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攀比心理的动因及策略研究
2020-02-25彭霓
彭 霓
(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攀比心理是一种不甘人后,通过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与他人比较并希望取得超越的心理状态。[1]阿德勒认为,攀比心理是由儿童人格中的“虚构目的”引起的,其指向是“追求优越感”。就攀比心理及其行为而言,其本身无关乎对与错,重点在于这种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和具体内容是什么。作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攀比心理展现出盲目性时,尤其是在物质方面,就会让儿童的虚荣心不断被强化,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障碍。但如果能够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适当的指引,攀比心理会成为儿童不断追求超越,实现优越感的动力,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对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都集中于言语发展、社交能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情感发展及人格发展等方面,并没有对他们在攀比心理方面进行研究的成果。听障儿童虽然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但他们比其他类型残疾学生拥有更好的社会感知力,更容易出现相互攀比的行为和心理,对他们的攀比心理进行研究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听障儿童攀比心理动因的分析,阐述了攀比心理对听障儿童所具有的正负向作用,给出了提升听障儿童攀比心理正向作用的策略,以期为听障学生身心健康而和谐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听障儿童攀比心理的动因
心理学认为,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的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优,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比他人优越,从而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2]在现实情景中,当听障儿童在某方面具有“优越感”或“失落感”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攀比行为,这些攀比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动因促动而成的,而这些攀比心理的动因则主要在主观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和社会方面等情境中生成。
(一)主观方面。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听障儿童,他们几乎还没开始融入社会,其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另外,他们就读的特殊学校一般为全封闭式的学校,听障儿童每天活动的范围基本限于学校,除了上课、吃饭和睡觉外较少有其他的活动。虽处在这样一个拘束且封闭的环境中,但他们也会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引人注目,不愿比别人差,只要别人不如自己,那自己就是最好的,因而攀比现象时有出现。比如,当某名听障儿童认为自己是班上最棒的,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时,老师问的每个问题他都会抢着回答,没有让他回答问题时会不高兴,甚至会出现拍打桌子之类的行为,这就是一种主观好胜心催使下而产生的攀比行为。
(二)学校方面。在学校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模仿,有些学生甚至将教师的话奉为“圣旨”。听障儿童自从进入学校之后,就把对爸爸妈妈的依恋情感转移到学校老师的身上,他们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关爱,会时刻观察老师的言行举止,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些听障儿童由于自身残障的原因,在家中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但在学校中却可能会因为玩玩具玩的特别好或某方面有专长而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时,他们会在即便是马上上课时仍在自顾自的做自己所专长的事情,直到老师夸奖着使其停下来,他们才会停止这些行为,转而去上课。正是老师的这种表扬,会让他们感受到与其他同学相比时具有“优越感”,这是学校中催生攀比心理的动因。
(三)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他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孩童有着直接并且深远的影响,家长爱攀比,孩子通过潜移默化,自然也就学会了攀比。如果听障儿童的家长平时喜欢衣着奇艳,经常将时间放在个人打扮上,而不是将时间花在关注孩子的学习上,这种行为就会慢慢渗透到孩子的心里,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她在不知不觉间形成衣着鲜艳就是与众不同的“优势”的观念。当他们进入到学校中之后,不仅会向老师炫耀自己的新衣服,也会不断地与同学比较衣着,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四)社会方面。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丰富型社会,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环绕于听障儿童周围,对听障儿童的认知发展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相对于社会的丰富性,人们对教育的评价方式却相对单一,往往只是凭着学生成绩来判定他们的优与差。优生往往也会获得更多照顾,这与听障儿童所形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区别。由此,对于心智发展尚不健全的听障儿童,他们(尤其是学习优秀的听障儿童)极易通过成绩的划分而让自己对应于社会中的层级划分上,并在其中体验到自身的“优越感”。正是基于这一样态,听障儿童间便产生相应的攀比心理和行为,而这正是基于社会因素所生发的。
二、听障儿童攀比心理的正负向作用
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多的认为攀比心理会带来负向作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是消极的。但事物总是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看待才能真正把握其全貌。攀比心理对听障儿童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即儿童存在攀比心理对其本身既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在适当的攀比中,听障儿童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增强对自我的肯定,从而提高自信心,这对听障儿童培养自我的独立意识,减少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养成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主意识是有着积极作用。[3]因而,对攀比心理作用的评价,应该遵循“两点论”,而不应该用“一点论”。在正确把握攀比心理“双面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攀比心理的积极作用,同时杜绝盲目攀比产生的危害,以最大限度地促成听障儿童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
(一)学习方面。在学习方面,听障儿童的攀比心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听障儿童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而攀比心理中就包含着这种竞争意识,听障儿童为了获得自身的满足和教师的关注,就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是,攀比心理往往都是通过自身与外部的比较而产生的,在这种比较中,听障儿童对于学习的注意力就会在无形中被分散,导致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和精力变少,不利于听障儿童学业的进步。更有甚者,在攀比中逐渐忽视了自身的学业,从而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反而不如当初。
(二)生活方面。在生活方面,如果家庭与学校对听障儿童的攀比心理引导得当、使用得当,将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提高与进步。但是,盲目的攀比容易导致妒忌心理。比不过别人的地方就会不高兴,从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对人乱发脾气,和周围同学、朋友的关系就会处理不好,这容易导致人际关系障碍。另外,由于听障儿童的攀比多数来自虚荣心,而虚荣心是自尊心过度的体现,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听障儿童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有时可能会打肿脸充胖子,做出一些超出个人能力和家庭限度的事情,不仅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给父母增加额外的压力,更有甚者会使自己的的心理变得扭曲,不利于自身的成长。
(三)行为方式方面。在行为方式方面,当听障儿童看到周围都是品行好的人时,他们就会向品行好的人看齐,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盲目的、负向的攀比心理产生制约,从而向着良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但若并非如此,那么攀比心理负向的一面就会展现出来,变成一种盲目的、过度的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心理不仅会导致听障儿童产生心理问题,而且会影响其正常行为的表现,从而制约和影响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另外,有些听障儿童在负向攀比心理的支配下,当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铤而走险,如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骗取、偷窃家人或者其他人的财物,从而酿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三、提升听障儿童攀比心理正向作用的策略
(一)合理运用反攀比,适时引导负向攀比。听障儿童在攀比时,最常见的初衷就是“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因此,当他看见别人穿漂亮的衣服时,多数会不顾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而要求爸爸妈妈给他买。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的要求,如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给出适当的满足,但不能一味的满足,这样会滋长孩子坐享其成的人生观念。对于这样的孩子,一种比较快速且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反攀比,换句话说,就是用孩子现在已经有的东西去与别的孩子没有的东西比较,这样,孩子的心里就会平衡一些,而且还会增强自信心。此时,还应该告知孩子一些道理,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条件不一,能力不同,拥有或具备的东西也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并非所有东西皆可攀比。所以,不要一味地向外看,而要学会向内看。
在学校教育中,要利用教师在教育中的优势对听障儿童出现的攀比心理进行适时地、恰当地引导。听障儿童生活于无声世界中,但他们同样渴望与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往。特教教师在与听障儿童的沟通与交往中要注重他们心理的感受与变化,时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仅仅将他们视作肉体的人。特教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听障儿童要一视同仁,要时刻注意听障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要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采取切合实际的解决策略,进行恰当而有效地引导,从而取得提升听障儿童正向攀比心理的良好效果。
(二)注重言传身教,合理改变攀比兴奋点。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平常生活中都应该注意言传身教以引导听障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更要时刻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渗透以影响和塑造孩子的心灵,以一种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来形成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4],例如,塑造自己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学会理财的能力等。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具有高尚情操的家庭环境。另外,家长不应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家孩子的缺点作比较,这样,在孩子的心里容易形成“别人家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心理阴影。所以,作为家长,切记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攀比,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和上进心,甚至滋生了孩子的负向攀比心理。
听障儿童有攀比心理,说明其内心有竞争的倾向和意识,想要达到别人那样的水平甚至超越别人。听障儿童正处于各种认知和观念的形成时期,教师和家长需要因势利导,调整好听障儿童的心态,针对有攀比行为的听障儿童,要通过正面例子来教育、引导、改变他们攀比的兴奋点。[5]例如,父母抓住孩子这种上进的心理,改变孩子盲目攀比的坏习惯,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适当比较;学校可以组织听障儿童观看一些名人奋斗的故事、视频,并让听障儿童知道,每一位成功人士背后都有自己坎坷、艰辛的努力过程。这样,可以把听障儿童的攀比兴奋点转移到对成功人士的学习中去,从而改变其不良的攀比心理及行为。但此过程要避免生搬硬套,需掌握巧妙的方法,以免伤害听障学生的自尊心,令其产生自卑心理。此外,还要注意学校内部的环境,如听障儿童平时在宿舍的言行举止及他们观看的电视内容的健康与否等,若发现有容易引起听障儿童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内容,应及时给予制止和引导,以防止社会方面不良因素对听障儿童的影响。
(三)变攀比为动力,引导其进行纵向攀比。差异导致比较,有了比较就会产生攀比,因此,攀比在社会或学校中是不可避免的内容。当听障儿童在和同伴进行攀比时,家长与教师不需要一味地去阻止,而是要进行引导,让他们知道,攀比并不是坏事,但要达成攀比的条件,则需要自己通过努力来实现,以此激发听障儿童的拼搏精神及对学习的热情,推动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巧妙地将攀比变为动力[6]。
在对听障儿童攀比心理的引导过程中,如果横向比较的内容或方式掌握不好,会伤害听障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听障儿童更加缺乏自主性和独特性,因此,在对听障儿童正向攀比心理的提升中,父母和教师不妨多鼓励听障儿童进行纵向比较,即自我与自我的历史性比较。例如,针对某一学习内容或技能,引导孩子对今天的表现和昨天的表现进行比较,这一周的掌握度和上一周的掌握度进行比较,本学期的成绩排名与上学期的成绩排名进行比较等。原来不会做的,现在会做了,再想一想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将来比现在更好、更强。这样,听障儿童会对自身某方面的能力在一种自我的历史性比较中不断获取成就感,看到自身的进步时,更是会增强自信心,在一种自我欣赏的状态中实现自我的超越,甚至是对他人的超越。对听障儿童而言,横向的比较更容易变异为盲目的负向攀比,而纵向的比较则更容易实现积极的正向攀比的提升。
(四)开展咨询与服务,营造良好心理建设环境。心理咨询可以增进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优化听障儿童的心理素质,通过个体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教育干预并指导其自我调适的方法可以促进健康心理的发展。特校不仅有必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还应该为听障儿童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以育人、育心的方式优化听障儿童的心理素质,提升听障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除了可以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进行调适外,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到各个学科教学及课内外活动中,以适时地对听障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从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对于存在攀比心理的听障儿童,不仅需要家长、老师、学校的相互配合,还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听障儿童正处于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的不良因素的熏染下,会产生一系列的负向攀比心理及行为。因此,要时刻注意良好的社会风气的维护,因为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不良风气会影响听障儿童的思想健康和文化学习[7],如果听障儿童抵挡不住这些风气的诱惑,就会把心思转移到盲目的攀比中去,从而无暇顾及学习。另外,要恰当引导听障儿童的从众心理,因为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看着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听障儿童就会不切实际的从物质条件上和别人进行攀比,从而缺乏自主性和独特性[8],这也会制约听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