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要素”的教学实施

2020-02-25钟培金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园地泡泡

钟培金

(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龙岩 364300)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一大特色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过去的教材大多是以人文主题进行编排,统编本教材增加了“语文要素”这个概念。所谓“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1]

对于这一变化,在新教材培训时,都会有重点的讲解培训,强化概念。正如崔允漷所说的: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2]这句本来是说课堂教学的,但用到教师的培训学习上,也很恰当。新教材培训了,教师不一定会了,记住了“语文要素”,不等于就落地了。所以,在深入课堂听课后发现,就“语文要素”落地问题,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不少教师受习惯思维的影响,一回到课堂上,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又回到老路上,把“语文要素”撂到一边;二是有些教师仅凭新教材培训所听到的理念,思想有“语文要素”,行动上却是“穿新鞋走老路”。

经过调查访谈发现,对教材缺乏深入学习和研究是“语文要素”得不到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教师走老路,是凭着对课文的老经验、老方法、老套路,特别是一些老课文;还有教师在备课时,多重视教参书或教案书的阅读,重视资料的收集,如在网上下载一些教案、课件、练习、试题等。上完课,如果问这个教师,你这节课“教什么”,大多是一脸茫然,往往回答的是“我用的某某名师的教学设计(课件)呢”。温儒敏教授特别强调,备课时不能备一课是一课,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克隆现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3]教材中这些“隐在”的知识体系在哪里?应该如何梳理?文章试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旨在实现清清楚楚理要素,明明白白教语文。

一、定位“篇章页”,在单元导语中明晰“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前面都设置了单元导读篇章页。这是本套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新增的体例。篇章页有两部分,分别提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教材编者意图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立足“篇章页”,要读懂“篇章页”,并从中明晰“语文要素”,确定本单元“教什么”。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篇章页中,“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这诗一样美妙的文字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校生活”:“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这便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这里的“语文要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有新鲜感”词句的关注,二是体会习作的乐趣。课标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是第一学段目标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第二学段目标内容,这是三年级第一单元,所以这里的要求是“关注”。“习作”也是三年级开始才有的,这里的要求是“体会”“乐趣”。

二、关注“泡泡语”,在教材泡泡中识别“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画有许多“小泡泡”,这些“小泡泡”位置不固定,或于文中,或在篇末,“语文园地”或“拓展提升”中也或有出现。比如:《黄山奇石》里“泡泡”自信地说:“联系生活,我能猜出‘陡峭’的意思。”《争吵》的“终于挨到了放学”处的“泡泡”感叹:“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字词句运用中的“泡泡”肯定地说:“我会根据词语的意思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这些“泡泡语”,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点拨学习方法,引发问题思考,同时也隐含着本课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要善于从这些“泡泡语”识别“语文要素”。

《雷雨》一文的“泡泡语”是:“加点的词用得真好!”要体会词语用得好,至少有落实以下几个要素:(1)这个词的大体意思是什么?(2)这个词用在哪里?(3)用这个词表现了什么?(4)如果用其他词语有没有更恰当?等等。教师要从语文要素的视角识别这些“泡泡语”,才能领会编写者意图,清晰教学目标内容和路径。

三、聚焦“新题目”,从课后练习中提炼“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较过去语文教材的练习题,有很大的变化,真可谓“旧貌换新颜”,这些“新题目”的背后处处体现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和新理念。教师们只有读懂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聚焦“新题目”背后承载的新理念,提炼出本课应该“教什么”,才能让教学有“抓手”,有“靶心”,才不至于在“语文要素”把握上顾此失彼或丢三落四。

如,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发现,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课后练习,除了“朗读课文”外,两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分别增加了:“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雷雨》),“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聚焦这些新题目,不难发现本单元其中一个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两道题的设置,正是为了落实这个目标内容。

四、链接“新栏目”,在语文园地中运用“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语文园地中增加了不少全新的内容,如“交流平台”“字词句运用”“展示台”“书写提示”“我爱阅读”等新栏目,这些新栏目都包含着“隐在”的语文要素,是检验单元语文要素是否落地的试金石。如:“交流平台”栏目重在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词句段运用”或“习作”栏目重在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园地里的每一个栏目都是语文要素的语料支点,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语文要素形成一个系统。教师要从“语文要素”的角度审视语文园地,指导学生运用“语文要素”,检验“语文要素”。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从学到到学会,从学会到会用,从而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地。

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写话”:“让学生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这是二年级的“写话”教学,这里涉及以下一些问题:让学生仿什么?怎么仿?写什么?怎么写?……这就涉及到语文要素。教学中就要帮助学生学会“提取主要信息”,比如能从课文的例子中提取疑问词。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疑问词的位置在哪些?如何使用疑问词?还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最终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就实现从课文的学习链接到“新栏目”,从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素养。

总之,“语文要素”是广泛的,多层面的,是螺旋上升的,又往往是“隐在”的。面对统编教材,语文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和领会编者的意图,精准定位,善于梳理,才能做到心中有“要素”,课上教“要素”,课后显“要素”,才能真正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园地泡泡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园地再现
巨型泡泡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书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