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现代价值诉求
2020-02-25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433)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行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背景,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针,重新提出劳动教育并探索新劳动教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2]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拓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原理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是重提劳动教育所需要探索的课题。“五育并举”,尤其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教育政策的提出,在新时代究竟有何新意?如何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挖掘劳动教育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积极价值,定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值得探讨。虽然在理论界对于教育的诸成分如德智体美等已经有了较多的前人探讨,对于劳动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德智体美诸育的特殊性、综合性以及阶级性等都有着很多的前人研究。但是,作为一种政策实践,则需要在实践背景以及当前教育所面临问题背景的意义上,尤其是将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兼有其他各育品质的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对其现代价值诉求和定位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释放劳动教育的解放力量
加强劳动教育首先要对加强劳动实践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解放意义和价值予以充分认识。劳动,尤其是生产劳动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据着核心概念的地位。明确劳动对于确证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解放具有根本意义上的力量。“劳动创造人”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重大命题,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人类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其中,劳动异化以及劳动解放的思想对于人类反思自身,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引功能。这种异化与解放的功能必将伴随着未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劳动教育本质上是劳动政治哲学的教育,尽管在不同学段中需要找到自己的支撑点和落脚点,需要结合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但劳动教育的思想理论出发点在于人类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劳动的异化与回归中达到自由自觉的状态时,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劳动教育话语本质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教育理论话语。对于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教育现代化发展上百年的中国而言,以西方在现代化中的现代性病理为背景,以马克思的曾经一度异化为一种异己的物的奴役状态为基本命题依据,重提劳动教育,无疑,具有体现时代精神的当代价值。
重提劳动教育,意在应对当前教育普遍存在的“智育第一”“德育虚化”“美育弱化”的教育现实。虽然国家近些年进行了大力改革和推进,但“应试训练文化”依旧严重,其背后也可以溯源于“智育第一”的教育观的偏差。过度地突出智育并在“应试训练文化”的助推下,带来的是人的成长中诸多弊端,也可以说是诸多异化问题:考试本身是一种反馈促进学习的工具,却反过来控制人使得人成为考试的奴隶,异化为考试机器;考试评价原本是一种检测人的潜能和兴趣发展取向的工具,却反过来作为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平等的制造工具,导致“揠苗助长”“虚假学习意识”的功利主义下的教育异化。原本是实现人的充分均衡和谐发展的评价测评,反过来却成了不充分、不均衡的反自然的根源,造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进而带来社会中的城乡差异、职业歧视等。为此,重提劳动教育,强调劳动实践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潜在开发功能,突出素质教育中劳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实现“劳动育美”“劳动育德”“劳动育体”的有机统一,重建“五育”和谐发展的新生态,实现在劳动教育中“克服异化”“克服片面发展”,并且通过释放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的解放功能,实现具有解放意义上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这是劳动教育需要关注的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所需要的基本价值诉求。
二、揭示劳动教育的伦理意蕴
劳动实践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感性的实践。人借助于劳动实践实现自我认识和群体合作。人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我的力量,认识自己的潜能,追求自由自觉的人的发展境界。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同于针对劳心者的劳动改造价值定位,更关注的是心力结合,城乡融合,工农一体,创新创业的包容性差异化的新时代发展内涵。体力与脑力作为曾经划分人群阶层的标准应当予以杜绝,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国家财富的增长,特别是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一个极具包容性的美好国度正在诞生。为此,加强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需要实现的是从传统的劳动教育向现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观念转变。具体来说,就是从“消灭三大差别”的“劳动改造”的教育功能向“包容性的差异发展”的教育良善之治的转型式的变革。重提劳动教育,回归劳动本身,根本上需要激发劳动教育的美德生成价值,而现代劳动教育的根本在于消灭教育中“潜移默化”着的“职业歧视”和“职业差别”,消灭职业特权和行业垄断。当前,行业差异巨大是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由于待遇与行业地位差距巨大造成了行业歧视,体现在待遇制度设计上的诸如按劳分配的不充分不均衡等,都表明社会分配的不公带来了人们择业的偏见和畸形。大学生选报专业不是基于兴趣和天赋,而是职业报酬的预期,这是最典型的缺少劳动教育以及社会差别巨大所导致。只有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伦理功能,尊重各种职业,而不是“有色眼镜看职业”,才能有望实现美好生活和和谐社会,才可能根本杜绝“人上人”与“人下人”的双重异化。借助于劳动教育中劳动本身所蕴含着的伦理力量的释放,在普通教育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是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被人视为“低下教育”的可能之途。某种意义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绅士教育”“博雅教育”传统的精英教育所给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定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标志,首先是一个受过全面的劳动教育的人,有着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意识和劳动自觉。劳动不只是私己的自在活动,更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一个“四体不勤”之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懂感恩、能负责、肯担当”的“大写之人”。为此,充分揭示劳动教育的伦理意蕴,将立德树人与劳动教育紧紧结合起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什么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中国答案。基于此,为了强化中小学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国家应该出台中小学生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作为每个公民的综合素养的一部分,适应岗位能力锻炼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胜任力,为此,国家应该提倡各地将职业学校向所有中小学生开放,“学一门手艺,一辈子都用得”的生存与创业精神应该得到普及。
三、开掘劳动教育的智力价值
传统意义上,在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有着它的时代背景,比如特别突出针对知识分子改造的劳动教育;特别针对传统文化中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思想等。在提法和实践中,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偏差和教训。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劳动教育观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特别是需要结合当今世界教育科技发展的前沿,以体脑有机结合树立全面的新劳动教育观。因此,开掘劳动教育的智力价值,树立全面完整的劳动教育观念,推进“劳动育智”而不是“考试等于智育”“竞赛等于智育”的“劳动智育观”是新劳动教育观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比如,挖掘劳动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尤其是需要发掘劳动实践中的自我教育功能;需要关注劳动教育中人的智能的开发,特别是需要关注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劳动新形态与人的智能开发;在劳动实践中,促进人的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的职业体验日中的职业伦理教育、感恩教育等都是这方面有益的探索。当然,新劳动教育,尤其需要结合现代新工科的发展趋势进行。诸如:项目化学习、游学、问题解决、跨学科、财商等课程开发实践,拓展劳动教育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空间,在高选择性的、综合性的课程学习中实现每个人的充分均衡的发展。当前,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一些乡村学校在开发教育资源,发挥农业科技和生产劳动在中小学学生培养中的教育功能所做的努力,就是开发劳动教育的智力价值的很好探索。这方面的探索,至少在教育意义上,是实现城乡融合、产能融合的一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乡村教育之路。
四、阐释劳动教育的文化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在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提倡和发展,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提高,薄弱处应该说是劳动教育。尽管我们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也在广大中小学的办学实践中得到很大的重视,但在劳动意识教育、劳动能力教育以及劳动自觉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探索。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在劳动教育的文化寻根意义上进行有力突破。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已经揭示了劳动在创造人以及劳动在实现人类解放中的巨大作用。但是,结合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本理论创新意义上,实现本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上,还有很大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既需要批判传统文化中鄙视劳动的文化糟粕,也需要大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劳动教育的有机契合,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劳动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第一,以天下观念丰富劳动教育。现代劳动教育首先在于唤起人的自然回归意识,克服在近代工业社会形成的主客思维下的征服自然、奴役自然、疏离自然的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一种以回归自然为旨趣的现代劳动教育价值,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劳动教育在回归自然的意义上具有克服异化的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特别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发展境界,都需要有着一定的载体予以接通当代人的生活世界。劳动教育作为一种体验中华民族情怀,养成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诸多关系中,通过劳动为中介,达于合一之境界,的确有着可以发掘和探索的空间。课本与生活的有机关联中,体育中的民间游戏、美术课中借助于民间艺术反映劳动人民的“天趣”以及经典国画大师、文学作品等中所渗透的对自然、人生、艺术等的意境表达,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文化源起,劳动与自然、劳动与人生、劳动与工匠精神、劳动与创造等都是一种值得发掘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财富。在这个意义上,发挥劳动实践作为“中介”与现象学的“居间”互补作用,不妨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有益尝试。第二,以家训家风润泽劳动教育。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尤其是家教传统,在孩子的养成教育中被普遍重视。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特别是教育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功利主义应试训练的强化,导致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意识被弱化,孩子居于家庭中心,只管学习,个人劳动锻炼被严重忽视,甚至把做“家务活”当作“人下人”来看待,劳动教育缺少了家庭教育这“半边天”,剩下的学校这“半边天”,只能沦落为“意思意思”或“做做样子”,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从教育学意义上来分析原因,是忽视了劳动在人的自我意识培养中的作用,劳动中的角色教育价值、个人责任教育价值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当前,很多中小学都加强了这方面的引导功能,但如果缺少深刻的认识,做起来就变得“应付”“牵强”,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处于配合的地位,而不是实行劳动教育的主体,实效性低、缺少文化机制的劳动教育,容易导致“作秀式”的劳动教育。因此,将劳动教育与家训家风的重塑和回归有机结合,是一个引导家庭教育走向健康和睦的好抓手,劳动教育只有回归民风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日常性的习惯时,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的生活中,走进每个人的心田里。第三,以和谐理念涵养劳动教育。作为与“消灭利益差别”“消灭三大差别”不同的价值诉求,现代劳动教育追求的应该是包容性的差异教育。从“差别消灭论”到“包容性的差异发展论”是新劳动教育需要的和谐理念,也是和谐理念在劳动教育中得以落实的基本原则。这种和谐理念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实现的是关系和谐。这种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第一个层次是个体身心和谐,只有在体脑有机结合而不是分离的情况下,个人的身心才能达于和谐。第二层次是利益和谐。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改造自然的活动,其本质是一种付出与回报的关系,现代劳动教育所倡导的是主体性的劳动教育观,独立、尊重、平等是劳动教育内含着的调节利益关系的基本标准,而契约如同劳动合同,则更加渗透着现代民主的思想,为此,只有将劳动教育定位在关系和谐意义上的利益和谐的实现,才是走进现代劳动教育观的前提。为此,基于关系和谐与利益和谐统摄下的诸如位置和谐、角色和谐、分工和谐等,才能多位一体地揭示出现代劳动教育应有的和谐底蕴。因为,只有在劳动实践中,在反思性的克服异化中,才能实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的关系和谐;只有在劳动实践中,在反思性的克服职业差别中,才能实现各归其位、各安其道的职业伦理素养提高中的位置和谐;只有在利益差别与差异的充分实现与均衡协调之中,才能实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公平原则,进而达到利益和谐。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沟通是传统与现代和谐相生的另一要义。
五、明晰劳动教育的思政方向
新时代现代劳动教育,就其提出本身而言就带有思想政治工作意义。应该说,已有的劳动教育研究,在改革开放后,在揭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上做了很多创新研究。比如:探索了劳动教育的经济价值;强调了家校合作的共育路径;突出了劳动教育的基地建设;扩展了班级以及社团、节日活动中的渗透类型和方式等,但对于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却缺少持续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所提出的劳动教育,本质上应该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之中。立德树人,需要劳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劳动教育;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特色需要劳动教育。[3]为此,广大大中小学在加强劳动教育时,除了根据当代青少年的重个性、明权利、轻形式、反灌输的特点外,需要深刻揭示和有效阐释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价值。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也进行劳动教育,也突出公民责任,但将劳动教育与政治性、阶级性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所使然。为了理想美好生活而进行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其本质上就与一系列与劳动相关范畴相联系,“劳动者”“劳苦大众”“劳工社会”“无产阶级”“工农联合”“劳动模范”等,都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新劳动教育的提出,不能忽视其本身有着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在劳动教育中,渗透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牺牲,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发挥青少年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仍然是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关注的思想政治工作背景。脱离了这个背景,我们当代的劳动教育就缺少了方向,缺少了时代指针,缺少了思政方向。其中,劳动教育中的党性原则,是劳动思政之魂。
第一,劳动光荣。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发挥劳动教育中对劳动态度的积极情绪的作用力,发挥劳动教育的正能量,尤其是从小就要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成为有修养的劳动者。
第二,劳动为民。劳动教育的本质是解决劳动为了什么的问题。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就是劳动为国,劳动为民的典范。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从劳动为己、劳动为家到劳动为班、劳动为校、再到劳动为国,劳动为民的逐渐提升是一个不断提升劳动教育境界的教育阶梯。要将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以及职业劳动中的默默奉献者作为榜样,尤其是像类似新冠肺炎疫情中所涌现出的典型人物,都可以作为资源予以放大吸收,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政治教育能量,在思想上感染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打动受教育者,在行动上引领受教育者。
第三,劳动为公。弘扬劳动为公、天下大同、践行大道、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劳动教育应有的教育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将劳动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紧密扣联,树立无产阶级的劳动信仰,舍小家,为大家的“公天下”的观念,才能真正做一个“大写的人”。
现代劳动教育是一种克服异化的教育,是一种科学人文相统一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现代劳动教育新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劳动教育的新课题。教育起源于劳动,回归于劳动,只有劳动者的自由解放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只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新时代的真正和谐统一才是教育意义的真正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