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2020-02-25陈璐璐
陈璐璐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受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管理者理论不断更新,不仅对从事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给从事《管理学》教学的高校教师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为此,在大数据时代下,为更好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优化,同时还应该在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更新以及完善,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程教学成效与质量。管理学作为民办高校的核心特色专业,为更好的推动该专业的发展以及创新,尤其需要把握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充分全面的实现互联网+管理学的教育教学模式[1]。
1 “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化技术对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全面发展,为行之有效的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为不断优化和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式,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特征以及技术特性,充分全面的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以及发展。事实证明,在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巧妙多元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1.1 提供优质且广泛的教育教学资源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优质且丰富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缺陷以及课程体系不足等现实问题。不可否认,在教育教学中,民办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天然劣势。比如它们可能缺乏专业素养高的教学团队,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缺乏优质的教育内容等。但依托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缺陷,同时也能够为民办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且多元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学内容。
1.2 实现课堂教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入全面的推动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发展以及创新,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的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一直以来,在民办高校管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过分依赖于传统的教材内容,教师可能过分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技术,这些虽然也能够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开展,但难以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也难以优化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为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科学全面的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办高校管理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比如在管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慕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全面的利用慕课中的优质课程资源,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再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微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就管理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中探讨以及互动学习。
1.3 实现师生广泛全面的互动与沟通
在民办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阶段,师生之间明显缺乏互动性以及沟通性,这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但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广泛且多元化的社交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随时给予学生精准全面的教学指导。比如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将管理学的相关内容及时传递与分享给学生,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就管理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2]。
2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民办高校管理学课程创新教学设计
2.1 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全方位创新管理学的教学体系,积极进行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一个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在传统的管理学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更多采用课堂灌输的方式,试图引导学生来进行强化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管理学素养以及专业发展。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行之有效的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发展。比如在管理学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全面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管理学学习的主人翁。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全面的强化师生互动,积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为管理学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载体。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如依托于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展示以及还原,科学引导学生来进行分析与认知,这比直接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可能更有成效。再比如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网络教育资源以及相关视频内容的全面展现以及及时利用等。借助于这些优质的网络教育内容,行之有效的丰富和拓展课程资源,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体系,更好的提升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整体成效与质量。
2.2 积极创新管理学课程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还应该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优化。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立足点,若课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或者滞后性,必然会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整体成效,也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快速发展。为此,民办高校应该注重管理学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一方面,民办高校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来整体优化和提升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优质的课程资源,科学优化课程教学的整体成效。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除立足于教材内容外,还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来搜索和利用管理学最新最全的知识点。现阶段民办高校使用的管理学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同管理学的最新发展以及研究体系之间是脱节的。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民办高校可以积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积极开展校本教材的研发以及设计工作,充分全面的保障课程体系的充分有效利用[3]。
2.3 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民办高校管理学教学实践中,为更好的优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作为管理学教学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操作能力,才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管理学课程的发展与创新。为此,民办高校应该着重实现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民办高校可以积极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全方位优化和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当然,民办高校还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依托于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行之有效的提升考核成效。
3 结论
在民办高校管理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全面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全面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精准全面的把握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全方位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在实践过程中,要切实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积极拓展实践课程体系,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信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