等。比如“问题意识教学法”,强调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多开设专题讨论课,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有利于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教师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营造自由开放多元活跃的课堂氛围。[1]这些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理念、模式和方法,在现有的体制(比如课时限制)框架下,都希望发挥出最大限度的良好教学效果和作用。然而,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些观点和看法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忽略现在中文系学生具体的文学基础和水平。2009 年河北大学文学院的韩田鹿、林琳等人对当代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情况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为在读大学生(包括中文专业和非中文专业),选取了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14 所二本以上(含二本)高校。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阅读范围普遍偏窄,阅读量总体偏低。对古代文学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家作品上”“被调查者阅读的古代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总数中比例偏低,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比例低于30%,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即使在中文专业学生当中也是如此,仅有不到三成的被调查者对古代文学最感兴趣。”该项调查还指出:“中文专业学生每学期阅读文学作品5 到10 部的比例最高,为44.7%,平均每学期读书在30 部以内的学生占八成以上;我们按每学期5 个月,每个月4 周计算,八成以上的中文专业学生每周看一到两部文学作品,从数量上而言,阅读状况并不理想。”[2]究其原因,首先是受考试思维习惯的影响。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升学压力增大,使学生自小形成的学习模式,就是考什么,也主要学什么,对于高考更是如此。到了大学,这种习惯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主要围绕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而学生的原著阅读,则很难从考试成绩中体现出来。这就使学生阅读古代经典名著的兴趣、积极主动性和动力受到很大的遏制。其次,学生受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当下带有社会实际利益的各种资讯充斥校园,而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其实由于受社会现实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他们从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起,就开始首先考虑就业问题了。因此,他们一进入大学,往往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围绕就业机会、创业平台去学习。比如热衷于考取与所学专业知识关系不大的各种证书等,以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而离现实关系和利益仿佛比较远的中国古代文学,在这一功利和焦躁心态驱使下,也比较容易被忽略。其实,中国古代文学对于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只是这一价值和作用没有通过较好的渠道和方式为广大学生所吸纳而已。再次,现代网络技术特别是智能手机和网络终端的传播和普及,图片和碎片化等浅阅读方式,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较为普遍的方式。而有着语言障碍和时代隔膜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也逐渐受到冷落,至少不再成为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对象。第四,还有另一个严重的现实,由于经典名著阅读量少,导致学生先天性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较为低下。他们一旦脱离教师课堂上特别讲解的作品,或者没有阅读过相关作品的鉴赏分析文章,面对其他的作品,这一缺陷便会立即暴露出来。此外,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包括相关的教材,往往把优美而蕴含深厚的作品,讲解成大大小小的知识点。他们注重作品的思想、字词、章法、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并总结概括出缺乏个性内容,仿佛可以适用任何名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使鲜活作品丰富的意义内涵、美学功能和精神涵养作用消失殆尽。学生自然也难以从中学习和提高古代文学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而所有的这一切,才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不解决学生所面临的这些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其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改革以至教学体系的建立,都失去了应有的基础,也失去了针对性和有效性。阅读原典全书和总体阅读量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古代文学的基本素养以及相关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正常提高,也使课程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丰富性。大学课堂上重点讲解的作品以及相关的作品选和文学史教材,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对于培养一个人的古代文学综合素质和能力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搭配科学合理营养丰富的食物,虽然对身体十分有益,但由于长期分量不够,也会使人患上营养缺乏症。所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从学生大量的或者足够量的阅读经典原著入手,尤其在我们这一个传统延续性极强的文化里,更应该如此。为此,笔者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和讨论的课堂教改模式。
首先,每次课之前,布置学生在一周或者两周时间段内,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部中国古典名著并相关的参考文献。教师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或者以自由感受和领悟的方式,让学生撰写和提交一篇读书报告。上课不满堂灌,而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如果人数太多,可以分成小组,一般以20 个人为限。因为只有有限的人数,才能充分保障学生自由发言和交流的时间。教师除了主持、参与讨论和总结之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作品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作为丰富讨论课的补充。这一教学模式,有几大优势:
一、解决目前中文系学生在中小学时期阅读量偏少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恶补。
二、通过这一教改模式的实践,可以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经典作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也是这个意思。只有足够量的阅读,才可以快速提高古文阅读的水平,解决古代文学学习中首先遇到的语言障碍问题,并打好坚实的古代文学基础,开拓贯通文、史、哲的宏观视野,因为很多古典名著都融合着文、史、哲的内容。没有大量阅读就没有比较,没有参照体系,会让学生失去了判断能力和标准。大量的阅读,正是培养学生质疑、批判和创新的坚实手段。
三、改变传统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甚至满堂灌的呆版方式,师生围绕作品和相关的问题,展开自由充分的讨论,这对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对培养学生开创性的思维方式和活跃课堂气氛,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四、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启发的渠道变得多样化。他们不仅从阅读原汁原味的经典作品中获得较为完整的信息、较为真切的感受和领悟,也从思考和撰写读书报告中凝炼和升华自己的感受、领悟和思想;同时,讨论的互相启发,可以连结每位同学平时积累的阅读和学养,从而改变传统课堂上主要从教师这一比较单一的渠道获得知识和启发的传统模式。在相同课时内,学生获得知识、启发和领悟的渠道和信息量,无疑成倍增加了,也丰富了课堂的内涵。
五、通过读书报告的撰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表述问题的能力。这无疑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或者其他文体的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训练机会。与此同时,由于课堂讨论课的常态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不同意见的反驳或互相之间争论的应急能力和语言表述的分寸感,也会得到很好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常态化的讨论,使学生较易接纳不同思想观点,扩大胸襟眼界,也提高了他们严谨的论辩逻辑思维和理性批判精神。对于一个生活在现代多元社会里的人,无论毕业以后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良好的专业基础、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容纳不同意见、观点和思想的胸襟,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和修养。
六、中国古代文学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作品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和继承性,无论是作家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还是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无不如此。这种较强的关联性和继承性会在学生大量的阅读中凸显出来,以便让学生既感性又理性地把握和总结文学史相关的内在规律。
七、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师参与整个讨论课的全过程,除了评点和总结学生的观点外,也提供学生较难获得的比如有关学术前沿的信息。这使整个讨论课的质量和层次,有了足够的保障。教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也可以得到应有的吸纳。
九、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阅读原著深浅的程度和讨论课上的发言、辩论、口头表达以及提交上来的读书报告,结合教学大纲所要求内容的考核,最后给予学生成绩。相较于传统做法上古代文学科目成绩主要依靠于期末考试一张卷子,再加上平时一二次作业和少量课堂发言评分,这一考核形式无疑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这一科目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同时,也避免有的教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但又缺乏考核的约束和督责,造成学生缺乏动力的习惯做法。经典名著的阅读,与考试成绩有了必然的联系。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应试教育所给予学生的学习上约束和督促的某些优点,也较适合中国学生传统的学习心理。
十、从最后的效果看,如果按照两周阅读一部名著的进度,或者时间更短,一个学期下来,至少也可以完成十部以上的中国古代经典名著的阅读和讨论。这就基本上可以囊括传统课时一个学期里所教授的文学史时段中的代表作家作品,并由他们串联起鲜活的文学史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成果和收获,是传统教学中,课堂上文学史的讲解,再加上少量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所不可同日而语的。
过程哲学创始人怀特海的“过程原理”认为:存在如何生成,构成了实际存在物是什么,其“存在”乃由“生成”构成,因此,生成变化的过程比存在更重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理论家多尔根据卡普拉和怀特海的理论,认为学生学习产生的过程是学生既有的生命模式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是学生自我生成的结果,学校的教育不能强加以改变,但可以促成其改变。因此,教育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和完成。而且为了促使学生生命模式的转型,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治,让学生回归自己。这就是多尔提出的回归性原则。多尔认为生命系统既有模式的转变,是学生自我生成的结果,外力只能起促进的作用,教育应该是一个“唤醒—赋能—自成长”的过程。[3]其实,一个人的阅读史,某种程度上是其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情感愉悦与情感表达史。而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阅读和讨论的课程改革模式,正是符合实现学生生命系统既有模式转型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从心理学上说,个人和集体都不太喜欢长时间听一个人讲话,无论他讲的是什么。因为主体性是生命的本质,参与和平等交流是生命主体性的一种表现。这就可以解释教师主导的或者满堂灌的课堂,显得较为呆板、枯燥乏味甚至令人生厌的某些本质上的原因。我们不排除有的老师学识深厚,口才良好,课堂效果极好。但长久以来,中国高校实际告诉我们,这样的教师在各个系和学院里,都是极少数。不能把无数学子的课程之梦,寄托在这极少数的几个教师身上。作为离现代生活似乎比较遥远的中国古代文学,更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不爱听课,缺课逃课现象普遍,也成为高校多年来难以克服的问题。有的学校因此大抓考勤,但学生坐在课堂上,也大都没有认真听课,或者玩手机,或者神游象外、梦回故国。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的爱好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而这正是有效性的课程改革最为迫切的现实因素和动力。名著讨论课的形式正好可以克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这一顽症。主体性和参与意识的回归,大量阅读的丰富内容,自由轻松的讨论形式,使整个课堂效果和气氛,与传统上较为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但是,这一课程改革模式,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传统课程教学大纲如何完成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以问题为中心,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用检查和提问的方式加以督促。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教材,大多是一些较为入门的知识和常识,现在的学生对其内容的自学能力绰绰有余;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也可以在讨论课上由教师解决。传统做法上很多教师把不多的课时,花在教学大纲中相关的内容和要点的讲解上,结果造成教学内容较为平淡,甚至平庸。如果相关的内容主要由学生来完成,又有教师在课堂上随时的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自然大为不同;同时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何况,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名著的阅读和讨论,以及相关读书报告的撰写,已大大超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范围。二是这一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古典名著阅读和讨论的课堂教改模式,必定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特别是读书报告的评阅、讨论课学生涉及的相关问题的评点、拓展和总结,甚至为学生准备相关讨论内容涉及的较为棘手的学术问题,都要求教师投入比传统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得多的时间、精力甚至物力。这本身又涉及到教育投入的问题。因为问题的根本所在,就在于大学师生人数的比例。现在中国大学的师生比大大低于欧美大学。只有教师数量与学生的比例提高到足以开展小组讨论的程度,或者相关的小组讨论是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允许或承担得起的范围内,这一教学改革模式才能较为顺利地进行。
此外,为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比如为学生播放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音频、视频资料,以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生动性,拉近学生与遥远时代作家作品之间的距离,促使其以更热情和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师生之间也可针对学习内容特点和需要录制微课视频,共同创办古代文学方面的微博号或者公众号,使教学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和有限的课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生活化、日常化、自由化和大众化。这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有效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丰富内涵的探究,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无疑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课堂应该是开放性的课堂,课时应该是无时不在的课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与学,不应是传统上较为单一的、平面的、呆板的甚至枯燥的模式。形式将赋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新的生机和生生不息的、活泼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