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2020-02-25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道德与法治学科属于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因此,树立课程意识,必然要突出课程的德育属性。“为谁育人、育什么人、怎样育人”是德育课程的首要问题。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是德育课程的育人方向。当下教师的教学普遍课程意识不够,德育属性不突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情感的激励,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这必然削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国意识,立德树人更无从谈起。教师只对教材相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照本宣科,不注重知识的更新,缺少了对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更没有结合当下具体的国家政策进行渗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缺少时代性与生动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课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中的爱国素材,创新情境,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课本中有关祖国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爱国素材,唤醒受教育者深沉的爱国思想和浓烈的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忧患感和使命感等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比如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一课中,教材先后出现两个“探究与分享”,一个是“翻译家傅雷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另一个是“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出现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上。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先行者。”这两个都是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如果按照课本的先后顺序安排,一一进行探究和分享,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收益。但我大胆进行整合,创设新的情境,打乱先后顺序,把后一个“探究与分享”先呈现给学生并设问:“我们要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动中国人物的什么精神?”,学生很容易从“双百”人物的事迹中感受他们爱国的精神力量,也很容易理解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然后再呈现前一个“探究与分享”并设问:“在平凡生活中爱国是否意味着‘平凡生活本身就等于爱国’呢”?这个问题是有深度的,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学生不一定能轻易理解,这时顺势引导,让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启发学生理解爱国的真正内涵,让学生意识到,从小事做起,也一样可以爱国,也一样可以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
(二)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聚焦时政,强化学生的爱国观念
比如上《维护祖国统一》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最近的香港暴乱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两个多月来,香港违法暴力活动的持续升级令人揪心,严重冲击香港的法治、社会秩序和经济民生,严重打击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对香港繁荣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更令人痛心的是,少数年轻人受到反中乱港势力的蛊惑和怂恿卷入其中。在25日非法集会中,暴徒多次冲击警方防线,警方共拘捕36人,年龄最小的竟只有12岁。通过这些时政,引发学生思考:“是谁煽动涉世未深的青年违法暴乱?”“作为中学生,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目的就是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让学生擦亮眼睛,看清“祸港四人帮”以及一些美英政客等反中乱港势力的真实面目:无非是想把香港青年变成实现其险恶图谋的棋子和炮灰。引导学生爱国必须做到“三不要”:不要被某些势力所利用,成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破坏者;不要做始作俑者,不组织、煽动、带领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不要做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情,不参加未经批准的非法游行集会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案例和时政热点,加深了学生对“一国两制”的深刻理解,强化学生的爱国观念。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作为显性德育课程,是对初中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标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素材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聚焦时政,创新情境,并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学生的爱国观念,培养学生的理性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