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合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020-02-25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

师道(教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级社区

文/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

在这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学校培养的孩子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学识、强健的体魄,还需具备坚韧不拔、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等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健康的心理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愈显重要,并成为未来人才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些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其学业成绩,严重的甚至会使其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担当起学生的“心理健康”守护者,促进其形成和发展健全的人格。

一、建设多元德育课程,促进自信少年成长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现阶段应着重培养的是自律性和自信心。为此,我们应以科学的行为评价体系为引导,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平台展示机会,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校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自然,把多门学科、多种素养进行融合,帮助学生形成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阳光自信少年的成长。

1.构建科学的行为评价体系。行为评价体系即平时我们所说的“德育量化考核”,德育量化考核是依靠一整套评价体系,以量化的形式考核学生的行为品质。因此,德育量化考核不仅要制订严格的量化标准和建立合理的考核措施,还要强化考核的公正公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将学校倡导规范行为转变为自己的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学校可以以“教育首先就是培养习惯”为出发点,围绕“纪律、卫生、文明”三个方面构建三个评价维度:“敬”“静”“净”,评选出相应的“Jing”少年。其具体内涵为:“敬”少年:恭而有礼,常怀敬畏;“静”少年:安静有序,行为文雅;“净”少年:干净整洁,心地纯良。在这种向度指引下,组织开展养成教育月主题活动,每周每班评选出“敬少年”“静少年”“净少年”,并在升旗仪式上对获奖同学进行表彰,并颁发养成教育主题月“敬少年”“静少年”“净少年”徽章。

2.打造多层的活动展示平台。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是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泉,对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笑迎学习和生活中的风浪,阳光自信地前进。例如,学校层面可以开设“大中小”三级梦想舞台课程,向学生提供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个性特长的圆梦平台。大舞台:利用“国旗下讲话”,把班集体最优秀、最精神的一面向全校进行展示,让全体师生感受到班级特色和风采。中舞台:利用学校零星场所创设“梦想舞台”,提供班级才艺展示的平台。按班轮流,每个班级一学期轮流一次。学生在班级老师组织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才艺展示。如武术、合唱、相声、舞蹈等。展示时间为两节课,由课时安排一节课+一节放学后的时间组成。小舞台:利用班队会时间,由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自主组织为原则,在本班教室进行个人展示。

二、建设健康班级环境,营造良好心理氛围

班级是一个学校最基本的单位,如同学校的细胞,通过班级活动构建实现了整个学校的教育功能。而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更是一个班级的全权负责管理者,负责着班上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班级为立脚点,以班主任为抓手,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最大限度帮助学生避免陷入危机状态。

1.打造良好的环境熏陶人。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具有思想引领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守则》和座右铭;张贴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口号和《班级量化排行榜》;在黑板报上开辟可以展示学生作品的“自信舞台”“自主成果”园地;在学校走廊上展出具有审美作用的各类名家艺术作品,通过这些良好的环境设置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

2.建设良好的班风感化人。积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平等的和谐班级心理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主人翁”的心理体验。例如:提倡班主任在班级积极推行“值日班长制度”“班级岗位责任制”等,让每位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正确人生观。

3.倡导健康的舆论引导人。班主任教师可以根据德育工作计划既要及时有效地开展班会或主题队会活动,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同时还应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宣传班级里的好人好事,甚至可以通过民主推选和投票的方式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让学生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见贤思齐,从而养成积极主动与乐观向上的好习惯。

三、发挥“家校社”三位联动,共同促进健康成长

最大的教育合力需要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联动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亦如此。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联动体系,把过去单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推动家校协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许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多源于其家庭关系的处理上,解决亲子之间的心理问题有利于使学生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学校和老师都应该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并教会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恰当方法。例如,完善家委会的各级架构,打通家校沟通渠道;开展各类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开设亲子体验活动课程,以更好地解开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心结,促进家校合作。

2.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推动校社合作。社区是学生逐步完善社会属性的媒介场所,社区的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对学生三观产生直接影响。学生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污染及惰化,因此社区要承担起家庭、学校以外的责任,净化社区环境,堵截各种不良的污染源,为孩子提供多种健康场所,塑造正确的三观。例如:完善与周边社区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多方联合会议;构建社区不良现象举报制度,及时上报并处理周边社区不良现象。

3.三方联动,构建“家校社”共同体。学校、社区与家庭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要形成三方联动机制,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家庭为根据地,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社区为媒介场所,提供健康优良的社区文化、劳动、宣传各类资源。三方互相呼应,互相联动,互相补充,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级社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社区大作战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